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長興百葉龍為例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策略

2022-07-04 12:27劉嘉慧武曉博李昱萱樓宇威
科學與財富 2022年6期
關鍵詞: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劉嘉慧 武曉博 李昱萱 樓宇威

摘? 要:中國作為文化大國,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歷史悠久的非遺藝術的保護與傳承一直是當下討論的重點。長興百葉龍藝術2006年入選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本文以長興百葉龍藝術為例,介紹其發展現狀,提出長興百葉龍在新時代下的保護與傳承策略。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百葉龍文化;保護與傳承

2021年8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的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中華文明、延續中華文脈的重要載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與弘揚工作,作出一系列的重大部署,在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我們仍要認識到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存在著不少問題。

長興百葉龍2006年入選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十幾年來,在浙江省長興縣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百葉龍藝術獲得了新的發展,在傳承與保護方面獲得不少成績。但在社會文化日益多元、外來文化大量涌入的今天,研究浙江百葉龍藝術的保護與傳承,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百葉龍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

百葉龍是一種流傳于浙江長興、安吉等地的獨具特色的民間舞龍藝術,發祥于浙江省長興縣天平村,是由19世紀流行安吉上舍一帶民間的“花龍燈”演變為而來,距今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當地民間還流傳著一段關于百葉龍的神話傳說:傳說,在長興縣西部山區有一對恩愛夫妻,男的叫百葉,女的叫荷花。荷花懷胎十月,三載誕下一個龍不龍、蛇不蛇的怪胎。村里人擔心這個怪胎會影響村子的平安和豐收,要求荷花把怪胎處死。荷花于心不忍,將怪胎藏在荷花池中,趁洗菜、淘米之時偷偷哺育。村民發現后暗守池邊,待荷花哺乳之際,揮刀一斬,怪胎失尾化龍,騰空而去。但是“怪胎”卻心懷仁德,每逢干旱都會飛來興云布雨,農民們賴此得以連年豐收。長興一帶老百姓為了感謝它,就用888片荷花瓣做成龍身,用蝴蝶裝飾被砍掉的龍尾,名為“百葉龍”。百葉龍被當地人民當作了吉祥物,逢年過節,當地百姓都要舞龍,以表紀念和慶賀,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百葉龍藝術反映了農耕文明下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樸素向往,是農業社會的精神產物;展現了人民群眾的勞動智慧和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塑造了百葉龍美好的祈福內涵。

2006年,長興百葉龍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和重點傳承對象1。百葉龍從誕生至發展都深深扎根于浙江這片農業土壤,近200年的滄桑變幻使得原本祈福納豐的民間舞龍文化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幾經沉浮的百葉龍藝術作為中國龍文化的代表之一,歷久彌新。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我們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快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影響力明顯提升?!敝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為全黨的共識,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百葉龍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美譽度,并且包含著豐富的浙江一帶農業文明的文化內涵,百葉龍的創新發展也是為中國眾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積累了經驗,提供了范例。因此其傳承、保護和發展一直以來深受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

二、百葉龍保護與傳承現狀與困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保護、活態保護、原真性保護的原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合適生存空間、寬松的發展環境,非遺的原生狀態對非遺本體的保護、傳承的至關重要1。

(一)原生百葉龍生存空間窄化

百葉龍的商業運營始于2005年,百葉龍藝術團成立,2006年屬于國有產權的百葉龍演出有限公司成立,2017年長興縣政府又決定將長興百葉龍演出有限公司無償轉給長興文旅集團2,完成了由從政府主辦,到市場主導的轉變。時至今日,大多數百葉龍演出活動都由演出公司承擔。在實地調研百葉龍的多次演出中,我們看到規范標準的演出流程,包括化妝造型、道具服裝、交通運輸在內均有演出公司的標準化運營。演出公司主要承擔著百葉龍的商業性演出,其注冊的百葉龍品牌已經成為了浙江省文化類的馳名商標。

