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思政教育初探

2022-07-08 10:07黃偉劉茹胡凡根車彥軍
地理教育 2022年8期
關鍵詞:融入路徑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黃偉 劉茹 胡凡根 車彥軍

摘 要:近年來,課程思政教學理念相繼在各類學校教育中得到貫徹落實,體現了全面育人的本質?!碍h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具有學科交叉性、知識綜合性和科學前沿性等特征,在發掘課程思政教育元素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本文基于理論認識和教學實踐,從該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背景、優勢、理論基礎、現實依據和實現路徑等方面進行探討,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塑造科學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也為其他高?!叭蜃兓奔捌湎嚓P課程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全球變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融入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207(2022)08-0076-05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中,課程思政是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發力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因此,廣大高校面臨的任務和使命是,進一步強化教學改革的深度和廣度,積極構建“大思政”格局,加強“思政課程”的同時,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為了實現“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思政教育目標,各個學科及專業應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自覺與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人格養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導向有機融合[2],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對專業教育中蘊含的思政元素進行充分發掘,并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而非“生搬硬套、強行介入”。鑒于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地理科學專業教育現狀和特色[3]以及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全球變化問題的凸顯[4],本文以“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為例,探討其實施課程思政的優勢、理論基礎以及實現路徑等內容,以期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一、“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實施課程思政的優勢

自19世紀以來,全球產業、科技飛速發展,人類在享受高質量生存和發展條件的同時,正在以各種尚不自知的方式從根本上改變地球系統;人類正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氣候、生物多樣性等全球變化問題,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覺醒,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面對現實需求和國際學科發展態勢[5],國內越來越多的本科高校在地理學及相關專業中開設了“全球變化”課程。該課程內容體系龐大,涉及面廣[6](圖1),具有“學科交叉性、知識綜合性、科學前沿性”的特點,即它不僅僅是自然科學的范疇,還包括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問題。因此,該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1.學科交叉性決定其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相對于傳統自然地理學,全球變化科學(或地球系統科學)注重從“整體地球”角度出發,探討各圈層之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特征、過程和機制。因此,其研究過程和目標的實現必然需要多學科的參與,如地質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學科;在研究技術和方法上需要依靠數學和計算機科學、衛星和遙感等學科和技術的共同參與;全球變化導致的社會經濟問題需要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的融入。因此,“全球變化”課程內容豐富,不僅涉及自然科學,還與社會經濟問題、人類文明發展史等內容緊密相連,這為課程思政的開展奠定教學內容基礎和課程環境基礎。而且該課程始終與社會現實相伴相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其已有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結構相銜接,減輕對該課程學習的恐懼感,為順利開展專業課程思政活動奠定情感基礎。

2.科學前沿性催生教學案例的多樣性

自20世紀80年代提出“地球系統”概念以來,全球變化科學發展迅速,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努力事跡以及一系列科學和社會問題的解決,為該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包括對科學問題的曲折探索過程、科學家執著的科學精神、人類發展演化及其與自然相處的過程、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影響與響應、青藏高原對全球環境演化的影響等,以及當前最被關注的氣候談判、“碳達峰”和“碳中和”問題,都值得深入思考挖掘大量思政素材,以啟迪智慧、汲取“大德”,最終實現情感共鳴。

3.“人地關系”理念深入人心

“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在時間軸和空間軸的基礎上,突出對人地關系的理解,而后者在以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系列課程中均有涉及。因此,對于地理學相關專業的學生而言,其建立的“人地觀”框架與本課程所倡導的價值觀一致,有助于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其內涵、理論和實踐發展歷程。相較于以往專業課程,該課程表達的“人地觀”在時間和空間上更為廣泛和全面,既從歷史、現在和未來層面,也從局域、區域和全球范圍層面進行理解。特別是在當今可持續發展理念得到普遍認可的背景下,通過探究當前全球變暖引發的極端天氣、衛生健康、社會動亂等負面效應,有助于引導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和體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意義。

