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當前如何發展群眾文化提高群眾素養探索

2022-07-01 22:29郭界峰
民族文匯 2022年37期
關鍵詞:群眾文化探索

郭界峰

摘 要:隨著社會文明不斷向前推進,這一領域也正在各方面獲得越來越多的建設成果,而群眾文化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從本質上說,它也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提高群眾素養方面的價值不容忽視,尤其是在新時期文化發展需要日益增長的背景下,應該進一步加強群眾文化的繁榮工作,充分發揮其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意義,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滿足他們精神發展的需求,在全社會樹立一種濃厚的文明新風氣。

關鍵詞:群眾文化;群眾素養;探索

一、關于群眾文化

(一)群眾文化的內涵

一般來說,群眾文化的通俗定義比較寬泛,所以范疇的界定相對困難,但是客觀上說,它涵蓋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因為群眾文化本身就是歷史長期發展的結果,在整個文明演進的過程中一直都在不斷積淀,因為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它也最直接地反映出了他們的生產生活,涵蓋了社會風俗民情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了豐富多彩的文藝內容,組成了群眾文化的主體部分,既大大發展了這一文化形式,也對社會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發展群眾文化的意義

1.群眾文化是承載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

作為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承載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在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精神層面的需求也隨之增長,而群眾文化的形態和面貌直接影響和塑造著他們的精神世界,從這類文化當中,群眾可以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獲得積極上進的力量,在各類活動舉辦的過程當中,文化氛圍也能給整個社會帶來正向的影響,為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創造良好的氛圍,在群眾當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2.群眾文化發展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直接與群眾文化相關聯,通過地區之間的文化互動,也能更好地實現群眾關系的溝通,引導他們在文化生活當中積極參與,在豐富自身精神世界的同時,也能獲得更加深入的體驗,提升自己在這個方面的綜合素養,既能在這個過程中收獲成長,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才干,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群眾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發展,真正將其與群眾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3.群眾文化發展有利于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

群眾文化由于是從群眾當中成長起來的,因此也有著非常鮮明的地區特色,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每一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都有著很大的差異,而群眾文化的發展在交流的時候可以通過彼此參考和借鑒獲得進步,讓每一種不同的文化都能得到發展,在融合當中更好地為群眾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并借此促進文明水平的不斷提升,讓全社會都能自覺繼承和發揚優良的群眾文化傳統,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事業帶來新的力量。

二、當前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問題

(一)群眾和工作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群眾文化的發展需要一個好的社會環境,尤其是當下各類技術日新月異,人們更多地將注意力放在了社交媒體的娛樂內容上,而對群眾文化卻少了很多關注,這樣的形勢讓該領域的事業發展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不管是群眾還是文化工作者,都沒有對這個領域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也讓這個部分的工作遭遇了很大的阻礙。

考慮到信息化時代所面臨的各種挑戰,群眾文化要想在豐富的文化內容中嶄露頭角,必須首先要得到群眾的關注,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在今天尤為困難,各種網絡信息和資源已經前所未有地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任何人幾乎隨時隨地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文化內容,并且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成本上要遠比參與群眾文化低得多,后者與之相比完全沒有任何優勢,所以相關工作的推進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加上群眾文化在公共空間逐漸失去主流地位,人們對它也正在慢慢失去信心,總的來說,整個社會都對這一部分的文化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這也是當前群眾文化發展當中存在的最根本問題。

(二)缺乏有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跟任何其他領域的事業一樣,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還是人才,尤其是扎根于群眾當中的人才,他們是文化工作能夠持續發展的關鍵,從現實情況來看,群眾文化工作中不缺乏工作者,但是確實缺乏有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尤其是在新的文化發展趨勢下,需要的是能夠真正把握時代脈搏、緊跟發展潮流,同時不忘記最根本的與群眾生產生活相關的內容,真正創作出屬于人民群眾的文化內容,但是人才隊伍的建設在當下依然有很大的難度,一方面是社會流動性加強,導致本土人才流失嚴重,愿意扎根群眾的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是相關政策的引導還不到位,不能為高素質人才提供良好的創作環境和條件,也無法建立起足夠完善的支持體系,因此想要建立起高素質人才隊伍,各方面的條件都還不夠成熟。

