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業心理變化軌跡探析

2022-07-17 12:32李肖萌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7期
關鍵詞:創業大學生

摘要:創業是一種精神,一種意識,更是一種素質;創業不是個人行為,是合作和表率;創業不是牟取私利,是奉獻與無私;創業者是堅定的愛國者,是富有激情的實踐者,是艱苦創業的實干家。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心理變化

20世紀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學生創業熱潮開始波及中國,成千上萬的高校學生投身其中。一時間,大學生創業成為校園最時髦的詞匯,學生創辦的公司風起云涌。時間過去幾年,紛紛傳來的是學生公司倒閉的消息。在大學生創業歷程的變化中,他們的創業心理發生了什么變化呢?筆者認為,從1998年以來,大學生創業心理變化的軌跡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由浮躁變為理性。

一、狂熱背后是浮躁

1999年3月,由團中央主辦的全國高校首屆創業計劃競賽轟轟烈烈地展開;1999年底,高校云集的上海開展了首屆“億唐杯MBA創業計劃大賽”;2000年初,國家教育部宣布大學生、研究生可以休學保留學籍創辦高新技術企業,這些都無疑為正在涌動的大學生創業熱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梢哉f,從1998年到2000年上半年,是學生創業的狂熱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創業心理呈現出明顯的浮躁特征。

(一)把創業簡單化。學生幾乎到了人人想創業的程度,當時清華大學的情況是“碰到兩個人,其中就會有一個人說想要創業”。學生普遍意識不到創業資金的困難和創業風險的壓力,反而對創業的期望值很高,覺得只要開張就會馬到成功。

(二)追逐互聯網泡沫。在大大小小各方舉辦的創業計劃大賽上,參賽的大多是網站創業計劃。最為突出的是在上海舉行的“張江杯”創業計劃大賽中,首期征集的創業計劃居然有90%以上是網站創業計劃書,原因是學生認為“方便、來錢快”。

(三)對自身創業素質認識不足。學生普遍不習慣對產品或項目做市場調查,而是進行理想化的推斷,典型的例子是:“如果有3億人需要我們的產品,每件售價100元,我們就有300億元的銷售市場?!边@種推斷方法往往會對創業起誤導作用。這個時期,大學生浮躁的心理促使了一些泡沫公司的產生,一遇到什么風吹草動,這些公司就會如建在沙灘上的高樓,說垮就垮,煙消云散。

二、挫折過后顯理性

以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大幅下滑為標志,中國大學生創業也滑入低谷。之后,經過失敗、苦悶、放棄、堅持的自我調整,經過大浪淘沙般的洗禮,學生的創業心理漸趨成熟,學生創業也進入到平穩健康的理性時期。

(一)創業激情依舊。而這種激情已經不是當初那種缺乏理智的激情,而是經過冷靜觀察與思考后迸發出來的激情,是成熟型的激情。就在2000年年底舉辦的第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就收到全國24個省份132所高校學生提交的作品462件,專家們認為“這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對創業的渴望與信心”。

(二)創業理性增強。據智聯網針對大學生的調查,65%的人考慮30歲以后創業;21%的人認為大學畢業后至少要工作1至2年再創業;9%的人認為創業風險太大,要慎重;還有4%的人說沒想清楚,另有1%的人表示無論如何都不考慮創業。這表明,雖然多數人準備創業,但對創業的時機、風險的認識比較清醒。

(三)創業預期降低。過去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就是從事高科技,就是要一鳴驚人,一夜暴富。在創業時不屑于從事服務業,或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醉心于挖掘第一桶金的迷夢。而現在學生對創業領域的選擇更寬了,要求降低了,表現出務實的心態。沈陽市自2003年10月開始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提供服務以來,已有168名畢業生領取了《自主創業證》,125名畢業生創辦的單位已掛牌營業,經營項目就涉及計算機開發與維護、培訓教育、信息中介、裝飾裝修設計、服裝等領域。在無錫大學生創業街上,與普通的商業街一樣店鋪云集,從拉面館、牛扒屋到裝潢公司、網絡服務中心一應俱全。這說明現在學生創業預期呈現出常態表現,是希望賺第一分錢,而不是挖第一桶金。

(四)創業困難清楚。據華東師范大學的調查,35.9%的學生認為“資金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困難”;28.9%的學生認為最大的困難是“社會關系不夠寬廣,不利于開展工作”;19.1%的學生認為最難的是“還要兼顧學業,時間、精力有限”。這些數據充分表明,學生創業的盲目性大大減少,已經開始意識到創業需要資金、環境、時間的保證,而不僅僅是憑熱情。

三、在引導中更加成熟

大學生創業心理由浮躁變為理性,是非??少F的變化,我們必須珍惜和保護。因為對大學生創業不能以一時成敗論英雄,而是要用辯證發展的觀點來分析和看待,今天的失敗可能意味著明天更大的成功??梢哉f,美國硅谷就是和斯坦福大學、學生創業公司以及美國的風險投資公司一起成長的。沒有在車庫里的學生創業者,也就沒有惠普公司、蘋果公司和英特爾公司等今天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也就沒有今天世界第一流的斯坦福大學,更沒有今天神話般的硅谷。因此,對大學生創業心理的正確引導,是每個高校應盡的職責。

(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創業的含義。首先是要引導學生全面理解創業的深刻含義。要使大學生懂得,創業既不是頭腦發熱的“下?!?,也不是普通的專業性比賽或科研設計,其實質是要求學生能結合專業特長,根據市場前景和社會需求開發出自己的創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由知識的擁有者變成為社會創造價值、作出貢獻的創業者。創業是一種精神,一種意識,更是一種素質;創業不是個人行為,是合作和表率;創業不是牟取私利,是奉獻與無私;創業者是堅定的愛國者,是富有激情的實踐者,是艱苦創業的實干家。

(二)引導學生具備經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量事實表明,許多學生在創業之初,雄心勃勃,往往在實施過程中,因為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這樣或那樣的困境,而最終灰心敗北。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是否有強烈的創業意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華,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三)引導學生形成腳踏實地的務實心理。學生大多處于風華正茂、激情洋溢的時代,很容易追風逐潮,表現自我。要培養學生冷靜觀察的習慣,遇事多思考,多比較,盡量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思維方式,遇到那些誘人的規劃、宏偉的藍圖、美好的事情都要設身處地的分析,分析實現的可能性,分析實現的基本條件,分析自身具備的能力,這樣就會得出一些務實的結論,減少或避免一些無謂的損失與失敗。

四、結語

理性的創業心理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基礎,學校要通過引導,使大學生的創業心理更加成熟。我們有理由相信,不遠的將來,在社會創業的舞臺上,會真正涌現出一批批的大學生創業英雄,會流傳一個個大學生創業的傳奇故事。

參考文獻:

[1]李肖鳴:《大學生創業基礎》2009年10月

作者簡介:李肖萌(1965.12.),男,湖南永州市人,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體育教學部副教授。

猜你喜歡
創業大學生
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在校大學生創業與學業協調機制研究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大學生模擬創業實踐平臺體系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