4.區域環境影響與文化自信的天然聯系

中國的環境演變是在全球變化的背景下發生的,是全球環境演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地理環境的獨特性,在表現全球變化方面也有其獨有特征,①與板塊運動相聯系的青藏高原隆起及現代季風的形成演化與自然帶調整;②在全球第四紀冰期—間冰期旋回變化中表現為冬夏季風的此消彼長和邊緣海大幅度進退的特點;③是悠久的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強烈改造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6]。因此,當談及青藏高原、一萬年前(全新世以來)的水稻種植、目前唯一延續下來的古文明、人類遷移演化學說等論題時,一種發自內心、能夠產生共鳴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這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頭,需要充分發掘,因為它們存在天然聯系,所以該課程很容易提取和利用這些思政教育資源。

5.時空軸線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和人生觀的“協同效應”

通過時間軸貫穿全球變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該課程區別于傳統自然地理學的另一個重要特點。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尺度的地理過程或現象背后,往往具有不同的驅動力,例如,地球的冰期—間冰期旋回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天文軌道參數的變化,進而影響地表接收的太陽輻射能量差異,而年際—百年尺度上的冷暖交替則可能歸因于太陽活動、火山噴發以及地球系統的內部振蕩過程。事實證明,在分析問題時應客觀、全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特定的“因”產生特定的“果”,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理方法,只有不斷變化的條件和環境。從時間范圍上看,相對于地球46億年的演化史,整個人類文明的演化史(五千年或一萬年)則顯得微不足道。從空間的角度看,宇宙浩瀚無際,比擬人類為“一粒塵土”并不為過。從這個切入點看,“時空觀”涉及的哲學觀和人生觀,是一個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二、“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融入思政教育的依據

1.理論依據

陳仕濤等基于學習分類理論對地理學理論學習(知識)、研學實踐(能力)和課程思政建設(情感)做了客觀、全面的論述,充分表明了地理學在課程思政方面的優勢和潛力[7]??紤]到“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的理論思政建設實際,本文主要從認知學習理論視角進行簡要分析。一方面,認知學派的學習理論注重人類學習的內部心理過程,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內部心理結構、認知圖式(結構)的重組[8],這對發展學生智能,引導學生的學習價值取向,實現“為遷移而教”的知識和情感目標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其中的代表包括布魯納(J. S. Bruner)的“認知—發現”理論,以及奧蘇伯爾(D. P. AuSubel)的“有意義學習”理論[8]。另一方面,建構主義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強調知識是個體對現實世界建構的結果[8-9]。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J. Piaget)基于發生認識論提出建構式教學理論,認為主體的認知結構是動作的一般協調結構及其內化的產物,它隨著主體活動的發展而不斷建構發展[10];而這種內化的動力往往是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對教育者而言,這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關鍵途徑。通過“同化”效應,主體在活動中對現實環境信息進行整合,使其成為支撐以往認知的新整體,原有觀念繼續保持平衡;通過“順應”效應,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與新面對的現實世界出現不一致,即原有觀念失去平衡,最終使認知結構不斷變革或重組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或圖式[8,10]。

綜上所述,認知學派和建構主義理論均強調學習過程的有意義性、新知與舊知的連接性以及學習環境(包括教育者的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學習者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產生對知識的新理解,在交互質疑的過程中建構知識的意義[11]。學習的內化過程不僅包括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包括情感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后者在立德樹人方面往往更重要,而且是教育的首要目標。對于情感價值理念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向的學生,可以通過“同化”過程,積極引導其進一步堅定和深化對原有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對于思想觀念有所偏頗的學生,可以通過“順應”過程,引導其原有知識結構與現實實際產生不平衡,改變其原有的觀念,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人生態度。

2.現實意義

當今以全球變暖、環境污染、生態惡化、人地關系緊張等為主要表現的全球變化問題日益突出,這不僅涉及自然科學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還與社會、經濟、政治有密切聯系。因此,“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的開設,除了能夠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地球系統的復雜過程、樹立科學思維和提高研究能力,更多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整體地球觀”“人地觀”和“命運共同體”理念,增強使命擔當,加強國際合作,更好地解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在此基礎上,提高我國在解決全球變化問題中的能力和影響力,增強“四個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不同專業、甚至同一專業不同方向之間的知識鴻溝愈發顯著,由此導致目前專業課與思想政治公共課形成“兩條線”“兩張皮”[2]。在此現狀下,立德樹人的目標未能完全達到,而課程思政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提出并廣泛推廣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因此,從專業課程中充分發掘思政教育元素,是新時代“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徑;離開思政教育談專業教育,就不能很好地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國家迫切需要培養出具有使命擔當、將個人發展與國家和民族命運相結合、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地球系統科學人才,這也是該課程在地理學、地質學及相關專業中廣泛開設的現實需要。

