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埋管地源熱泵水泥基回填材料導熱系數預測模型

2022-06-28 02:30董世豪胡自遠周超輝周亮宇林德榮
流體機械 2022年5期
關鍵詞:預測值骨料孔隙

董世豪,胡自遠,周超輝,周亮宇,林德榮,倪 龍

(1.哈爾濱工業大學 建筑學院 寒地城鄉人居環境科學與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哈爾濱 150090;2.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第七地質大隊,山東臨沂 276006;3.中能建地熱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

0 引言

水泥基材料廣泛應用于建筑、固井材料、回填材料、巖層封堵、注漿工程等,與人民生活、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水泥基材料通常由水泥、骨料(一般為砂或石)及其他改善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其導熱系數在很多研究和工程中都是重要參數:在建筑行業,混凝土圍護結構的導熱系數直接影響建筑能耗;對于地源熱泵,地埋管周圍的鉆孔間隙需用回填材料填實,其導熱系數直接影響換熱效果。

地埋管地源熱泵回填材料有水泥基和膨潤土基兩種,在基巖地區宜選用水泥基材料,同時水泥基材料也具有更高的導熱性能[1]。高導熱性能的回填材料對系統節能和減少投資至關重要,ALLAN等[2]研究發現,采用高導熱系數的材料可以使地埋管設計長度減少22%~37%;陳衛翠等[3]對通過工程實例計算得出高性能回填材料能夠減少地埋管長度29%~36%;BURKHARD等[4]也通過熱響應試驗發現,采用強化換熱材料的鉆井熱阻可降低27%。因此,針對此類材料的導熱性能進行理論研究與建模,可以為高性能材料的開發提供理論指導,對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現有針對水泥基回填材料的研究多局限于試驗研究,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水灰比降低[1],砂灰比增大[5-6],添加石墨[5,7]都會使導熱系數增加;鄒玲等[8]還測定了材料的孔隙率,發現材料孔隙率隨水灰比增加而變大。對于導熱系數理論研究,有學者針對緩沖材料[9]、巖土[10-12]、建材[13]、食物[14-15]、陶瓷等材料建立了導熱模型,但是,適合于水泥基材料的導熱模型較少,專門用于水泥基回填材料的導熱模型更少,且現有模型直接用于回填材料導熱系數預測的誤差較大。因此,為了給水泥基材料研究提供一種可應用的導熱系數計算模型或方法,本文根據材料的物理結構和組成,結合傅里葉導熱定律,建立了水泥基材料導熱系數預測模型,基于水泥基回填材料進行了參數識別,并與試驗值進行了對比驗證。

1 導熱系數預測模型的建立

一般水泥基材料由骨料、水泥和水按比例混合而成,成型的材料中存在孔隙,孔隙內含有水分或空氣。因此水泥基材料也是一種固-液-氣三相混合物,該模型首先針對由骨料和水泥膠結物組成的固相部分建模,然后針對固相(水泥+骨料)、液相(水)、氣相(空氣)三者的混合物建模。

1.1 固相(水泥+骨料)模型

1.1.1 模型結構

首先針對由骨料和水泥組成的固相建模,該模型可以反映骨料含量對導熱系數的影響。進行如下假設:(1)將骨料顆粒將簡化為等大的球體;(2)利用球體的重疊反映骨料之間的面接觸;(3)材料內部為純導熱。

圖1示出固相模型的中央截面。骨料為相互重疊的球體,骨料平均半徑為r,角度控制其重疊程度;骨料周圍包裹水泥基質,形成半徑為(ξ≥1)的圓柱體,通過骨料含量計算出參數。熱流方向為從上到下,如圖2所示。

圖1 固相導熱模型Fig.1 Solid-phase thermal conductivity model

圖2 計算單元示意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calculation unit

1.1.2 模型推導

由圖1所示的模型物理結構可計算得到骨料體積分數表達式:

式中 η ——骨料在固相中的體積分數;

α ——衡量骨料面接觸程度的參數;

ξ ——與骨料含量有關的參數,ξ≥1。

而骨料體積分數和骨料/水泥質量比的關系為:

