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文帝霸陵考古調查勘探簡報

2022-07-14 11:18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考古與文物 2022年3期
關鍵詞:江村陵園平面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霸陵是西漢第三代皇帝—漢文帝劉恒的陵墓,世傳其位于西安東郊白鹿原“鳳凰嘴”(圖一)。1949年以后,霸陵進行過3次重要的考古工作:1966年,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發掘了任家坡村西的一批小型從葬坑;1980年代前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霸陵陵區進行了調查、勘測; 2006~2009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勘探發現了竇皇后陵西側的江村大墓,這些工作為霸陵考古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1年以來,漢陵考古隊兩度對霸陵陵區進行了大范圍的調查、勘探和小面積的試掘驗證工作,確定了霸陵的準確位置,基本掌握了霸陵的陵區范圍、形制布局、文物遺存情況,取得了重要收獲。

圖一 霸陵陵區地理位置示意圖

一、“鳳凰嘴”

“鳳凰嘴”為白鹿原西部面向灞河凸出的黃土梁,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街道辦毛窯院村西南。其整體呈緩坡狀,長約650、寬約140~280米,最大坡度48.2°?!傍P凰嘴”地貌峻秀,植被茂密?!傍P凰嘴”下現存清代石碑9通、石碑座2件,石供桌1件。石碑整體為南北向排列,共3排。其中5號碑文為畢沅所書,碑身立于赑屃座上,為石灰巖質地,風蝕較嚴重,正面平整,背面雕鑿痕跡明顯。碑身高2.7、寬1、厚0.2米。碑側刻有紋飾,碑文右側豎刻:皇清賜進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陜西巡撫畢沅敬書;中部豎刻:漢文帝霸陵;左側豎刻:大清乾隆歲次丙申孟秋 知咸寧縣事丁尹志立石。其余石碑,規模大者高2.2、寬0.9、厚0.2米,最小者,高1.5、寬0.6、厚0.2米。從碑文內容看,均為記述皇帝遣大臣祭祀霸陵之事,時代最早為康熙七年(1668年),最晚為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圖二)。

圖二 “鳳凰嘴”外景

2011年,漢陵考古隊對“鳳凰嘴”進行了大規??碧?,現分別以“鳳凰嘴”頂部、山坡段地層為例說明。

1.“鳳凰嘴”頂部局部地層(圖三)

圖三 “鳳凰嘴”頂部勘探地層堆積剖面圖

第①層 表土層。厚0.3米,結構松散,呈淺黃色,含較多的植物根莖和少量的料姜石塊。

第②層 堆積層。厚0.3~1米,局部分布,含較多的料姜石塊和紅褐色土塊。

第③層 壚土層。厚0.5~0.9米,呈紅褐色,含大量的料姜石塊和黃白色土塊。該層下為黃褐色生土,局部為料姜石層。

2.“鳳凰嘴”坡段局部地層(圖四)

圖四 “鳳凰嘴”坡段勘探地層堆積剖面圖

第①層 表土層。厚0.3米,呈淺黃色,含較多的植物根莖和少量的料姜石塊。

第②層 堆積層。厚0.2~0.3米,呈灰褐色,含較多的料姜石塊。

第③層 壚土層。厚0.5~0.6米,呈紅褐色,含大量的料姜石塊。該層下為黃褐色生土,含較多的料姜石和小石塊。

堆積層為山體滑坡形成的自然堆積,壚土層為漢代以前自然形成的堆積??碧浇Y果表明,“鳳凰嘴”區域地形復雜,地層為多次山體滑坡形成的自然堆積,未發現漢代陵墓遺存。

二、陵區布局

霸陵陵區主要由霸陵陵園、陪葬墓區、其他遺存三大部分組成,面積約25平方千米。其中霸陵陵園位于陵區東部,是整個陵區的核心部分,陪葬墓和其他遺存位于陵區的西、南部(圖五)。