三、“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思政教育的切入點

課程思政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是在專業課程教育中開展人文教育,即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2,12],如此才能達到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目標。筆者自2017年以來一直擔任“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的主講教師,基于教學實踐總結和反思,認為可以從以下切入點開展課程思政教育。

1.從全局(整體性)角度思考問題

在地質學系統論思想的基礎上[13],全球變化科學進一步將地球視為各圈層相互聯系的復雜巨系統,突破傳統部門自然地理的限制,深入理解大氣、陸地、海洋等界面系統的過程、特征、驅動機制以及他們之間在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方面的自然規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隱性和顯性方式引導學生注重系統思維和綜合思維的訓練,從整體性角度看待地球系統變化,一個要素的結構組成和功能變化必然會影響其他要素做出相應調整;同樣,在分析問題時需要通盤考慮、顧全大局,從而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個人價值的最優化,這與集體主義價值觀同向同行。

2.“將今論古、以古論今”的思辨思維

英國著名地質學家萊伊爾(C. Lyell)于19世紀提出地質學上“將今論古”的現實主義方法,他的“均變論”為地球過去環境變化研究提供了最基本原則,這一思想被后人概括為“現在是過去的鑰匙”。大自然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留下了各種地質地貌景觀遺跡,如高原、盆地、準平原、冰川、海洋沉積、黃土沉積、洞穴石筍沉積等,對了解地球過去的環境變化過程、特征和規律提供了天然“檔案”;并且可以通過今天的自然法則來解釋過去的環境現象和驅動力問題,即“均一性假設”。反之,研究地球過去環境變遷歷史,是為了深入認識當前的地球環境以及為提高人類對未來的預測能力做準備,向著可持續發展地球的目標邁進,這充分說明運用了“以古論今”的思維和視角,正印證了“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方面能夠強烈感受到“古”“今”“明”之間的辯證思維,三者缺一不可,進一步理解全球變化科學的重要性和歷史使命,增強其學習動機;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從而產生敬畏心理,深切體會“人類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和解鎖人”。

3.理性而全面的“人地觀”

從某種程度上講,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是一部人地關系的演化史。從原始經濟社會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到后工業革命時代的“協調共生論”,人類在畏懼自然、適應自然、征服自然到最后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過程中反思和成長。當前,無論是“兩山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還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生態系統,都是對“協調共生論”的發展,使其具體化、特色化,也是對全面“人地觀”的深刻理解和落地實施。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識,把對自然的崇敬和愛護外化成自覺行動,從而實現“基于課程又超越課程”的教學效果。當然,和諧的人地關系并不意味著只保護不開發(發展),這是狹義的理解;應該在不損害自然生態系統穩定的前提下,積極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人的全面發展,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相互促進、同向同行。

4.堅定的科學精神和意志

青藏高原的隆升與剝蝕是區域環境演變的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第三極”“中華水塔”等符號,年輕而雄渾,無論從自然環境還是從中華文明的角度,都令人敬畏和向往。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青藏高原達到目前的海拔高度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15-7 Ma BP(Ma表示百萬年時間單位,BP表示“距今”),構造抬升運動使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達到2 000 m;然而到3.6 Ma BP前后,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僅有數百米;3.6 Ma BP以后,青藏高原快速抬升,演變成現今的海拔高度。因此,青藏高原的“成長”過程與人生的成長過程很相似,需要不斷地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終才能登上人生高峰,這對當代青年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國一代又一代的地球科學家傾注畢生心血,投身于全球變化科學的研究事業中,為我國在國際上爭得榮譽,擴大影響。如李四光、劉東生和汪品先等先生,他們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不斷耕耘、默默奉獻,達到忘我的科學和精神境界,為我國第四紀冰川、黃土和深海沉積領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科學研究需要純粹而高尚的科學精神,需要“坐冷板凳”的勇氣,也需要長期積累的毅力。我國黃土多指標參數(粒度、磁化率等)記錄能夠與深海氧同位素記錄一一對應,不但在古氣候領域意義巨大,而且把我國黃土推向了國際,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張名片。在這個模塊,可以通過顯性思政教學方式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比如,采取議題式教學[14]、主題講座或展示的方式,以人物故事或現象啟發為窗口,將其內化為真情切意,達到情感共鳴。

