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養路徑研究

2022-07-13 20:51劉根義
教育·讀寫生活 2022年6期
關鍵詞:時空觀念歷史

劉根義

時空觀念不是單純地以時間為順序對歷史事件進行一一排列,更不是單純地對歷史事件發生的地理位置進行簡單的記憶,它表現的是綜合性的觀念,是一種思維的能力。作為一名高中生,擁有正確的時空觀念,才是歷史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增強學生的時空觀念,不但能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還能讓其在掌握歷史的過程中,利用所學歷史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還有助于學生對自然、對生命以及對家庭和社會產生敬畏心和責任感,擁有尊重歷史的情懷。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時空觀念培養的路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培養的重要價值

(一)實現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性

隨著歷史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教師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樹立起新的教學觀,對歷史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通過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高中歷史教學中,包含有許多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并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它們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如果在學習中忽略歷史的時間線,只是單純地對某一個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就很有可能導致片面理解情況的出現。因此,在進行歷史學習的過程中,令許多學生苦惱的事情,就是對歷史時間和事件的記憶經常出現忘記和混淆的情況。如果教師多在時空觀念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培養和引導,學生就會通過對時間的梳理來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這種將時間和事件記憶混淆的事情就能夠有效避免。

(二)適合現代歷史教育發展需求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歷史教學應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首要任務。而核心素養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時空觀念這一內容。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時空觀念:第一,要求學生明白特定的歷史時間和歷史空間之間的聯系。第二,了解歷史時間和歷史空間劃分的依據是什么,能夠條理清晰地講述在特定時間和歷史空間所發生的一些歷史事件。第三,能夠依照時間順序解讀歷史事件,并能夠將其正確地串聯到一起。第四,能夠在不同的空間背景下,按照時間的順序將歷史事件進行有效的串聯。

(三)有助于對學生歷史觀念的培養

什么是歷史觀念?主要就是指學生在充分地學習和了解歷史之后,對歷史所產生的正確認知和看法。培養學生的歷史觀念,也就是對學生的歷史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起歷史觀念,對學生正確看待歷史、分析歷史,以及建立完整的歷史知識脈絡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對學生綜合歷史思維的培養同樣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養路徑

(一)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時空觀念

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是歷史課堂教學的方向,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對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歷史教師首先要更新歷史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法,改變以高考為主要導向的教學模式,從歷史的根本出發,將歷史知識放到時空中進行分析和理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探討之中,構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凸顯時空觀念的高效的高中歷史課堂。

具體來講,教師要在新課標下進行高中學生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就需要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對時空觀念的具體內容進行深刻的了解、全方位地解讀以及認真地探討研究,準確把握其內涵,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最佳的教學目標。以《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教學為例,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時空意識,教師就本章節內容做了大量的研究,由于本章內容主要講鴉片戰爭到新文化運動中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師就把時空教學目標定為:運用時間軸,將近代史上中國向西方學習先進文化的一些歷史事件表示出來。有鴉片戰爭之后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的“師夷長技以自強”;甲午戰爭之后的“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學習”。教師在進行時空目標制定的時候,還要求學生將這一段歷史融入世界歷史發展的空間內,進而探究列強侵華,怎樣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及中國人逐步覺醒、自救的必然性。這樣,通過制定明確的時空觀念的教學目標,學生不僅對這一章節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而且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強烈的時空觀念。

(二)挖掘歷史教材,培養學生時空觀念

歷史教學中的必修課程是針對學生進行時空觀念培養的主要陣地。必修課程的教材內容都是按照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以及空間的方位來進行編寫的,十分科學合理。在教材中,對歷史發展的微觀背景和宏觀背景都進行了闡述,對重要事件中的人物包括事件本身的得失都進行了詳細分析,同時,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給當時以及后世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總結。教師必須充分利用歷史教材,注重對教材內容中的信息進行挖掘、合理整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教材中的一些地圖信息、時間節點等來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地圖信息進行記憶,并以此信息為基點展開思維聯想,從中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重要的發展脈絡進行清晰的梳理。如,在中國古代史中可以對長江、黃河以及各個朝代都城等進行重點記憶,在世界近代史可以對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等進行重點記憶,通過這些地理位置聯想當時在此地發生的一些歷史事件和重要的歷史人物,這樣有助于學生在特定的時間針對人物和事件進行把握。第二,針對歷史上發生的重要事件的時間節點要牢記。比如,秦朝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是在公元前221年,自此,秦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時候也是中國進入現代史的標志;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則說明了中國已經邁進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這些重要的時間節點都標志著我國歷史上每一個重大的轉折,其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讓學生加強對這些時間節點的記憶,有助于學生構建起時間、空間、人物及意義等多維一體的歷史時空觀。

