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魯氏菌病的防治

2022-07-07 00:45李濤
智慧醫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疾病防治

李濤

摘要:隨著布魯氏菌病的傳染率和發病趨勢逐漸增強,最容易感染的人群,往往他們抵抗疾病的能力弱,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受環境和氣候變化的影響。各大醫院是進行治療傳染疾病的主要場所,接診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人,工作量也是日漸繁重,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強對布魯氏菌病傳染的預防和控制,控制疾病的發生率和預防疾病的擴散傳染。

關鍵詞:布魯氏菌病;疾病防治;預防治療

前言:布魯氏菌病是一種人畜共生的疾病,其具有較為復雜的發病機制,在感染人體后,就會從人體的淋巴液進入到人體的淋巴結之中,并在人體細胞內大量繁殖,形成病灶。且致病細胞破裂后,就會在血流帶動下擴散到人體各個器官,在體內形成多個病灶,進而導致人體發生菌血癥。一旦感染上布魯氏病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反復發熱等癥狀,對患者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由于布魯氏菌具有可預防性和可治愈性,因此,臨床上非常注重對布魯氏菌的防治。本文通過綜述的形式對布魯氏菌感染的情況進行敘述,同時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為臨床上避免發生布魯氏菌感染提供參考。

1.布魯氏菌概述

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此類細菌引發的一種人和動物都會感染發生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布魯氏菌主要的存在形式就是在細胞內進行寄生的一類病菌,可長時間的寄生在人體的細胞中,導致人體發生各種菌血癥等多種疾病,對人體的淋巴系統和生殖系統等帶來嚴重的侵害。

布魯氏病菌的傳播途徑。臨床上常采用抗生素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且預后良好,治愈率較高,而其中難以治愈而發生死亡的患者僅占2%,主要死因為心內膜炎。因此,作為一種可預防和可治愈的疾病,當下并沒有相關的疫苗,唯有做好預防工作,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2.布魯氏疾病的感染的相關癥狀

布魯氏菌病在不同人體中的潛伏期不同,常為1~3周,也有的患者的潛伏期可達數月。人體在感染布魯氏菌病后,其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主要有全身感到疼痛,病人自覺身體疲乏,精神疲憊,整體精神狀態低落,反復發熱高燒,同時患者還伴有游走性關節痛、睪丸腫痛、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其中發熱是患者較為典型的癥狀,常發生在午后或晚上,同時還伴有寒戰的發生;患者還會出現嚴重出汗的癥狀,同時還伴有體溫下降的癥狀;患者還會出現膝關節、腰關節以及髖關節等部位的游走性疼痛,關節強直,活動受到限制等癥狀;在神經系統方面患者主要發生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同時女性的患者還會出現輸卵管、子宮內膜炎等炎癥疾病。

3.???????? 布魯氏病菌的相關防治措施

3.1 預防措施

(1)加強基層檢疫防疫工作

完善畜牧檢疫體系,通過系統化的檢疫工作,對養殖場、屠宰場等進行嚴格的把關,避免病禽進入到市場,避免人員接觸到攜帶布魯氏菌的動物。其次,為了避免該病的出現,第一步就是要做好定期監測工作,要運用動物免疫學的知識,從而能夠做到將呈陽性病例及時有效地排除掉,這樣就更有效的防止了該病的更大規模的傳播與發展。

(2)加強基礎衛生保健防御工作

為避免布魯氏菌疾病進一步傳播至人體,與畜群接觸過的養殖戶以及普醫等人員都應該嚴格遵照養殖規范工作。與動物密切接觸的人員要做到定期檢查,每月最少一次,如果出現可疑病例,要隔離處理。從事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者,應加強規章制度的確立和實施,積極面對突發事件,制定了預防控制預案,由各科室的醫護人員形成人體檢察系統,各護士進行病房巡查、與患者或家屬進行溝通交流,掌握患者疾病的變化情況。如有異常,護士應立即報告相關部門,及時向臨床科室反饋疫情動態和防控工作信息。

(3)加強宣傳力度

宣傳教育相關疾病知識,充分認識傳染病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重要性。重點宣傳手衛生、如何正確的咳嗽、疾病護理以及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等知識,對減輕患者或家屬的緊張、恐懼、慌亂的心理有積極的作用。護理部除介紹住院和陪護制度,還大力宣傳正確的衛生習慣,教會大家使用七步洗手法,保護醫務人員和病人,避免交叉感染。同時鼓勵各人員接種疫苗,有效降低了醫務人員疾病的感染風險。

3.2 治療措施

(1)一般治療

患上布魯氏菌病的患者要注意保持體內的水體平衡,出現發熱的患者可采用溫水擦拭等方法進行降溫,避免高溫對身體的傷害;同時患者要注意日常飲食和多休息,在飲食方面要多攝入維生素、蛋白質以及高熱量且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雞蛋、牛奶、水果等食物。

(2)藥物治療

臨床上首選的布魯氏菌病治療藥物主要為抗生素藥物,例如多西環素、利福平等能夠進入到人體細胞中的發揮作用的抗菌藥物,同時起到延長患者疾病治療時間的效果。其中普通的成人則采用多西環素、利福平藥物進行為期6周的治療;孕婦患者則采用利福平和復方磺胺甲噁唑聯合用藥治療;而針對病情較為嚴重,發展為脊柱炎、心內膜炎等并發癥的患者,則需要加用其它藥物。脊柱炎的患者要采用多西環素、利福平以及鏈霉素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心內膜炎和的患者要采用多西環素、利福平加復方磺胺甲噁唑進行為期8周的治療。

4.結束語

同時目前人民對各種動物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長,一旦攜帶有布魯氏菌的產品進入到市場,就會對人體和社會公共衛生造成嚴重的危害。只有提高相關疾病的診斷,積極處理并且展開相關的防治措施,建立完善的傳染病預防控制體系,進行教育宣講,保持衛生健康。督促各級人員自覺參與病情的管理,才能保證人民群眾和醫務人員的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胡小琦,彭煥文,牟哲立,潘霞.達州市職業人群布魯氏桿菌病防治知識及行為習慣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9,35(2):109-113.

[2]耿大影,熊春梅,紀明宇.5例布魯氏菌病血清抗體陰性感染病例的鑒定及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23):4354-4356.

[3]徐寧輝,葉建杰,范飛能.慈溪市生態牧場職業人群布魯氏菌病感染狀況調查[J].預防醫學,2017,29(4):382-383.

[4]李向陽,霍曉偉,武迎紅,宋麗華,白旭華,張嘉保.布魯氏菌毒力缺失疫苗株的構建[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36(1):273-276.

猜你喜歡
疾病防治
探討鄉鎮畜牧獸醫站畜禽疾病防治現狀和改進措施
畜牧獸醫科學(2018年4期)2018-09-10
淺談波爾山羊飼養及疾病防治
中美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比較研究與啟示
泥鰍疾病的防治
鮸魚人工養殖中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
肉鴨疾病防治的關鍵技術
關于生豬疾病防治措施的分析
淺議“法天則地”在中醫學中的重要性
黔北香豬養殖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