?

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的深度融合
——以五下《威尼斯的小艇》為例

2022-06-25 09:10文|潘
小學教學設計(語文) 2022年6期
關鍵詞:小艇課后練習威尼斯

文|潘 艷

(作者單位:重慶市黔江區教師進修學校)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和2022 年版課標的頒布,語文課程學業質量和語文課程評價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熱門問題。既要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又要達成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必然挑戰教師的課堂教學與作業評價的能力。在統編教材每一篇精讀課文后邊,編者都精心設計了課后練習。這些課后練習其實也就體現了教材的編寫意圖,也是課堂教學目標和核心素養目標的依托,需要學生基本能理解或掌握。教學實踐中,要思考將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進行深度融合,從而實現雙向增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合作業指導達成教的目標,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完成作業評價達成學的目標。下面以五下七單元《威尼斯的小艇》為例來進行闡釋。

本單元的閱讀要素是“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表達效果”,習作要素是“搜集資料,介紹一個地方”。對于這樣的語文要素,教師怎么來進行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的深度融合呢?

一、將課后練習與教學目標深度融合

2022 年版課標指出:高段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能結合自己的經驗、理解、欣賞和初步評價語言文字作品,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世界”。

在學習本單元前,已經在五上七單元學習過“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可以初步區分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了。本單元的閱讀要素是“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表達效果”,通過對教材的認真研讀,筆者將“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的教學劃分為四個層級——辨別動靜、想象畫面、說出感受、體會效果,將本單元的核心教學目標確定為“體會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的表達效果”?!锻崴沟男⊥А窞楸締卧灼x課文,筆者便以本課為重點對學生進行指導,將課后練習與教學目標進行深度融合。

課后練習第三題為:

“讀下面這段話,說說小艇有哪些特點,再體會加點部分的表達效果。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兒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p>

初一看,這一段文字就是體會加點部分所在的兩個比喻句,但細讀文本,你會發現,這一段文字不多,但動靜描寫結合得非常好。那如何引導學生體會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的表達效果呢?筆者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進行教學:

1.找出這一段的比喻句。

2.找出這一段中的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

3.這些描寫分別表現了小艇的哪些特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

4.體會作者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之所以這樣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達成以下教學目標:

1.判斷修辭:目的是引導學生判斷“小艇像獨木舟”是不是比喻句。這是一個很多教師忽略的問題,學生常常容易將這類句子理解成比喻句。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這句話不是比喻句。比喻是用本質不同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而句中的“小艇”和“獨木舟”屬于同類事物,屬于類比。

2.辨別動靜:像獨木舟、像新月——靜態描寫;仿佛水蛇——動態描寫。

3.關注特點:像獨木舟、像新月——窄、深、翹;仿佛水蛇——靈活。

4.體會效果:像獨木舟、像新月——更形象;仿佛水蛇——更生動。

通過以上四個小問題循序漸進的引導,教師很好地將課后作業與教學目標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理解體會到了比喻這種修辭的表達效果,又體會到了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的美感,充分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美,豐富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二、將課后練習與作業評價深度融合

2022 年版課標指出:“作業評價是過程性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精心設計作業”,“隨著學段升高,作業設計要在識記、理解和應用的基礎上加強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為學生發揮創造力提供空間”。

本課的課后練習第二題為:“體會作家筆下威尼斯的動、靜之美?!睘榱藱z驗學生對課后練習的達成程度,在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兩個自主學習作業單,通過創設真實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體會動之美、靜之美、由動到靜的美,培養良好的語言感悟能力,并引導學生在多樣的日常生活場景中學習語言文字運用。

(一)體會“動之美”——導向真實語感體驗的作業單

筆者抓住“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的部分,讓學生體會“動之美”。作業單設計如下:

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行船的速度極快,來往船只很多,他(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不管怎么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還能急轉彎。兩邊的建筑飛一般地倒退,我們的眼睛忙極了,不知看哪一處好。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你能發現兩個詞語的奧秘嗎?

2.反復朗讀這段文字,說說你從“不管……總能……總能……”“而且……還能……”這些關聯詞語體會到了什么。

3.從“飛一般地倒退”我感受到_____,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這樣寫是為了表現_____。你能運用這種修辭手法寫一句話,表現天氣很熱嗎?

4.這一段主要圍繞哪一個中心意思在寫?請用波浪線畫出來。

這個作業單主要體現了筆者這樣的評價意圖:

1.對關鍵詞語的評價??己藢Α安倏v自如”“手忙腳亂”一對反義詞的理解,從而體會船夫操縱自如的駕駛技術。

2.對關聯詞語的評價。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關注幾組關聯詞語的表達,從而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3.對修辭方法的評價。這里避免了枯燥單一的練習,而采用了“修辭方法學習三步式”進行引導:判斷修辭—體會修辭效果—運用修辭。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在生活語境中應用修辭,從生活出發,激發學生興趣。

4.對中心意思的評價。先來看“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這個語言要素。從三上六單元“借助關鍵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三下三單元“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學生早就已經從段到篇、層層遞進地進行了學習。

