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策略思考

2022-07-22 02:11孫耀東
考試周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音樂課堂新課程初中

摘要:如何上好歌唱課,如何上好欣賞課,如何讓學生在一堂音樂課上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興趣中如何掌握音樂知識。文章對于上述問題提出了見解。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音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423.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2-0159-04

如何上好歌唱課,如何上好欣賞課,如何讓學生在一堂音樂課上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興趣中如何掌握音樂知識。在音樂課堂中通過歌唱、音樂欣賞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每一節音樂課堂教學達到讓學生滿意的優質課目的。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 唱歌課是初中音樂的必修課

1. 在學唱歌曲之前,教師必須讓學生有節奏的領讀音樂歌詞,熟悉和領會歌詞所表達的歌詞內容,通過歌詞的領讀讓學生分析和體會是屬于什么性質的歌曲類型,然后教師講解樂曲屬于什么題材,歌詞是屬于什么類型,教師首先講清楚是屬于什么風格的題材。七年級上冊的開篇《彩色的中國》就屬于愛國歌曲。從歌詞第一句“輕輕打開地圖冊,我第一眼就看到的是彩色的中國,碧綠的是草原,金黃的是沙漠,長長的是長江,彎彎的是黃河……”讓學生從歌詞中體會祖國的山河風貌是多彩多姿的,歌詞內容宛如把學生帶到大美山河的旅游勝地,給學生增添了無限的想象空間,給學生豐富的時空想象力,感覺祖國神州大地處處美好,風光無限。

2. 歌曲教唱過程,歌曲教唱過程首先需要發聲訓練,發聲訓練必須符合適齡中學生的特點,主要是掌握學生的音域范圍,這些都是教師注意的事項,音域范圍太低達不到發聲訓練效果,音域太高則有損孩子們的聲帶。一般采用簡單的12345432 | 1 - |音域范圍控制在小字一組的do至小字二組的do之內,發聲訓練要求學生聆聽教師示范,聽著教師彈奏的琴聲,聲音要求連貫圓潤的,節奏正確音準到位,氣息平穩的。從中央C音開始半個音半個音逐步上行訓練到小字二組的dao音。再從小字二組的dao音,下行訓練到小字一組的dao音。發聲訓練之后給學生教唱歌曲,教唱歌曲的第一步必須分樂句教唱,教唱歌曲必須用普通話咬字吐字,做到咬住字頭,引長字腹,收住字尾,一定做到字字歸到韻母上去。然后根據樂曲的情緒進行處理歌曲,《彩色的中國》這首歌曲教師必須教會學生自信,富有感情的歌唱并能做到以情帶聲或者以聲帶情,讓學生逐步掌握歌唱的技能和技巧,這樣通過教師天長日久的訓練才能使學生的歌唱聲音連貫圓潤,這是我對歌唱課的感悟。

二、 音樂欣賞課是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聽賞是音樂學習中必不可缺的內容,如《溜冰圓舞曲》《雷鳴閃電波爾卡》《藍色的探戈》以及《彝族舞曲》。

1. 在學習《溜冰圓舞曲》時首先給學生講清楚什么是圓舞曲,圓舞曲也叫華爾茲,是一種三拍子的舞曲,旋律優美流暢速度可快可慢,節奏型多為四三拍:x x x|x x x|,然后講解如何聽賞音樂的主題和樂段,用什么樂器來演奏,并給學生講清楚管弦樂隊的組成。管弦樂隊的構成有四大塊,是由弦樂組、木管組、銅管組、打擊組構成,每個組都有各自的特色。弦樂組一般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倍大提琴組成。弦樂組的音色優美抒情動人,在大型的小提琴協奏曲中,第一小提琴手還可以擔任獨奏。木管組主要有長笛、單簧管、雙簧管以及大管等,是交響樂隊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們的音域寬廣、音色柔美纏綿、音樂的表現力極強。銅管組樂器包括小號、圓號、長號等。管樂組的特點是音色清脆明亮,具有極強的號召力,尤其是小號的音色具有號召性和戰斗性,給聽眾一種勇往直前奮發向上的英雄氣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打擊組是樂隊必不可缺的組別,由定音鼓、大鼓、銅鈸、三角鐵、木琴以及鑼組成。打擊組的作用非常巨大,主要是音樂在高潮時能起到烘托性的作用,在管弦樂隊中,這四個組在指揮的手勢動作下互相配合協調下合成管弦樂。

2. 在欣賞《雷鳴閃電波爾卡》樂曲時首先介紹曲作者小約翰·施特勞斯以及音樂作品。小約翰·施特勞斯被后人稱為“圓舞曲之王”,他的主要作品有《維也納的森林》《藍色的多瑙河》《藝術家的生活》《香檳》等。今天我們欣賞的《雷鳴閃電波爾卡》樂曲是1968年為維也納狂歡節所創作的一首管弦樂合奏曲,曲作者要表現的是在令人興奮的節日里,人們聚集在金碧輝煌的大廳里舞蹈,此刻在外邊大雨傾盆、雷鳴閃電、狂風亂卷這樣一種情景。首先把樂曲的背景講解清楚,然后給學生播放視頻,從視覺以及聽覺激發學生對波爾卡音樂的興趣,學生在聽賞音樂之后,再介紹波爾卡音樂,它是19世紀產生于波希米亞,后來在整個歐洲特別流行的一種舞蹈,通常為二拍子音樂,師生可以共同拍一拍波爾卡典型的節奏型。

