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SD負壓吸引術在創面全厚皮片移植手術中的臨床應用觀察

2022-07-04 20:31高紀振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13期
關鍵詞:臨床應用

高紀振

摘? 要:目的? 探討創面全厚皮片移植術聯合應用VSD封閉引流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9月~2020年11月山東省夏津縣人民醫院收治的58例全厚植皮手術患者,按照隨機數表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9例。試驗組采用創面修復方式為全厚皮片聯合VSD負壓吸引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創面修復方式為打包加壓植皮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植皮手術皮片全部成活率、感染率、住院時間、患者滿意度、創面愈合時間及換藥疼痛評分進行評價和比較。結果? 試驗組植皮全部成活率高于對照組,植皮感染率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換藥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創面全厚皮片切取移植術聯合VSD負壓吸引術可使植皮成活率顯著提高,降低感染率,縮短創面愈合時間,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VSD負壓吸引術;植皮手術;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6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3-00-03

創面覆蓋方法廣泛,傳統的全厚植皮術需進行包扎加壓處理,過程較為繁瑣費時,打包加壓植皮術中,如出現創面出血、清創不徹底,或者是包扎壓力不適度,均容易引起創面感染最終導致手術失敗[1-2]。VSD封閉引流技術主要使用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鹽泡沫敷料對創面進行覆蓋后,借助生物半透封閉處理創面,經引流管與負壓裝置接通后形成密閉式負壓空間,可及時抽出創面滲血滲液,防止創面積血、積液,加快創面愈合速度[3]。近年來,VSD負壓吸引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四肢軟組織缺損與感染創面的臨床治療中[4],但在全厚皮片植皮手術中報道較少。因此,深入研究并分析全厚植皮手術中應用VSD負壓吸引技術的應用價值具有一定臨床意義。本研究將2017年9月~2020年11月山東省夏津縣人民醫院收治的58例全厚植皮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重點觀察VSD負壓吸引技術在全厚植皮手術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2020年11月山東省夏津縣人民醫院收治的58例全厚植皮手術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9例。試驗組患者,男18例,女11例;年齡14~52歲,平均年齡(29.11±7.46)歲;病程1~6個月,平均病程(3.50±0.80)月。對照組患者,男19例,女10例;年齡12~55歲,平均年齡(29.13±7.43)歲;病程1~7個月,平均病程(4.10±0.90)月?;颊呒凹覍賹Ρ狙芯恐?、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經山東省夏津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創面皮膚缺損肉芽組織生長良好者[5];②植皮供區皮膚條件良好者;③無骨質、肌腱等重要組織裸露者;④無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及精神疾病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免疫缺陷者;②合并血液疾病者;③患有精神疾病無法有效配合手術者;④其他不宜手術等情況。

1.3? 方法

手術由同一高年資醫生主刀,對照組采用創面修復方式為打包加壓植皮手術治療。針對患者創面進行無菌生理鹽水、雙氧水沖洗后,創面徹底清創,清除壞死組織及污染無活性組織,電刀止血,再次無菌生理鹽水及雙氧水沖洗后。樣布量取創面大小,于供區按照樣布大小設計切口線。依次切開皮膚及皮下脂肪組織,完整切取皮片后修建至全厚皮片備用,供區徹底止血后直接縫合;將全厚皮片轉移至受區,3-0絲線(生產企業:揚州環宇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豫械注準20172640105)和創面創緣進行縫合,間距0.5 cm??p合后皮片11號刀片(生產企業:揚州環宇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豫械注準20185285030)戳若干2~3 mm小引流孔,全厚皮片覆蓋油沙后,無菌紗布團加壓固定,包扎,術后7~10 d拆包觀察全厚皮片成活情況。

試驗組采用創面修復方式為全厚皮片聯合VSD負壓吸引術治療。前期處理同對照組,但不采用打包加壓包扎,采用負壓引流技術,具體操作:皮片覆蓋創面后,3-0絲線縫合固定,不留常規修剪線尾,修剪負壓引流材料,大小要適中,可將植皮區域周邊的1 cm完全覆蓋。調整引流管方向后,角針3-0絲線間斷固定泡沫材料與皮膚,封閉膜無縫隙粘貼。連接中心負壓系統,觀察是否有出現漏氣情況,如果連接中心負壓后引流材料沒有改變,即代表漏氣,應立即對密閉不嚴的情況作出調整,直至材料變緊變薄。在患者被送入病房以后,應與中心負壓引流外接,同樣接受上述檢查,且確保負壓引流的效果。一般情況下,引流的壓力應處于0.02~0.06 MPa,VSD無菌生理鹽水(生產企業: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500 mL)沖洗1次/d,以防堵塞,通常在手術治療后的7~10 d撤除封閉式負壓引流材料。