式中φ——骨料與水泥質量比,0≤φ≤1;

ρag——骨料的密度,kg/m3;

ρc——無孔水泥密度,kg/m3。

如圖2,取一個骨料顆粒及其周圍水泥為計算單元,并建立柱坐標系。設該單元上、下面的溫差為ΔT,按幾何特征將該單元的熱流分為3部分,即圖中的Q1,Q2和Q3。第1部分Q1為純水泥的圓周,其中x∈(r,ξr),根據傅里葉導熱定律計算該部分的熱流量為:

式中 Q1——第1部分的熱流量,W;

λc——水泥基質導熱系數,W/(m·K);

r ——骨料顆粒的半徑,m。

第2部分Q2包括水泥和骨料,其中x∈(rsinα,r),如圖2所示,取dx微元厚度的圓周,則在x處該微元的熱阻是:

式中λag——骨料的導熱系數,W/(m·K);

R(x) ——x處該微元的熱阻,K/W。

則該部分的熱流量為:

式中 Q2——第2部分的熱流量,W。

式(5)可以進一步計算得到:

第3部分Q3為純骨料組成的圓柱,其中x∈(0,rsinα),該部分的熱流量為:

該模型總的熱流量為:

將式(3)(6)和(7)代入式(8)中,可以得到與r,ΔT無關的式(9),也即固相模型的有效導熱系數λs為:

1.2 固-液-氣三相模型

1.2.1 模型結構

針對固-液-氣三相進行建模,該模型可以反映孔隙率和飽和度對導熱系數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孔隙率越高導熱系數越低。嚴辰成等[16]通過X射線掃描水泥砂漿的孔隙結構得出,水泥漿體中的孔可以分為氣孔和毛細孔,氣孔尺寸較大,形狀接近球形,毛細孔尺寸較小且形態不規則,難以建立實際結構的模型?,F有的導熱系數理論計算研究[17-20]也多將孔隙簡化為規則形狀,從現有研究以及本文研究結果來看,采用這種簡化方法得到計算結果的精度能滿足工程需要,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假設條件如下:(1)材料中的孔隙為橢球體;(2)水分均勻附著在橢球體孔隙周圍,且厚度一致;(3)材料內部只存在熱傳導。

模型如圖3和4所示,熱流方向為立面圖中的從上到下,中間為橢球體孔隙,水分均勻附著在橢球體內壁面。橢球體孔隙(包括液相和氣相)長軸為2a,短軸為2βa,通過β控制橢球體短軸從而改變孔隙形狀或大??;不包括水分的橢球體(氣相)長軸為2κa,短軸為2κβa,通過κ來反映飽和度(0≤κ≤1);孔隙周圍是固相材料,模型整體為立方體,底面是邊長為2γa的正方形,高為2μa,其中μ≥1,γ≥β。

圖3 固-液-氣三相模型平面Fig.3 Plan of solid-liquid-gas three-phase model

該模型有3種參數取值方式:

(1)找到γ,μ和a最優值,由孔隙率計算出β;

(2)找到β,μ和a最優值,由孔隙率計算出γ;

(3)找到γ,β和a最優值,由孔隙率計算出μ。

1.2.2 模型推導

根據幾何關系得到孔隙率和各參數的關系:

式中 ε —— 孔隙率,定義為塊狀材料中孔隙體積與總體積的百分比。

β ——幾何參數,橢球形孔隙的短軸為βa;

γ —— 幾何參數,模型底面邊長2γa,且γ≥β;

μ —— 幾何參數,模型長方體的高為2μa,且μ≥1;

飽和度和參數κ的關系:

式中 ω —— 飽和度,定義為材料中水的體積與孔隙體積的百分比;

κ ——與飽和度有關的參數,0≤κ≤1。

將該模型作為計算單元,建立如圖4所示的柱坐標系,設上下面的溫差為ΔT,按幾何特征將熱流分為3部分,Q1'部分為純固相部分的圓周,其中x∈[βa,γa];Q2'部分包括液相和固相,x∈[κβa,γa];Q3'部分為包括液相、氣相和固相的圓柱,x∈[0,κβa]。按照與固相模型相似的方法得到式(12),即該模型的有效導熱系數為:

