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負情緒和社會適應對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影響

2022-07-14 04:33阿拉坦巴根邢雨凡李晶華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負性量表維度

阿拉坦巴根,邢雨凡,李晶華

(1.內蒙古民族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43;2.內蒙古民族大學 心理健康研究所,內蒙古 通遼 028043;3.通遼市科爾沁區第四中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一、問題提出

青少年是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主力軍,越來越多使用移動社交網絡已經影響了青少年的正常學習生活[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人數已達9.40億,其中19歲以下網民占18.3%,為1.72億人;以職業劃分,學生占比最多,達到23.7%,有近2.23億網民還在讀書階段[2]。高中階段是青少年心理快速發展期,認知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智力發展接近成人水平。但是其心理發展還未成熟,尤其是情緒表現極不穩定,在面對學業壓力和人際交往問題時容易出現各種負性情緒。

社會適應是個體在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中,通過順應環境、調控自我或改變環境,最終達到與社會環境保持和諧、平衡的動態關系,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心理—社會協調狀態的綜合反映[3],是反映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對衡量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4]。關于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結構,有學者將其劃分為自我適應、人際適應、行為適應和環境適應四個維度,以及積極適應和消極適應兩種功能維度[5]。

對于移動社交網絡的使用有研究發現,社會適應各維度與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間呈顯著負相關,尤其是社會適應的心理彈性維度對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具有負向預測作用[6],而焦慮和孤獨感均與問題性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呈顯著正相關[7]。學者劉艷、鄒泓發現,中學生情緒運用可顯著正向預測積極社會適應的所有維度;情緒理解可顯著正向預測親社會傾向[8]。另有學者研究發現,在社會適應與移動社交網絡使用行為之間,自我認同和心理和諧起著鏈式中介作用[9]。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情緒和社會適應可能通過其他變量影響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已有研究和實踐均已證實,研究青少年的負性情緒與研究正性情緒同樣重要,而目前青少年社會適應與移動社交網絡使用有關的情緒研究較少,需要進一步探索影響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心理機制中情緒這一變量所起的作用。研究結果有助于減少青少年過度使用移動社交網絡,豐富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通過關鍵變量的干預,可以減少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行為,提高青少年社會適應水平,使青少年能夠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因此本研究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學業輔導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通遼市某中學高中生為被試,采取分層抽樣法,在高中三個年段以班級為單位發放35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328份,有效率為93%,被試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被試基本情況(N=328)

(二)研究工具

1.正負情緒量表[10]

正性負性情緒量表由watson等編制,由20個形容詞組成,分正性情緒(PA)和負性情緒(NA)兩個維度。正性情緒測評由描述正性情緒的10個形容詞組成,負性情緒測評由描述負性情緒的10個形容詞組成。本研究中正負情緒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75和0.77。

2.青少年社會適應量表[5]

采用鄒泓等人2012年編制的《青少年社會適應量表》,量表共有50個題目,分為環境適應、自我適應、行為適應和人際適應4個大維度,每個大維度可分為積極適應和消極適應2個維度,總共包括8個小的維度。量表采用5點計分方式,各維度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5~0.87。

3.移動社交網絡使用行為量表[11]

采用姜永志和白曉麗2013年編制的《大學生手機移動互聯網過度使用行為量表》,該問卷包括17個題目,包括戒斷癥狀、情緒改變、社會功能受損和耐受性四個維度(因在后續研究中量表編制者對維度的命名進行了修改,經過作者同意采用新的命名)。量表采用5級計分方式,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7。

三、研究結果

(一)青少年正負情緒現狀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正性情緒分高表示個體精力旺盛,具有快樂的情緒狀況。從測量結果看青少年情緒總分、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得分均低于理論均值3,說明青少年情緒整體狀況尚可,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正性情緒接近中等水平,高于負性情緒得分,青少年正性情緒發展好于負性情緒發展(P<0.01)。

表2 青少年正負情緒現狀分析

(二)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現狀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青少年社會適應量表總分越高表明個體的社會適應水平越高。統計結果顯明,青少年社會適應量表的環境適應、自我適應、行為適應、人際適應四個維度及其積極適應和消極適應分維度得分均高于理論平均值3,說明青少年社會適應整體現狀處于中等水平,同時也說明青少年積極適應和消極適應并存。其中,環境適應、自我適應、行為適應三個維度的消極適應得分高于積極適應,環境適應和行為適應兩個維度的積極適應與消極適應之間的差異顯著(P<0.05),自我適應維度的積極適應與消極適應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只有人際適應維度的積極適應得分高于消極適應(P<0.05)。

表3 青少年社會適應現狀分析

(三)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現狀

移動社交網絡使用行為量表總分越高代表移動社交網絡使用行為的卷入程度越深,均值大于理論值則認為移動社交網絡使用過度[11]。由表4可以看出,被試移動社交網絡使用行為量表總均分及其維度得分均低于過度使用標準,說明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相對合理。在戒斷癥狀、情緒改變、耐受性、社會功能受損這四個因子中,得分最高的是情緒改變,其次是社會功能受損,最后是戒斷癥狀和耐受性,意味著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受情緒改變的影響最大,而不是社會功能受損。

表4 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現狀

(四)青少年正負情緒、社會適應及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間的相關關系

由表5可以看出青少年正性情緒、負性情緒、情緒總分均與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正性情緒與社會適應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社會適應與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P<0.05)。