1.4? 觀察指標

評估患者住院時間、患者滿意度、皮片成活率、植皮感染率。①移植皮片成活標準為皮片全層存活,無繼發創面。植皮后第14、21天用透明薄膜描記各組皮片面積,計算皮片成活率。皮片成活率=(移植皮片總面積-皮片壞死面積)/移植皮片總面積×100%。植皮感染:植皮后出現化膿性感染或者出現白細胞上升。②創面愈合的標準為傷口閉合,無破潰,移植皮片存活,基本已上皮化覆蓋傷口[6]。③換藥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總分10 分,分值越高則越疼。④患者滿意度采用山東省夏津縣人民醫院自制的評分量表進行評定,滿分10分,9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7~8分之間為滿意,6分為一般滿意,低于6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創面修復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住院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患者滿意度評分優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植皮全部成活率、植皮感染率比較

試驗組皮片成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植皮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和換藥疼痛程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創面愈合天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換藥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創面修復是臨床常見的難題之一,對于肉芽組織生長良好的創面,除皮瓣修復外,全厚植皮也是有效方法之一。提高全厚皮片植皮手術成功率需避免積血積液和感染等情況[2]。傳統打包加壓植皮術打包紗布受力并非均勻,紗布團中心位置壓力較大,周邊壓力減小,難以確保全厚皮片均勻受壓。壓力過小過大均導致全厚皮片壞死[5]。

本研究全厚皮片移植手術中使用VSD負壓吸引術,優勢包括:①VSD技術能夠保證引流的徹底性,利于皮片與創面的貼附,提高全厚皮片成活幾率。②研究表明:負壓下能刺激修復啟動信號,增加纖溶蛋白激活物分泌,實現自溶清創的目的[7]。③VSD負壓吸引術可避免傷口的末梢神經暴露,感覺神經系統能分泌不同神經遞質,對皮膚內部細胞產生介導作用,更有利于傷口的愈合[8-9]。④VSD技術能夠動態性觀察引流液與引流量,并對負壓做出相應調整,降低治療護理難度,增加患者治療滿意度[10-14]。⑤VSD技術較傳統加壓包扎植皮術,有效解決了皮片壓力不均勻的問題[15-17]。⑥在引流管發生堵塞的情況下,VSD技術能夠借助鹽水、注射器開展沖洗與處理。⑦VSD技術的應用縮短了傳統手術加壓包扎的時間?;赩SD負壓吸引術以上優勢,其在本研究中也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植皮全部成活率;觀察組患者的植皮全部成活率達到了96.55%,高于對照組的72.41%,從數據中可以看出VSD負壓吸引術更利于植皮的成活率。植皮感染率:試驗組僅為6.90%低于對照組27.59%,分析其原因可能VSD負壓吸引術創面表面為有氧空間,和傳統包扎中的無氧空間比較,破壞了創面無氧的環境[18-19]。因此,創面發生感染會更低。創面較低的感染率不僅保證了創面的愈合進程,同時也避免了因感染而出現的其他并發癥。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衡量VSD負壓吸引術效果的指標還包括了創面愈合時間和換藥疼痛程度,創面愈合時間直接顯示了移植手術的效果,如果患者能夠在短時間創面愈合,則代表其成活度越好,患者也會因此增加治療信心[20-21]。本研究顯示,試驗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為(18.33±3.52)d,和對照組(24.52±6.74)d比較,其時間更短。在植皮過程中換藥是重要的治療環節,很多患者因換藥過程太過于疼痛,導致其出現負面情緒,同時也降低依從性,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而VSD負壓吸引術在操作中,則會減輕換藥過程中與創面的接觸程度。因此,患者的疼痛感會更低。