圖五 霸陵陵區文物遺跡分布圖

(一)霸陵陵園

霸陵陵園整體呈東西向長方形,由外園墻、江村大墓、竇皇后陵、陵園內建筑遺址、外藏坑、祔葬墓等組成。其中,江村大墓位于陵園西部偏北,竇皇后陵位于陵園東北。建筑遺址中,3處位于江村大墓及竇皇后陵園的北側,1處位于竇皇后陵園南側。陵園內祔葬墓位于江村大墓和竇皇后陵之間(圖六)。

圖六 霸陵陵園文物遺跡分布圖

1.外園墻

外園墻平面呈整體呈東南—西北向的長方形,復原殘長1206、寬863米,地表無任何遺跡。北墻南距江村大墓約330米,殘存2段,長度分別為308、108米,寬3.5~4米,其東端連接3號建筑遺址;東墻西距竇皇后陵封土193米,殘存3段,長度分別為106、57、111米,寬3.5~4.8米;南墻北距江村大墓約490米,殘存3段,長度分別為115、334、67米,寬3.5~4.5米;西墻位處白鹿原西坡,水土流失及平整土地等原因,已無跡可尋。

為了探明霸陵外園墻的形制結構,我們對其進行了試掘。試掘點位于江村大墓東北約720米處,東南距竇皇后陵約280米,整體呈南高北低的地勢。

夯筑墻體疊壓于堆積層下,筑于漢代墊土層之上,未發現墻基。墻體平面呈東西向長條形,剖面呈梯形,發掘長度5、寬3.4~3.57、殘高0.66~0.95米。墻體由深褐色黃土夯筑而成,含零星五花土塊,現存夯層為10層,層厚0.07~0.1米,夯窩直徑約0.07、深約0.01米(圖七)。

圖七 霸陵外園墻試掘平、剖面圖

2.江村大墓

江村大墓位于江村東側約900米的白鹿原上,東距竇皇后陵約800米,地勢高敞??碧奖砻?,江村大墓西南區域有一處大約280米見方的墊土范圍,墊土由北向南隨地勢的變化逐漸增加,厚度約0.5~9米。墊土為較致密的黃、褐色土,經夯打,夯層厚約0.5~0.6米。其它區域地層基本一致,由第①層耕土層、第②層堆積層、第③層壚土層及生土層組成。

(1)石圍界

江村大墓四周未發現園墻遺跡,但有一圈用河卵石平砌的鋪石遺跡,暫名“石圍界”。南北殘長396、東西殘長393、寬1.3~1.5米,復原長度為423米,距江村大墓墓室約160米。

為進一步了解石圍界形制,我們對北側的石圍界進行試掘,試掘點位于江村大墓以北158米處。石圍界在漢代文化層上修筑,疊壓于堆積層下。遺跡整體呈東西走向,長約1.6、寬1.2~1.4、距地表深約1.9米。其中南北兩側河卵石均為豎立狀,應為石圍界的南、北邊線。邊線內的河卵石均為南北向平鋪而成,一般為5~6列。單體河卵石基本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為0.2~0.3、厚0.07~0.15米。石圍界下部分為墊土,呈南高北低的斜坡狀,土色淺黃,土質略密實,厚0~0.2米(圖八)。

圖八 江村大墓北段石圍界試掘點平、剖面圖

(2)門址

勘探資料表明,江村大墓石圍界外側中部發現有門址,與石圍界基本平行,距石圍界1.3~3米。其中東、北兩側門址保存相對較好,西、南兩側破壞嚴重,僅余少量夯土遺跡。

東門址位于石圍界以東2米,西距墓室163米。疊壓于堆積層下,打破壚土層及生土。遺址由兩座南北對稱的“凸”字形夯土基址組成,其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通長89.5、寬6.3~16.5米,中間為門道,寬1.5、進深6.3米。在北闕西南、南闕西北發現一組對稱分布的柱礎石,平面呈不規則四邊形,距地表約0.5、邊長0.7~1米。門闕夯土距現地表深約0.7、殘存厚度1.3米左右,夯層不明顯(圖九)

