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語文教學中的德育素材

2022-07-13 20:43黎英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關鍵詞:灰雀列寧名人

黎英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發揮好核心作用,除了愛國主義教育、基礎道德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和行為規范,讓他們成為“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公民”。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小學語文課文體裁豐富,有散文、故事、詩歌、寓言、神話、科學小品,語言活潑,生動有趣,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學到語言,學到知識,在思想上要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在品德上受到教育。通過鉆研教材,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大的方面挖掘德育素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單元“導讀”課,巧抓德育點

小學語文教材是分主題單元編寫的。我發現在進入一個主題單元時,每一個單元“導讀”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如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導讀”:“我們已經讀過一些名人故事,現在再來認識幾位名人。這組課文講的都是發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從這些小事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不平凡……更多地了解他們。教學這個單元時,我先引導學生讀一讀“導語”,再觀察導語頁上的九位中外名人頭像,然后依次介紹這幾位名人。這樣就讓學生對魯迅、李四光、牛頓、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名人頓生多么偉大的情愫。再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知道的名人,與同學暢談自己喜歡的名人,對名人敬仰的情感油然而生。在這樣的場境中進入本單元的學習,德育則會潤物無聲地浸潤學生的心靈。

二、閱讀教學中,抓準德育點

(一)在揭題和簡介時代背景中滲透德育

課題是課文的思想內容的聚焦。抓住題眼,揭示課題的內涵,既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于接受思想品德教育,達到學文悟“道”的目的,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如《灰雀》一課,揭題時這樣引導:你喜歡小動物嗎?你平時養過哪些小動物?學生回答后,出示列寧的掛圖,對學生介紹這位老人就是列寧,他不但善良,和藹可親,而且他還非常喜愛小動物。再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列寧的故事。在喚起學生生活體驗中揭題,學生初步感受列寧對小動物的喜愛和他誠實的品德。為進一步學習課文作好鋪墊。

(二)在寫字、識字中滲透德育

在教學生寫字時,老師規范的示范,學生作業本的擺放,學生的坐姿,握筆方法,寫字要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胸口離桌一拳遠。每一個細小環節都注意引導學生有好習慣,懂得真、善、美,懂得寫字的要求,從小養成嚴謹的習慣,本身就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滲透。同時,漢字本身具有音律美、結構美、意蘊美等美感,如在指導寫“辮”字時,先引導學生讀帖,三個部件,兩個“辛”字,中間一個絞絲旁。左邊的“辛”一豎變為撇,是為了不和中間的絞絲旁“打架”這是謙讓美 。而且三部份寫得緊湊,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整體,成為一個字,不然就不成字,這是整體美。這樣的寫字指導,本身就對祖國漢字蘊含了情感,學生無形中掌握了寫字知識,無痕中領會了謙讓和團結的美德。

(三)在體會課文詞句和造句中滲透德育

課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觀點總是隱含在詞句之中 。引導學生品味課文的詞句,可以較好地滲透德育。如《灰雀》一課,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展進程,我引導學生抓住列寧和小男孩對話的句子進行教學。列寧沒有問孩子是否將灰雀捉走,也未進行任何說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的感嘆使孩子內心受到震動,所以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睆亩J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讓學生從句子中體會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對小男孩的尊重、愛護之情,懂得知錯就改是種誠實的表現。在教學《奇怪的大石頭》一課時,我抓住句子“這么重的大石頭……它應該把草地砸一個很深很深的坑?!敝械摹皯摗弊寣W生用它來造句,當學生造“我們小學生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學習習慣”時,我及時給予表揚,并趁機對學生進行衛生習慣和學習習慣的教育。讓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在學生心中發芽、生根。

(四)在教材空白處滲透德育

我在教學中注重對教材空白點挖掘,讓孩子真正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如《我不能失信》一課,當同學們讀到描寫鴿子可愛的句子時,師問:“宋慶齡想去伯伯家嗎?”“為什么她又沒去呢?”讓學生明白宋慶齡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愛的鴿子。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學生回答后又繼續引導:“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宋慶齡的好友小珍,知道這件事后,會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情感被激活,非常感動,都說出了自己的內心話。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同身受,學生很容易體會到宋慶齡的守信感動了小珍,小珍在感動中流淚了,她為有這樣守信的好友而驕傲和自豪。我們利用教材空白點引導學生學透教材,正確認識和分析事理。這是培養良好的人格、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好內容。

三、在分角色讀、演中,抓實德育點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小攝影師》,人物對話和細節描寫較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讀好人物對話。注意啟發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活動,思考如何通過朗讀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表現出來。接著又叫學生進行“小練筆”,要求學生“接著往下寫這個故事”。本課結尾,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和想象空間,我引導學生打開思路,鼓勵他們發揮大膽的想象進行續寫。還可以通過分角色朗讀,學生加深了情感體驗,在語言學習中提升了人文素養;在直觀的表演中牽動著學生生活積累以及對名人的崇敬,感悟名人是那樣的平易近人,是那樣地關心下一代。感悟高爾基對媒體宣傳自己并不關心,相反對于這個少先隊員卻非常重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高爾基關懷下一代、愛護下一代的崇高品質。感悟小男孩是那樣地崇敬,愛戴高爾基。

語文課堂教學既要傳授好知識,也要教好學生做人,語文教學中欣賞文中插圖、角色表演、導讀、習作表達、體會句子……處處可以尋找到德育點,語文老師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把學生自然引入到清新、和諧的情感氛圍中,讓他們在品味語言文字中,領略到德育殿堂里一幅幅閃耀著人類理性光輝的美麗圖畫。在教學中抓準德育點進行詩意滲透,把學生培養在合格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猜你喜歡
灰雀列寧名人
《灰雀》讀后感
名人摔跤后
書畫名人匯
書畫名人匯
書畫名人匯
拉美有多少“列寧”?
紀念列寧
《灰雀》一文中的兩種愛
“不許你們傷害灰雀”
灰雀·魚·海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