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

2022-07-02 15:48伍文權
民族文匯 2022年38期
關鍵詞:雙減背景課堂練習初中語文

伍文權

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課堂實際工作量有所減少;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課堂教學,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教學實踐可以有效地將教師培訓與中學生實際工作相結合,幫助教師檢驗好教學的真實效果。本文基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創新策略,主動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深入了解學習內容,并提供相關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識。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練習;教學策略;雙減背景

引言

教室是教師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師展示個人教學技能的空間;要培養強烈的責任感,提高創新意識和研究意識,成為有效的課堂。教師就必須在課堂和課后進行有效的教學,讓學生練習才能真正學習技能。為適應當前的發展趨勢,初中語文教學應在相應的課程上進行創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不斷進行基礎素質培訓,最終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練習效率。

一、注重課堂導入

學校其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樹人,是教師進行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標。具體來說,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心理進行多角度的文本解讀,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規范自身行為。在初中語文教學,主要涉及語言技能的運用,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習目標規劃學生的學習內容;尤其要注意課文的導入,以有趣多樣的教學方式,在課程一開始就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由于初中生學習語文過程時,很多學生對文章內容非常感興趣。當然可以很快吸收老師在課上講授的知識,但難免有些學生對知識理解有困難。為此,教師必須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組織適當的語言學習練習。對于成績較高的學生,打好基礎可以布置大量的作業,讓學生的語文水平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對于一些基礎還不夠牢固,無法更好地學習和記憶新詞匯的學生,必須通過實踐來學習。

二、采用多種教學手段

1.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習慣

教師在教初中學生語文文章時,要讓他們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根據調查的普遍反饋,學生自控力和專注力較弱,課后自學很難達到理想的學習目標。對一些自控能力較低的學生,幫助他們改掉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有獨立預習的習慣很重要;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更好的講授課文內容,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進一步了解。

2.注重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語文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構建創造性思維,語文教學需要采用多樣化、動態化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依靠初中語文教師根據學生特點和學習內容進行生動的教育,達到學習的目的。教師不僅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還要不斷引入創新知識點,使學生實現多向發展。語文的學習離不開長期有效實踐的積累,教師需要能夠一步步引導學習過程。

三、不斷創新教育形式

在不斷完善現行初中語文教學“雙減”政策的,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靈魂,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是新時代教育的核心精髓。立德樹人是新課程標準設置的教學目標,但要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地做到,還需要教師多做研究,樹立“主人翁意識”。

如學習《社戲》教育案例時,這將涉及不同形式的教學手段,首先讓學生總結主要文章內容,然后再理解閱讀文章,并創建一個詳細的故事,通過理解文本的含義和分析字句,可以感受到純真、簡單、善良、友誼和工人自利的美好品質。 體驗藝術家的回憶和美好的童年懷舊,了解傳統民俗的價值和意義,要求學生朗讀課文,用情感把握課文內容。在介紹全文時,應展示一段短視頻,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教學內容。精心的備課對教師來說非常重要,所以初中老師在設置課程方面應該盡可能讓教學手段豐富。之所以使用多媒體,是因為多媒體可以創造更好的教育情境,并動態地表達出來。教育的情境與教育的意義之間一直存在著互補的關系,使用多媒體,教師可以可視化課堂的整體藝術概念,進行情境教學,展示教學目標,并以創新的教學形式提供反饋和體驗。獨立于內容,可以通過新的教學形式實現一系列教學創新,教師在中學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都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質量,并需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只有為學生設置合理的教學方法,學生才能學好語文,促進學生語文核心水平上進一步的提升。因此,教師設定合理的教學學習方案,設計有效的課堂學習。

四、堅決做好教學后的反思

教師在課前就已經了解語文學情,在圍繞語文新課標改革準備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每節課的教材內容,了解具體課文語境,以及了解教育系統中各教學單元的難易程度和定位等線索。只有深入研究教學讀物和輔助教材,把握初中語文教學課的重點和難點,靈活運用各種輔助教具多媒體,正確選擇和整合,整個教育過程才能完成。

如通過對文章《回延安》的學習,教師要讓學生朗讀、品讀詩歌,了解“信天游”的民歌形式,感受這首詩的語言和藝術特點。讓學生把握課文的大意,體會詩句間的深情,培養學生熱愛革命圣地延安和生活的情懷。有效課堂的創建,要求這樣恰當的實踐案例能夠與生活、生活教育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語言學習和學習質量的重要性。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不但要教會中小學生基礎的科學人文基礎知識外,更關鍵的是協助其樹立良好的人格和科學的人格觀、價值思想、世界觀,這是義務教育的初心。所以,教師需要利用語文學科的優勢,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尋找或創造機會進行德育滲透,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實現有效的實踐,教師要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讓整個語文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在教學時,以學生為中心的語文基礎課程教學,讓學生對語文有更清晰的閱讀理解,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問題,從而讓學生的邏輯思考提升,并有一定的解題練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遠強. 淺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3):1138.

[2]張繪標.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5):69.

[3]毛新月. 淺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5):478.

猜你喜歡
雙減背景課堂練習初中語文
“減負” 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布置探究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優化
淺談小學低年級課堂練習的設計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