圖九 江村大墓東門址平、剖面圖

北門址位于石圍界以北2.2米,南距墓室165米。由兩座東西對稱的“凸”字形夯土基址組成,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通長88、寬9.3~16.1米,中間為門道,寬1.9、進深6.2米。夯土距現地表0.5、殘存厚度約0.7米,夯層不明顯。

(3)墓葬形制

江村大墓位于石圍界內中心位置,地表未發現封土,整體呈圜丘狀,石圍界四隅海拔高度分別為:東北760、西南755、西北752、東南757米,墓室中心為765米。墓葬坐西向東,方向115°。為“亞”字形豎穴土壙木槨墓。墓道位于壙四邊中部,平面均呈梯形,底部為斜坡狀。東墓道長134.5、寬9.7~40.2米,東端開口距地表約1.3~1.5米;西墓道長46.7、寬6~30.8米,西端開口距地表4.5米;北墓道長36.5、寬7.8~31.3米,北端開口距地表1~1.8米;南墓道長32.7、寬9.7~40.2米,南端開口距地表3~4米。墓道內填灰褐、紅褐色五花夯土,土質堅硬,含少量料姜石。

墓室平面基本呈方形,南北長約74.5、東西寬約71.5、深27~30米。開口向下1~6.8米為五花夯土,6.8~13米為青膏泥,13~16米為黃褐色夯土,16~21米為深青色夯土,21~24米為木炭層,木炭層下為木?。▓D六)。

(4)外藏坑

江村大墓周圍發現外藏坑114座,其中74座基本呈放射狀分布于墓室四周,即東側19、南側17、西側18、北側20座;每側外藏坑基本上相互平行,靠近墓室一端幾乎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墓室東西兩側的外藏坑為東西向,南北兩側為南北向。外藏坑開口于堆積層下,打破壚土層及生土,距地表0.5~1.3米不等,平面多為長條形,最長的可達92.3、最短僅3、寬1~10.4米、坑深5.3~10.5米??觾榷喟l現有板灰、木炭、漆皮、陶器殘片等。

在江村大墓西南角有一組小型外藏坑,開口距地表約4.6~6.5米,均疊壓于江村大墓西南區域墊土層下。平面均為長方形,共5排35座,其長度2~3米不等,寬2米左右。

另外,在江村大墓東墓道北側有5座南北向的外藏坑,東西排列,長8~15、寬3~5米,其南側均帶有坡道,3座為梯形坡道,2座為曲尺形(東折)坡道。

3.竇皇后陵

竇皇后陵位于灞橋區席王街道辦任家坡村南,由皇后陵園、封土、墓道、墓室、外藏坑組成(圖一〇)。

圖一〇 竇皇后陵遺跡平面布局圖

(1)竇皇后陵園

竇皇后陵園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封土位于陵園中部偏南,墓穴位于封土之下。陵園墻體整體保存較差,地表已無任何遺跡??碧桨l現陵園西墻、南墻殘段,后陵陵園的北墻、東墻則共用了霸陵外陵園的北墻和東墻。西墻位于后陵以西約129米處,北部和中部壓于公路下,殘長44、復原長度332米,寬4~6、夯土距地表1~1.3、厚1.1米;東側區域散布少量磚瓦殘塊;南墻位于后陵以南約130米處,殘長102、復原長度313米,寬6~8、距地表0.6、厚1~1.5米。

(2)門址

竇皇后陵共發現北側、西側、南側的三處門址。北門址位于竇皇后陵園北墻中部,東連3號建筑遺址。門址平面略呈長方形,距地表1、長約75、寬6.2~17.2、殘存厚度1.4米。南門址與后陵南墓道相對,平面呈“中”字形,分為三段,東、西兩段平面呈長條形,中段向兩側外凸。門址長75、寬6.8~17.2米,夯土距地表0.7、厚約0.8米,夯層不清晰。西門址位于西墻中部偏南位置,門址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殘長61、寬6.8米,其外側中部內凹,寬約5米。門址夯土距地表2.4、殘存厚度0.6米。周圍散布少量板瓦、筒瓦及方磚殘片。

