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麗水進路

2022-07-13 21:35鄭海友朱琳璐
關鍵詞:價值實現麗水市綠色發展

鄭海友 朱琳璐

摘? 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核心要義是把優質生態環境的潛在價值轉化為現實的物質財富或精神文化價值,從而使兩者統一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浙江省麗水市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萌發地和先行實踐地。在長期堅守綠水青山、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建生態產品價值量化體系、健全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等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取得了不少創新性成果,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復制可參鑒的寶貴經驗。

關鍵詞: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麗水市

DOI:10.16397/j.cnki.1671-1165.202203019?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浙江省麗水市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萌發地和先行實踐地。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曾先后八次深入麗水大地,針對麗水地域特征和發展實際,每次都強調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明確指出“只要你們守住了這方凈土,就守住了‘金飯碗’”。2006年7月,他第七次調研時特別囑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1。多年來,麗水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積極開拓“兩山”轉化通道,協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為“兩山”轉化實踐的先行者與示范者。

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踐行的核心要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針對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造成發展不可持續并最終引發生態危機這一難題而提出的思想理念,具有明確的問題導向性。這一理念的思想意涵十分豐富,但其核心要義則是把優質生態環境的潛在價值轉化為現實的物質財富或精神文化價值,從而使兩者統一于滿足人們不斷豐富的多層次物質文化需求。因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主旨是創造出多樣化優質生態產品、實現生態產品的多維價值轉化,或者可以大致概括為“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1]。

其一,經濟生態化。所謂經濟生態化,是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前置條件,摒棄傳統的以資源環境為代價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費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由黑色發展向綠色發展轉型,由線性發展向循環發展轉型,由高碳發展向低碳發展轉型。經濟生態化的實質是揚棄資源環境損耗度高的經濟形式,運用先進科技、文化、制度等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從而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來實現經濟社會的較快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經濟生態化并非是要放棄經濟的發展,而是要求在資源環境可承受的范圍內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經濟生態化包括生產的生態化和消費的生態化兩個方面。生產的生態化要求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服務業,建設生態產業經濟體系,而消費的生態化則要求摒棄虛假消費、奢侈消費、一次性消費等,倡導理性消費、節約型消費和環保型消費等。

其二,生態經濟化。所謂生態經濟化,是將生態環境資源、氣候資源、自然資源等作為有限的資源,以經濟價值形式予以量化和定價,使之以合乎生態、經濟與社會綜合發展效益的形式轉化為物質財富。生態經濟化的出發點是對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性利用,途徑是實現生態系統構成要素向生產要素轉化,激活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目標則是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是人的實踐活動得以展開的對象性存在,人開展實踐活動創造的任何物質財富(經濟價值)都離不開自然。從經濟活動本身來說,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都需要消耗一定數量的自然資源,都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這也為生態的經濟化提供了理論上的合理性。然而,傳統的經濟活動將生態環境資源、氣候資源、自然資源等視為無限的、廉價的、免費的產品肆意消耗與使用,采取的是外部不經濟的發展方式,這是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的生態危機的重要原因。因而,廉價使用自然資源和免費使用生態環境資源、氣候資源,對于生態文明建設來說,在邏輯上是相悖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具有現實的不合理性。此外,傳統的外部不經濟發展行為,還損害了其他人的生態利益,特別是對于擁有良好自然稟賦、生態環境保護較好的地區(往往是欠發達地區)具有明顯的非正義性。因此,以經濟形式給生態環境資源定價,采取有償使用的方式,走生態經濟化道路,具有合理性與正義性,而這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條直接的、重要的途徑。

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具有密切的聯系,二者在目標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內容上具有部分重疊性,而在路徑實施上具有明顯差異性。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的協調發展、有機統一,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核心要義。多年來,麗水市堅定不移走“兩山”轉化道路,把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作為構建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的基本內涵,并將其列為麗水市“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

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踐行的“麗水之干”

麗水山清水秀,素有中國“生態第一市”的美譽,習近平總書記贊其為“秀山麗水、天生麗質”1。相應地,立足于當地生態環境優勢,實現優質生態產品價值,是麗水市必須面對的一大歷史任務。歷屆市委、市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在堅守綠水青山的同時,努力打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麗水樣本,成為踐行“兩山”理念的優等生。[2-3]