圖4 固-液-氣三相模型立面Fig.4 Elevation of solid-liquid-gas three-phase model

式中λe—— 模型有效導熱系數,即回填材料導熱系數預測值,W/(m·K);

λw——液相導熱系數,W/(m·K);

λs—— 固相導熱系數,由式(9)得到,W/(m·K)。

λa——氣相導熱系數,W/(m·K);

式(12)繼續推導可得到與a無關的式(13):

2 模型參數識別

該模型中的參數γ,μ和β與材料的幾何性質有關,直接測量非常困難,對具體材料,可通過參數識別確定。對于水泥基回填材料,骨料為石英砂,孔隙內為空氣(氣相)和水分(液相)。本文選取兩組獨立的實驗數據,一組用于參數識別,一組用于模型驗證。

2.1 參數識別試驗數據與參數取值選擇標準

KIM等[21]測量了水灰比為0.7、非飽和狀態、不同砂灰比(骨料/水泥質量比)下水泥基回填材料的孔隙率和導熱系數,試驗值見表1[21],數據均為在室溫下測得,而模型中單相材料導熱系數也取25 ℃對應的值,因此模型參數取值條件與實驗條件基本匹配,可用于參數識別。

表1 參數識別試驗數據Tab.1 Experimental data f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不同參數取值影響預測值的大小,進而與預測精度有關。首先,使用模型計算表1數據對應的孔隙率、飽和度和砂灰比下的預測值;然后,將預測值與實驗值對比得到其相對誤差,取這5個預測值的平均誤差作為判斷標準。參數取值不同可以得到的平均誤差也不同,改變參數取值找到平均誤差較小或滿足精度要求的取值,則模型參數γ,μ和β即可確定。

2.2 單相材料參數取值

回填材料各種單相成分的物性參數見表2。其中,無孔水泥為不包含孔隙的固結水泥。水和空氣的導熱系數隨溫度變化,回填材料的工作溫度也隨工況變化,根據文獻[22]給出的地埋管鉆孔在取熱和排熱工況下地層溫度分布可知,大部分回填材料的實際運行溫度在10~40 ℃范圍內。將水在10 ℃和40 ℃時的導熱系數代入模型(砂灰比=2,孔隙率=0.22,飽和狀態),得到導熱系數預測值分別為2.50和2.59 W/(m·K),相差3.47%;同樣,將空氣在10 ℃和40 ℃時的導熱系數代入模型(砂灰比=2,孔隙率=0.22,飽和度=0.3),得到空氣的導熱系數變化對預測值的影響為0.42%,因此雖然水和空氣的導熱系數都會受溫度的影響,但是其對最終結果影響很小,因此取平均溫度25 ℃下的固定值即可。

表2 單相材料物性參數Tab.2 Physical parameters of single phase material

2.3 最佳孔隙率控制方式確定

第1.2.2節提到,模型有3種取值方法,因此需要確定適合于回填材料的最優方法。將不同參數取值方式下的預測值與表1試驗值對比,用平均誤差作為評價標準。

圖5示出了方式(1)不同γ,μ下的平均誤差,γ一定時,μ越大,誤差越小,當μ增加至1.4時,誤差約17%,但是可預測的最大孔隙率僅37.40%,可預測孔隙率范圍過小。圖6示出了方式(2)不同μ,β下的平均誤差,平均誤差幾乎不隨β變化;而β一定時,平均誤差隨μ增大而減小,當達到1.4時,其平均預測誤差減小至15.65%,但其可預測的孔隙率范圍仍然過小。因此,方式(1)、(2)誤差均較大。

圖5 不同γ,μ 取值下的平均誤差Fig.5 Average error under different values of γ and μ

圖6 不同μ,β 取值下的平均誤差Fig.6 Average error under different μ and β

圖7 示出了方式(2)在不同β,γ值下的平均誤差,當β略小于γ時,平均誤差低于10%,當β=0.95,γ=1.00時,平均誤差低至4.36%,可預測的最大孔隙率為0.472 5。綜上,參數取值方式(2)更適合于水泥基回填材料。

