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特級教師隊伍現狀及培養機制研究

2022-07-09 08:58韓潤社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22年6期
關鍵詞:特級教師陜西省教育

白 珍 韓潤社

(1.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001 ;2.陜西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陜西 西安 710001)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小學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陜西省特級教師評選始于1980年,至2020年底,共評選11批次,有1450名中小學教師被授予“特級教師”稱號(見圖1);在職800人,占全省中小學教師總數的1.38‰。作為教師中的佼佼者和領軍人物,這些特級教師在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圖1 陜西省特級教師歷次授予人數

一、陜西特級教師隊伍建設主要做法

1.固化評選時間

1980年評選陜西省第一批“特級教師”,相隔12年,即1992年第二批、1993年第三批。從1994年第四批開始,基本每3年評選一次,評選周期從不定期到定期,趨于穩定。

2.規范評選流程

1999年出臺的《陜西省特級教師管理暫行規定》指出,特級教師評選“原則上每三年組織一次,在職特級教師總數控制在中小學教師總數的1.5‰左右?!睆乃枷氲赖?、教育教學水平和效果、學術科研成果、榮譽及獲獎情況、教師培養、教育改革、教材建設等多方面對評選標準做出具體要求;從發布通知、學校推薦人選、各級組織審查到確定人選等各個環節對評選程序做了較為詳細的設計;要求按照國家規定的每人每月80元標準發放特級教師津貼,退休后繼續享受。2009年6月起,特級教師津貼標準提高為每人每月300元?!蛾兾魇√丶壗處煿芾頃盒幸幎ā肥刮沂√丶壗處熢u選走入制度化。

3.創新評選模式

2009年陜西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發《陜西省特級教師評選與管理辦法(試行)》;2015年修訂出臺了《陜西省特級教師評選與管理辦法》。(1)在評選程序方面,提出“先培養后認定”的原則,將“確定人選”環節修訂為“確定后備人選”環節。(2)在待遇方面,特級教師津貼標準提高為每人每月500元,享受每年一次的身體檢查,每兩年1次的外出進修或學術療養等。(3)在示范引領方面,在職特級教師可設立“工作室”。(4)在管理與考核方面,提出每五年考核一次的監督機制。每位特級教師每學年填寫《陜西省特級教師工作考核表》,由所在單位、縣(區)級教育行政部門簽署意見后逐級上報,作為獎懲和使用的重要依據,考核細則與辦法由各市制定?!蛾兾魇√丶壗處熢u選與管理辦法》使陜西省特級教師隊伍建設建立起長效機制

二、陜西省在職特級教師隊伍現狀及問題

1.特級教師隊伍現狀

(1)數量。由于自然減員、退休等原因,到2020年底,陜西省在職特級教師共800人,其中:高中占64.2%,人數最多,小學占19.1%,初中占6.2%,學前教育占3.2%,教研機構(含教研室、電教館、教師進修學校)占4.7%,其他機構占2%。

(2)年齡結構。從年齡分布看,特級教師40歲以下有4人,最年輕的37歲,有1人;41—55歲有543人,占在職特級教師總量的67.95%;55歲以上有253人,占31.5%,其中58歲以上有95人,占12%。

(3)學科分布。從學科分布看(見表1),在職特級教師人數從高到低依次是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含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科學、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沒有。

表1 在職特級教師學科分布

(4)學歷結構。在學歷上,本科學歷占大多數,為77.6%;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10.3%,其中,博士1人,碩士11人,研究生班70人;大專以下僅占11.6%。

(5)性別結構。從性別看,男教師有399人,女教師401人。這與目前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女教師明顯多于男教師的現狀相匹配。據教育部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中小學專任教師隊伍中,小學教師女性占比達68%,普通中學教師女性占比56%。

(6)區域分布。從在職特級教師任教地區和區域分布看,53.6%集中在關中地區,最多的西安市占全省在職特級教師的17%,其次是咸陽和渭南。

(7)管理職務?;厥盏?60份問卷結果顯示,在職特級教師中擔任學校領導的占36.53%,屬于學校中層領導的占17.31,無領導職務者占41.65%。學校領導由這些教學骨干來擔任,與我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有關。

