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問題

2022-07-17 12:32全紅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7期
關鍵詞:小學管理德育教育安全管理

全紅

摘要: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思想觀念形成的重要階段,而德育教育作為引導性的教育內容,不僅有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還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但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正處于重要的基礎學習階段,大部分教師將教學的重點都放在了文化知識的教學中,較為重視學生的各科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德育教學,無法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的學習與進步。本文針對小學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管理:德育教育:安全管理

引言:實踐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至關重要,而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意識較為淡薄。新時代,各項教學課程都進行了全新的創新與融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作為學生必修的學科,內含豐富的理論知識與文化素養,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對此,學校必須正視德育價值取向和理論途徑,根據詳細情況展開教學工作,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標準行為,優化教學,進步教學有效性。

一、小學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一)積極實施德育教育

在傳統的小學管理教育中,德育工作的開展多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制定各項管理計劃,對學生進行強有力的德育管理,導致被管理的學生喪失了自主性。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小學管理的德育教學模式逐漸模式化,忽略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難以對學生產生較好的教學影響。為此,在小學管理的德育教育中,學校和老師都要樹立和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放在教育的主導地位上。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立足于具體德育教學課堂,融入德育教學的有趣面,引導學生樹立正向的價值觀與思想價值。

(二)德育教育要采取民主管理

為了實現對學生的進一步引導與滲透,教師必須調整自己的思想,融入自身的觀點加強德育資源文化的調整,避免因生拉硬套而造成多方面的問題出現,喪失了德育資源對學生的教育價值。以情動人,是在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心理要素,因為教育是有感情的,沒有情感的教育,不能稱作是教育。教師在解決學生問題時,必須站在公平正義的角度,通情達理,理解學生的處境,尊重學生的想法,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叛逆時期,教師需要包容學生,采取恰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意志。在現代教育的發展中,傳統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教育形式。因此,小學德育教學者要積極進行教學內容創新,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引導學生樹立德育教學理念,綜合提高自身的德育學習水平。

(三)引導教師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在傳統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德育老師的思想水平和專業素養,直接影響到學生。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策略,從而促進學校的德育管理水平全面得到提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錄上的專業引導者,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學校要為教師提供知識拓展的平臺,例如:定期開展教授授課、班主任分享管理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有效提高教師的管理水平。另外,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學校也要突出德育教學管理,樹立良好的德育教學榜樣,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德育學習。教師要依據自身的能力參與到德育教育管理中,在實踐中發現德育教學中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有效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在每學期末,年級組也要建立完善的獎評制度,對開展德育教育成果優異的老師提出表揚,利用獎罰分明的制度,全面提高教師開展德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

(四)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道德與法治教學融入了許多有效的生活化內容,這些知識點以立體化與鮮活化的形式,豐富了課本內容,還與課外內容密切相關,能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發散思維展開思考。與此同時,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元素,以具體的生活化情景為依托,能最大程度上帶領學生進行思考,形成正向的思辨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眼見,促進學生構建課外思考與成長空間。在踐行切實的德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將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自主權益,貫徹以人為本的德育教學理念。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確立自身的引導地位,從多維度思考問題,帶領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多聽取學生的意見,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小學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足,所以安全意識也存在一定的缺乏。因此,安全教學管理工作作為教學教學中的一項重點內容,與學生的成長息息相關,各級教學管理者要科學采取安全管理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學習環境,保障學生順利進行學習。

(一)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在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制定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這是由于小學生的安全意識較為薄弱,面對危險的抗壓能力也較弱,而生活中的意外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例如:地震、火災、網絡安全等都與學生息息相關,所以教師要展開多樣化的教學管理策略,制定詳細的獎勵與懲罰措施。安全責任要具體落到實處,必須提出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推動教師在各自的崗位上更加認真的工作,進一步提高安全教學管理的系數。

(二)定期組織開展安全教學活動

由于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較為薄弱,面對危險時需要教師的引導,才能合理進行規避。而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小學教師都沒有經過專業的安全知識培訓,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安全問題時,沒有科學的教學管理經驗,不利于維護學生規避安全風險。因此,學校應該定期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對教師與學生進行科學培訓,例如:在進行日常教學管理時,學校教育主管部門的管理者可以為教師與學生科普一些急救電話號碼與各項有效的急救措施,提醒學生關注安全問題,增強安全保護意識;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火災、地震演練工作,按時在校園廣播中發出危險警報,讓教師合理安排學生盡可能的在短時間內進行安全逃生,隨后再進行安全活動總結,對于具體活動中的問題,例如:動作不規范、踩踏事件等問題進行總結,這樣老師與學生在遇到真正的危險時,就能合理進行規劃,綜合提高校園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以課堂教學為引,幫助學生形成安全意識

在進行小學安全管理的過程中,有因為自然災害帶來的常見的安全問題,還有生活中常見的安全問題,而網絡安全問題作為近年來全新的安全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學管理者要以課堂教學為引,科學融入網絡安全相關知識,帶領學生對網絡安全概念有正確的認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建設的核心場所依然是課堂,所以教師必須立足于課本與教材內容,構建合理化的課堂體系,制作科學合理的教案內容,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學習。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在全新的改革建設中得到了高效的革新,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加入了包含文化內涵與實際建設相聯系的內容,對教學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要求。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課堂建設時,融入了情景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以課堂教學為引,幫助學生在互動與交流中,像書本中的內容直接化與具體化,促進了學生的認知,帶動學生感受到了相關道德與法治觀念建設的內涵,形成了應用型思維。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四年級《網絡新世界》這一課堂的教學,教師可以依據網絡生活對我們生活的變化展開提問,引導學生從優勢與劣勢兩方面進行回答,促進學生以自身的日常實踐感悟,回答課堂的相關內容,豐富學生對網絡新媒體的認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價值觀。

結語:近年來,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持續推進,小學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重視,但依舊存在多方面的問題,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德育教學的融入與安全管理工作。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教師要注重通過多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探索德育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能進一步探索相關的德育知識與安全知識積累,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這將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姚世元.淺析小學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問題[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06).

[2]王紹剛.小學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問題探究[J].中外交流2017(43).

[3]包悅.關于小學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問題研究[J].考試周刊,2018(30)

猜你喜歡
小學管理德育教育安全管理
小學管理中的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問題
談素質教育理念與小學管理工作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論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淺談現代汽車檢測技術與安全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