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下高校有機化學課程教學創新研究

2022-07-17 12:32曲微麗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7期
關鍵詞:學生為中心學生中心有機化學

摘要:在“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下,針對目前高校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實踐中進行了教學創新研究,探索高校有機化學教學創新的有效途徑和可行之路。通過拓展教學內容,突顯時效性和前沿性,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活動設計體現學生的“參與感”及“融入感”,課程內容融入“思政”元素,開展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探索多元評價模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綜合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提升課程“教”和“學”的質量。

關鍵詞:有機化學;教學創新;學生中心

引言

有機化學是化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是高等院?;瘜W體系的四大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同時有機化學作為化學等專業進行認證時重要的畢業支撐課程,其教學質量對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化學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隨著課改的全面推進,高校有機化學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學生為中心”,擺脫內容枯燥、結構龐雜的你教我學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的開發[1]。為進一步提高有機化學課堂教學質量,完善學生的知識架構體系,提升素質教育,如何開展創新性有機化學教學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中,根據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探索,具體闡述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當前問題進行了教學創新研究,探索高校有機化學教學創新的有效途徑和可行之路。

一、現階段高校有機化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結構陳舊,學生興趣不足

高校有機化學內容較多、理論性強且相對較為抽象,部分教師教學觀念陳舊,缺乏實踐性知識儲備,對學科前沿知識和新技術研究開發關注度不足,導致知識內容結構陳舊,課堂上照本宣科,使學生的求知欲和科研精神難以得到充分挖掘和開發,更難產生教與學的共鳴。

(二)教學模式單一,學生主動性不夠

在當前高校有機化學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傳統守舊,普遍存在灌輸式教學,僅依靠課堂教學教師講授單一模式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著教師講授的知識,很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僅僅停留在“記憶”層面,真正理解知識的并不多,缺乏主動思考,形成惰性思維,不能做到內化,同時學生的課堂的參與度不夠,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這就導致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受到阻礙,限制了創造性的發揮。

(三)評價機制滯后,考核體系不完善

教學考核是學生學習驅動力中關鍵環節,也成為直接影響學生“怎么學”、“如何學”、“學什么”的自發性因素之一。目前,高校課程教學考核普遍采用“平時成績+期末考試”的評價模式,期末考試成績成為學生質量最主要評價標準,不能滿足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時平時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的效果無法體現,不能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進行評價。這樣單一的考核方式可能會導致學生形成一種僵化、死板的學習方式,這與我們人才培養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二、以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有機化學課堂教學創新的實踐

(一)拓展教學內容,突出時效性和前沿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努力處理好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先進性和應用性三者之間的關系,在重點講解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關注有機化學前沿動態,把有機化學發展的前沿知識、生產中的最新應用以及相關學科的交叉知識等引入課堂教學中,結合教材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例如,在講解對映異構體的分離時,介紹獲取單一構型的對映異構體分子的方法,從早期手性的底物控制逐步演化為輔基控制、試劑控制和近年來的催化劑控制。2019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將對映選擇性有機催化列為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名單。當前采用聚合物和晶體材料手性分離膜對對映體進行分離是被寄予厚望的解決辦法,但是由于聚合物膜的分離效率低,晶體材料又存在難以制備成膜的問題,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研發簡便通用的方案來合成以及分離有機化合物的可能存在的立體異構體。再如,講授“苯基烯丙基醚的Claisen重排反應”時,引入Cope重排歷程的前沿成果:鈀催化芐基鹵代物與烯丙基錫的脫芳構化反應。從有機化學基礎理論知識過渡到學科發展前沿,彰顯出基礎理論在學科發展中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注重理論基礎知識體系的構筑;通過這些相關的科研報道,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了解學科的發展前延、拓展知識面,激發學生對有機化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并積極投身到學習和科研中,使潛在的創造力得以發揮。

(二)課程內容融入“思政”元素,提升認識,立德樹人

高校課程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還要具有對學生進行價值塑造、價值引領等思政教育的雙重功能,承載著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任務。作為高校教師我們秉承著立德樹人的理念,做專業知識的傳播者,做大學生職業生涯的領航人,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修養,做好育人表率。同時我們充分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契合點,在教學過程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思政教育融入到課程教學中,達到育人的目標,實現個人情感和價值觀的升華[2]。思政元素的引入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對知識點掌握度的提升,更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發展科技的責任感,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堅韌的意志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修養。有機化學中有很多人名反應,多數情況是以發明該反應的科學家來命名,在課堂教學中介紹這些科學家的生平事跡,激勵學生不畏艱難、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在醛酮一章講解羰基還原,學習第一次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人名反應—黃鳴龍還原時,向學生詳細介紹我國有機化學先驅黃鳴龍先生的事跡。黃鳴龍先生通過抓住機遇以及百倍于機遇的思考、探索、驗證,終于突破性發現屬于我們中國人的人名反應,他向國際科學界宣告,中國人也能做到為天下先,為科學探索貢獻自己的力量,再看今日,化學學科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國際化學界涌現出一大批頂尖的中國化學家,他們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在各自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在感慨今日成就的同時,更應該銘記像黃鳴龍先生這樣的老前輩,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振興的責任感。

(三)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活動設計體現學生的“參與感”及“融入感”

根據培養創新型高素質專門人才的目標定位,需要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團隊協作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凇皩W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授課過程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授課方式,強調實踐性、參與性與體驗性。在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探索將研討式、參與式、探究式教學模式有機地融合其中。教學過程中,通過預設情景、組織活動等方式實現師生共同參與課堂,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教學過程中我們積極應用近年來國際上流行的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PBL)和以案例為導向的教學法(CBL)。P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討論和課后自學的形式,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自我導向式學習。CBL教學法,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案例,以教師為主導,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在授課過程中引入案例教學、問題引導、小組討論、個人或小組報告等師生、生生互動環節,增加課堂趣味性和針對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