播放視頻的過程中應該分段欣賞,聆聽a主題。選擇有代表性的打擊樂曲進行欣賞,再次聆聽a主題感受樂曲中力度的變化,從而教師講出音樂漸強在樂曲中表現出來的特點,由音樂感受雷聲越來越近的作用。音樂漸弱效果是雷聲越來越遠了,換句話說音樂的力度強弱決定聲音的遠近。音樂常常把聽覺和視覺聯系在一起了,再穿插典型的樂曲。譬如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拉纖的纖夫們的位置就是由力度記號表示出來的。力度越弱,表示纖夫們離我們越遠。力度越強則表示纖夫們離我們越近,都是用力度記號表現出來的。

3. 在學習欣賞《藍色的探戈》探戈時,首先介紹探戈的起源,它是阿根廷一種社交舞曲,為四二拍子或者四四拍子,也是交際舞的一種,后來流行在歐洲各個國家,但是流行到歐洲以后音樂的節奏以及風格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后來探戈樂曲與多種舞曲交織混合發展而成形成一種旋律獨特,速度緩慢、節奏以傳統的阿根廷節奏為主,19世紀流行于南美各大洲,1938年以后傳遍世界各地,然后把歐洲風格的探戈節奏和拉丁美洲風格的節奏給同學們進行對比。

拉丁風格的節奏是:

x.xxx | xxxxx|

歐洲風格的節奏是:

xxxxx| xxxxx|

教師從節奏上分析音樂的變化,再播放歐洲風格的探戈音樂和拉美風格的音樂,進行比較聽賞,讓學生先聽賞然后教師再講解,究竟是在音樂的節奏上起變化了還是風格上起變化了,教師提出問題,然后逐一解決問題,讓師生互動共同解決問題。

4. 聽賞琵琶獨奏曲《彝族舞曲》。先解釋琵琶這種民族樂器。琵琶是我國的傳統撥弦樂器,四根琴弦,常用于獨奏合奏以及伴奏。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公元5世紀以后傳入我國,在近千年的運用中如相和品逐漸改進增多,改橫抱為豎抱?,F在的琵琶相品按照十二平均律排列,能奏全部的全音和半音,音域可以達到四組半,能做任何轉調,從音色方面講,低音區淳厚低沉,中音區柔和明亮,高音區清脆堅實,最高音區尖銳緊張。琵琶這種樂器既能奏氣勢宏偉的“武曲”,又能奏優雅抒情細膩輕巧的“文曲”。琵琶奏法復雜多樣,表現力非常豐富,在民族樂隊中主要演奏主弦律,也可以演奏和弦。

全曲分為ABCD四個段落。A段落是慢板,是柔和柔美的音樂形象,音樂主題變化不大,主題音樂中帶有裝飾音的特點。B段分兩部分音樂組成,第一部分音樂采用四二拍的快板,突出第一拍的重音,節奏采用前八后十六和八分音符的結合,音樂變化重復讓學生聆聽到音樂中哪些地方強悍,哪些地方歡樂。B段第二部分整體采用流暢性的,在聽賞音樂主題時注意由強到弱的對比。C段音樂是粗壯的,音樂旋律是變化重復。D段音樂主題是廣板,富有激情的音樂。整個音樂的旋律多用6 1 3 5這些音,幾乎沒有“4”音和“7”音,這就是民族音樂的靈魂,都是以五聲調式的傳統音樂寫成的,形成具有典型意義的民族舞曲。

教師在引導學生聽賞完《彝族舞曲》之后,繼續介紹彝族民歌。把“彝族舞曲”和“彝族民歌”同時進行比較,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彝族分布在川、云、貴、廣。彝族文化悠久而發達,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彝族民歌簡練樸實,結構方整對稱,曲調遼闊明快,田野氣息濃厚,表演形式多樣。教師啟迪學生以發散思維方式聽課,教師以多形式多角度的方式給學生講授,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學習音樂,就會聆聽音樂,不但增強了課堂的知識性,更充滿趣味性。

三、 民族民間歌曲是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核心

民歌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歲月的長河里,經過人們不斷地加工改編提煉不斷地完善而日臻完美,在七、八年級的音樂課堂教學中遇到的民歌,大部分是蒙古族民歌、藏族民歌、新疆民歌等,這些少數民族的民歌由于本民族的地域特征,民族語言不同、民族性格不同、民族氣質不同,所以都有自己的特色。

