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古詩詞在音樂創編的應用

2022-07-17 04:28王媛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7期
關鍵詞:古詩詞應用

王媛

摘要:隨著我國音樂藝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音樂創作開始探索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音樂藝術,在當前民族意識不斷覺醒的大背景下,我國音樂也緊貼時代發展動向,不斷創新歌曲藝術表現方式。古詩詞作為民族文化瑰寶,可以說是我國文化藝術的集大成者,將其融入到歌曲創編中,可以豐富歌曲內涵,具有很好的價值。

關鍵詞:古詩詞;音樂創編;應用

古詩詞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很多詩詞朗朗上口,辨識度很高。如果將這些古詩詞應用到歌曲創編中,顯然可以豐富歌曲的內涵,也可以更好地提升民族文化內涵,是一舉兩得的事情?;诖?,本文就深入探討關于古詩詞在音樂創編中的應用。

一、古詩詞在音樂創編中的必要性分析

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外來文化對于我國傳統文化有著極大的侵擾,很多歌曲創作打上了別國的烙印,民族音樂特色不明顯,缺乏內涵,對于青少年的成長沒有起到正面的效果。

2021年河南春晚《唐宮夜宴》一經播出,廣受好評,新華社以《不迎合、不媚俗,當潮不讓你最中!》為題評價說:河南牛年春晚出圈了,節目廣受好評。從文明古國到文化強國,最直觀的體現在于文化自信的回歸、東方文明的重塑,這是我們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這是中國文化應用到舞蹈中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嘗試。而我國古詩詞文化底蘊深厚,蘊含著獨特的民族文化,且很多古詩詞朗朗上口,韻律非常好,更適合在歌曲中加以應用和融合。通過古詩詞與音樂的深度融合,能夠提升音樂的表現形式,也更好地展現音樂的獨特魅力,增強人們的認知和民族文化凝聚力。在當前文化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古詩詞在音樂創編中運用是我國音樂發展的創新之舉,對于弘揚和發展我國民族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古詩詞在音樂創編中的可行性分析

我國著名的古典樂府詩詞,如《詩經》、楚辭、樂府,乃至唐詩元曲等都形成了固定的曲調風格,也有相應的演唱規律,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藝術文化,同時也是我國古代歌曲的另一種形式。同時,我國教育部發起的“古詞新韻”的號召,極大地帶動了創編者對古詩詞的探索和挖掘。在這種情況下,將古詩詞應用于音樂創編中顯然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可行的。特別是近現代很多創編的古詩詞歌曲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喜愛。如鄧麗君的《明月幾時有》、羽泉的《辛棄疾》、安雯的《月滿西樓》,都是人們喜愛傳唱的歌曲。也就是說古典詩詞與音樂的結合、跟現代作曲技法的融合是成功的,說明了古詩詞融入音樂創編中是可行的,值得進一步進行探討和研究。

三、古詩詞新唱歌曲創編的思路

考慮到當前我國音樂藝術發展的客觀情況以及古詩詞的風格特征,古詩詞在音樂創編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思考。

(一)挖掘古詩詞的意境內涵進行創編

古詩詞在音樂中的創編需要深入挖掘古詩詞的意境內涵,充分了解古詩詞要表達的信息。在創編之前,創編者可將現代現有的古詩詞歌曲進行分析,充分了解歌曲及古詩詞中共同存在的意境內涵,這樣能夠更好地了解古詩詞以及歌曲想要表達的內容。如許嵩的歌曲《千百度》將古詩詞中《青玉案元夕》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詞創新為“我尋你千百度,又一歲榮枯,可你從不在燈火闌珊處?!本哂泻苌畹墓徘嵨?,從曲調能夠使人領略到歌曲的美。創編者就可以仿照這種模式,再融合自己喜愛的音樂節奏和旋律把古詩詞融入到音樂的創編中。

