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頸內靜脈隧道式PICC置管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22-06-29 14:56崔海燕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導管隧道靜脈

崔海燕

新疆巴州人民醫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庫爾勒市 841000

對于惡性腫瘤患者而言,化療治療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該方法借助靜脈輸入的方式將化療藥物輸入到患者體內,以實現治療疾病的目的。但化療藥物自身具有的化學性及酸堿性等特點給病人的血管帶來嚴重的刺激和損傷,引起局部疼痛,基本所有病人的淺表靜脈最后都會變硬變黑。而且多數腫瘤患者需要每隔一個月左右接受一次化療,而傳統的治療需要反復的穿刺,如此長時間的操作會增加病人的感染風險,也會給病人帶來更多的疼痛感和絕望感[1-3]。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更好的降低腫瘤患者的痛苦,近年來臨床上廣泛采用PICC技術,即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有效緩解了化療藥物對血管的損傷,提高了病人的治療舒適度,影響最終治療效果的同時得到了患者的廣泛肯定[4-5]。本研究旨在分析經頸內靜脈隧道式PICC置管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為腫瘤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適宜的干預方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20年8月-2021年8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4例經頸內靜脈PICC置管患者,進行隨機抽取,各抽取27例,設為研究和對照兩組,其中,研究組女患者15例,男患者12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66.38±2.12)歲,其中乳腺癌12例,肺癌10例,胰腺癌3例,其他2例;對照組女患者14例,男患者13例,年齡37-79歲,平均年齡(66.05±2.26)歲,其中乳腺癌11例,肺癌11例,胰腺癌3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以及疾病類型均可比(P>0.05)。納入標準:本次參加試驗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簽署了研究知情同意書,均自愿參加;所有患者均符合PICC置管的臨床診斷標準;穿刺留置時長均超過6天。排除標準:縱膈腫瘤患者,存在認知障礙和精神系統疾病患者,以及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配合完成此次研究工作,中途退出研究的病人。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經頸內靜脈PICC置管:選擇臨床經驗豐富的??谱o理人員協同醫生開展經頸內靜脈PICC置管操作,通過B超的引導,經頸內靜脈開展PICC置管,穿刺針在進入患者頸內靜脈過程中,需盡量防止同頸動脈處于同一軸線上,剩余步驟遵照PICC置管術的常規操作開展。研究組采用經頸內靜脈隧道式PICC置管,具體操作如下:病人采用平臥位,引導病人將頭部向對側偏轉。在接受局部麻醉后,通過頸內靜脈穿刺將微導絲插入,在導絲旁選擇做一切口,長約5毫米左右。進行皮下組織分離,然后更換導管鞘,將導管置入。在同側下胸骨柄旁位置選擇做一切口,通過隧道針搭建隧道,把導管移動到胸壁處的切口,把導管尖部放于右心耳水平位置。修剪,確認后進行封管操作,最后通過組織膠水對頸部切口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PICC平均維護周期,PICC的并發癥(導管堵塞、導管異位、感染以及靜脈炎)發生情況,患者生活質量(通過SF-36評價量表開展評價,具體包括四個指標,分別為精神狀態、生理健康、軀體功能以及社會支持,每項指標總分25分,生活質量隨分值增高而提升)以及患者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進行評價,80分以上非常滿意,60到80分一般滿意,60分以下不滿意,總滿意度等于前兩項例數之和占總例數的百分比)。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ICC平均維護周期、PICC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患者滿意度均用n%表示,x2檢驗;患者生活質量用±s表示,t檢驗。P<0.05為試驗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PICC平均維護周期對比

研究組的PICC平均維護周期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ICC平均維護周期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PICC平均維護周期對比(±s)

組別例數(n) 維護周期(天)研究組 27 5.15±0.36對照組 27 7.28±0.21 t 12.053 P 0.000

2.2 兩組患者PICC的并發癥對比

研究組病人出現導管堵塞、導管異位、感染以及靜脈炎等PICC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3.7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93%,兩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PICC的并發癥對比(n%)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病人的總滿意度96.30%比對照組77.78%高,兩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2.4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

研究組患者精神狀態、生理健康、軀體功能以及社會支持等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s)

表4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s)

精神狀態(分)組別例數(n)生理健康(分)軀體功能(分)社會支持(分)研究組 27 21.60±1.37 20.14±2.22 20.53±3.32 22.43±2.49對照組 27 18.48±2.34 18.67±2.16 18.61±2.15 20.01±1.56 t 8.746 7.973 6.087 5.894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討論

PICC置管能夠更好的保護病人的血管和穿刺點附近的皮膚軟組織,防止病人因為反復穿刺產生更多的疼痛,降低靜脈炎和其他并發癥的發生。PICC置管類型較多,經頸內靜脈隧道式PICC置管屬于較為新穎的PICC方法,該技術具有頸內靜脈穿刺置管以及建立前胸壁與頸部穿刺點間皮下隧道等技術特點[6-7]。經頸內經頸內靜脈隧道式PICC置管將導管的出口調整到遠端更為理想位置,而且頸內靜脈到上腔靜脈走形非常直接,可以大幅度提高送管成功幾率。同時將導管出口設置在胸骨旁皮膚較為平整的位置,固定貼膜后更加容易隱藏,在美觀及舒適等方面均具有較大應用優勢[8-12]。

本次在經頸內靜脈隧道式PICC置管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研究中發現:研究組的PICC平均維護周期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病人出現導管堵塞、導管異位、感染以及靜脈炎等PICC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3.7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93%,兩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病人的總滿意度96.30%比對照組77.78%高,兩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精神狀態、生理健康、軀體功能以及社會支持等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經頸內靜脈隧道式PICC置管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明顯降低病人PICC的平均維護周期以及多種PICC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顯著改善病人的精神狀態、生理健康、軀體功能以及社會支持等多方面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與常規PICC置管對比,經頸內靜脈隧道式PICC置管的靜脈位置相對固定,操作方法更加簡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減少二次穿刺的發生幾率。而且隧道式PICC置管的穿刺位置同皮膚血管是錯開的,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細菌通過插管位置沿導管進入人體,避免感染的發生。因此,隧道式PICC置管病人出現靜脈炎及其他不良情況的發生率較低。此外,常規PICC置管的留置時間普遍少于1年,很多病情較重或年齡較大的病患由于恐懼再次置管的疼痛,加之對疾病治療的絕望,導致他們最終選擇了放棄再次置管,造成導管留置時間太長,出現斷裂,影響疾病的整體治療效果。而經頸內靜脈隧道式PICC置管具有更長的導管可留置時間,能顯著減少病人再置管的痛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的治療依從性,給經歷了復雜且痛苦的腫瘤治療患者帶去更多的治療舒適感。

綜上所述,將經頸內靜脈隧道式PICC置管用于臨床護理中能夠顯著降低PICC置管平均維護周期,可減少患者PICC并發癥的出現,改善患者治療舒適度,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導管隧道靜脈
新型淺水浮托導管架的應用介紹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介紹1種PICC導管帶管沐浴的方法
兩種深靜脈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靜脈治療中的應用比較
靜脈留置針配合可來福接頭封管方法的探討
產前超聲診斷胎兒靜脈導管缺如2例
LED隧道照明節能改造探討
活血化瘀法治療頸內靜脈置管致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
介入治療髂靜脈腫瘤性狹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