通過其他學者的研究,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量演出資源流向了百葉龍演出有限公司,原生百葉龍所占比例極小3。目前商業百葉龍的發展一方面極大促進了百葉龍藝術的傳承和傳播,但是另一方面卻壓縮了原生百葉龍的原真生存環境,由此影響了原生百葉龍的活態保護和傳承。商業百葉龍一方面把握了百葉龍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把握了百葉龍演出的資源,原本兩者理想的合作的關系沒有得到長久良好的維護。

(二)原生社會基礎弱化

從百葉龍的祈福文化意義來講,城市化進程和農耕基礎的喪失導致天平村本地對舞龍祈福的實際需求降低,雖然“龍”在百姓的心目中仍然有著崇高的地位,但對現實生活及民眾精神的影響已經十分微弱。此外隨著人們認知的不斷發展,給舞龍祈福盲目貼上了“迷信”的標簽,隨之而來的就是相關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的雙重喪失。

農業祈福內涵和年輕人的祈福追求此消彼長,對于祈福文化內涵轉型的新趨勢,不論是原生百葉龍還是商業百葉龍都沒有抓住。原生百葉龍及其傳承人都已漸漸淡出百葉龍演出市場,幾乎不從事百葉龍相關演出活動,而基本歸百葉龍演出有限公司管理經營。這些都客觀導致了百葉龍發展的社會基礎弱化。

在百葉龍的原生環境——天平村,百葉龍活態記憶只是存在于村民之間的口頭傳播之中,隨著一代一代人的老去,百葉龍藝術的部分內容和內涵容易在不穩定的口頭傳播中逐漸淡化,故而需要圖文、音視頻等作為載體,把百葉龍原生相關資料進行完整地記錄和保留,更加穩定地傳承下來。比如談小明告訴我們,他在20世紀80年代參與拍攝的電影《泥土的芳香》,在網絡上已絕跡,甚至面臨被買斷版權的威脅,如果不及時搶救、公布這一寶貴的資料,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百葉龍藝術的二次傷害。

(三)內在文化底蘊淡化

百葉龍藝術目前在表演創新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諸如在道具的改良,演出形式的創新等方面,但對文化內核的挖掘還不夠,但忽視了對百葉龍文化和精神的內容生產與傳播,百葉龍藝術內在所蘊藏的文化和精神是中國農業社會的遺存,是中國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地地理人文條件滋養的獨特產物,其藝術表現具有獨一無二的審美價值,其發展歷史是一部難得的社會生活史。

其中尤其以祈福文化內涵的淡化最為嚴重。農業祈福內涵、年輕人的祈福追求,兩者此消彼長,對于祈福文化內涵轉型的新趨勢,不論是原生百葉龍還是商業百葉龍都沒有抓住。而對于商業百葉龍而言,他們百葉龍缺乏一支專業的內容生產和藝術加工團隊,常常需要從外地聘請專家進行指導,因此在內容生產上首先就沒有持久、深層挖掘百葉龍文化內涵的條件,在表演形式上則就更無從體現。因此,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科學文化素養,培養專業的內容生產團隊也是抓住轉型契機,挖掘其祈福內涵的重要一步。。

二、百葉龍保護與傳承的策略

(一)創新校園融合機制

根據我們的實地調研情況,目前百葉龍藝術的傳承組織中有以百葉龍演出公司為代表的商業組織,但更多的是以學校為主體的傳承基地,上至大學,下至幼兒園。百葉龍藝術文化發源地肩負著傳承其根本的文化內涵的主要責任,而學校又是傳承基地的主力軍,同時也是培育年輕一代對百葉龍文化內涵的深化理解的主要載體。

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學校需要因材施教,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傳承教學計劃,創新校園傳承模式。就百葉龍文化內涵而言,對于幼兒園,可以把百葉龍的祈福文化為主的文化內涵元素融入到教學中,寓教于樂,正如開發區中心幼兒園園長所說要開發合適的原本課程上,培養孩子們對于百葉龍的熟悉度和親切感;中學階段,則可以將百葉龍的發展歷程更加全面地教授給學生,發掘百葉龍藝術中的教學價值,與包括語文課、歷史課、政治課等在內的文化課融合起來,取得雙贏效果,讓學生們增強對于百葉龍文化內涵的傳承的責任感,并且有利于培育多元化的百葉龍傳承人才;此外在各個階段,應該利用百葉龍藝術資源開展德育、美育、勞育教育,比如在美術課的基礎上開設百葉龍手工藝課,在體育課的基礎上開設百葉龍基礎舞龍訓練等等。

