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

2022-07-19 23:07張云飛
民族文匯 2022年49期
關鍵詞:優化設計雙減作業

張云飛

摘 要:為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范校外培訓(包括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下簡稱“雙減”),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同時發文闡述了《意見》出臺的背景和過程,表示現在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還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一些問題導致學生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家長經濟和精力負擔過重,嚴對沖了教育改革發展成果?;诖?,本篇文章對“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

引言

如何優化學科作業設計,使之既能讓學生樂于完成作業,又能達成學科育人目標,是極具價值的問題。以往由于存在語文作業布置與教學脫節的情況,如課堂上教的是現代文,布置的作業卻是背誦詩歌,這樣隨意性較強的作業難免讓已經有了獨立思考能力的初中學生或腹誹或質疑?!白鳂I內容與作業目標是否匹配,是判斷作業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無論從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考慮,還是從語文教學效果來衡量,除了課文后面的思考探究和教材配套的練習冊之外,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目標優化作業設計有必要。

一、“雙減”政策與初中語文作業創新之間的邏輯關系

2021年7月24日,《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需要采取措施減輕他們的作業負擔,減輕他們的校外培訓負擔。在這樣的政策號召下,各個學科的教師都開始積極依照政策訴求去進行教育教學行為的調整和改善。而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確保在提質增效的基礎上實現初中語文作業的優化創新,就成為必要之舉。從本質上來講,“雙減”政策要求教育教學能夠提質增效,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學生去機械記憶或者題海戰術去進行學習,課外作業的形式和內容也需要進入創新的狀態,這樣能夠保證在短暫的課外活動時間實現知識的深度理解、技能的扎實掌握、素養的理想發展,借助這樣的方式進入更加理想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格局和環境。

二、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第一,初中語文作業布置過程中存在對作業內容設計不合理的問題。當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依舊按照固有的方式布置傳統作業,讓學生通過機械記憶等形式鞏固知識。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沒有考慮不同年級學生對學習需求的差異性,也沒有考慮學生個體學習的差異性,最終導致不同年級學生和同班級的不同學生布置的作業類型具有極大的相似性,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形成固定化的思維,也會引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厭倦與反感,不能實現語文課程的終極教學目標。作業內容設計得不合理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很多不良影響。第二,初中語文作業布置的形式較為單一。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作業的形式往往按照中考試題題型來設置,目的是通過大量的作業練習加深對考查知識點的印象與理解以取得較高的卷面成績。這種帶有應試思維的作業形式限制著學生語文思維的發散,不利于學生去感受文學魅力、提升語文素養。

三、“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方法

(一)聯結生活,提升思維品質

語文學科有很強的人文性,在設計跨學科作業時有優勢。比如在傳統節假日,作業的設計就可以整合各學科資源,布置一些有溫度的作業。在中秋節,布置作業:以“云破月來花弄影”為主題拍攝一張“我和明月”的照片,一要有一定的文化內涵,二要有一定的新意。從交上來的作業來看,學生對這份作業非常用心。有些學生很重視構圖,特地選擇了古典的園林及燈光做背景來拍攝,有學生會將籃球與月亮置于一個框內,還有將明月當成毛筆的一個點來構圖,很多照片能反映出學生擅長思考的方向和興趣愛好,這些極富想象力的作業背后是他們深思熟慮的體現。同時,當這些照片在學生群里共享時,他們會互相評點各自的創意。這份作業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作業評價上都打開了學生的思路,他們能在共享和評論中互相啟發、互相激蕩。作業賦能可調動學生從書桌走到戶外,抬頭與明月進行心靈對話,也為傳統節日與傳統文化注入了學生生命的氣息與青春的氣場,作的價值在他們的深度思考中得以體現。

(二)注重作業的分時段布置,發揮不同時段的作用

在初中語文作業的設計過程中,語文教師不能只注重布置課后作業,還需要注重作業在課前、課中布置的作用。在課前布置作業,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了解;在課中布置作業,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注重作業的層次性設計,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現代教育大多數以班級為個體開展的統一式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班級中學生在學習上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在作業的布置中,要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注重作業的層次性,根據學生的個性、學習進度、學習能力等制定作業內容,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作業設計上要盡可能減少記憶基礎知識的內容,多增加一些提高學習、難度性較強的作業;針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在作業設計上,要注重能力提升和夯實基礎的結合,讓學生在鞏固基礎的情況下,逐漸促進自身能力的提升;針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作業設計上要降低作業的難度,夯實學生的基礎,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結束語

總而言之,“雙減”背景下,如何設計出注重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多層次、可選擇、成就感強的“菜單式”作業,實現減負增效并舉,已成為當前實踐研究的焦點。一線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努力探索,不斷優化作業設計,以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紅.“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與實施的探討[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20(12):26-28.

[2]范維勝.“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的三個著眼點[J].新課程研究,2020(31):15-17.

[3]孫延娥.“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創新設計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20(12):78.

猜你喜歡
優化設計雙減作業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快來寫作業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基于simulation的醫用升降椅參數化設計
簡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優化策略
作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