(3)陵墓封土與墓葬形制

后陵封土呈覆斗形,底部東西長153、南北寬137米;頂部東西長35、南北寬30米,封土現高28米。

后陵封土四周中部各發現一條墓道,平面呈梯形,底部斜坡狀。其中東墓道勘探長77、寬6~23米,東部底距現地表深約1.5米,西部發現大量積水,無法繼續勘探,具體深度不詳;西墓道勘探長10、寬6~9.6、底部距地表深7~9.8米;南墓道勘探長32、寬6~17.2、底部距地表深2.2~13米;北墓道勘探長20、寬6~13.4、距現地表深約7~12.5米處發現大量積水,具體深度不詳。墓道內填五花夯土,含料姜石塊。

勘探表明,竇皇后陵西、北區域有一處東西280、南北(殘長)364米的墊土范圍,厚度約3~7米。其中,在西墓道、北墓道外圍發現夯土區域各1處,平面為長方形,長45~56、寬33~48、深2~4米,墓道打破該夯土區域。墓室因壓于封土之下,無法勘探,情況不詳。

(4)外藏坑

竇皇后陵封土周圍分布有13座外藏坑,其中西側8座、南側3座、北側2座。封土西側外藏坑,均為東西向,封土南北兩側的外藏坑為南北向。外藏坑平面呈長條形,最長的有54米,最短的僅5.2米,寬度2~8.3米,多在4米左右。外藏坑開口距地表1~4.5、坑深3~7米??觾忍钔炼酁樯詈稚?,部分含有料姜石塊,發現的遺跡遺物有板灰、木炭、漆皮、骨渣等。

4.陵園內外藏坑

除江村大墓和竇皇后陵周圍外藏坑之外,陵園內還有33座外藏坑,分別位于江村大墓東南、西南及西側。

東南側外藏坑,西北距江村大墓約350米,共發現東西向14排、22座,平面主要為長條形,最短者8米,最長可達380余米,寬4.5~7、深4~8米,外藏坑內可見有板灰、漆皮、陶俑、銅鏃等。

西南側10座,東北距江村大墓中心約370米,南北向成排分布,平面均呈南北向長方形,間距約1米,外藏坑長3~4、寬1.2~1.5、深6.8~16米,坑底見板灰、漆皮等。

西側1座,東距江村大墓約260米,平面呈南北向長條形,長80、寬2.9~5、深6.5米,坑體底部見板灰、朽木、漆皮等。

5.陵園內祔葬墓

祔葬墓位于江村大墓與竇皇后之間,東距后陵封土280米。平面呈“甲”字形,無封土,由墓道和墓室兩部分組成,通長55米。墓道位于墓室東部,方向115°。墓道開口距現地表約0.3米,平面呈梯形,底呈斜坡狀,長36、寬3.8~14.4、深1~11.2米。墓室平面呈正方形,邊長19、深13.5米,底部見板灰,內填五花土,含料姜石塊。墓室上方發現1座南北向長方形外藏坑,長8、寬1.2、深約4米,打破墓室??觾忍钔两浐淮?,底部發現板灰、漆皮等。

6.建筑遺址

本次勘探共發現建筑遺址4處。1處位于江村大墓以北,其余均圍繞竇皇后陵分布。

1號遺址 位于江村大墓北門闕以北約35米處,平面呈“T”形,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呈東西向長條形,長150、寬30米;南部略呈長方形,東西64、南北30米。夯土距地表0.5~0.7米,夯土較為致密,厚約0.2~0.7米,含大量板瓦、筒瓦、鋪地磚殘片。

2號遺址 位于竇皇后陵封土西北約137米,平面呈曲尺形,南北長71~120、東西寬68~110米,夯土距地表1.1米,土色灰褐,夯土厚0.4~0.5米,含板瓦、筒瓦、方磚、條磚殘片。