(二)深掘百葉龍文化內涵

“龍”文化是中國千百年來重要的傳承文化之一,在中國各地都有與龍相關的傳統民間藝術、工藝品或圖騰。百葉龍也不例外,百葉龍在誕生之初是民間百姓對于來年風調雨順的一種美好祈愿,也是植根于中國傳統的農耕文明。隨著時代的發展,百葉龍的發展起起伏伏,其文化內涵也不斷豐富與加深。然而,長興百葉龍在當下的發展中不斷強調其表演形式上的創新,而逐漸忽略了對它內在文化的挖掘,這十分不利于百葉龍在未來的的傳承與發展。

在對百葉龍的保護與傳承中要找到其文化內涵的不同切入點來進行挖掘和宣傳,例如祈福文化內涵的來源、祈福文化在百葉龍表演中的體現、也可以是道具制作中體現的祈福文化。從多方面展現百葉龍藝術的文化內涵,讓觀眾通過百葉龍藝術各個方面的展現來對其中的文化內涵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還要結合年輕人對于龍文化、農業文化、祈福文化的理解,當下的時事熱點,做到農業祈福文化的轉型,從年輕人的視角,來挖掘和傳播百葉龍的文化內涵。

(三)推動沉浸式活態傳播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百葉龍藝術文化內涵的保護與傳承也應該“活”起來,讓即將消失于人們視野的祈福文化重新恢復生機。百葉龍不光是一種舞龍藝術表演,還是中國人祈福與祝福的符號, 是勞動人民幾千年世代口授心傳、約定俗成的活態生活文化史。

首先,針對百葉龍原本的農業祈福文化內涵需要在當今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代,進行巧妙的轉型,我們建議整體提倡和局部恢復相結合,政府可以在長興天平村當地建立百葉龍博物館,并創新沉浸式體驗分區,融入VR、4D體驗的元素,讓百葉龍的文化內涵展示更有吸引力?!俺两健笔菚r下流行且受歡迎的參觀模式,來訪者可以通過VR眼鏡或者是其他高端的科技手段,投入到百葉龍相關的資料故事中,深入沉浸地了解它的歷史和發展,在短時間內獲得高效的體驗經歷,從而對百葉龍的文化內涵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使具有強大的傳播效果?!俺两健卑偃~龍博物館內,我們也可以模仿故宮博物院的成功IP和文創周邊,研發百葉龍相關的IP,賦予一定的祈福內涵,在百葉龍的形象基礎上可以創新性地設計和開發一些精美有趣的玩偶、掛件、服飾、裝飾物等文創產品。

小結:浙江百葉龍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是長興當地特色文化的結晶,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共同富裕方面也存在著巨大的可能性,對與長興、浙江省乃至全國,都是寶貴的精神資源,是對外宣傳和形象打造的金名片。中國擁有豐富的非遺文化資源,也亟待挖掘與保護和傳承,長興百葉龍的保護與傳承還在摸索與嘗試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堅持特色定位,走自己的發展道路,發揮藝術價值,承擔藝術使命。其探索的道路和方法也能夠為其他非遺文化的發展開辟道路和提供榜樣。

注釋

[1]苑利,顧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十項基本原則[J].學習與實踐,2006(11):121-124.

[2]陳亦祥. 長興百葉龍[M]. 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2009.

[3]張吉祥. 長興百葉龍從單一到多元傳承方式的演變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20:73.

詳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龍舞(長興百葉龍)(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2828)

作者簡介:劉嘉慧,女(1999.12.13),漢族,浙江桐廬人,本科,專業方向:廣播電視學

本文為2021年國創項目“龍舞天下:長興‘百葉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現狀調研與視頻化傳播策略”成果(項目編號:202113021043)

猜你喜歡
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空間視角下的湖南區域表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河洛體育文化保護與傳承研究
峨眉盤破門武術保護與傳承中的政府主導作用研究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