1.課前五分鐘,拓寬知識面

為了豐富學生對有機化合物的認識,了解有機物的特性與共性,利用每堂課課前5分鐘,進行分組匯報。匯報內容可以是同學們感興趣的有機化合物、有機反應,或者是相關化學家的軼事,課前通過查詢資料,制作ppt,上課前五分鐘推薦小組代表向大家匯報。通過課前五分鐘活動,學生在感興趣的相關領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激發了學習興趣,拓寬了知識面。

2.以專題為主線,梳理教學內容

有機化學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有機化合物的類型進行分類介紹,內容比較分散。通過專題形式,將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自主性地對比學習,分辨異同,加深理解,促進內化。例如,我們根據反應機理作為主線,梳理反應為親電加成反應、親電取代反應、親核加成反應、親核取代反應等,在教學中,以專題為單位開展教學活動,學生通過對不同專題之間的系統對比,對知識進行歸納重整,在對知識的凝練過程加深理解。

3.展開小組團隊學習,自主學習研討交流

組織學生自主制定學習計劃,設定學習目標,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規劃能力[3,4]。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教師布置研討內容。學生圍繞研討題目,完成搜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交流總結與匯報答辯等幾個環節。為檢驗每一位學生是否真正參與了學習,整個過程以個人自評、組內互評和小組互評的方式對每一位同學進行綜合評價,計算出其在研討交流中的貢獻度,納入課程過程性考核成績,各小組匯報交流后,教師予以點評、總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整個過程充分發揮了團隊協作精神,強化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和自主學習獲取知識、提升能力。

(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秉承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引用優質資源”(如:中國大學MOOC資源)和“自建線上學習資源”(如:教師錄制微課)的融合,部分知識放在線上由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實現線上“深度預習”,自主學習后用線上習題,來檢測學生自學情況,教師通過答題情況,查看并發現問題所在。課堂中老師對線上學習內容進行簡要總結,課堂中開展研討、練習或者其他學生參與性較多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MOOC+SPOC+翻轉課堂”,實現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章節結束后教師發布微課,總結重點知識及課后習題,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夯實基礎,同學們可以及時查漏補缺。通過課前預習課件的數據反饋,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師生互動的課堂活動,教師掌握學生聽課的效率;隨堂小測的數據反饋,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掌握情況。課后教師在平臺上進一步發布MOOC視頻和相關文獻,進行知識的輻射延伸。線上線下的融合與一體化最大程度的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驅動力,將知識從被動的接受轉化成主動的獲取。整個教學環節始終以數據為依據,實現精準有效教學,打造學生主動、教師協動、師生聯動的有效課堂。

(五)探索多元評價模式,引導正確的學習方式

教學考核是教學過程一個重要的環節,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正確的學習方式,配合“引導式”教學過程的實施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任課教師可以通過考核對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以便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能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改進,提升教學質量。通過探索多元評價模式,注重過程性評價,設計科學合理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體系,全面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培養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5]。

這里我們探索了一套多元評價機制,合理分配總評成績比例。具體如下:本課程包括3種評定方式,分別為:過程性評價30%;小組實踐學習20%;期末考試50%。過程性評價滿分為100分,折合為30分,期末考試滿分為100分,折合為50分。過程性評價包含共2部分:2次階段性測試,每次折合后滿分10分,網絡學習及課堂參與度行為表現評價(包括在線資源學習情況、網絡研討參與情況、雨課堂課堂參與表現行為數據、作業、在線簽到)等滿分10分,總計30分;小組實踐平時表現20分:學生以個體或小組方式提出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研究課題、分析課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可形成研究性學習小論文或小組調研報告,并評價學生在小組中的參與度和貢獻度。

結束語

近年來在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在教學方法的探索實踐中,通過上述五個方面的創新與改進,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興趣和自信明顯提升,增強了自身參與意識和決策互動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積極思考,以我為本”的思維觀念,從而達到“認知、能力、情感”協調發展的教學目的,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期末成績低分率明顯下降,班級平均分呈上升趨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取得較好的效果,通過調查問卷顯示本課堂深受學生的喜愛,并得到督導和同行的高度認可。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有機化學教學中,根據人才培養和課程培養目標的需要,繼續開展教學研究,探索課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此教學創新應用于化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中,已取得初步成效。我們將不斷提高從教素質,為人才的培養繼續努力,進一步摸索高校教學創新的有效途徑和可行之路。

參考文獻:

[1]楊小敏,劉建平.地方高校有機化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化學教育,2020(22):8-11.

[2]陳福嬌,劉晉彪.在高等有機化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探索[J].廣東化學,2021(20):295.

[3]張喜子,崔鳳俠,李平等.自主學習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探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30):150-151.

[4]胡章.基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高教論壇,2019(4):43-45.

[5]姜骉麟,謝昆,黃美英,謝永生,李川江.工程認證背景下應用型高?;I有機化學教學改革初探[J].廣東化學,2021(1):187-188.

基金項目:2022年度哈爾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BOPPPS教學模式下有機化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XJGYFW2022037)。

作者簡介:曲微麗(1979-3)女,漢,山東黃縣,博士,哈爾濱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從事本科有機化學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學生為中心學生中心有機化學
初中英語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素養促進學生發展
初中英語教學如何以學生為中心
高校大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方法
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
以“學生為中心”的《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設計探究
高中有機化學高效性課堂教學的策略實踐研究
以學生為中心視角下的新型師生關系構建
以學生為中心的作業管理
高職藥學專業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探討
高校英語專業微課程體系建構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