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融入德育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2022-07-17 05:15陳益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5期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解決對策問題

陳益

摘要:小學生猶如一張單純的白紙,在人生的道路上剛要揚起風帆,這個時候教師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德育,可以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與優良的品格,更有利于學生繪制精彩的人生藍圖。良好的德育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可以在各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融入德育;問題;解決對策;

引言

小學生的“三觀”尚未形成,亟須通過品德教育來完善。在以往的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過于側重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成績等方面的關注,而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較為忽視,這極易導致小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形成不良思想,進而影響其未來發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加強對德育思想的滲透愈發受到班主任的重視。

一、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融入德育時出現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的德育意識不強

一些教師或多或少地會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認為在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班級制定的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約束學生的行為,來達到讓他們更好地升學的目的,相對來說更注重紀律,而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的培養。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因為部分教師沒有深刻意識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性,對德育的認知與理解也不夠深入,從而導致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沒有將德育工作落到實處,自然也就無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二)教師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學校負責制訂道德教育的方案,教師則需要根據學校的方案制訂計劃實施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踐行者。教師是每個班級實施道德教育的引導者,但是在德育課堂上依然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樣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觀念。

二、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融入德育的對策

(一)將以人為本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理念

人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單一的影響因素很難對人的發展起到建設性作用。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其綜合實力將直接影響其未來的人生規劃與人生目標的建立。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向導,應將以人為本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理念,全面考慮多方面因素,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一味地追求學習成績,僅依靠成績來評價學生,其實是對學生人格的不尊重,會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應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理為重,淡化管理因素,以此促進班級管理和諧推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二)營造積極、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發揮德育的滲透作用

小學生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極易受到社會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德育品質是教學工作中的主要內容。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及班級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應轉變以往過于重視學生成績的管理方式,將學生道德品質素養的培養作為同等重要的內容,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科學的心態。構建班級文化不僅能對學生素質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還能更好地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實施。良好、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能為學生提供正面、積極的熏陶,在這一氛圍下學生會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班主任在構建班級文化的過程中可以和學生共同制作德育主題的黑板報,強化班級文化的滲透,充分利用班級文化的價值和優勢讓學生在積極、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中培養和發展德育素養,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手段多元,強化教育

品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滲透需要采取多樣化形式,若班主任長期采取單一手段開展品德教育,極易導致學生逐漸喪失興趣,最終影響品德教育的開展成效。所以,班主任可以采用多元化手段優化品德教育,如在班會課利用多媒體手段優化品德教育,以先進教育手段來提升班會課的精彩程度。如在開展以“愛國”為主題的班會課時,班主任可提前要求學生收集愛國方面的文字或視頻素材,自己也要制作或收集相應的素材,如《輝煌中國》《大國工匠》等,將枯燥抽象的品德教育內容以直觀形象的方式進行呈現,通過觀看視頻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

(四)實踐教育,強化滲透

品德教育的滲透需要理論結合實踐,若班級管理期間班主任只側重對學生進行德育理論的灌輸,學生難以做到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內化德育知識,無法發揮出班級管理中品德教育的最大作用。所以,要想進一步提升品德教育的開展成效,班主任需在全面掌握學生素質基礎的前提下,采取實踐手段來促進品德教育的滲透。在具體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加大對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力度,進而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德育思想的內化,發揮出品德教育的促進作用。當然,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一方面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保證實踐活動符合學生的發展實際;另一方面班主任需將賞識教育融入德育實踐活動,對表現優異的學生予以言語、眼神鼓勵,或是通過物質獎勵來促進學生思想品質的塑造。如在進行“尊老愛幼”方面的品德教育時,班主任可以在課后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敬老院護工”活動,帶領學生到敬老院照顧老人、打掃衛生、表演才藝等,實現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中華傳統美德的目標。在評價的過程中增加“生生評價”的權重,讓學生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時刻用這一面“鏡子”去“正衣冠”。

(五)加強家校合作,建立共同的德育教育機制

孩子的教育不能單一由學校承擔,它是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提倡家校共育,攜手共建孩子們的美好明天。教師和家長要共同合作,促使家校合作德育教育機制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與家長相處時間更多,作為家長應該借鑒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理念,無時無刻都讓孩子受到教育,受到健康的教育,也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使學校德育教育工作變得更加高效。例如,德育中家庭美德教育模塊的教育目標是:理解、體諒、關心父母,學會與父母溝通,有家庭責任感,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家庭中長幼有序、互相關心和包容,用行動珍愛家庭,營造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班主任教師要讓德育回歸家庭,重視家庭美德教育,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道德培養中,父母重視德育的家庭才能培養出道德素養高的孩子。因此,班主任教師一定要與家長做好溝通,深入淺出地講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家長積極嘗試與學生進行正常的溝通,用自身的行為影響學生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進行德育,可以通過提高教師的德育意識、促進德育方法多元化、家校合作共育、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來進行。小學作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起航階段,更需要小學教師對學生付出加倍的關心與照顧,在這個時期,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及時發現班級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障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靜文,易連云.班級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及實現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3):4-7.

[2]成欣欣,米俊魁.班級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及實現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9(18):79-81.

[3]趙福江,李月,龔杰克.構建以班主任工作為核心的學校德育體系[J].教育科學研究,2021(08):66-71.

猜你喜歡
小學班級管理解決對策問題
淺談小學班級管理
關于小學班級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體會
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對影響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