三、群眾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改變舊有的工作模式,豐富工作內容和形式

群眾文化根本上來源于群眾,最終也要回到群眾當中去,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作為基礎,這方面的文化工作想要搞好就無從談起,從本質上說,群眾文化是為人民服務的,目的是滿足他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以文藝或者娛樂的形式來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讓群眾可以從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和感悟。但是在當前文化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由于活動的組織基本上都是依靠政府,不管是在資源、人員還是管理方面都相對比較單一,無法真正發揮出群眾真正的創造力,加上目前的社會環境對群眾文化發展仍然是處在比較忽視的狀態,所以必須要徹底改變群眾文化工作的方式,具體來說,應該首先改變的就是以政府為主導的模式,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其中,豐富整個活動的組織主體,引入更多的新鮮血液,讓整個文化工作從內容到形式都能獲得更多的創造力,同時也要注意群眾文化發展的性質,不能因為資源和人員多樣化之后,就逐漸脫離了公益性質,變成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工具,而要繼續堅持面向全社會的群眾,為他們精神世界的豐富添磚加瓦。

(二)從實際出發,扎根本土特色的群眾文化

文化事業的推進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在技術更迭快速的今天,群眾文化也必須找到新的切入點,找準自己在新時期的定位,尤其是有了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所提供的平臺之后,文化的創作也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所以在發展群眾文化的過程中,不能因循守舊,只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有限的區域當中,而是應該走出舒適區,拋棄以往的陳舊觀念和工作方法,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將群眾的生產生活與現代化的元素進行結合,在內容上做出具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創新作品,并借助網絡渠道來擴大其傳播范圍,比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等,用本地獨具特色的活動吸引人們參與到群眾文化的建設當中來,最好是能夠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品牌,將文化的發展與經濟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從而發揮其對群眾的積極影響,動員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這項事業當中來,此外,各個地區之間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友好交流,彼此借鑒,甚至實現良好合作,讓群眾文化真正在廣大群眾當中獲得認可和肯定。

(三)培養和吸引高素質的建設人才

群眾文化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最終還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只有他們具備良好的素養和過硬的工作能力,才有可能創作出好的文化作品,而從現實情況來看,很多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隊伍在綜合素質方面還有很大的不足,其成員要么只能完成特定類型的創作,導致文化作品種類單一,整體的活動風格和形式缺乏特色,要么創作理念落后,不能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無法吸引年輕的群體,最終只能流于形式,所以人才的培養和吸引對于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來說是最根本的,而人才最核心的素養就是創新能力,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保證可以源源不斷地為群眾文化工作注入能量,在時代的背景下來考慮問題,從更宏大的視角和更長遠的眼光中來看待這項事業的發展,同時也要堅持對自身文化的自信,不管是工作的體系還是方法,都要自主思考,不斷更新,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社會文化發展趨勢,真正讓群眾文化事業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三、群眾文化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引導群眾轉變觀念

從群眾的角度看,應該讓他們也能對文化發展有最基礎的認知,了解相關事業的推進對民族和國家的意義,在全社會建立起一種發展群眾文化的共識,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項工作在群眾當中還缺乏普遍的支持,相當一部分人對它的價值認知不足,也因此對各類活動的參與度很低,對于這樣的現象,文化部門和相關組織應該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加強群眾文化知識的普及,讓群眾能夠重新將目光放在與自身密切相關的文化內容上,從中獲得積極正面的影響,培養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汲取向上的精神力量,讓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可以有更加喜人的成果。