(8)教學工作量。問卷結果顯示,每周課時10節以下的占33.8%;16節以上的占11.92%,特級教師課堂教學工作量與普通教師基本持平。81.15%的特級教師依舊扎根教學一線,但35%的特級教師工作重心有所轉移,如轉向教研或教學管理的比例分別為17.13%、17.69%。

(9)示范引領。在2015—2019年的5年里,36.16%的特級教師應邀在區、縣、市、省、國家級教師培訓班上公開課7次以上,50.39%做專題講座6次以上;絕大部分擔當了青年教師培養和指導工作任務。其中,指導40人以上的有6.5%,指導21~40人的有23%,指導6~20人的有31.27%,指導1~5人的有39.23%,主要通過備課、磨課、教學設計、聽評課等方式,“手把手”“師徒結對式”地引導青年教師入職和專業發展。

(10)教科研。問卷結果顯示,260名特級教師有自己的研究課題,其中,17.31%參與或主持過國家級課題,87.31%主持過省級課題,45%發表過6篇以上文章,64.23%主編或參編了教材和教學輔導書。

(11)交流研修。在2015—2019年的5年里,79.62%的特級教師每年都有至少1次研修機會。但參加國內外交流考察或訪學研究的機會少,如:34.62%從未參加過國內交流考察和訪學研究,42.31%參加過1~3次,76.92%從沒參加過國外交流考察或訪學研究。

2.特級教師隊伍存在問題和原因分析

(1)隊伍結構不合理,所能發揮的輻射功能有限。一是中青年特級教師比例不合理,且老齡化趨勢嚴重。這與“只有具備高級教師職稱且教齡滿15年,才能參加評選”的規定有關。我國中小學教師職稱與教齡有很大關系,青年教師入選機會少。[1]二是特級教師的學段分布不合理。中小幼特級教師比例失衡。2020年陜西省有小學教師約17.3萬人,占中小學教師總數的29.99%,但小學階段在職特級教師只有154人,僅占總數的20.26%;而普通高中教師8.69萬人,卻有特級教師514人,占總數的67.76%,從業者的比例與獲選特級教師的比例相差很大。其差異性直接決定了處于不同學段的教師在評選特級教師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2]

表2 在職特級教師學段分布

基礎數據來源:《2020年陜西省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三是特級教師的學科分布不合理(詳見表1)。語文、數學特級教師占總數的56.6%,其余學科偏少,個別學科沒有。這與所謂的主學科與非主學科的認識有關,人為造成不同學科評選機會不均等。

四是區域分布不均衡。59.5%的特級教師任職在西安市及關中優勢地區,陜北、陜南地區人數較少。這與關中地區(包括西安、咸陽、渭南、楊凌示范區和西咸新區)中小學教師人數多、教育整體水平發展更優質有關。

(2)譽后發展無規劃,專業引領缺乏制度支持?!白u后發展”是指教師獲得“特級教師”榮譽之后的專業進展與提升,是發揮特級教師示范引領和成就教育名師名家的重要途徑。[3]98%的特級教師期望發揮“傳、幫、帶”作用。但是,近五年里,49.5%的特級教師講授專題的次數年均不到1次,37.69%很少被邀請上公開課,21.54%沒有組建團隊,只有29%和48%的特級教師參加過國培或省級培訓學習。因缺乏常態化的專業引領制度和條件支持,導致特級教師的持續發展被忽略。

(3)重教學輕研究,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多。特級教師雖在評選之前有一些教研成果,但大多是處于經驗水平的總結性、隨感性文字,研究能力還非常薄弱。有97.69%的特級教師期望系統學習教育理論,94.62%期望開展教改實驗,88.08%期望總結經驗出版1~2本教育著作。但近五年里,只有35.8%的特級教師正式出版過教學專著,45.6%做不到每年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公開發表1篇文章,只有17.6%的特級教師主持過國家規劃課題。91.15%的特級教師研究成果不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更少,專業研究缺乏平臺支持。

(4)譽后發展激勵措施不完善,發展無動力?!蛾兾魇√丶壗處熢u選與管理辦法》雖要求特級教師“每五年考核一次”,但“考核細則與辦法由各市(區)和省管市縣制定”,省里沒有具體的特級教師管理制度或實施辦法;要求“建好‘工作室’”,但沒有設立專項經費。特級教師榮譽終身擁有并享受待遇,客觀上影響其譽后追求,因激勵措施不完善,導致無目標、無任務、無壓力、無動力,難以體現相應價值。

