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022-06-26 01:00林月嫦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4期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應用策略微課

林月嫦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政策的不斷推進,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已經不滿足于主科課程的學習,而是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由此便突顯出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在信息化環境下,互聯網被廣泛應用于教育行業,而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備受教師歡迎,文章針對微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微課;小學道德與法治;應用策略

引言:

微課是指借助信息技術的便捷性而產生的一種時間短且內容豐富的全新教學模式,有效改善傳統課堂中效率低下的問題,逐漸成為現代化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工具,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德育精神的培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部分課堂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微課的教學效果,本文根據問題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一、小學道德與法制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微課教學處于發展階段,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微課教學的必要性,不知道它存在的巨大使用價值,導致只是作為一個輔助工具,沒有形成完善的應用模式,使用過程有待優化。而小學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法治精神的學科,僅依靠教師單純的用語言轉述,很難幫助學生理解其中內涵,導致再遇到具體情況時不能靈活運用,課堂效果得不到保障。此外,微課的使用需要借助多媒體設備加以展示,通常以視頻形式呈現,有些教師還不具備靈活運用網絡的能力,尤其是一部分資深教師接觸互聯網的時間較短,即便他們想利用微課卻沒有能力制作相關課件,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覺,使得微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使用受到限制。

二、微課在小學道德與法制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多是以教師為主體,用單一的方式向學生傳輸知識點。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同樣如此,通常由教師先行介紹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將理論知識寫在黑板上,讓大家在反復的朗讀和抄寫中加深印象??菰锏牧鞒滩荒苷{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班級學習氛圍低沉,無法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久而久之極易使他們對道德與法治產生抗拒的心理。并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的特殊性,身體和心理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對待新鮮事物依舊會用“是否有趣”作為判斷標準,來決定自己對待它的用心程度,單調的課堂定然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模式,借助位微課創設多元化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此保證課堂質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教材中《少讓父母為我操心》一課,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認識到父母的辛苦,理解他們的辛勞;意識到我們要管好自己,少給父母添麻煩,在生活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他們緩解憂愁。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短片,其中包括多個孩子的家庭故事,看看他們是如何與父母相處的,并對行為做出點評,明確需要改進和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借助多媒體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精彩的視頻吸引他們的目光,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在教師創設的故事情境中強化課程的重點知識[1]。

2.圍繞課程重點,實施探究教學

小學道德與法治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依賴語言的描述很難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精髓,且單調的課堂也不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因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明確重難點所在,利用微課圍繞這些內容展開詳細的介紹,借助多元化的表現形式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同時,要給予大家更多交流探討的機會,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破教學重難點,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改變原始的授課模式,利用互聯網給學生提供更多時間探究的機會,培養大家思考問題的能力,強化思維意識,從而提升道德修養和文化水平。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美麗文字,民族瑰寶》一課,教學目標是知道漢字的特點以及發展歷史,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熱愛并尊重文化成果,從而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在課堂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將不同時期的文字真實的呈現在大家眼前,深刻感受文字的魅力。接著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它的特點,派出一名代表做總結性發言。而后觀看由教師錄制的親自書寫漢字的視頻,進一步感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成果,肩負起傳承的重任[2]。

3.豐富授課手段,拓展教學空間

在互聯網沒有得到普及之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通常是教師借助粉筆和黑板這樣原始的教學手段展開授課,其中一些較為抽象的專業知識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強化記憶,不能深入的理解它們的內涵,導致在具體的習題中不能正確的分析材料,失去了政治課堂學習的意義。因此,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模式,利用微課豐富授課手段,不斷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內容,發揮道德與法治的思想內化作用,以此培養學生的法治思維。例如在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教材中《知法守法,依法維權》一課,教學目標是了解公民享有的各項權利,知道保護公民權利的相關部門法,明確依法維權的途徑,對司法制度、法院、檢察院的功能和指責有初步的認識。本課涉及大量的法律知識,為了幫助學生加強記憶,教師可以安排情景演繹環節,用相機記錄下這些片段放到大屏幕上展示,引導學生說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將班級劃分為五人一組的形式,大家根據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自行選擇角色,而后編排語言和劇情,必須保證每個人都參與進活動中。在表演的同時教師在旁邊用相機錄制視頻,抓住每一句話或是每一處細節,上傳到大屏幕上供全班同學觀看。接著展開自由討論,用法治的角度評判人物的行為,以此加深對法律的了解。最后播放法治相關的節目,帶領學生共同觀看真實事件,讓他們懂得遵守法律,做守法的公民,遠離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守法意識和習慣,為日后長遠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礎[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不僅體現在創設多種情境、豐富授課手段以及圍繞課程重點這三個方面,還有更多行之有效的途徑需要教師在日后的職業生涯中加以深入研究和探索。借助微課的表現形式培養大家的道德意識和法治精神,從而形成良好的品德素養,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芬.淺談微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20(10):79-80.

[2]陳靜.信息技術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0(06):60-61.

[3]閆茂峰.信息技術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華少年,2019(29):92.

猜你喜歡
小學道德與法治應用策略微課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走進文本案例,牽出生活百態
“韋寨之窗”課程:道德與法治時政微課程設計與實施
聯系生活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教學
“體驗式”教學激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路徑淺析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