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博物館課堂教學形式的創新方向分析

2022-06-26 01:00晁玉萍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4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新

晁玉萍

摘要:小學美術博物館課堂教學是一種具有實踐性、開放性的教學形式,通過將小學美術教學與博物館相結合,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本文對小學美術博物館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及博物館教學特點等方面探究了其教學形式的創新方向。

關鍵詞:小學美術;博物館課堂教學;創新

博物館本身具有傳播文化與藝術的性質,將小學美術與博物館有機結合開展教學,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藝術素養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小學美術博物館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較多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對此教師應注重創新教學形式,發揮博物館的美術教育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小學美術博物館課堂教學現狀

(一)重展覽輕體驗

博物館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其轉變了傳統的教學場地,將學校教學變更為博物館教學。博物館中收藏了較多的展品,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將小學美術與博物館教學結合在一起能夠更好的發揮美術教學的藝術價值及教育價值。但部分教師在開展博物館教學時過于注重讓學生參觀博物館的收藏展覽,教學缺乏實踐性與體驗性,學生只通過參觀并不能掌握博物館藏品中包含的藝術文化知識[1]。

(二)教學缺乏深度

美術具有創造性、視覺性、藝術性等特點,因此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不僅是教授學生美術技巧與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美術學會發現美,創造美,從而形成良好的審美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博物館課堂教學就是蘊含豐富藝術文化知識的“課堂”,因此在開展小學美術博物館課堂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及情感體驗,但目前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依然使用傳統的講解式教學方式,只是向學生講解了藝術作品或藏品的歷史、制作工藝等,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缺乏深度和廣度,且與學生生活聯系較少,導致學生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發展受到限制。

二、小學美術博物館課堂教學形式的創新方向

(一)體驗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率

博物館課堂教學的形式與傳統美術課堂教學的形式本就有較大的區別,其打破了傳統美術課堂教學對學生發展的局限性,博物館課堂教學相比傳統課堂教學形式更加生動、立體、直觀。對此,在創新小學美術博物館課堂教學形式時,教師應根據博物館的特點結合實際,進行教學創新,同時突出其體驗性的特點,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及課堂參與率。在教學中教師可使用創設情景的方式構建體驗式教學模式,通過將與藝術品相關的故事情景再現,讓學生能夠在直觀觀察與親身體驗中獲取知識,以此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率[2]。

例如:在“泥玩具”的教學中,教師可先對博物館中陳列的泥塑作品進行講解,之后教師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泥塑作品,使用多媒體將泥塑的細節部分展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泥塑的特點。在學生了解泥塑的相關知識及創作手法后,教師可將生活中的故事以場景的形式展現出來,創設真實的情景,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及與博物館的互動性。之后讓學生運用泥塑的基本手法進行創造,并讓學生裝飾泥塑,小組合作完成作品,使學生在體驗泥塑的制作過程中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美術課堂的教學與地方博物館特色緊密結合聯系生活,注重對學生的文化熏陶與知識的積累,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二)探究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材是開展美術博物館教學的基礎,對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立足于教材,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創新教學方式。教師可采用提出問題的方式構建探究式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分析、探究,最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這個過程中掌握美術知識。這種方式能夠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校本教材“把國寶帶回家-青銅器”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第三課堂組織學生參觀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并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詮釋青銅器從翻模到鑄造成器的完整工藝,了解青銅器的功能,參與生動有趣的作坊體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诖嗽诘诙n堂中課前教師提出問題“你知道青銅器都是由哪些金屬元素構成的嗎?”提出問題后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或與小組合作進行探索知識,學生在課堂上交流。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青銅器了解其獨特的文化藝術特點,使學生獲取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接著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已經獲得的線索自己繪制或運用輕粘土制作青銅器,從而判斷是否能夠用學生掌握的藝術特點來展現青銅器的造型以及紋飾,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參與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在創新小學美術博物館教學形式時教師應認識到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圍繞學生發展需求創新教學形式。在美術博物館教學中只讓學生參觀,是無法使學生掌握展覽品所蘊含的美術知識與文化知識的,且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只有增強美術實踐活動,給予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與機會,才能夠使學生充分掌握美術知識,學會將已學知識應用在美術創作中,以此達到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與創造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刻印的樂趣”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讓學生課前收集資料,查找有關雕版印刷術的資料,了解四大發明,課堂中觀察兩幅相同的作品,使學生發現刻印的樂趣初步感知拓印的美。之后教師可啟發學生提出質疑,怎樣才能將母版的紋理拓印清楚?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嘗試刻板小練習,涂色拓印,使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親自動手操作掌握將刻印及紋理拓印清楚的方法。之后教師可提出制作刻印及拓印作品的基本要求,讓學生進行自主創作,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博物館課堂教學形式具有較高的教育價值,在創新與優化教學形勢時教師應對博物館的特性、美術課程的特性以及學生的發展需求進行綜合思考,使教學形式更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能夠突出博物館教學的特點,同時在“三個課堂”中不斷探索創新,傳承中華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塑造學生美好心靈,促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郭莉. 從抽樣調查分析學校美術教育與博物館教育的合作現狀與對策[J]. 高考, 2019(11):3.

[2]葉茹. 利用地方博物館資源豐富小學美術教學的探討[J]. 教育界, 2020(39):2.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創新
關于提升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辦法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