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體驗,認真積累

2022-07-09 13:43吳娟娟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素材積累體驗生活小學作文

吳娟娟

摘要: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一直備受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視。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寫作教學,教師除了要傳授給學生一些有關寫作的技巧,還可以通過鼓勵學生積累作文寫作素材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參加實踐活動,積累寫作素材,使得寫作文時有素材可寫,不至于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

關鍵詞:小學作文;素材積累;體驗生活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边@也就提醒著我們,重視積累的重要作用。習作也是一樣,教師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有意識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在體驗生活中的樂趣時,養成善于觀察和積累的好習慣,促使學生積累實踐活動的寫作素材,逐漸鍛煉自己的寫作技能,提升自身的習作水平。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寫作的現狀

(一)小學生對語文寫作產生恐懼感,存在抵觸心理

根據相關問卷調查顯示,無論是小學三到六年級的高年級學段的學生,還是一、二年級的低學段學生,普遍存在寫作困難、學生不愿進行作文創作的情況。學生寫作的大難題也是小學語文教師一直頭疼的,老師把致力于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興趣作為重要工作之一。小學語文教師在批改作文時經常發現學生的作文大都存在以下這些問題:作文中的語句不通,語法錯誤百出;句子七拼八湊,無話可說,不知道怎樣組織語言,段落之間缺乏邏輯性;部分字詞不會書寫,用拼音代替;標點使用錯誤;寫作內容簡單,沒有細致描寫等等。而這些學生普遍出現的寫作的問題,就使得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不高,作文分數較低。這樣一來,更加劇了學生對語文寫作的恐懼感,產生抵觸心理。

(二)小學語文寫作訓練課程較少,缺乏專門的指導

小學語文課程大部分課時用來講授語文課本知識,或者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作業、試卷的點評和講解,對于作業和試卷中的寫作部分,教師只是通過簡單的點撥和指導,向學生講解一些寫作的大體思路就一筆帶過了。小學語文教師對作文寫作的忽視,就容易導致學生對寫作學習的不重視,加之大部分語文教師只是對作文進行課堂的指導,學生缺少后續操練的環節,無法在具體實際寫作過程中熟悉寫作的套路,實現對教師傳授的寫作技巧的練習和感悟,從而自身的寫作水平較低。

(三)教師忽視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打消學生參與寫作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缺乏對事物的認真觀察和思考,再加上自身語文素養較差,不能夠很好地利用所學語文寫作知識,導致他們的作文內容千奇百怪,而教師在批改作文作業時,大部分的評語又過于“官方”和泛泛,缺乏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這就造成學生無法在教師的點評中獲得針對性或實質性的幫助,寫作水平依舊無法提高,最終小學生主動進行作文寫作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也就被打消了。教師的這種無效點評(或者稱之為收效甚微的點撥),極大地損害了學生習作的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習慣。

二、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的策略

(一)教師加強對學生引導,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

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領路人。學生自身閱歷和水平還不足以完成學業的學習和任務,必須借助教師的指點,才能少走彎路,更好地實現自我的成長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化作學習汪洋中的一座“燈塔”,為學生指點迷津。關于作文寫作方面,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應有目的地提示學生觀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積累寫作的素材,減少出現學生在進行作文創作的過程中毫無思緒,開始隨意亂偏,造成寫出來的作文漏洞百出,缺乏邏輯和連貫性的情況。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有關“我最喜愛的校園”這一主題作文的練筆活動時,可以事先做好作文寫作的鋪墊工作—提前一周讓學生收集有關校園的照片、物品等,在課間活動和上下學期間提示學生認真觀察、細心留意我們的校園。然后在第二周的寫作課上,讓學生展示或演說自己收集的有關校園的素材,最后利用大家前期的素材,布置寫作的要求和任務,引導學生借助素材,描寫自己眼中最美的校園。這就避免因缺乏之前的積累和鋪墊,而出現學生無話可寫、寫作思路受阻的情況。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寫作的主動性

語文教學工作要想真正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語文教師就必須轉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活動設計,優化語文教學。目前針對語文寫作教學,生硬且毫無生氣的傳授寫作技巧,是很難真正幫助小學生提高寫作的技能和水平的。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基于實際寫作的需求,通過開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教學活動,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帶動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寫作活動,最終逐步實現學生語文作文水平的提高。

教師可以與其他學科教師聯手,開展滿足學生興趣愛好的教學活動。例如,在有關“植物”方面的寫作環節,語文教師可以與科學教師合作,設計有關植物的觀賞活動,學生每個人在家里養一盆自己喜歡的植物,鼓勵學生記錄植物的成長階段,可以拍照記錄,并每周寫一篇觀察日記,在第四周時將植物成長的歷程進行課堂匯報展示。這一活動的設計,不僅幫助學生認識了植物的各個器官,了解其生長習性,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寫作技能,養成善于觀察、記錄周圍美好事物的好習慣。也把每一個過程的觀察所得寫成片段積累下來,作為寫作的素材。

(三)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開展勞動教育活動

滲透五育融合的精神,將語文教學與勞動教育

相結合,實現在勞動教育活動中積累寫作素材,提升學生對勞動的尊重和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意識。一直以來,小學生的勞動意識較差,從小嬌生慣養,大部分學生不會干家務,缺乏必要的勞動鍛煉。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同時在勞動教育環節,可以加設寫作的內容,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勞動教育的活動,積累寫作素材,以文章的形式展現自己在勞動教育中的收獲。

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開展各種特色勞動體驗。例如,充分利用現有的校園資源,開展“小小勞動家”的活動,將學校的甬道、操場、教學樓劃分為多個區域,分配給各班的勞動小組,給任務、給目標,讓學生以班小組的形式進行勞動實踐。并定期進行檢查評比,選出“最美勞動家”,然后要求學生記錄每天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事件或自己的心路歷程,寫下心得體會,作相應的感悟分享會。把這些分享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作為平時勞動實踐的寫作素材積累下來,讓勞動過程的成果更加可視化。

小學語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充分貫徹學生在體驗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的理念,幫助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留心周圍事物、積極參加勞動實踐的好習慣,逐漸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本文系湖里區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小學勞動體驗類習作素材的積累與應用策略研究”(編號2021109)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邱仁鳳.小學語文作文素材積累途徑探析[J].語文學刊, 2018(1).

[2]溫萍.如何做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素材積累[J].新課程,小學,2019(9).

[3]宿萬成.小學作文中的心理學問題探究[J].學科探究,2018(11).

猜你喜歡
素材積累體驗生活小學作文
成長
立正!新兵們
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幾點思考
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新思路
高中作文教學中“素材積累”的途徑研究
作文指導的有效策略
淺談作文教學的方法
生活中的“萬”
試論作文素材的積累和整合
從生活中選材,講述真實的故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