3號遺址 位于竇皇后陵封土東北約170米,整體保存較差。其中北側、東側因人為開墾農田、自然滑坡等因素破壞殆盡。殘長148、寬119米,夯土距地表0.3~1.2米,呈深褐色,厚0.3~0.8米。

4號遺址 位于竇皇后陵封土以南約340米,保存較差。平面呈“凸”字形,東西長64~140、南北寬39~102米,為灰黃色夯土,夯土現地表0.5~1米見夯土,厚0.2~0.7米。

(二)陪葬墓區

霸陵陵區共發現了2處漢代大型墓葬區,其中一處位于江村大墓西北3000米的馬家溝村附近,共有漢墓7座;另外一處位于江村大墓西南約3900米的栗家村附近的白鹿原西側二級臺地,共發現4座大、中型漢墓。

1.馬家溝漢墓

馬家溝漢墓俗稱“六個?!?。從早期衛星圖片上看,尚存封土多座,整體呈東西向排列?,F地表可見封土5座,本次勘探共發現墓葬7座。這里主要介紹其中的M2~M5(圖一一)。

圖一一 馬家溝漢墓平面布局圖

M2、M3位于同一座封土下,封土略呈橢圓形,直徑13~19、殘高7米。

M2 位于馬家溝村漢墓最東端,平面呈“甲”字形,南北向,全長51米。由墓道和墓室兩部分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平面呈梯形,底呈斜坡狀,長33、寬4.5~12、深1~13米。墓室平面呈長方形,長18、寬13.6、深15.5米,底部發現0.5米厚的木炭。

M3 位于M2西側19米,平面呈“甲”字形,南北向,長52米。墓道呈斜坡狀,長39、寬5~10米。墓室平面呈長方形,長13.5、寬12、深12米,墓室底部有0.6米厚的木炭堆積。外藏坑位于墓室周圍,共3座,其中東側1座,西側2座;平面呈梯形或長方形,長10、寬2~4.5、深2~6.5米。夯土基址位于M3墓道西部,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9.6、南北寬2.5、夯土厚0.4米。

M4與M5位于同一座封土下,封土保存較差,長約9、南北寬約5、殘高約2.4米。

M4 位于M3以西約156米,南北向,長59米。墓道位于墓室北部,長40、寬4.4~12米,墓室長19、寬13、深17.3米,墓室底部有1米多厚的木炭堆積。夯土基址位于M4墓道北側,平面呈曲尺形,長23、寬13.6米。

M5 位于M4以西27米,平面呈“甲”字形,長64米。墓道位于墓室北部,長47、寬3.8~14.5米,墓室長17、寬15.5、深16米。

2.栗家村漢墓

栗家村漢墓位于西安市灞橋區狄寨街道栗家村西白鹿原二級臺地上,東北距江村大墓約3900米。該區域發現漢墓20余座,其中4座規模較大。其中最大者平面為“甲”字形,豎穴土壙木槨結構,長54、墓室邊長18~20、深16米。2018~2019年,為配合基本建設對其中23座漢墓進行發掘,其中4座大型漢墓,根據墓葬形制、出土文物等推斷,應屬霸陵陪葬墓。

(三)其他遺存

除了霸陵陵園內的遺跡以外,考古勘探還在陵園外發現外藏坑、陶窯、道路等遺存。

1.外藏坑

陵園外的外藏坑發現兩處共67座,位于其南、西兩側。南側外藏坑位于江村大墓南側偏西位置,二者間距610米,共發現10座,東西排列,共有3排,平面均為南北向長方形,長5.6~7、寬4~6、深5.5~9米,坑底見板灰、紅漆皮、磚塊等。