(二)、促進基礎設施建設

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公共空間的規劃,各種各樣的基礎設施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為群眾文化的建設提供支持,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隨時隨地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相關部門和組織應該加大投入,從本地的歷史文化和群眾根基出發,建設包括紀念館、藝術館和博物館等在內的公共文化設施,并做好相關內容的規劃,及時根據群眾需求的變化來推出階段性的活動,保持群眾文化的新鮮度和活躍度,讓它們能夠充分發揮對文化事業進步的推動作用,也在公共空間當中營造起濃厚的文化氛圍,增進人們在這個方面的素養,提高全民在群眾文化上的審美和理解能力。

(三)發揮網絡傳播的力量

文化的影響直接和文化的傳播相關,群眾文化要想發揮它對全民的號召作用,不僅要在內容的規劃設計上下功夫,也要思考最有效的傳播策略,利用互聯網提供的各類平臺,將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內容推向公眾,在這個過程中尤其要注重群眾文化本身的傳播特征,抓住其傳播規律,在和群眾互動的對話的過程中,建立起交流溝通的機制,培養出線上文化社區,將文化創作和批評與社交媒體結合起來,既在這個過程中深入了解群眾的想法和訴求,從中獲得有效的反饋和啟發,也能對文化的傳播進行有力的引導,形成一股有影響力的文化力量,在社會文化事業當中建立起堅實的根基。

(四)注重城市地區的發展

城市是現代文明發展的基本單位,過去的群眾文化雖然和農村以及鄉鎮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但是就未來趨勢而言,依然要以城市為主體,而在城市當中發展群眾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城市特色,深入到這里的傳統和風土當中,提煉出最具價值的精神特征,并以此為主線來規劃群眾文化工作,培育出相關的文化產業,為文化事業的進步提供持續的動力,此外,考慮到城市作為一個社會空間的特點,群眾文化應該以其整體的規劃布局作為基礎,因地制宜地開展工作,高效利用區域內的文化資源,從旅游、文創等角度切入,擴展群眾文化的發展路徑,同時也要緊跟城市服務水平,提升各個環節的技術含量,使其能夠與自身的文化內容之間充分結合,確保能夠滿足受眾的需求,讓群眾文化可以深入地與城市發展水平相契合,在呈現形式上更加豐富多樣,貼近時代的脈搏,拉近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

四、結語

總之,群眾文化的發展對于社會文明的進步而言意義重大,是增強民族自信和自尊的關鍵,雖然目前依然存在許多現實問題,但是改善的策略和措施也有很多,只要能夠始終堅持群眾路線,緊跟時代步伐,就能繼續推進這項事業的發展,發揮它對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況由志.發揮檔案文化功能 服務群眾文化需求 建設西部檔案強市[J].中國檔案,2012(04).

[2]安晶.對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及其文化價值的探索[J].學理論,2015,(04):199-200.[2017-10-11].

[3]陳曉巖.淺析當前如何發展群眾文化提高群眾素養[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17):237.

[4]胡守勇.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5]萬俊.淺談如何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質量[J].大眾文藝,2014(12):17.

[6]陳志文.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改革與開放,2011(20):138.

[7]馬俊.用先進文化引領群眾性文化活動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6.

[8]安晶.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關鍵方向及其問題探析[J].學理論,2015,(02):126-127.[2017-10-11].

[9]馮國超.社區基層群眾文化如何開展和提高的方法[J].神州民俗(學術版), 2012(03).

[10]任克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10條建議.重慶社會科學,2012.9.

[11]李啟東.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探究[J].大眾文藝,2018(22):5-6.

[12]金永良.試論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科技資訊,2007, (7).

[2]王麗坤.談文化與商業的適度結合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以遼寧為例[J].文化學刊,2012(03).

猜你喜歡
群眾文化探索
芻議墨江縣農村業余文藝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群眾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創設探索情境,讓學生在“探”中“學”
面向小學課堂教學的智能闖關游戲設計思路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