(三)閱讀歷史名著,培養學生時空觀念

歷史學科內容豐富,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歷史學者世世代代進行著各個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寫下了大量的經典的歷史著作。這些經典著作都是他們世代的辛苦付出,學生通過對經典著作的閱讀,能夠更加深入地、全面地了解歷史。因此,可以通過開設適當的選修課程來引導學生對這些名著進行閱讀和分析。哪怕有些名著不具備很高的可讀性,但是在理論方面具有較強優勢,具有較強的思想廣度和思想深度,這些都是歷史教材中很難詳細體現的,教師要教給學生如何進行閱讀和分析名著,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時空觀念的培養。

例如,教師在講述近代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選修課,引導學生閱讀英國著名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的《政府論》這本書,并與學生共同討論這部名著所具有的思想內涵,探討洛克處在當時的背景下的一些思想特征,使學生對資產階級中的“民主”“自由”“平等”等學說有更深入的了解。這些都表明17~18世紀的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反映了資本主義當時的生產方式。采用這種方式教學,能夠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對歷史的研究一定要結合時代背景進行考察,這樣不但使學生的時空觀念得到了培養,而且又能夠很好地延伸必修課的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運用體驗式教學,培養學生時空觀念

時空觀念總的來說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在教學中如果要采用直接的、機械式的教學,恐怕學生很難對這一概念的含義進行具體的理解和掌握?;诖丝紤],運用體驗式教學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體驗式教學是教師專為學生創設的一個動態且靈活的歷史時空環境,讓學生融入其中,近距離地去感受歷史。引導學生運用歷史時空關系對歷史進行細致的梳理和整合,從而使學生能夠真切體驗歷史時空觀念,進而在體驗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時空觀念。

體驗式教學的方法非常多,如探究性學習體驗式教學法。探究性學習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針對新知識進行探索,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進一步加深,使學生對歷史的感受變得更為豐富。比如在進行《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一單元講解時,學生對計劃經濟和商品經濟這兩個概念的理解較為模糊,又與當時的歷史距離較遠,對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不太了解,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采用探究性學習體驗式教學法。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訪問家中的長輩們,了解那時長輩們的工作狀況和當時國家采取的經濟體制,了解什么是“私企”“國企”“國家計劃”等概念,了解中國這些年的經濟變化,通過自己的親自探究,真正理解計劃經濟和商品經濟這兩個概念。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引導學生尋找計劃經濟和商品經濟之間的不同之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融入歷史情境之中,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五)利用時空軸,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歷史事件的發生是在特定的時空內進行的,并且對后世是具有深遠影響的。針對歷史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時間”和“空間”的學習和理解,不僅是學生進行歷史知識學習的基礎,而且是對學生進行時空觀念培養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歷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就可以借助時空軸這一有效途徑,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歷史事件。這樣一來,抽象難懂的歷史知識就會變得更為直觀、具體,學生學習的難度就會降低,從而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能力,同時加強學生的時空觀念。以《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這一教學單元為例,為了加強學生的時空觀念,教師在教學中就運用了時空坐標軸的形式,將這一章節內容進行了調整并加以補充,形成兩條線索:列強侵華(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侵華戰爭、日本侵華戰爭),反侵略和求民主(太平天國運動、左宗棠收復新疆、黃海海戰、義和團反帝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如此一來,利用時空坐標,不僅有助于學生梳理本章節的歷史知識,強化歷史知識的記憶與分析,而且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強烈的時空觀念。

另一方面,歷史年表都是按照時間的順序,將有關歷史資料進行排序的。因此,對學生進行時空觀念培養的過程中,應該搭配歷史年表,引導學生適時利用歷史年表,有效強化時間觀念。具體來講,教師在優化歷史教學內容時,可以把時間看作經,把史實看作緯,將歷史史料與歷史年表進行一一照應,最終學生借助歷史年表,使自身的時空觀念得到逐步提升。

(六)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時空觀念

在這個信息技術大爆炸時代,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并且已經成為教學的應用潮流。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通過對多媒體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傳統的二維教學模式逐漸地退出了歷史課堂教學的舞臺,慢慢地被三維模式代替。在三維模式的教學中,課堂教學效果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最終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師對三維空間的運用,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時空觀念。如,以“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為例,教師對學生進行時空觀念培養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這一途徑,給學生播放《百團大戰》的片段,爭取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使自己仿佛置身于事件之中,與歷史人物進行對話,拉近學生與歷史知識、與歷史教材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通過這種直觀化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強化時空觀念。

總而言之,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并在具體的歷史事件中去正確分析與判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改變教學理念、挖掘歷史教材、閱讀歷史名著以及運用體驗式教學等方法的探索和嘗試,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使學生在時空觀念的培養下能夠更好地認識歷史、學習歷史、合理地運用歷史知識,從而獲得優異的成績。

猜你喜歡
時空觀念歷史
跨越時空的相遇
釣魚的觀念
玩一次時空大“穿越”
當觀念成為藝術
殷周時期“中”觀念的生成演變
新歷史
時空守護者之宇宙空間站
時空之門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