其一,堅守綠水青山,打造“美麗浙江”大花園的核心區。首先,統一科學認識,確立生態立市、富市、強市的發展戰略。2002年11月,習近平同志第一次來麗水調研時指出,一定要走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要放眼長遠,不能丟掉生態優勢。此后,麗水市委、市政府深刻認識到生態是最大優勢,牢牢堅持綠色發展戰略。2003年推出“生態立市、工業強市、綠色興市”的發展戰略,2020年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態經濟建設、高質量發展等貫穿到麗水市“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整個制定過程,真正做到了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始終致力于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共進。

其次,恪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的原則,大力推進經濟綠色轉型。在工業方面,淘汰了數千家產能落后、污染嚴重的企業,在浙江省率先推出《麗水市生態工業發展負面清單制度》,堅持走綠色化的生態工業發展道路;在農業方面,淘汰資源環境代價高的農業生產形式,立足山區特色,堅持走精品化的生態農業發展道路;在服務業方面,充分運用當地生態優勢,堅持走現代化的生態服務業發展道路。

再次,努力打造生態環境智治模式,推進環境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麗水市運用衛星遙感系統、“花園云”平臺、網格化管理技術等,初步打造了“天眼守望”“地眼監控”“人眼監督”的立體化、全方位、全過程的環境智治網絡,確保生態環境污染行為無所遁形、生態環境異動信息及時掌握、生態環境危機干預及時到位。正是這種對綠水青山的堅守,麗水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已經連續17年位居浙江第一,空氣質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十,水環境多項水質指標達標率為100%,成功打響了“秀山麗水、浙江綠谷、養生福地”的城市金名片,當之無愧地成為“美麗浙江”大花園的核心區。

其二,促進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大花園里捧出“金飯碗”。麗水市作為“美麗浙江”大花園的最美核心區,具有優質生態產品供給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因而,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是推進麗水高質量綠色發展和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的應有之義,也是踐行“兩山”理念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麗水市在促進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取得了不少創新性成果。

首先,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良好的體制機制是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持續轉化、長效轉化、穩定轉化的重要保障。多年來,麗水市在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過程中傾注了大量心血,在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體制機制工作上走在了全國前列,并于2018年4月獲得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點贊。[4]2018年7月,為了進一步深化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講好綠色發展的麗水故事,麗水市與浙江省發改委、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際研討會。2019年1月,麗水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開始全面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踐與探索。經過近兩年的努力,麗水市于2020年底升格為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示范區。

其次,創建生態產品價值量化體系。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如何以經濟形式量化“綠水青山”的價值、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現實統一或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仍是一項有待解決的重要任務,也是推進經濟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之一。對此,麗水市政府通過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麗水學院等機構合作,推出了適合地方實際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和生態產品價值總值(GEP)核算體系。

再次,健全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市場化運作是踐行“兩山”理念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有效方式。事實證明,要想更好地激發生態產品交易活力、增強生態產品競爭力、優化生態產品質量、提高生態產品生產動力,就必須不斷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麗水市高度重視生態產品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積極參與到華東地區、長三角地區、浙江省等區域用能權、排污權交易的市場體系建設,參與到碳匯生態產品交易制度建設和生態產品政府采購機制建設等,不斷建立健全麗水的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交易制度、交易機制,從而為“綠水青山”通過市場化途徑轉化為“金山銀山”增強動力、激發活力、提高效度。

最后,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既要守住“綠水青山”,又要創造“金山銀山”,這就需要不斷拓寬視野、創新思路,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路徑。麗水市圍繞著建設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科學謀劃,積極搭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創新平臺;利用先進科技和數字化技術打造山區特色品牌,不斷優化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和生態服務業的發展;積極推出“生態貸”“GEP貸”等農村金融改革的創新型產品,為生產生態產品增量提質;創新建立“生態飛地”“科創飛地”“產業飛地”“世外桃源型科研飛地”等異地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機制,把麗水的好山好水好景致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金山銀山”。

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踐行的麗水啟示

近年來,麗水市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過程中,以走在前列、敢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解決了許多前進道路上的現實難題,形成了一些可供其他地區參鑒復制的做法經驗。具體地說,它們可以概括為“堅持一個理念”“促進兩大融合”“用好三把鑰匙”和“實現三個轉化”[5]。

其一,堅持一個理念,也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麗水市的自然稟賦非常優越,擁有江浙第一高峰,森林覆蓋率高達81.7%,是甌江、錢塘江、閩江、飛云江、靈江和福安江的源頭,是華東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長期以來,作為浙江省的欠發達山區,如何用好綠水青山這一寶貴資源,實現脫貧致富與鄉村振興,是麗水市委、市政府艱苦探索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麗水的發展實踐指明了方向,堅定了麗水走綠色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正是多年來的堅持不懈,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經濟化和經濟生態化,麗水市走出了一條GDP與GEP共進的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

