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激光加鹽酸米諾環素治療對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BOP、BI、PD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

2022-07-18 23:49申靈起
醫學前沿 2022年9期

申靈起

摘要:目的:研究半導體激光加鹽酸米諾環素治療對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BOP、BI、PD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擇取在本院就診的7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接收時間段介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間。通過計算機隨機分組法規范分組,將進行牙周基礎治療聯合鹽酸米諾環素治療的35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將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半導體激光治療的35例患者納入觀察組。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時的BOP、PD、AL、BI以及hs-CR、TNF-α、IL-1β均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實施半導體激光聯合鹽酸米諾環素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可促進牙周水平的改善,減輕炎性反應。

關鍵詞:重度慢性牙周炎;半導體激光;鹽酸米諾環素

慢性牙周炎為口腔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1],該病的發生同牙面、牙齦溝內長期存在牙周致病菌有關,且不良修復體、食物嵌塞、牙石等因素均可能促進牙周炎加重。臨床上采用牙周基礎治療存在治療不徹底的情況,而應用抗生素雖然能夠起到殺菌作用,但是長期應用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或耐藥性,且對于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而言效果一般。近年來激光治療技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在牙周疾病治療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鹽酸米諾環素+半導體激光治療作用于該病中的效果進行觀察,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從在本院進行治療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選擇70例,均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這一時間段內收治。根據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每組35例。

納入標準:(1)與《牙周病診療指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診斷標準相符合者;(2)X線檢查顯示牙槽骨吸收>根長1/2;(3)近期未使用過抑菌漱口水、抗生素者;(4)近期未進行過牙周治療者。

排除標準:(1)存在先天缺牙、牙齒松動或脫落情況者;(2)存在明顯錯畸形、急性牙周膿腫或壞死性齦炎者;(3)存在系統性疾病或全身疾病者;(4)全口自然牙少于20顆者;(5)存在精神異常、溝通交流障礙者。

對照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以36-65歲為具體范圍,平均為(50.26±4.11)歲。牙周炎病程為2.2-10.6(6.20±1.70)年。

觀察組:男24例,女11例;年齡以38-67歲為具體范圍,平均為(50.34±4.20)歲。牙周炎病程為2.4-10.8(6.25±1.80)年。

兩組所獲得的信息數據存在均衡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牙周基礎治療+鹽酸米諾環素。先對患者進行口腔衛生宣教,教導患者掌握正確的巴氏刷牙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潔治、齦下刮治術,將牙面的牙石、菌斑等徹底去除,并實施拋光處理。通過注射器吸取鹽酸米諾環素0.05mL,從牙周袋底部注射至牙周袋內,1次/周,共計治療四次。治療期間對患者牙齦變化情況進行觀察,針對1個療程后無明顯效果的情況,則適當增加治療次數。

觀察組加用半導體激光治療。完成牙周基礎治療后,將西爾歐半導體激光儀的輸出功率設置為15W,頻率、波長分別為20Hz、320μm。將激光探頭與牙周袋內壁接觸,同牙周袋底部距離2mm,平行于根面,從下至上呈“之”字形均勻移動掃描,確保整個牙周袋內壁被覆蓋。牙周袋<6mm,則照射時間為每顆牙30s;若≥6mm,則照射時間為45s/牙。完成照射后,對牙周袋使用濃度為3%的過氧化氫與生理鹽水進行交替沖洗,之后再應用鹽酸米諾環素,方法與對照組一致。

1.3評價指標及判定標準

(1)在治療開展前、治療后3個月應用電子探針測量探診出血(BOP)、牙周探診深度(PD)、附著喪失(AL)情況,并評估出血指數(BI),取值范圍為0-5分,分值越低則牙齦越健康。

(2)收集兩組患者治療開展前、治療后3個月的齦溝液,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檢測指標主要為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1β(IL-1β)。

(3)臨床療效評估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牙齦良好,牙周袋深度減少>2mm;有效—臨床癥狀表現出明顯改善的狀態,牙周袋深度減少至少1mm;無效—以上標準均未達到,或出現加重趨勢。顯效%+有效%=總有效率。

1.4統計學處理

將此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資料利用SPSS 25.0軟件展開統計檢驗,經χ2檢驗獲得計數資料檢驗結果,表現形式為[n(%)];經t檢驗獲得計量資料檢驗結果,以()作為表現形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表達方式為P<0.05。

2結果

2.1牙周相關指標

治療后3個月時,兩組的牙周相關指標數據均下降,觀察組的BOP、BI均較對照組更低,PD、AL測量值則比對照組更少,P<0.05。

見表1所示:

2.2炎性因子水平

治療后3個月時,兩組患者的齦溝液炎性因子指標數據均表現出下降趨勢,觀察組各項指標數據均比對照組更低,P<0.05。

如表2所示:

2.3臨床療效

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是觀察組所得總有效率更高(P<0.05),見表3。

3討論

慢性牙周炎是導致患者牙齒缺失、拔牙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而細菌感染為導致慢性牙周炎的直接病因,會導致口腔齦溝液中出現大量炎性因子,其代謝產物經受損的牙周袋壁進入至血液循環系統,還會引起局部甚至是全身機體炎性反應的發生。對于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而言,牙周基礎治療能夠將菌斑去除,但是牙周袋內壁、根分叉等部位感染難以有效清除,因此需要與其他方法聯合應用。

此次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牙周相關指標、炎性因子水平均得到了顯著改善,且總有效率更高,充分證明了鹽酸米諾環素軟膏+半導體激光的有效性。分析原因在于,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具有較強的抗菌效果,可對細菌蛋白質合成進行抑制。局部用藥后能夠形成一層薄膜附著在局部硬組織上,并緩慢釋放藥性,能夠促使牙菌斑、牙周袋深度減少,并有效控制牙周炎性反應,可促進牙周組織得到修復與再生[2]。但是單獨應用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時,并不能保證其能夠到達窄而深的牙周袋內,故療效有限。半導體激光通過電離、熱等效應能夠將毛細血管封閉,促使出血量減少和局部微循環改善,并可加快炎癥吸收速度。同時半導體激光能夠將牙周致病菌清除,促使牙周袋內炎癥反應減輕[3]。兩種療法聯用能夠增強殺菌抗炎作用,更有助于牙周指標的改善,故可提升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鹽酸米諾環素軟膏與半導體激光聯合治療重度慢性牙周炎所獲得的效果確切。

參考文獻:

[1]濮莉莉,陳丹華,薛晶.布洛芬聯合鹽酸米諾環素對重度慢性牙周炎基礎治療效果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12):124-127.

[2]王秋影,趙志峰,王文阜.鹽酸米諾環素軟膏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2018,31(5):1068-1070.

[3]史冬梅,胡穎.半導體激光輔助重度慢性牙周炎牙周非手術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21):126-12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