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經濟金融化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

2022-07-04 15:16錢瑋余薇曹立群
科學與財富 2022年10期
關鍵詞:發展趨勢

錢瑋 余薇 曹立群

摘? 要:中國自改革開放后實施的“先導性”經濟發展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中國商品進出口在2018-2020年間年均增長率為14.4%,高于同期全球貿易11.1%的9.4個百分點,而制造業的出口額則達到了1/8。在此策略下,因為我國是所有這些國際貿易商品的制造網絡的終端,因此如果中國不完成對美國的快速增長,則我國從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的大量進口量將會大大增加。中國和美國及亞洲的經濟關系在最近幾年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世界經濟金融化;中國制造業;發展趨勢

本文從全球經濟和金融的視角,對中國的制造業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同時我們在企業在破產浪潮之中,也發現一些實力較強的外國公司非但沒有站穩腳跟,反而是先跑了出去,而有些則跑到了中國周邊南亞和東南亞,并且因為價格較便宜,有些則回到了自己國家,甚至是直接放棄了工廠,最后也逃之夭夭。目前,不僅中國的國際資金集中在了生產結構上,而且私人企業也開始從國內的制造業轉移到了國外。

1.國際經濟金融化趨勢

從國際視野來看,金融化的速度加快是目前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主要外在因素。美國次貸危機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動蕩,是國際金融體系發展的新階段,對世界經濟格局、經濟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世界經濟金融化是從貿易、投資到金融自由化的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新的經濟動因。金融化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解釋。狹義的投資金融化,是指把實物資本通過利用貨幣手段轉變成資本流通方式的過程。在中國長期的金融市場發展環境中,資產證券化并不僅僅是指針對房地產本身的產品設計和市場運營,而且需要對其進行二次方、三次方的持續研究。在全球范圍內,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從2017年的一千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3618兆美元,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十倍。創造金融衍生產品的過程,實質上是創造信貸、創造貨幣的過程。這種制度的產生與發展,不僅標志著各國央行對本國貨幣的獨占地位已成歷史,也標志著金融資本在有價證券的約束下,找到了一條新的經營方式和發展空間。這使得他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對全球經濟的運作方式和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廣義金融化,則特指美國等各大經濟體從工業資本向金融資本轉化的過程。由工業資本到金融資本的過度,是一條相當悠久的歷史進程,因為列寧從二十世紀早期就開始對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進行了更深入的認識。但是,從90年開始,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力要素價格低廉的情況下,加快了對全球經濟的融合,同時,信息和交通費用的下降,又推動了發達國家的中低端制造業企業向發達國家遷移,從而抑制了還不能遷移到本國制造業企業的勞動成本。另外,對來自發達國家的廉價產品的大規模進口與商品價格產生了阻礙影響。在既沒有通貨膨脹壓力,反而會引起通貨緊縮的情形下,發達國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傾向于擴大。

而且,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金融新技術也可以很有效地擴大了這一地區虛假的經濟繁榮范圍。在國際金融市場逐步對外開放的大環境下,金融技術創新和勇于承擔風險的創業精神可以促進國際信貸市場迅速擴大。而信用擴張推動了資產價格的上升,使得信用的增長更加合理,從而使得資產價格更高。另外,金融自由化發展過程中國家也加入了世界金融市場自由化的大潮,全球資產交易市場的整合程度,極大地推動世界各國之間資產的自由流轉,,也形成了促使國家向資本依賴型社會轉移的一個不可忽視的主要因素。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促成了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它依靠的是以不斷升值的房地產資產為基礎的消費經濟。次貸危機時,美國的住房市場已經達到了 GDP的92%,美國的平均負債已經達到了四到六倍。從結構上看,美國金融業占 GDP的60%以上,高于制造業30%,是美國最主要的經濟領域。

2.世界經濟金融的美國增長模式轉變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

自從改革開放后,中國實行了一項以出口為導向的戰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中國商品進出口總額在2015-2018年年均增長率為24.5%,比同期全球貿易額(15.7%)高12.4個百分點,制成品出口比例由60%增至95%。制造業的出口占據了四分之一的生產產值。這個策略之所以能長期被執行和獲得成功,一個很大的原因在于,這是一個雙贏或者多贏的策略。美國和亞洲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儲備貨幣。如果沒有美國的持續強勁的消費需求,或許就不會出現中國對美的快速增長。

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同美國和亞洲各國的經濟關系日益加深。美國的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為以資產為基礎的經濟社會,這一發展模式在美國的經濟增長中起到了推動作用。英國《金融時報》的首席經濟學家馬丁·沃爾夫指出,美國在21世紀的 GDP中占據了90%的比重,這對中國和亞洲其它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種日益加強的關系使中國成為亞洲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成為全球第三大貿易國。對美國來說,這也是一種優勢:大量廉價、高質量的商品進口,一方面既能夠提高對低收入群體的待遇,另一方面又能夠降低對通貨膨脹預期,使國民經濟逐步走向了不受通貨膨脹危害的發展道路。

進入赤字國家是一個自然的、無害的結果,這是一個越來越融合的世界經濟。但這一模式終歸是不能持久的,次貸危機不僅傳遞了這一訊息,而且它自身也在否認與調整著這一發展方式。由于美國住房市場的泡沫破滅,上為基礎的消費增長也將會以可持續的速度和規模繼續增長,我國政府需要尋求一個比較平衡的經濟發展戰略以減少對于對外貿易的依賴性。但其實,早在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以前,我國政府就意識到,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著重大的國際收支失衡、投資過熱等問題。一些外國學者認為,科學發展觀的實施,就是中國放棄了依靠廉價的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的方式。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世界經濟金融化及中國制造業進行分析,并通過協整檢驗,發現世界經濟金融化趨勢與工業結構合理化、高級化趨勢一致,而與均衡發展趨勢相反。金融化對工業結構的優化具有積極的、消極的作用:一方面,金融化可以提高資本的流動性,使工業結構更加合理、更高級;最后,本文對如何通過世界經濟金融化來優化我國的制造業提出了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列春.世界經濟金融化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J].工程機械,2015:67-67.

[2]趙玉敏.世界經濟金融化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J].國際貿易,2015:50-54

[3]高連奎.世界金融經濟對中國的影響[J].長安,2016:63-63.

猜你喜歡
發展趨勢
湖北省P2P借貸行業發展趨勢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