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系”也要適度

2022-06-28 14:56付紫瑤
作文通訊·高中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釋懷遺失佛系

付紫瑤

荊人遺弓的故事中,荊人、孔子和老子都主張不去尋找遺失的弓,用現在的話說,他們對此事都持“佛系”態度。但他們的“佛系”程度不同,在我看來,荊人不夠“佛系”,老子“佛系”太過,孔子的“佛系”才是最適度的。

自我安慰不是“佛系”,只是對現實的逃避。在荊人看來,自己丟的弓會被同胞撿到,所以不必去尋找,這是以親疏遠近看待問題,是人之常情。但我們仔細想想,撿到弓的一定是荊人嗎?這種說法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罷了。就如同戰國時期,六國以為只要通過割地滿足秦國的野心,就可以與其和平共處,最后卻成了秦國的腹中之食。這種心態可以換來暫時的平靜,但若事情的發展沒有達到預期,到了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時候,當事人必然無法淡定下去。

“佛系”不能“隔岸觀火”,任由自己被惰性掌控。老子認為弓是從天地中來的,最終還要到天地中去,丟了便是回歸自然,所以不用去尋找。但在當今社會,這種心態是不可取的,如果太過“佛系”,一切都置之度外,很容易失去上進心。這樣的人不食人間煙火,但也永遠體會不到人間的樂趣。這種心態一旦扎根于心中,就會讓人變得懶散,找不到目標,也不愿意付出任何努力。有人說,負重前行是一種勇敢,而輕裝前行更是一種智慧。但如果你連必需品都不帶一件,那又何談旅行呢?

適度的“佛系”應是正確看待得與失??鬃诱J為,弓丟了沒關系,只要有人撿到它、使用它就好。在遺弓事件面前,孔子同樣選擇了釋懷,但這種釋懷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遺失的弓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只要能夠換來他人的得,就可以接受自己的失,這才是寬廣而不消極的心態。雪萊說:“如果你過分珍愛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點兒損傷,那么你會失去兩只翅膀,永遠不再能夠凌空飛翔?!倍梅畔伦约旱牟桓?,提升自己的格局,才能擁有生命的輕盈,避免自己陷入顧影自憐的境地。

遇到困難時,你要懂得“橫看成嶺側成峰”的道理。以正確的角度看待問題,破開自我安慰的繭,撥開“隔岸觀火”的霧,學會適度“佛系”、正視得失,便能笑看云卷云舒。

教師點評

本文設置了三個分論點,通過對荊人、老子和孔子三人觀點的闡述論證了要正確看待得與失的觀點。文章先破后立,通過對荊人和老子看法的反駁突出了孔子的觀點。在行文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網絡流行語“佛系”,語言生動活潑,富有哲理。(曹保順)

猜你喜歡
釋懷遺失佛系
法系媽&佛系爸
遺失聲明
“佛系”掩蓋了什么?
解放束縛
尋找
釋懷
佛系
佛系青年(雙語加油站)
遺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