5.豁達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當談及人類文明史上的璀璨文化時,自豪感和歸屬感油然而生,會感受到人類的偉大。然而,將數千年(最多一萬年時間)的時間軸與數十億年的地球演化史和生命演化史,甚至與浩渺的宇宙時空(150億年左右)比較時,才發現人類多么渺小。用大自然的寬廣塑造豁達的胸懷,用大自然的豪邁鑄就大無畏精神,從而戰勝人生起伏過程中的種種困難[12]。在短暫人生中,不要太在乎自己,也不要太不在乎自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為世界變得更美好而努力奉獻自己的力量。

6.“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感和責任擔當

全球氣候變暖是現代全球變化的主要特征,并派生出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利用/覆蓋變化、衛生健康威脅等其他問題。第六次IPCC評估報告進一步明確了人類活動對現代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貢獻[15],即當前地球環境惡化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因此,人類社會面臨的一個共同目標是,到21世紀末全球升溫控制在1.5℃以內,最高不能超過2℃的閾值。這是一個艱難的任務,又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使命。我們如何減緩升溫速率,以及如何在全球持續升溫態勢下降低暴露度和脆弱性、提高適應性?我國承諾在2030年前后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后實現“碳中和”,任重道遠,但必須實現。因此,每一位社會公民都有義務在生活的點滴中做到“低碳”甚至是“零碳”生活,尤其是當代青年學生要做好榜樣,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擔當。

“減排、控溫、增效”并不只是中國人的事情,而是關系到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事情;只有站在人類整體利益的角度,把個人發展同國家戰略和人類命運聯系起來,應對全球變暖問題才更有動力和意義。從這個角度看,“地球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本質上都是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基于時間和空間軸線,始終貫穿和融入“共同體”理念;青年學生只有將其接受并內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中國的大國擔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強國夢方能更好、更快地實現。

四、結論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僅是指狹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更大范圍上還包括自然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因此,對于自然科學學科(或專業)而言,在吸收前者的基礎上,充分發掘后者的思政元素,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在操作層面均較容易、自然和有效。由于“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課程具有顯著的交叉學科性質,其蘊含的人文精神非常豐富,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又有較強的現實性,因此,該課程實施課程思政教育顯得非常適宜。其關鍵在于教師如何發掘其中的教學元素,如何找到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切入點,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如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和演示、案例分析、翻轉課堂、對分課堂等),以學生為中心,真正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1] 人民網.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2-02-10].http://www.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 王學儉,石巖.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內涵、特點、難點及應對策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2):50-58.

[3] 王海靜.地理科學專業課程思政育人體系的研究與構建[J].地理教學,2021(13):23-25.

[4] 陶倩君.“全球氣候變化”在高中地理教科書中的演變研究[J].地理教學,2017(7):8-12.

[5] 方修琦,周蘋.全球變化研究與地理學[J].地理教學,2002(8):3-5.

[6] 張蘭生,方修琦,任國玉.全球變化(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7] 陳仕濤,張明禮,張志剛,等.地理研學旅行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與實踐[J].地理教學, 2021(9):35-37,56.

[8] 姚本先.心理學(《心理學新論》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 皮亞杰.發生認識論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0] 桑新民.建構主義的歷史、哲學、文化與教育解讀[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4):50-55.

[11] 鮮本忠,朱筱敏.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沉積巖石學”教學改革[J].中國地質教育,2010,19(4):104-108.

[12] 陳蓉.地質科學教學融入人文教育探討[J].中國地質教育,2014,23(2):22-25.

[13] 鄭德順,石夢巖,李云波,等.“地質學基礎”課程思政育人元素知識體系構建[J].中國地質教育,2020,29(4):39-42.

[14] 徐健,彭淑貞,武猛.基于“課程思政”的地理議題式教學設計研究——以“探究青藏高原的形成”為例[J].地理教學,2021(5):4-6.

[15] Douville H,Raghawan K,Renwick J,et al.Water cycle changes[M].Cambridge:Cambridge clniversity Press,2021.

猜你喜歡
融入路徑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關于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職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路徑的探索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