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張的家訓

2022-07-11 12:34陳世旭
雜文月刊(選刊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治家家訓老張

陳世旭

小時候家在城市的貧民區,一幫野孩子成天抽陀螺、滾鐵環、官兵捉強盜,玩瘋了,不出事就沒人管教。在家里,父母寵都寵不過來,哪里舍得委屈孩子。稍長,下了鄉,在農民家的廳堂上見到“天地君親師位”,見到毛筆抄寫得工工整整的《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之類,才知道中國傳統里還有“家訓”這種東西。并且從周公告誡子侄周成王的誥辭就開始了。

社會歷經氏族、家族、家庭的變遷,家族順應王法制度,擬定行為規范約束家族中人,綿延了數千年。自漢初起,家訓著作隨著朝代演變日漸豐富精深,內容涵蓋勵志、勉學、修身、處世、治家、為政、慈孝、婚戀、養生,方方面面,作為前輩留與后人的處世寶典,治家良策,教子妙方,被許多人當做思想圣經,謹遵奉行,乃至被看成一種國家基石。

前些年,開發文化遺存成為一種時尚。因為寫作的職業,走到哪兒,都必然有參觀古鎮、古村、古街、古建的內容,也就必然會與無窮無盡地填滿了牌坊、照壁、門頭、堂奧——幾乎舉目可及的所有空白的林林總總、五花八門的家誡、家誨、家約、遺命、家規、家教……不期而遇,讓人頭暈。有一次,一個上午連著走了幾個“大院”“大屋”,我被此間已故主人們對金枝玉葉官宦富貴的艷羨、對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諄諄教誨包圍,覺得喘不過氣來。從此再有這種參觀,我一定在外面找個暢快地方坐著,靜等其他一同參加活動的人出來,絕不跟在后面瞎跑。

這種厭惡,當然是一種偏激反應。除了自小的缺乏教養,讓我厭惡的主要是那種森嚴的、刻板的、炫耀的、裝腔作勢的方式,以及其中用偽善掩飾著的種種機心和渴望。

認識到這一點,源于我與一位基層干部的結識。

那年在嶺南一個海濱城市采風,接待我們的是當地退休干部老張。他一直就在家鄉工作,年輕時擔任過縣級負責人。說起往事,他最欣慰的是自己一輩子就好比家鄉的漁民,歷盡海上風浪,小木船從沒有翻過。我于是進而向他討教,他說他的一輩子在岸上種田的父親,是他第一個人生導師。父親在他離鄉進城上中學的頭天晚上叮囑了他三句話:一,熱鬧的地方不要去;二,錢財萬貫不如薄技在身;三,有燒香的心才有吃飯的命。

三句話,簡簡單單,但讓他受用終生。他理解的意思不是膽小怕事,世故平庸,不思進取,而是做人的根本: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實實在在。

頭一句,就是遇事心里有數。不跟風,不盲從。環境越亂,頭腦越清楚。

第二句,就是不貪不占,只需兢兢業業。

第三句,就是有敬畏,向好向善。心術不正,難說沒有餓飯的一天。

不同的時代背景,對這三句話的理解也許會有所不同,但它們始終像三腳鐵錨一樣,讓他在大大小小的顛簸中保持著穩定。無論怎樣的狂風暴雨,潮漲潮落,都不會讓他迷失方向。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一路走來,上級下級,不止一個同事一失足成千古恨;遠遠近近,也不止一個熟人一念之差淪入萬劫不復。

說起這些,老張很痛心。

過了那么多復雜嚴峻的坎兒,一個人能有這樣的坦然與平靜,不只是應該為之祝福,而是應該對之肅然起敬。

同樣的三句話,對不同的人來說,也可以有不同的啟發。對于我這樣以寫作為生的人,這三句話同樣有用:一,不追時髦,不趕浪頭;二,保持定力,拒絕誘惑;三,唯求真善美,蔑視假惡丑。

網上有種說法:高手在民間,很有道理。一位普通農人囑咐兒子的三句話,在我看來,比古往今來無數圣人的那些堂而皇之一本正經鄭重其事的家訓強多了。

猜你喜歡
治家家訓老張
漫談古人家訓立門風
傳統家訓滋養新時代兒童成長
《袁氏世范》的家庭教化與治家之道
家訓伴我成長
淺論《曾國藩家書》治家思想的現代啟示
試論《曾國藩家書》治家思想的主體內容
國學經典系列·《朱子家訓》(六)
各付各的
“勤儉持家·廉潔治家”家庭格言選登
意想不到的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