圖7 不同γ,β 值下的平均誤差Fig.7 Average error under different values of γ and β

2.4 參數γ,β的識別

以表1試驗數據為基準,進行試算。圖8示出了γ,β不同取值對預測誤差的影響,誤差隨參數β(γ≥β)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且在γ取值不同時變化趨勢一致,但是取得最小值的位置不同,γ越小,曲線整體向左移;當γ=1.00,β=0.96時,平均誤差為3.67%,在各取值組合中最小。

圖8 不同β,γ值下,預測誤差隨孔隙率的變化Fig.8 The variation of prediction error with porosity under different β and γ

2.5 參數識別結果

適用于水泥基回填材料的最佳參數取值方式為:找到γ和β最優值(β=0.96,γ=1.00),通過試驗得到的孔隙率計算出μ值。模型識別誤差如圖9所示,預測值與試驗值非常接近,且變化趨勢一致,誤差在1.49%~6.80%之間,說明參數識別結果較為精準。

圖9 參數識別誤差Fig.9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error

3 模型驗證及比較

3.1 模型驗證試驗數據

鄒玲等[8]測試了水泥基回填材料在砂灰比為2、飽和狀態時,水灰比和孔隙率對導熱系數的影響;KIM等[21]還測量了在水灰比為0.7、飽和狀態時,不同砂灰比下回填材料的孔隙率和導熱系數。

鄒玲等[8]還指出,砂灰比大于2.2會使材料的流動度過低,影響實際應用;文獻[6]提出,水灰比太小會導致流動度太差,過大會導致導熱性能變差,水灰比0.45~0.70為宜;對于地源熱泵,回填材料與巖土導熱系數之比在1~1.2左右較優[28],過高則會導致地埋管之間的熱短路,因此回填材料導熱系數一般不超過3 W/(m·K);同時,由于地下水存在,回填材料的工作狀態多為飽和狀態。因此表3數據可以涵蓋回填材料研究和工程應用的常見配比范圍。

表3 模型驗證試驗數據Tab.3 Experimental data for model verification

3.2 模型驗證

將最優參數取值代入模型,計算飽和狀態不同孔隙率下的導熱系數,并與鄒玲等[8]的試驗數據對比,對比結果如圖10所示。預測值與試驗值變化趨勢一致;預測值整體略高于試驗值,在孔隙率為0.163時誤差低至1.49%,最大誤差也僅為5.94%,總體上預測較精準。

圖10 飽和狀態不同孔隙率下的預測結果Fig.10 Prediction results at different porosity in saturated state

對于飽和狀態,圖11示出了預測值與表3中KIM等[21]試驗值的對比結果,預測值與試驗值變化趨勢一致,均隨砂灰比增加而增加,但是預測值普遍低于試驗值,預測誤差在3.98%~15.26%之間。但只有砂灰比在2.5及以上時誤差超過12%,而此時過高的砂灰比已經使流動性降低而影響實際應用了。因此,總體上預測較精準,滿足實際工程與研究需要。

圖11 飽和狀態不同砂灰比下的預測結果Fig.11 Predic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sand-cement ratios in saturated state

3.3 誤差分析

誤差來源于實驗誤差和模型誤差。對于實驗誤差,不同文獻采用的材料品質、制作工藝不同可能造成同樣配比材料的導熱系數差異,另外,孔隙率、導熱系數等參數測量過程本身也存在誤差。對于模型誤差,實際的骨料(石英砂)顆粒并不會像模型中那樣形狀規則,而且孔隙之間存在聯通;同時,本模型未考慮對流換熱,但實際的孔隙內的空氣或水會存在熱對流;含水量較高時也會存在熱濕遷移現象,所以飽和狀態的試驗值通常會偏大,也就導致了圖11中飽和狀態預測值普遍偏小。

3.4 模型比較

本文還應用現有經典模型進行了導熱系數計算,并將其預測精度與本文模型進行了比較。

3.4.1 經典模型

(1)Bruggeman模型。

Bruggeman模型[29]基于平均場理論,假設分散相在連續相介質中隨機分布,通過微分再積分方法建立了二元復合材料等效導熱系數計算模型:

