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輕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的循證護理

2022-07-15 21:40樊麗玲楊迎波
醫學前沿 2022年7期
關鍵詞:循證護理

樊麗玲 楊迎波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循證護理對減輕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的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7月至我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的223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電腦盲選的方式,將223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對比分析對照組與觀察組的出血、淤青、硬結情況與出現疼痛率。結果: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出血、、硬結與出現疼痛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淤青方面P>0.05,無參考意義。結論:使用循證護理能有效減輕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應值得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循證護理;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部位

前言

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的過程中明確、明智的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愿望相結合,從而獲取證據作為臨床決策依據的過程。循證護理是受循證醫學的影響而產生的護理理念,用批判性的思維追尋最佳的護理措施,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為優質的服務。循證護理中包含了3個要素:①適合的護理研究依據;②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③病人的實際情況與愿望[1]。循證護理的中心理念與整體護理相似,都是以病人為中心,從病人的實際角度出發。本文將選取2020年7月至我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的223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究分析使用循證護理對減輕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的效果,詳細內容如下文所示。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7月至我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的223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電腦盲選的方式,將223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為:25-36歲,平均年齡為:(27.43±6.88)歲,共112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55例,年齡為:24-38歲,平均年齡為:(29.49±7.01)歲,共111例。對照組與觀察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使用常規皮下注射方式,按照操作規范予以注射。注射位置選取右上臂、左上臂、上臂,交替注射,防止短期內重復注射。

1.2.2觀察組方法

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

依據循證原則,在知網中查閱相關信息,以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部位;注射方法為關鍵詞,共搜索出64條相關文獻,經進一步篩選,選取文獻8篇,其中包括對照實驗7篇,綜述1篇。與輸注小組成員探討總結,結合8篇參考文獻以及輸注小組成員護理經驗,得出以下干預措施。

①皮下注射部位以臍部為中心,臍周左右、上下10cm處交替注射,注射點之間的間距>2cm,同時禁止在創傷部位注射,防止短期內重復注射,此法能有效降低出血、淤青、硬結情況的發生。

②處理針帽時采用橫向水平拔出,減少藥液的滴出,如出現滴出情況,輕彈藥液,予以注射,注意過程中禁止擦拭,避免造成皮下組織感染,消毒液使用安爾碘與皮膚消毒液。

③注射過程中,對輸注部位進行消毒,輕捏起皮膚褶皺,擴大皮下間隙,采用垂直進針的方式,保證針頭能夠完全刺入,刺入深度根據患者皮下脂肪厚度而定,注入時間控制于10-15秒,均速、緩慢注入。

④注入完畢之后,使用棉簽輕壓輸注部位2-5min,注意告知患者禁止熱敷、禁止按摩輸注部位。同時詢問患者有無疼痛、疼痛感覺如何,觀察是否出現出血、淤青、硬結等現象,并加以記錄。

1.3觀察指標

經護理干預后,對比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出血、淤青、硬結與出現疼痛率。疼痛情況分為疼痛、痛感輕、無疼痛。痛感出現率=(疼痛例數+痛感輕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率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照組與觀察組痛感出現率

經護理干預后對比分析對照組與觀察組的疼痛情況,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如下所示:

對照組中:疼痛例數為:25例,占23%;痛感輕例數為:3例,占2%;無痛感為:84例,占75%。

觀察組中:疼痛例數為:7例,占6%;痛感輕例數為:4例,占3%;無痛感為:100例,91%。其中χ2=8.797,P=0.003

2.2對照組與觀察組出血、淤青、硬結情況

經護理干預后對比分析對照組與觀察組的出血、硬結、淤青情況,觀察組在出血、硬結情況上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于觀察組淤青例數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詳情如下所示:

對照組中:出血例數為:56例,占50%;淤青例數為:19例,占17%;硬結例數為:2例,占2%;出院未觀察例數為0例,占0%。

觀察組中:出血例數為:49例,占44%;淤青例數為:21例,占19%;硬結例數為:0例,占0%;出院未觀察例數為:4例,占3%。

3.討論

循證護理對于護理學科而言,其將理論與實際結合了起來。使得護理成為一門以研究為基礎的專業,支持護理人員尋求進一步的專業權威以及自治。其鼓勵了護理人員參與醫療干預;提升了護理人員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了標準語言來描述問題的能力。對病人而言,循證護理為患者提供了標準化的護理服務,同時以科學為依據的護理能有效提升患者對于整個護理過程的配合度。對社會而言,有利于節約醫療資源、控制醫療費用的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衛生經濟價值[2]。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循證護理的護理模式,通過結合文獻理論與小組內成員的臨床經驗,制定出了更為有效的護理措施,有效降低了患者出現疼痛的概率,減少了出血、硬結情況的發生,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在出血、、硬結與出現疼痛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淤青方面P>0.05,無參考意義。

綜上所述,使用循證護理能有效減輕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應值得推廣與應用,本文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仲謹,高婷婷,劉望.臍部規律輪換注射低分子肝素鈉對皮下出血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10):133-134.

[2]周賢蜜.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致瘀斑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40):84+86.

猜你喜歡
循證護理
循證護理在腹腔鏡膽囊闌尾聯合切除圍術期效果觀察
循證護理對骨折臥床患者壓瘡的預防效果
循證護理應用在肛裂術后便秘的護理效果觀察
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用
艾滋病患者合并機會性感染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