西側外藏坑位于江村大墓以西約640米的白鹿原西坡。1966年,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在此區域發掘外藏坑47座,出土陶俑、陶器、動物骨骸等。本次勘探新發現外藏坑57座,整體呈南北向排列,平面均為長方形,最長3.5、最短者為1.1、寬1.4~2.4、深1.7~3.6米,底部有板灰、陶器殘片等。

2.陶窯

本次勘探發現陶窯兩處共50余座,其中一處10座位于金星村北、鹿鳴路以東的坡地上,北距江村大墓約600米。陶窯整體呈南北向“一”字排列,東西向,窯室在東,操作間在西。窯室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5.7、南北寬4.5、間距約2米。窯室填土中包含大量的紅燒土、磚瓦殘塊。另一處位于江村大墓西部,大多位于江村周邊,共3處40余座。陶窯多由操作間、窯室組成。窯室平面有圓形、長方形兩種,圓形者直徑約2米,長方形窯室一般長5、寬1~3米不等,內填松散紅褐色土,含較多磚瓦殘片、紅燒土塊、草木灰等。

3.道路

勘探共發現道路遺存2處。

L1 位于江村大墓西墓道以西約146米處,平面呈長條形,東西向。長約156米,南北寬約8米,距現地表深約0.7~3.7米見踩踏面,厚約0.05米。

L2 位于江村大墓西側約1800米,南北向,殘長860、寬5.5~13米,距地表0.4~1.1米見踩踏面,厚約0.15~0.3米,踩踏土呈灰褐色,含磚瓦殘塊、草木灰。

4.鋪石遺跡

鋪石遺跡位于江村西側約800米、江村生產路以南40米的斷崖上,西側緊鄰西商輸氣管線樁號0281。遺跡平面呈長條形,南北殘長10、東西寬約1.5、距現地表深約1.2米(圖一二)。

圖一二 江村東側斷崖暴露的鋪石遺跡(西—東)

三、采集遺物

霸陵陵區采集到大量的遺物,主要有陶俑殘塊、陶器殘片及建筑材料,如鋪地磚、板瓦、筒瓦、瓦當等。這些文物主要采集于江村大墓、竇皇后陵周邊地區(前綴編號:BL采),以及江村以北的陶窯遺址區一帶(前綴編號:BLY采)?,F將主要標本介紹如下。

(一)陶俑 4件。泥質灰陶,皆為頭、身、足等殘塊。

俑頭 2件。標本BL采:23,陶質較差,表面呈土紅色,僅存頭頂部分。長發從額際中分攏于腦后上折挽髻于頭頂,橫插笄,笄殘失僅存插孔。殘高8.4、兩耳對寬8.2、厚8厘米(圖一三,1)。標本BL采:25,殘存頭左側少許。寬額,立眉,鳳眼。長發從額際中分攏于腦后上折挽髻,橫插笄,笄殘失僅存插孔。額際殘存白色彩繪殘高8.5、殘寬7.8、厚7.8厘米(圖一三,2)。

圖一三 霸陵陵區采集陶俑

俑身 1件。標本BL采:26,殘存上半身,肩部兩側圓面對穿孔。表面施有白色彩繪,彩繪剝落,通體可見黑色斑塊。殘高15.5、肩寬8.9、厚6.5厘米(圖一三,3)。

俑足 1件。標本BL采:19,腳尖及內側稍殘。殘長8.4、寬3.2、殘高4.6厘米(圖一三,4)。

(二)陶器 陶罐、盆等殘片,多為泥質灰陶。

陶盆 標本BL采:24,敞口,寬平沿,沿面中部微鼓,斜方唇,斜腹,底殘失。腹壁施有豎向細繩紋被抹光,上腹一側施刻劃的方格紋,腹部遍存橫豎向刮抹條紋。復原口徑約58、殘高13.6厘米(圖一四,1)。

