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栓彈力圖與常規凝血四項各參數之間的相關性探討

2022-07-18 06:09蔣敘川
醫學前沿 2022年9期
關鍵詞:血栓彈力圖相關性

蔣敘川

摘要:目的:探討血栓彈力圖(TEG)與常規凝血四項(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時間、凝血酶時間和纖維蛋白原)各參數之間的相關性。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2月到2021年10月住院患者標本85例,所有標本均進行TEG、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檢測,然后比較分析兩種檢測方法的相關性和一致性。結果:TEG檢測的凝血反應時間(R)與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呈現出線性相關(P<0.05);血栓彈力圖檢測出的血凝塊形成時間(K)、血凝塊最大振幅(MA)、血凝塊形成速率(α-Angle)分別與纖維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呈線性相關關系(P<0.05);α-Angle、MA、K和血小板計數(Plt)間存在一致性(P<0.05)。結論:TEG檢測和凝血四項各參數之間顯著相關,但是一致性較弱。

關鍵詞:血栓彈力圖;常規凝血;相關性

血栓彈力圖(thromboelastography,TEG)是反映血液凝固過程的動態變化情況,血液凝固過程通過血栓彈力計直接描繪出圖象而測定各相關參數。影響血栓彈力圖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紅細胞的聚集狀態、紅細胞的剛性、血凝的速度、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性的高低等。其中凝血因子激活時間反映凝血因子的功能;K值和α-Angle反映Fib水平和一些血小板功能;MA表示血凝塊的最大振幅,反映80%血小板功能和數量狀態[1]。常規凝血四項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時間(TT),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凝血功能的常規項目。本文收集我院2021年2月到2021年10月住院患者標本85例,所有患者檢測血栓彈力圖、常規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然后比較分析兩種檢測方法的相關性和一致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21年2月到2021年10月住院患者標本85例,男性58例,女性27例;年齡32~85歲。

1.2方法

1.2.1血栓彈力圖檢測:使用陜西裕澤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YZ5000型血栓彈力圖儀檢測儀檢測,并參照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在樣本杯裝載后加入20ul0.2M氯化鈣,向高嶺土試劑的塑料管中放入1.0mL枸櫞酸鈉抗凝全血,上下顛倒混勻,吸取340ul放置于樣本杯中進行檢測,記錄CK-TEG曲線,如果檢測大于40min還沒有出現R時間,則結束檢測。

1.2.2常規凝血四項檢測:使用SYSmes5100凝血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檢測PT、APTT、Fib和TT。

1.2.3血常規檢測:使用邁瑞BC690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進行血小板計數。

1.3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血栓彈力圖和常規凝血四項兩組檢測方法的相關性和一致性。

1.4統計學分析方法

本文所有數據的統計學分析均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Pearson進行相關性分析,Kappa進行一致性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相關性分析

血栓彈力圖(TEG)檢測的凝血反應時間(R)與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呈現出線性相關(P<0.05);血凝塊形成時間(K)、血栓最大振幅(MA)、血凝塊形成速率(α-Angle)分別與纖維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呈線性相關關系(P<0.05)。見表1。

2.2一致性分析

α-Angle、MA、K和血小板計數(Plt)間存在一致性(P<0.05)。見表2。

3.討論

采用常規凝血四項對患者凝血功能進行檢測,該方法只能反應凝血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不能準確評判處患者凝血功能[2]。血栓彈力圖主要是觀察血液凝固過程的動態變化,包括凝血因子、血小板、纖維蛋白以及纖維蛋白溶解的整個過程。

本文對85例住院患者進行TEG、常規凝血四項和血常規血小板計數檢測,結果表明血栓彈力圖檢測的凝血反應時間(R)與PT和APTT呈線性相關(P<0.05),和馬品[3]研究的結果一致,但其R與PT和APTT的相關性不顯著,可能是由于TEG檢測的是全凝血功能,而常規凝血四項僅檢測分離血漿中部分凝血因子[4]。同時K、α-Angle、MA分別與FIB和Plt呈線性相關。TEG檢測的R值反映凝血因子功能,MA可以判斷血小板數量和功能的狀態;K值和α-Angle反映纖維蛋白水平和部分血小板功能。α-Angle、MA、K和血小板計數(Plt)間存在一致性(P<0.05)。孫存杰等[5]研究顯示,采用TEG檢測方法診斷出血患者的效能很低,不能控制出血患者的病因、用藥和輸血量。

結論

綜上所述,TEG檢測和常規凝血四項之間具有相關性,但二者的一致性較弱。

參考文獻:

[1]宋博雯,汪旭,楊柳,等.血栓彈力圖在輕中度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神經功能惡化中的預測作用[J].東南國防醫藥,2019,21(6):593-597.

[2]王一雪,陸國平,陸鑄今,等.血栓彈力圖對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患兒的診斷價值[J].中華兒科雜志,2014,52(2):128-132.

[3]馬品.血栓彈力圖和凝血四項評價患者凝血功能對比[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6):148-149.

[4]傅云峰,趙國勝,高萌,等.血栓彈力圖在住院重癥患者臨床合理用血中的應用[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6,28(5):396-400.

[5]孫存杰,趙暉.血栓彈力圖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6,25(2):245-250.

猜你喜歡
血栓彈力圖相關性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栓彈力圖與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體水平的相關性蔡松泉
常州地區血栓彈力圖alpha角值參考范圍的確立
纖維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彈力圖聯合檢測在急性腦梗死患者凝血監測中的臨床意義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矛盾與協調
決策有用觀下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血栓彈力圖儀血小板檢測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