其二,促進兩大融合,也就是紅綠融合與文旅融合。麗水市在踐行“兩山”理念過程中,充分運用地方文化資源,致力于區域文化資源與生態環境資源的融合式高質量綠色發展。一方面是紅綠融合式發展。麗水市屬于浙西南革命老區,下轄的九個縣(市、區)均為革命老根據地,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麗水充分運用這一寶貴資源,在全國率先提出“紅綠”融合發展思路,為全國革命老區提升內生發展動力提供了樣板示范。另一方面是文旅融合式發展。麗水市依托自身的生態環境優勢,充分發掘下屬9個縣市區的文化特色、地域特點,采取了大景區發展策略和產業融合式發展策略,大力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新業態發展,打造出了“麗水山居”“麗水山耕”等精品項目。

其三,推動三個轉化,即生態資源向生態資本、金融資本、富民資本轉化。麗水市積極拓展發展思路,引入多種政策舉措,盤活了區域生態環境資源。首先,推動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麗水通過制度設計和科技手段運用,對林權、河權等生態資源進行確權,明晰主體權利義務,劃清了生態資源的使用界限。權利主體利用所獲生態資源權,通過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或市場交易等方式創造利潤,從而使生態資源不斷轉化為生態資本。其次,推動生態資源轉化為金融資本。麗水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于2016年成為全國首個經央行批準的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地區。通過GEP貸款、林權抵押貸款、農房抵押貸款、農地抵押貸款和生態信用貸款等綠色信貸方式,將生態資源不斷轉化為金融資本,為農民解決了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再次,推動生態資源轉化為富民資本。麗水堅持生態惠民政策,不斷優化公共生態資源,推動生態農業、農家樂、民宿產業、生態旅游業等迅速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支撐。

其四,用好三把“金鑰匙”,即跨山統籌、創新引領與問海借力。麗水市地貌以“山”為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要想立足山區特征,發揮生態優勢,做好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文章,就必須找到解決現實困難與問題的鑰匙。首先,針對麗水地廣人稀、生產力“散”、聚合力弱的問題進行跨山統籌。所謂跨山統籌,就是運用總體性的思維方式,統籌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經濟發展布局等方面,促進生產力的聚合,形成規模效應,提高區域競爭力。其次,針對山區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進行創新引領。通過科技、制度、管理創新等方式,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渠道,堅持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綠色發展。再次,針對麗水山區不是沿海城市,相對其他地區較為閉塞、開放發展不夠等問題,問海借力。麗水利用山海協作工程搭建的平臺,憑借自身生態資源優勢積極融入長三角,借力沿海發達城市走出山區、走向海外。問海借力的方法,可以有效助推麗水以更開放的形式打造多類型、多層次、多領域的“兩山”轉化平臺和轉化通道,比如近年來打造的縣域“飛地消困”“飛地消薄”等項目都取得了積極成效,成為其他地區的可復制樣本。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J].求是,2019(3):12-14.

[2] 劉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麗水實踐與對策建議[J].中國經貿導刊,2019(3):58-61.

[3] 季凱文,齊江波,王旭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浙江“麗水經驗”[J].中國國情國力,2019(2):45-47.

[4] 習近平.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

[5] 彭緒庶.“兩山 ”轉化的“麗水樣本”有何啟示?[N].中國環境報,2020-08-26(3).

(責任編輯? ?朱? ?凱)

Realization Approaches of the Conviction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A Case Study of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ZHENG Haiyou, ZHU Linlu

(1. School of Marxism, Lishui University; 2. Lishu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the conviction that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is to transform the latent value of high?quality eco?environment into material wealth o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value so that the two are unified to meet peoples pursuit of a better life. In Lishui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important birthplace and the pilot city of the conviction, myriad pioneering work has been done to build the value realization mechanism,create value quantification system,improve market trading system and explore the value realization approaches for ecological products. The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that have been made provide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other regions of China.

Key words: eco?civilization; gree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猜你喜歡
價值實現麗水市綠色發展
傳統媒體內容供給側改革的三條路徑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研究綜述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價值的實現
解析在高中語文教學下“微課”應用價值的實現
基于綠色發展觀視角關于產業轉型路徑的思考
麗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麗水市美術教師新作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