圖一四 霸陵陵區采集陶器

陶罐 標本BL采:27,余口部少許,夾砂灰陶。侈口,卷沿,圓唇,矮領,溜肩,鼓腹??趶郊s27.2、殘高9厘米(圖一四,2)。

陶器口沿 標本BL采:28,殘。斂口,斜方唇,長束頸,內壁散點分布壓印的繩紋。殘高6.8厘米(圖一四,3)。

(三)建筑材料 主要為筒瓦、板瓦、瓦當、磚等。

1.瓦當 11件。多為殘塊,泥質灰陶。分為文字瓦當和云紋瓦當、素面瓦當三大類。

文字瓦當 2件。標本BL采:16,邊輪較寬,當心不存,一組短復線將殘存當面分為兩區,兩區內殘存“樂”“央”二字。當背較平整施有細繩紋。殘半徑8、邊輪寬1.6、厚3厘米(圖一五,4)。標本BL采:17,殘。僅可見當心外三乳釘、一組短復線及一“極”字,字體不完整。殘半徑5.5、厚1.5厘米(圖一五,5)。

圖一五 霸陵陵區采集瓦當拓片

云紋瓦當 8件。依據云紋及當心弦紋可分為二型。

A型 6件。邊輪較窄,兩組復線將當面分為四區,內區每區有一“L”形圖案,外區每格飾單線卷云紋,背素。根據內區圖案的變化,可分為二式。

I式 單線“L”形圖案。標本BL采:3 ,稍殘。近邊沿處有一周刮抹凹槽。直徑15.3、邊輪寬0.7、厚2.5厘米(圖一五,1)。

II式 雙線“L”形圖案。標本BL采:4,直徑15、邊輪寬1.2、厚3.5厘米(圖一五,2)。

B型 2件。羊角云紋,邊輪較窄。根據云紋圖案變化可分為二式。

I式 標本BL采:7,兩凸弦紋將當面分為兩區,內區當心為網格紋,外區均勻分布四組羊角形卷云紋,當背較平可見旋割痕。殘半徑8.5、邊輪寬1、厚2厘米(圖一五,3)。

II式 標本BL采:8,僅可見外區飾一組半羊角形卷云紋,背素。殘半徑7、邊輪寬1厘米(圖一五,6)。

素面瓦當 1件。標本BL采:9,殘存少許。當面較平,當背邊沿有戳刺紋,附帶少許筒瓦。殘半徑7、厚1.5、殘長7厘米(圖一七)。

圖一七 素面瓦當(BL采:9)

2.板瓦 6件。皆殘,泥質灰陶。另有3件陶釘,應為板瓦附件。標本BLY采:6,殘存呈不規則狀,外飾斜向及交錯粗繩紋,內飾左斜粗繩紋幾乎被抹光,內部近唇端有一長方形戳印,可辨“右二”兩字。殘長27.8、寬28.5、厚1.5厘米,印文長1.5、寬1.1厘米(圖一六,2)。標本BLY采:5,殘存呈長方形,外飾微右斜粗繩紋,近唇端繩紋抹光,內素面。殘長11.5、寬22、厚1.2厘米(圖一六,4)。

圖一六 霸陵陵區采集建筑材料

陶釘 3件。標本BL采:18,圓餅狀釘帽,扁圓錐狀釘體,釘尖殘失。帽徑6.2、帽厚1.3、釘體厚1.6、總長3.8厘米(圖一六,7)。

3.筒瓦 4件。泥質灰陶,較輕薄。根據外飾繩紋的變化,可分為二型。

A型 瓦面飾豎向中繩紋,根據內飾繩紋變化,又可分為二式。

I式 標本BL采:15,殘存末端少部,瓦面飾豎向中繩紋,末端繩紋抹光,內飾布紋,殘長27、寬17.2、厚1.2厘米(圖一六,3)。

II式 標本BLY采:2,近唇端殘失,兩側切割痕明顯。瓦面飾豎向中繩紋,末端繩紋抹光,內飾麻點紋,殘長37.2、寬17.8、厚1.5厘米(圖一六,1)。標本BL采:13,殘。瓦面飾斜向中繩紋并有一“右”字戳印,內飾麻點紋。殘長10、殘寬8.3、厚1.5厘米(圖一八)。