式中 f ——分散相的體積分數;

kd——分散相的導熱系數,W/(m·K);

ke—— 復合材料的有效導熱系數,W/(m·K);

kc——連續介質導熱系數,W/(m·K)。

該模型可直接應用于二元復合材料,而水泥基回填材料屬于多相材料,因此可通過重復應用該模型來得到其導熱系數。

(2)Maxwell模型。

假設分散相為球型顆粒且隨機分布,且分散相顆粒溫度不影響鄰近分散相顆粒的溫度分布,通過求解分散相顆粒隨機均勻地分布在連續相中的導熱問題獲得了Maxwell模型[30]:

式中 ke—— 復合材料的有效導熱系數,W/(m·K);

kc——連續介質導熱系數,W/(m·K);

δ ——分散相與連續相導熱系數之比;

f ——分散相的體積分數。

3.4.2 本文模型的優勢

圖12示出了采用本文模型、Bruggeman模型[29]和Maxwell模型[30]計算得到的誤差。經過比較,本文模型相對于現有模型的優勢如下。

圖12 采用不同模型計算的誤差Fig.12 Errors calculated by different models

(1)精度更高:本文模型的預測誤差均在1.49%~15.26%之間,預測精度較高;而應用經典模型得到的預測誤差較大,Maxwell模型的預測誤差多個點超過20%誤差線,Bruggeman模型誤差甚至超過了80%。

(2)可預測的物質組成更復雜:本文模型可以直接預測由骨料、水泥、水和空氣4類物質,3種相態組成的復合物的導熱系數,現階段可以做到準確預測這類復合物質導熱系數的模型較少;而經典模型大多針對二或三元復合材料進行建模。

(3)可預測影響參數更多:本文模型可以同時預測單相材料導熱系數、孔隙率、骨料含量、飽和度等多種參數對導熱系數的影響,而現有模型多針對簡單物質建模,能夠做到同時預測多種參數對導熱系數影響的模型較少。

(4)模型物理結構更嚴謹:經典模型一般未考慮顆粒接觸與孔隙的幾何形態,因而對水泥基材料的適用性較差,這都導致了預測誤差較大;本模型充分考慮了骨料含量較大時可能出現的面接觸現象,使物理結構更貼近實際。

(5)靈活性更高:不同用途水泥基材料具有類似的物理結構,但是其導熱系數規律可能有差別。而經典模型參數固定,無法通過參數識別,確定不同用途水泥基材料的最優參數,靈活性不及本文模型。

4 結論

本文建立水泥基材料的導熱系統預測模型,并進行了參數識別和模型驗證,得到了適用于地埋管地源熱泵回填材料的參數取值。主要結論如下:

(1)找到參數β,γ最優值,通過孔隙率計算得到μ,可以得到較好的預測精度,β=0.96和γ=1.00為適用于地埋管地源熱泵回填材料的最優參數取值;

(2)該模型可以精準預測不同孔隙率下的導熱系數,預測誤差在1.49%~5.94%之間,也能較精準預測不同砂灰比(骨料含量)、不同飽和度下的導熱系數,預測誤差在1.49%~15.26%之間;

(3)本文模型預測精度優于傳統的導熱系數預測模型,本文模型誤差最大為15.26%,Maxwell模型的預測誤差多個點超過20%,Bruggeman模型誤差更大,甚至超過了80%;且具有可預測參數多、可預測物質組成復雜、物理結構嚴謹、靈活性高等優勢。

猜你喜歡
預測值骨料孔隙
低品質再生骨料強化技術研究
儲層孔隙的“滲流” 分類方案及其意義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學性能分析
基于多重點云與分級聚合的全級配混凝土三維細觀結構高效生成方法
加拿大農業部下調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麥產量預測值
±800kV直流輸電工程合成電場夏季實測值與預測值比對分析
AI講座:ML的分類方法
再生骨料含量對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固結條件下軟黏土孔隙的演化特征分析
二氧化碳在高嶺石孔隙中吸附的分子模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