三、特級教師培養的主要策略

從注重發揮選拔性功能轉型為注重發揮促進性功能,使特級教師制度真正起到“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地位、樹立榜樣、激發廣大中小學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作用。

1.正確認識特級教師的身份與特質,優化評選條件

一是正確認識特級教師是當前所有中小學教師追求的最高榮譽;二是正確認識特級教師是終身制的專家+模范;三是正確認識特級教師是“教”有成績、“育”有特色、“學”有專長、“行”有示范、“研”有成果,同時體現一個“特”字。與行政榮譽和專業職稱相比,特級教師更強調專業特長和專業水平,突出實踐業績和社會貢獻,因此評選條件也要與之相適應?,F行的評選過程,一方面過分強調教研成果,相對淡化教學風格、教育特色和教學業績的考評,導致一些特級教師教學業績和能力表現平平,不被同行認同;一方面地市名額分配不合理,導致有的教師以勉強條件申報,而真正優秀的教師沒有機會申報??梢园言u比活動分散在相關的競賽、展示性活動和教科研工作之中,如定期舉辦的公開課、示范課、專題論壇、特色經驗分享、課程教學資源開發、教師博客與教師工作室建設、教科研成果等,讓特級教師在教改實踐及其形式多樣的展示、評比、研討和競賽活動中自然而然地脫穎而出。

2.把好推薦評選入口關,均衡特級教師分布

(1)保持數量合理。根據“在職特級教師總數一般控制在中小學教師總數的1.5‰以內”的政策規定,截至2020年底,陜西省現有57.78萬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在職特級教師人數應保持在867人,目前這一數字是800人,近兩年中小幼教領域還將有95位特級教師退休,數量不足。因此,陜西省2021年特級教師評選人數應控制在200人左右為宜。

(2)優化學科結構。在入選對象上,增加薄弱學科和學段的入選比例,嚴格控制申報人員年齡比例。從學科看,應增加美術、音樂、體育、小學科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勞動技術、思政等學科比例;從學段看,應逐步增加學前、小學、初中的人數和比例,控制高中入選人數。從年齡看,應控制55歲以上申報者指標。

(3)推進優質均衡。一是在全省擬評選特級教師總指標中,設立15%的“農村教師專項指標”或“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特級教師專項指標”,專用于鄉鎮及以下所屬農村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申報;二是“設立人才流動特級教師評審專項”,鼓勵自愿到鄉鎮農村學校支教且符合推薦條件的優秀教師申報特級教師,不占地市推薦名額。[4]

3.加強譽后管理,細化考核辦法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成立陜西省特級教師管理辦公室,負責特級教師譽后管理。

(1)共建特級教師數據庫。陜西省特級教師管理辦公室定期對特級教師進行考核和評估,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掌握每位特級教師的基本情況、工作實績和動態。

(2)制定特級教師評價細則。在示范教學、公開課、青年教師指導、教師培訓、教育教學研究與成果推廣等方面設立評價指標。

(3)加強特級教師素質能力提升。有計劃組織特級教師參加高端研修、考察學習、學術交流、精準幫扶等活動。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每年設立一定額度的專項培訓資金,安排和設計針對性的專項培訓,每兩年培訓1次,市級每年可進行1次。

(4)加大“特級教師工作室”建設。組建研修團隊,展示個人風采,開展課題研究,開發課程資源,與其他特級教師工作室進行交流融合,使“特級教師工作室”成為“帶隊伍、聚資源、育名師、出成果”的專業發展平臺。

(5)切實提高服務管理能力。各地要出臺措施,落實待遇,控制特級教師流失。特級教師由于其“特”而具有較強的本土性,各地應用待遇和事業穩定特級教師,防止因利益或人際障礙而流失。

4.加強特級教師研究,傳承優秀教育精神

特級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專業特質,應總結、提煉、發掘、探尋特級教師的成長規律:一是設立特級教師研究課題,以支持特級教師的教育改革和實踐研究;二是建立出版專項基金,有計劃地出版特級教師相關研究成果,以傳播特級教師的經驗,培養名師和教育名家。

猜你喜歡
特級教師陜西省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特級教師批作文
特級教師批作文
漫談特級教師的“再成長”
漫談特級教師的“再成長”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陜西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實踐與思考
聚焦兩會
陜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