圖一八 A型Ⅱ式筒瓦(BL采:13)

B型 1件。標本BL采:14,殘。瓦面飾左斜豎向粗繩紋并有兩條淺凹槽,內飾麻點紋。殘長20.5、殘寬11、厚1.3厘米(圖一九)。

圖一九 B型筒瓦(BL采:14)

4.磚 4件。皆為殘塊,泥質灰陶。分為鋪地磚、扇形磚兩大類。

鋪地磚 2件。根據紋飾變化,分為二型。

A型 1件。標本BL采:12,殘存近長方形,正面飾粗回形紋,背素。殘長15.5、殘寬10、厚3.5厘米(圖一六,6)。

B型 1件。標本BL采:11,殘存近長方形,一端側面尖凸。正面飾細回形紋及菱形圖案,菱形塊中部有一小乳釘,紋飾較細,背素面。長24.2、殘寬15.5、厚3.5厘米(圖一六,5)。

扇形磚 1件。標本BL采:10,殘。薄片扇形,一面較平整,邊沿及一側平齊,一側呈拐把狀。直徑約30、厚2厘米(圖二〇)。

圖二〇 扇形磚(BL采:10)

四、結語

史書記載,漢文帝逝后“葬霸陵”,但漢代文獻均未提及霸陵的具體位置?!端涀ⅰ酚涊d,霸陵在霸水西岸的白鹿原上,此觀點一直延續至唐宋時期,如《元和郡縣圖志》《長安志》等均記載漢文帝霸陵在白鹿原上。元代《類編長安志》記載:“(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門東四十里白鹿原北鳳凰嘴下?!焙笫姥匾u此說,至清代畢沅在“鳳凰嘴”下刊石正名。2001年,霸陵被列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碑即立于“鳳凰嘴”下。本次考古工作雖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多次探測“鳳凰嘴”,但均未發現漢代陵墓遺存。后在竇皇后陵西側發現江村大墓,根據其位置、形制、規模,以及與竇皇后陵同處一座大陵園的情況來看,江村大墓應為漢文帝霸陵。

此次考古工作確定了霸陵的準確位置,解決了西漢十一陵的名位問題。霸陵上承西漢早期長陵、安陵的基本要素,下啟中期陽陵、茂陵等帝陵規制,是西漢帝陵發展演變的關鍵環節,其雙重陵園、帝陵居中、象征官署機構的外藏坑圍繞帝陵布局等,均為西漢帝陵中最早出現。因此,霸陵形制布局的基本掌握為西漢帝陵制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詳實的考古資料。

領 隊:焦南峰 馬永嬴

調查勘探:張翔宇 曹 龍 楊武站 朱連華張 挺 王 東 朱晨露

繪 圖:丁浩宇 楊養民

拓 片:李亞娥

照 相:朱晨露 丁浩宇

執 筆:馬永嬴 張翔宇 曹 龍 朱晨露朱連華

[1] 國家文物局.2019中國重要考古發現[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118-121.

[2]班固.漢書:文帝紀[M].北京:中華書局,2005:95.

[3] 酈道元.水經注:渭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70-371.

[4] a.“白鹿原,在縣東二十里。亦謂之霸上,漢文帝葬其上,謂之霸陵?!崩罴?元和郡縣圖志:關內道[M].北京:中華書局,1983:4.b.“文帝霸陵,在縣東一十里白鹿原上?!彼蚊羟?長安志(第11卷)[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374。

[5] 駱天驤.類編長安志:山陵冢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227.

猜你喜歡
江村陵園平面
贊少先隊員清明祭掃革命先烈墓
維權解難題,英烈歸陵園
越江村
立體幾何基礎訓練A卷參考答案
立體幾何強化訓練B卷參考答案
江村《吳鎮 秋嶺歸云》
參考答案
9年后甘肅再探秦西垂陵園
兩個女人的戰爭
平面和立體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