1. 蒙古族音樂在課堂教學中的講解。如蒙古族歌曲《銀杯》《牧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些歌曲都是屬于蒙古族音樂,給學生講解蒙古族音樂時,首先分析這些典型的音樂是長調還是短調,還是屬于抒情性質的歌曲。長調主要流行在內蒙古牧區,節奏自由、旋律舒展、句尾悠長。短調則是節奏整齊、旋律抒情優美、多為敘事或者描寫一位英雄人物,流行于內蒙古農業地區。課本中《銀杯》就屬于短調音樂,譬如《嘎達梅林》就描寫的是一位英雄人物,也屬于短調音樂。歌曲《銀杯》的題材就是屬于蒙古族人們聚會時歌唱的“宴歌”?!赌粮琛肪蛯儆陂L調的范疇,樂曲中的典型的歌詞是“藍天、白云、羊群、草原”。而且從歌唱的旋律來分析,節奏比較自由,句尾悠長舒展。從曲式上屬于一段體,由一個樂段構成,只有一個音樂形象,只有一種音樂意境?!睹利惖牟菰业募摇愤@首歌曲屬于抒情性質的歌曲。歌詞中“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灣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用鳥兒、駿馬、云朵、牛羊,這些典型的詞匯描繪的是蒙古族草原的特征,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2. 新疆民歌在課堂中的講解。首先給學生講新疆的地域特征,新疆地域遼闊,位于中國的西北地區,處于亞歐大陸腹地,與西藏、青海、甘肅相鄰。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以及漢族等。所以新疆民歌非常廣泛,新疆每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民歌,課本中《青春舞曲》屬于維吾爾族民歌,《我的金色阿勒泰》屬于哈薩克族民歌,《在那銀色的月光下》是屬于塔塔爾族音樂?!肚啻何枨贰疤栂氯ッ髟缫琅f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美麗小鳥一去無蹤影,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歌詞描寫讓人們珍惜時間,珍惜光陰,珍惜青春。王洛賓搜集改編《青春舞曲》,旋律優美抒情,歌唱效果朗朗上口,多用十六分音符和前八后十六音符結合完成,樂曲短小精悍,歌唱速度中速稍快?!段业慕鹕⒗仗愤@首歌曲屬于冬不拉彈唱歌曲?!对谀倾y色的月光下》也是王洛賓編曲的,歌曲屬于中速抒情性質,既可以獨唱也可以合唱。這首樂曲是弱起音樂,樂曲開始第一小節是叫弱起小節,弱起小節首尾相加構成一個完全小節。樂曲是一個三段體題材,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構成三段體曲式,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同等重要,其作用各不相同,但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第一段和第三段是變化重復,第三段由于樂曲轉調在聽覺上給整個樂曲帶來了不一樣的音樂感覺。給學生講清楚這些音樂特點,學生會逐漸了解新疆音樂的特點。

3. 新疆本民族的樂器以及傳統大曲。

①熱瓦普:是流行于新疆維吾爾族以及塔吉克地區的撥弦樂器。演奏時將琴橫置于胸前。王洛賓搜集整編的《青春舞曲》就是用熱瓦普樂器來演奏的。

②冬不拉:是哈薩克族的撥弦樂器,常常用于獨奏或者合奏與伴奏,流行在新疆阿勒泰、伊犁、巴里坤等地區?!段业慕鹕⒗仗愤@首樂曲是用冬不拉來彈唱的。

③傳統大曲:《木卡姆》是維吾爾族的傳統大曲,是由民歌、歌舞以及器樂組成的,由于它有十二套之多,所以稱“十二木卡姆”?!笆究贰北宦摵蠂炭莆慕M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上關于新疆音樂特點以及傳統大曲的講解,學生會對新疆民歌和新疆民族樂器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四、 歐洲風情的音樂課是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不可缺少的內容

不論是民族音樂還是歐洲音樂,都要讓學生掌握作曲家寫作的音樂背景以及地域特征。這樣學生才能理解音樂、體會音樂、掌握音樂。下面我就根據我上課實際情況介紹《桑塔露琪亞》《伏爾加船夫曲》《我的太陽》?!渡K剁鱽啞穼儆诖?,歌曲抒情優美多采用八三拍子或者八六拍子等。這類拍子具有均勻晃動和輕舟蕩漾的音樂感覺?!段业奶枴穼儆谝獯罄窀?,樂曲是采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人們常見的《我的太陽》版本是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演唱的,還有帕瓦羅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三人演唱、管弦樂隊伴奏的《我的太陽》音樂會。在上《伏爾加船夫曲》一課時,主要通過列賓的一幅油畫展開講解,讓學生想象船夫們的辛苦,再說明強弱力度記號表現聲音的意義。用由弱到強的力度記號,說明聲音越來越近,這是本節課的核心。

綜上所述,在多年來倡導實行的新課程改革中,每個教師都摸索出具有各自特色的課堂模式。目前教育部在實行“雙減”政策,減少課外培訓負擔,減少作業負擔。通過多年初中音樂課堂實踐與體會,只要做一個師德高尚的人,愛崗敬業,一切為了學生,踏踏實實的工作,做好學生的引路人,上好每一節讓學生滿意的課,才能成為一名讓學生和家長滿意人民的教師。

參考文獻:

[1]王長發.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J].新課程,2015(35):254.

作者簡介:孫耀東(1972~),男,漢族,甘肅定西人,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公園路中學,研究方向:音樂教學。

猜你喜歡
音樂課堂新課程初中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適應性教材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