(二)融合古詩詞的主題思想進行創編

在進行古詩詞創編時,可以融合詩詞的主題思想進行創編,這樣既能挖掘古詩詞中蘊含的主旨內容,也可以讓人主動探索適合創編的內容。如羽泉創作的歌曲《辛棄疾》里面直接引用了辛棄疾的詞句:“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弓如霹靂弦驚?!边@首歌摘用了80%的辛棄疾的詞,剩下的一部分詞則對辛棄疾的愛國情懷進行抒發,看似簡單,卻飽含深情?;谶@種思考,創編者也可以以此種理念進行創編。

(三)以古詩詞的韻律進行創編

從《詩經》到后代的詩詞,幾乎都是押韻的,不僅便于吟誦和記憶,更使作品具有聲調諧和之美。古詩詞很多時候遵循了四聲的發聲規律,并且在字數、韻腳、對仗、平仄等方面都有著較為規范的用法,特別是在韻腳的設定方面,古詩詞都非常重要押韻和對仗,古詩詞的上下文往往是互相統一的,遵循某一韻腳的規律一氣呵成,這樣能夠非常有效地保障古詩詞韻律,提升其美感,也讓古詩詞朗朗上口,當前很多音樂完全遵循這一理念,在歌曲創作過程中非常重視末端字詞的押韻,希望都能實現每一句的韻腳統一和對仗,這也成為了眾多歌曲的主要特點之一。從這一點來講,無論是古詩詞還是現代音樂,對于韻律的要求都非常高,二者顯然有著共同性。如張學友的《吻別》其韻律,同張繼的《楓橋夜泊》有異曲同工之處,把吻別的歌詞去掉,套用《楓橋夜泊》的詩句,毫無違和感,通過這種韻律的套用和借鑒,然后探尋相應的模式和規律,基于這一韻律規律去創作歌曲,而詩詞的句式為了可以同音樂更好地搭配,也可以適當進行調整,這樣可更加靈活地應用古詩詞去創設歌曲,從而提升古詩詞創編能力,在音樂中注入古詩詞元素。

(四)以古詩詞的節奏進行創編

古詩詞音樂創編要注意音樂節奏同古詩詞節奏的對應。如基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的節奏特點,了解其韻律和節奏特點,如四言詩擅長應用“二、二”的節奏,五言詩則善于應用“二、二、一”節奏,六言詩則常用“二、二、二”的節奏,七言詩則節奏變化多樣。在了解了這些古詩詞的節奏特點后,加以融合套用,真正提升創編的有效性。我國古詩詞,不但重視內容的內涵,也重視在情感上塑造相應的意境,而要達到這一狀態,就需要在古詩詞的結構上下功夫,通過格律節奏的設定,給人更好的審美感受。如王之渙詩《涼州詞二首·其一》,“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边@樣的古詩對仗工整,可以直接套用現代歌曲,同時,為了賦予其新的內涵,可以基于節奏變化,通過斷句和語氣的表現將其變為一首詞,如改成: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樣的改變,讓古詩詞的演奏更具靈活,古韻也十足,也不失現代歌曲的風格,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古詩詞和現代歌曲中構建一個良好的橋梁,實現共通,能夠更好地被聽眾接受,也可以具備更好的創編空間和想象力,提升古詩詞新唱歌曲創編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古詩詞在內容上有著非常獨特的中華民族文化魅力,具有很深的內涵,可以豐富現代歌曲的內核元素,其韻律也同現代音樂相契合,具有很好地融入效果。在當前我國大力弘揚傳統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以及我國不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形態的情況下,非常有必要深入探討古詩詞在音樂創編的可行性及方案,從而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現代音樂藝術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動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吳汶儀.古詩詞歌曲在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的運用探微[D].2019。

[2]葉舒婷.21世紀以來中國民族聲樂藝術中“古典新唱”樣式探究[D].2018。

猜你喜歡
古詩詞應用
古詩詞里的清明時節
踏青古詩詞
我愛古詩詞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