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職化分層護理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護理效果的影響

2022-07-07 00:45張藝瑾
智慧醫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急性心力衰竭

張藝瑾

摘要:目的 探討專職化分層護理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護理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的急救護理,觀察組則施以專職化分層護理。比較兩組救治成功率、再次入院率、急診效率,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分析。結果 觀察組救治成功率為97.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44%,且觀察組再次入院率為4.4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78%(P<0.05);觀察組分診用時、急診停留時間、急救用時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7.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22%(P<0.05)。結論 將專職化分層護理應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救治中,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再次入院率,同時在提升急救率和護理滿意度方面也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急性心力衰竭;專職化分層護理;急救效果

急性心力衰竭是因急性的嚴重心肌損傷、心律失?;蛲蝗患又氐男呐K負荷,使心功能正?;蛱幱诖鷥斊诘男呐K在短時間內發生衰竭或慢性心衰急劇惡化的一種臨床綜合癥。本次研究將選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給予專職化分層護理,探討其急救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47-72歲,平均年齡(59.51±8.92)歲,心功能分級:Ⅱ級21例, Ⅲ級13例,Ⅳ級11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59.54±8.93)歲,心功能分級:Ⅱ級20例, Ⅲ級15例,Ⅳ級10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1.2納入標準

①均符合《急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急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②肝、腎等重要器官有嚴重的器質性病變;③本次實驗已由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獲準執行,且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

①患者意識障礙或患有精神類疾病,無法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②合并惡性腫瘤;③患有肥厚性心肌病。

1.4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急救護理,主要包括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指標的變化,開放靜脈通道并嚴格控制靜脈輸液速度,同時給予常規的用藥、飲食方面的指導。觀察組則施以專職化分層護理:(1)建立專職化分層急救小組 按照急診科護士工作年限和臨床經驗將其分為三個等級,工作年限5年以上為一級護士,3-5年為二級護士,小于3年為三級護士;(2)明確分工急救工作 ①危重搶救組,該組成員主要針對心功能等級為Ⅲ級、Ⅳ級的患者,包括嚴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呼吸驟停等患者;②次級搶救組,該組成員主要針對心功能等級為Ⅰ級、Ⅱ級的患者,主要包括心絞痛、呼吸困難等患者;③輔助分診組,該組成員主要是協助上述兩組護士進行護理工作,并負責患者的接診、分診,同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整體基礎的評估;(3)開展專職化分層小組培訓工作 由專業臨床醫生和急診科護士長對小組成員進行定期培訓,每月一次,每次培訓時間5天,每次1-2小時,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基礎理論知識:心電圖知識、心肺復蘇知識、急救藥物的使用方式等;專業護理技能:儀器監測技能、建立靜脈通道和氣道、心肺復蘇技能、穿刺技能、創傷處理技能等;綜合能力:定期開展急救演練,增強護理人員團隊協作和相互配合的能力,同時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

1.5觀察指標

①統計兩組患者救治成功和再次入院情況,并進行分析比較。②比較兩組患者的急救效率,主要包括急診停留時間、分診、急救用時。③使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評估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

1.6統計學分析

均采用 SPSS 20.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以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救治成功率和再次入院率情況的比較

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救治成功率為97.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44%,且觀察組再次入院率為4.4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78%,差異較大(P<0.05),見表1:

2.2 兩組急救效率情況的比較

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分診用時、急診停留時間、急救用時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的比較

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7.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22%,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本研究分析兩種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護理措施,在該項臨床隨機對照試驗中,結果顯示專職化分層護理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再入院率方面臨床效果顯著,從本研究成果出發,可初步認為在短時間內判斷患者病情,快速實施專業分級救治有關。

專職化分層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按照護理人員的工作年限、臨床經驗進行分級,并根據護理人員的層級為其設置合理的護理對象,實施分級救護,以此達到完善護理流程、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救治成功率高于對照組,且再次入院率低于對照組,究其原因這可能是因為專職化分層護理能有效做到分級、分層護理,輔助分診組可先對患者病情進行基本的評估,并對患者進行分診,保證危重患者可在第一時間獲得及時的救治。對患者給予專職化分層護理不僅可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同時對患者的預后也具有積極作用,降低了再入院率,這與黃石英等研究結果相符。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實施專職化分層護理的護理人員護理能力較強,能及時有效的處理急救過程中突發事件,同時在救治的過程中對患者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減輕了患者焦慮不安、悲觀抑郁等負面情緒,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有利于護理滿意度的提升,這與陳小嬌等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給予專職化分層護理,不僅能有效提高救治率,降低再次入院率,同時在提升護理滿意度方面也具有積極意義,值得在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吳琳琳.專職化分層護理干預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救護中的應用觀察[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12):1495-1496.

[2]許煥麗.專職化分層護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作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24):4595-4597.

[3]劉娜.專職化分層護理結合整體干預對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救治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19,26(6):789-791.

[4]張茜.專職化分層護理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護理效果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9,35(3):87-88,97.

[5]黃石英.專職化分層護理小組模式在急診科心血管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4):131-132.

[6]包沙日古拉,崔艷軍.專職化分層護理干預在急診科心血管危重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9):110.

[7]陳小嬌.專職化分層護理模式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診急救中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26):70-72.

猜你喜歡
急性心力衰竭
無創呼吸機治療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急性左心衰竭、二尖瓣狹窄伴急性肺水腫與循環N端腦鈉肽前體的關系
重組人腦利鈉肽聯合多巴胺治療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壓療效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
重組人腦鈉肽對心肌梗死所致急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和腎功能的影響
比較急性心肌梗死與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氣指標的差異性
靜脈注射美托洛爾治療心絞痛并發急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
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觀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
綜合護理干預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