表5 正負情緒、社會適應及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間的相關分析

(五)正負情緒在社會適應和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間的調節作用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究青少年正負情緒、社會適應和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間的關系,結合已有的研究結果,進行了以下調節作用分析:以社會適應(X)為自變量,以移動社交網絡使用(Y)為因變量,以正性情緒(U)和負性情緒(W)為調節變量,用SPSS 24.0做層次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情緒的調節效應檢驗

社會適應對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具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P<0.05),負性情緒對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P<0.001),且交互作用(XW)對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調節作用顯著(P<0.001);正性情緒對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P<0.001),但是交互作用(XU)對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調節作用不顯著(P>0.05)。

四、討論

(一)青少年正負情緒和社會適應發展現狀

青少年情緒總分、正性情緒得分均低于理論均值,青少年正確的情緒表達、情緒體驗方面的發展不足,這可能與學業壓力有關,而缺乏壓力釋放途徑和緩解壓力的方法可能是另一個主要原因。青少年負性情緒得分低于理論均值,且正性情緒得分顯著高于負性情緒得分,說明相對而言正性情緒比負性情緒發展得好,這為學校和社會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較好的基礎,需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青少年的正性情緒,并使青少年形成情緒自我辨別和調節能力。青少年社會適應整體處于中等水平,同時積極適應和消極適應并存。在具體維度上,環境適應和行為適應兩個維度的消極適應得分顯著高于積極適應,自我適應維度的消極適應得分高于積極適應,但是不顯著;只有人際適應維度的積極適應得分顯著高于消極適應。以上統計結果說明,除了人際適應外青少年更傾向于消極社會適應,研究結果得到了已有研究的支持[12,13]。如何通過有效調適提升青少年社會適應尤其是積極適應是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整個國民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雙減”政策等一些列教育政策的實施為此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二)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現狀

分析結果表明,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整體狀況相對合理,但是也存在過度使用情況,最高值達3.86分(3.01+0.85)。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于手機以及互聯網的普及,給青少年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比如,教師通過移動社交網絡與學生和家長聯系,在互聯網上發布作業;利用優慕課平臺、騰訊教室和微信群進行線上授課等,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青少年使用移動社交網絡的頻率。其次,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一些青少年過度使用移動社交網絡。比如,父母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親子互動質量降低。由于在現實生活中受到忽視、被阻礙和拒絕等,讓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中。

如果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完全可以避免過度使用移動社交網絡的情況。一是引導青少年合理使用移動社交網絡,避免過度使用和成癮。二是家長應對青少年提供情緒價值,對于孩子的情緒表達給予積極的反饋,使青少年得到歸屬與愛的需要,提高幸福感[14]。本研究分析結果表明,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受情緒改變的影響最大,而不是社會功能受損。因此,彌補情緒表達、情緒體驗方面的缺陷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三是變堵為疏,學??梢岳眯睦斫】到逃e極引導,并增設網絡媒體相關的選修課程,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團體活動等途徑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改善學生的社會交往質量,以此降低對移動社交網絡的依賴和過度使用。

(三)正負情緒、社會適應與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關系

青少年正性情緒與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說明移動社交網絡是青少年情緒表達和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同時存在過度依賴移動社交網絡的情況。青少年負性情緒與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這與金燦燦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15]。當青少年出現負性情緒時,可能會比平時更多地使用移動社交網絡,使其成為他們排解負性情緒的一個重要手段,取代了之前的網絡游戲之類的途徑。針對此類問題,主要可以從青少年負性情緒的原因入手,分析清楚到底是因為學業還是人際交往導致,從源頭上找出原因,減少移動社交網絡使用行為。

社會適應與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意味著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原因是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當出現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問題時首要解決的應該是青少年的人際關系等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調適。

(四)正負情緒在社會適應對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影響的調節作用

負性情緒在社會適應對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影響之間起調節作用,負性情緒的強度會影響社會適應對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預測作用大小,除了直接調節社會適應這一心理特質外,調節青少年負性情緒強度可以改變社會適應對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影響。當負性情緒較大時,社會適應對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影響也較大;負性情緒中等時,社會適應對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影響稍弱;負性情緒較小時,社會適應對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影響最弱。正性情緒對移動網絡使用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正性情緒本身也是移動社交網絡使用的原因。結合以上分析,青少年合理的情緒表達和情緒控制是必要的。調節青少年負性情緒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在遇到煩惱、焦慮等負性情緒時,可暫時拋開眼前的麻煩事兒,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事上,降低情緒強度。二是可以改變環境來提高青少年社會適應,以降低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三是在遇到負性情緒時,合理宣泄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梢耘c父母或是朋友訴說,在開導之下會緩解負性情緒。四是遇到包括情緒問題在內的各種心理問題時,可以找心理咨詢師進行正式咨詢,在移動社交網絡使用之前及時解決問題??傊?,當面對青少年過度使用移動社交網絡問題時,除了選擇直面問題的“西醫模式”外,也可以選擇辯證分析的“中醫模式”,從調節情緒、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等因素入手,整體減少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行為。

猜你喜歡
負性量表維度
英語寫作評分量表研究
生態旅游景區服務場景的量表開發研究
積極人格教育量表編制與現狀調查研究
無痛分娩用于初產婦的臨床效果觀察及對負性情緒的影響
理解“第三次理論飛躍”的三個維度
安寧療護對老年腫瘤臨終患者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及心理應激的影響
共患難, 更同盟:共同經歷相同負性情緒事件促進合作行為*
認識黨性的五個重要維度
非負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