本研究同時證實,在全厚皮片移植后應用VSD 聯合負壓吸引術,皮片的固定性更好,且能夠進行局部有效引流,皮片出現壞死的幾率較小,成活率較高,住院時間短,患者滿意度高,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應當注意:①術后 3~5 d創面行沖洗治療,過早的創面沖洗影響創面全厚皮片的緊密貼附,過晚沖洗則會導致創面負壓引流欠佳,積血積液產生,影響皮片存活;②手術之前應進行藥物過敏試驗,并對創面分泌物進行生物培養,確定創面菌群情況,根據藥物過敏試驗應用合適的抗生素,進而達到針對性的抗感染治療。③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營養支持,以補充創面滲液造成的營養物質流失。本研究雖然獲得了一定量的研究數據,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即納入數據量相對較少,且沒有對遠期治療效果進行進一步分析。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對遠期治療效果進行進一步觀察,以更加客觀、科學地評價全厚皮片移植術方案。

綜上所述,全厚皮片移植術使用VSD技術的實際操作更加簡單方便,利于提高患者創面的愈合質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沈運彪,夏來啟,周楠,等.負壓吸引結合加壓包扎在植皮手術中的應用[C].//全國第二十三屆燒傷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2015:351.

[2]高明勇,陶海鷹,郭衛春,等.負壓封閉引流復合灌洗技術在腰椎間隙及深部軟組織感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35):4388-4391,4396.

[3]傅華軍,陳燕娜,邵韋.創面持續負壓吸引聯合植皮術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9,9(5):149-152.

[4]袁藝嘉,徐培,龍忠恒,等.植皮術后應用KCI負壓吸引裝置治療下肢潰瘍的療效觀察[J].皮膚病與性病,2018,40(2):259-260.

[5]白祥軍,廖憶劉.創傷外科指南[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22.

[6]葉茂球,牛占國,萬里,等.負壓吸引術在下肢潰瘍植皮術后的臨床療效分析[J].系統醫學,2020,5(12):42-44.

[7]白濱,陳旻靜,朱瑩,等.手術切除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治療會陰部巨大尖銳濕疣的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16):2906-2909

[8]成亮,柴益民.持續負壓吸引技術治療肢體皮膚軟組織缺損并發癥分析[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0,24(11):1354-1356.

[9]黎鴻章,肖昌明,銀西洋,等.負壓封閉引流治療深度燒傷創面及對炎性因子、致痛因子的影響[J].創傷外科雜志,2019,21(1):60-64.

[10]張莉莉,彭曉容,張文鳳,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護理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4):98-100.

[11]張翠文,周洪蘭,徐甜甜,等.標準化搶救護理流程對VSD負壓封閉引流系統治療骨科創傷患者的干預效果[J].河北醫藥,2017, 39(5):784-786.

[12]類成蘭,張東進,劉飛飛,等.VSD負壓引流聯合自體皮片移植在陰莖大面積皮膚缺損中應用觀察和護理[J].中國醫療美容,2021,11(11):76-78.

[13]潘亞英,王華,張萍,等.四肢嚴重開放性骨折患者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加外固定器治療的術后護理及對患者精神心理影響[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34(3):470-474.

[14]張娟,陳敏,梁金玉,等.VSD負壓引流在經大腿皮下通路(VEIL-L)腔鏡下外陰癌根治術的臨床護理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21, 18(26):108-112.

[15]蔡建華,申傳安,庹曉曄,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燒傷患兒頸部及軀干創面植皮術中的應用[J].中華燒傷雜志,2017,33(1):43-45.

[16]唐舉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植皮和皮瓣移植中的應用[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4,37(3):215-217.

[17]李進,迮仁浩,杜靖遠,等.游離植皮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大面積皮膚缺損[J].臨床外科雜志,2007,15(7):471-472.

[18]吳日釗,霍景山,劉明淮,等.二期植皮聯合VSD與傳統打包技術修復慢性創面的療效比較[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20,20(1):55-58.

[19]唐志豪.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在治療骨創傷創面軟組織損傷中的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5):118-119,122.

[20]任亞明,黃晨,劉達,等.一期外固定支架、抗生素骨水泥珠鏈置入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治療GustiloⅢ型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刊,2021,56(9):987-989.

[21]曹軍軍,楊寅,張延平,等.一期全厚皮片原位回植聯合VSD治療下肢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的療效觀察[J].創傷外科雜志,2020,22(9):651-654.

猜你喜歡
臨床應用
股前外側穿支皮瓣的個性化手術設計與臨床應用
亞甲藍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的臨床應用體會
淺析涌泉穴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