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2022-07-15 10:29郭志紅
學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交流語文過程

郭志紅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小滿鎮中心學校,甘肅張掖 734018)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設計的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改變傳統的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死記硬背、機械灌輸、接受型學習的現狀,倡導學生勤于思考、樂于動手、樂于探究,培養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要自主參與、互助合作,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來體驗獲得新知識的樂趣,從而彌補由于學生差異而帶來的教學難題,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能力。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究者,這種需求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顯得更加重要?!币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建構知識。那么,怎樣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呢?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做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小組合作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將成為一個既競爭激烈又密切合作的整體,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過程同時也是密切合作的過程,因此,在知識融合、科技交叉的現代社會,只有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人才,才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真正人才,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而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第一陣地,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符合時代發展的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大膽實踐新課改理論,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斷嘗試開展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小組合作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

(二)小組合作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傳統的“灌輸式”語文教學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主動性得不到發揮,而小組合作強調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和小組討論中,要求學生共同承擔學習任務,集思廣益,各抒己見,這就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由“苦學”變為“樂學”。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向組內成員闡述自己的看法,各小組也要選取代表就本組的學習情況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學習方法,這一過程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還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小組合作有利于改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小組合作將傳統的單向或者雙向的師生交流變成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教師也由傳統的課堂主導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就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此外,小組合作的過程也是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互相交流、溝通感情的過程,能夠使每一位成員都融入集體之中,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取長補短,集思廣益,不僅有了更多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機會,還學會了去聆聽其他學生的發言,從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并逐步培養傾聽、互助合作、競爭等良好的學習品質。

(四)小組合作有利于教學的多邊互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合作學習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是以“導學案”為載體,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預習能夠自主完成相對簡單的知識,解決教學難點,從而減少課堂上教師苦口婆心、面面俱到的講解,使教師將主要精力集中在重難點的講解上,從而節省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的策略

(一)科學分組,優化組合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小組是進行語文學習、探究活動的基本單元,從分組的出發點來說,既要保證全體學生也就是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同時也要保持組與組之間實力較為接近。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不甘落后的特點進行分組,分組原則一般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樣能夠有效實現教學目標。在小組成員的數量方面,一般是以4 至6 人為宜,如果人數太少,則無法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有效、充分溝通,難以真正發揮合作交流促學生成長的作用;而如果人數太多,則在學生的合作交流上存在不便,且往往會因為人數過多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紀律方面的問題,控制好數量能夠保證合作的有序推進。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學生個性上的互補,也就是每個小組內的學生的性格差異適當,既要能夠發揮一些學生思維敏捷、活潑好動的優勢,也要能夠發揮一些學生心思縝密、穩重耐心的優勢。這樣的分組更加科學合理,能夠使全體學生真正發揮自身優勢,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

(二)合理分工,明確職責

為了保證小組在合作學習中的有序、有效,教師需要明確小組成員的職責,使全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因此教師要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在每個學習小組中設置一名組長,來負責全組學習任務的推進或者分配。為了實現對全體學生的鍛煉,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組內實行“輪崗制”,讓每一名學生都進行不同的角色體驗,使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同時,在合理分工、明確職責的基礎上,為了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教師也要發揮其教學主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具體來說,教師要引導學生會聽、會思、敢說,在開展合作學習和合作探究時,首先學生要學會傾聽,要耐心聽清楚教師的學習要求,也要認真聽組內學生的發言,有不同意見也要等其他學生發言結束后再闡述;其次,學生要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特別是別人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時,一定要虛心接受,勇于面對問題并且及時修正不足;最后,學生要全身心投入,學會學習,學會交流與合作,促進自身的全面成長。

(三)選擇內容,適時合作

1.科學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并非每篇課文、每節課都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恰當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以促進合作學習的成功開展,提高合作效率。因此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深入把握教材,將教學中的重難點演繹成小組合作的問題。教師選取的內容要具有開放性、探索性和挑戰性等特征,要能引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激發學生深層次求知的欲望,滿足大多數學生發言的欲望,既要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又要使他們體會到探索的意義和價值。

2.把握時機,適時合作。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必須把握恰當的時機,如果時機不恰當,就會使小組合作流于形式,無法產生實效。合作學習必須在學生進行了獨立思考之后,產生交流、解惑的欲望之時展開,此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不能解決困惑,或者在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時,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獲得啟發,開拓思維,這樣不僅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還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3.發揮教師的作用。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前,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重難點教學內容,確立教學目標,科學設計合作目標和合作流程,然后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目標的引領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組織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學習,由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輔導其他學生,小組長要帶領學生對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辨析,促進其他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從而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此外,教師還是小組合作的參與者和促進者。為了使小組合作更有成效,教師也要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及時了解學生的交流情況和合作效果。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對于疑難問題的總結性發言,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出錯”,引導學生對于“出錯”的問題進行補充和改正,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秉持一種友好的、建設性的態度,不要過多干預學生的學習過程。

(四)交流匯報,反饋合作

在學生進行交流匯報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討論和表達,以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在進行小組匯報時,教師可以要求一名學生先發言,發言內容包括自己在獨立思考和學習的過程中得出的結論和遇到的問題,小組其他成員要認真傾聽,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學生在傾聽過程中要聽出重點并形成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補充和獨到的見解。在小組代表發言完畢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其他成員進行補充,這有利于激發內向學生的表達欲望,使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相互補充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能夠得到展現,有利于教師及時加以指導和點撥。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不僅養成了認真傾聽的習慣,還能夠逐漸形成合作意識、競爭意識。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討論的空間與時間,讓小組成員都能說、敢說。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教師要合理安排發言順序,可以按照“中等生—學困生—學優生”的順序進行發言,中等生人數較多,他們的發言反映了一般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對于學困生,教師要以鼓勵為主,激發他們敢于發言的勇氣;對于學優生,教師則要求他們說出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對其他學生的發言給予補充和糾正。

(五)及時總結,合理評價

科學合理的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成效的保證。學生交流匯報完畢之后,教師要進行及時的總結和科學合理的評價??茖W的評價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評價方式主要包括教師評價、組間互評和組內互評,教師除了對個人表現進行評價,還要對各個小組的合作效果進行評價,比如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和發言,小組成員之間能否很好地進行交流而不打擾其他小組。教師可以通過表格的形式對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量化打分,對每組學生的預習、交流、探究、分工、紀律、合作效果進行考核。在教師評價這一環節,教師要采取激勵性和分層次評價。面對不同層次、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并加以鼓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彪S著新課程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不斷深入推進,教師勢必要在教學方法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而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落實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積極性,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在傾聽、分析、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效果。當然,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或者不足,這需要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總結、反思、完善和優化,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交流語文過程
如此交流,太暖!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圓滿的過程
“交流”等5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