(二)體會“由動到靜的美”——導向真實情境運用的作業單

筆者認真研讀教材,發現文中最后一段的描寫“由動到靜的美”是一個教學難點。于是,借鑒組塊教學方式,抓住文中系列動詞,讓學生體會從“漸漸沉寂”到“靜寂”的變化過程,體會到威尼斯之夜的“由動到靜的美”,感悟到散文用詞的精準和妙處。

隨后,又運用如下作業單導向了真實情境的運用:

半夜,戲院散場了,一大群人擁出來,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擁在一起的小艇一會兒就散開了,消失在彎曲的河道中,遠處傳來一片嘩笑和告別的聲音。水面上漸漸( ),只見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高大的石頭建筑聳立在河邊,古老的橋梁橫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 )籠罩著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請將“靜寂”和“沉寂”填在文中的括號里,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選。

2.畫“_____”的句子用的是什么樣的修辭方法?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你用同樣的方法選擇此段中的任意一個物體(橋梁、月亮的影子、石頭建筑等)寫一句話。

3.這一段通過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形成對比,襯托出了___________。學習本段的寫法,將教室上課前和上課時的變化寫一寫。

這樣,課后練習通過作業單的“變形”,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要素進行教學,創設了真實的語文學習情境,建設了開放的語文學習空間。

三、將課后練習與教學拓展深度融合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足下萬里,移步換景,寰宇紛呈萬花筒”,習作要素是“搜集資料,介紹一個地方”。從中足以看到,本單元的學習就是為了學習搜集資料,介紹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地方。

本篇課后練習中的“閱讀鏈接”呈現了朱自清、喬治·桑描寫威尼斯的兩篇文章選段,提出的問題為:想想在描寫威尼斯時,三位作家的表達方法有什么相似之處。從中看出,這里主要是想從文本的語言特點進行滲透。2022 年版課標高段學業質量要求“能發現不同類型文本的結構方式和語言特點,感受作品內容、表現形式上的不同,在文學體驗活動中涵養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主要從三方面將課后練習與教學拓展深度融合:一是為了讓學生體會三位作家的表達方法;二是為了讓學生體會不同作家筆下的威尼斯的不同特點;三是從這三篇文章中學習到如何通過資料來積累習作素材。

(一)體味散文語言,學習不同表達

散文的閱讀要領是在分享作者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經驗中,學習體味精準的言語表達。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閱讀兩篇課后拓展文章,比較、體味三位作家的不同風格:

馬克·吐溫:從本篇課文體味其早期作品風格——輕快、明朗。

朱自清:這是一篇風情與游蹤的整合,穿插交融、重構一種和諧的美,再現新的藝術景象。

喬治·桑: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她的作品描繪細膩,文字清麗流暢,風格委婉親切,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走遍威尼斯城,領略異域風情

“語言學習與運用也是培養審美能力和提升審美品位的重要途徑”,“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文化積淀與發展的過程”。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價值立場,筆者在本課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學習本篇課文外,還引導學生欣賞了“閱讀鏈接”的兩篇散文選段,此外,還增加了筆者本人寫的文字與照片結合的威尼斯游記,讓學生在美妙的體驗中體會到每個作者眼中不一樣的威尼斯,領略到了異域風情的“千嬌百媚”:

馬克·吐溫筆下的威尼斯:動、靜之美。

朱自清筆下的威尼斯:別致、海中的城。

喬治·桑筆下的威尼斯:嫵媚、可愛、清新、恬靜。

筆者筆下的威尼斯:驚艷、情趣。

(三)學習搜集資料,積累習作素材

2022 年版課標在梳理與探究方面,對高段學生提出要求:“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渠道獲取資料,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痹谒急嫘蚤喿x與表達任務群里,還要求學生“能區分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對于學習“如何搜集資料”,在三下習作“國寶大熊貓”中,便已經學習了“收集資料”,要求學生根據相關主題進行資料收集,一般不需要進行信息篩選和判斷。對于高段學生,不再是“收集資料”,而是“搜集資料”,則要求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和需求來尋找相關資料,并且對資料信息的準確性、合理性進行判斷,篩選和整理能為自己所用的信息。

因此,課前筆者便布置學生有目的地搜集:一是三位作家寫作威尼斯的背景以及原作;二是讀筆者本人所寫的威尼斯游記;三是搜集一兩篇其他的能表現威尼斯不同風情的文章,并注明資料的出處。要求學生能將資料進行篩選,剔除無關信息,將整理后的資料用自己的話寫下來,能將這些文章內容簡單分類。這樣,為本單元的習作“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提供必要的方法支撐,做好習作鋪墊。

猜你喜歡
小艇課后練習威尼斯
課后練習中語文要素落實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池上
尋常威尼斯(節選)
威尼斯小艇的“秘密”
部編語文教材課后練習特點及教學建議——以部編本語文七年級上冊為例
初中語文教材課后練習設計與使用問題的研究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母船帶航速收放小艇實施方法研究
小學音樂教材課后練習使用方法之管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