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孔胸腔鏡在右上肺段切除中的臨床應用

2022-08-03 07:10戴天陽
西南醫科大學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肺葉單孔胸腔鏡

胡 智,戴天陽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胸外科(瀘州 646000)

胸腔鏡手術(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最早于二十世紀初在臨床上應用于肺部疾病治療。SWANSON 等[1]首次通過RCT 試驗確認胸腔鏡肺葉切除在臨床上的可行性。而單孔胸腔鏡技術(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UVATS)是胸腔鏡進一步微創化的表現。單孔胸腔鏡最初用于肺葉楔形切除[2],之后單孔胸腔鏡在肺葉、全肺、支氣管袖、肺動脈袖式切除重建等術式中逐步開始應用[3-8]。近年來隨著胸腔鏡手術的經驗積累和器械改進,單孔胸腔鏡在全球范圍內逐漸興起,隨著JCOG0802等臨床試驗數據公布及肺癌早篩的普及,肺段以及聯合亞段切除術在臨床應用日趨廣泛,但肺段切除術在解剖和操作方面的要求有別于過往[9-10]。本文通過分享國內外研究經驗,以2021 年1 月至6 月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胸外科行右肺上葉S1、S2、S3 段切除術的病人為例介紹完全單孔肺段切除的流程、技巧及一些單孔胸腔鏡思考,希望對此類手術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病人共16 例,其中男7 例、女9 例,中位年齡52.5(36~68)歲。術前常規采用胸部高分辨薄層CT及三維重建檢查,明確病變大小、性質、位置,并完成對靶段切除范圍、段門支氣管及血管分支變異情況的評估。以結節最大直徑≤2 cm,磨玻璃病變(groundglassopacity,GGO)成分≥50%作為手術指征。術前完成腫瘤轉移排查,常規行血實驗室檢測、心肺功能評估,對于高齡(≥70歲)和/或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脈鈣化明顯的病人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病人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病人一般資料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1.2 手術方法

病人取健側臥位,靜脈吸入復合全麻。術者,扶鏡手居于病人腹側,助手居于病人背側。切口取腋后線第5 肋間(3~4 cm),放置保護套,切口后緣垂直置30度胸腔鏡,助手扶住肺葉牽拉鉗。手術入路:S1段切除通常經奇靜脈弓下入路;S2 段切除經后縱膈上葉支氣管入路;S3段切除一般打開水平裂,經肺靜脈入路。靶段結構解剖處理:①S1段切除:于奇靜脈下緣打開縱膈胸膜顯露肺門,游離V1a+b(肺靜脈最上分支并向肺尖走形)并切斷;進一步往深面解剖顯露A1 和A3,優先切斷A1 腹側分支,血管以絲線或Hem-o-lock 結扎后超聲刀離斷。解剖上葉支氣管向后縱隔背側確認B1和B2 分叉,分離后依據支氣管粗細選擇適宜釘艙離斷,膨脹萎陷確定S1 邊界,沿V1b 和V2a,膨脹萎縮線切割。②S2 段切除:暴露中心靜脈,向腹側、外周牽拉V2,切斷沿上葉下緣走形的V2t,進一步往深面解剖顯露A2 的后升支,顯露離斷A2 后段升支后辨識B2 與B3。膨脹萎陷確定S2邊界,沿V2a和V2c,膨脹萎縮線切割。③S3 段切除:打開縱膈胸膜顯露肺門,識別V1b,進一步往深面解剖中央靜脈,并向外周游離,依次顯露V3b、V3a和V2c,離斷V3b,辨別A1和A3,A3一般走行于V1b腹側。離斷A3后,分離B3前面的淋巴結并予以顯露B3 離斷。膨脹萎陷確定S3 邊界,沿V1b 和V2c,膨脹萎縮線切割。段間平面在靶段門結構離斷后,沿靜脈或支氣管向肺實質游離,經麻醉師純氧鼓肺后自然萎陷,約20 min 左右以直線切割縫合器配合超聲刀裁剪段間平面,術畢切口上下肋間以羅哌卡因行肋間神經阻滯,放置胸腔引流管連接負壓引流球或水封瓶,手術結束。

2 結果

2.1 手術結果

16例病人均在單孔操作下順利完成,無術中中轉。13 例病人為單個病灶,3 例合并同側病灶同期行手術切除,中位手術時間145(80~205)min,中位術中出血量50(20~150)mL,中位術后胸管留置時間3(3~12)d,中位術后住院時間4(4~8)d,病灶中位最大直徑1.1(0.8~1.8)cm。術后病理: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 8 例、微浸潤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7 例、浸潤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1 例。中位采樣淋巴結3(1~9)個。術后并發癥包括:1例病人持續少量肺漏氣,帶管出院,出院后1 w返院拔管。全組無圍術期死亡,病人手術結果詳見表2。

表2 病人手術結果Table 2 Surgical results

2.2 右上肺段解剖辨識及手術處理

A1 和A3 段動脈分支源于肺動脈上干,A2 上行動脈起源于葉間動脈,84%的病人存在A2 反支。NAGASHIMA[11]曾用三維重建技術將右肺上葉動脈走行進行了總結分類(見圖1),其中上干型:右肺動脈的第一支;下干型:右主肺動脈的第二支,起源于動脈的縱隔面,位于肺動脈上干至中葉的近端區域之間;升支型:起源于右肺動脈的葉間部分,通常從第一中葉動脈的遠端分支。上干型(Tr.sup)+升支型(A.asc)占71.9%。下干型(Tr.inf)占17.1%,并可進一步分為兩個類型,Tr.sup+Tr.Inf+A.asc(13.7 %)和Tr.sup +Tr.inf(3.4%)。單純上干型(Tr.sup)占9.9%。

圖1 右上肺動脈各支走行模式圖[11]Figure 1 Types of branching in the right upper lobe arteries

如果A1 分支和A2 反支難以區分,應保留A1 背側分支,因為它可能是A2反支。確認不是A2反支后,首先理斷A1腹側分支。右上肺支氣管分為B1、B2和B3,走行大體可分為三類:三叉型(B1、B2、B3獨立走行)最常見,占44.1%;雙叉型占29.3%,包含三個亞型:B3和B1+2 占14.4 %,B2 和B1+3 占8.8 %,B1 和B2+3 占6.1%;B1 缺失型(B2+BX1a 和B3+BX1b)占4.9%,B2缺失型(B1+BX2a 和B3+BX2b)占2.3%;四分型(B1a+B1b+B2+B3)極為少見,僅占0.8%。右上肺支氣管各支走行分類見圖2。

圖2 右上肺支氣管各支走行模式圖[11]Figure 2 Types of branching of the right upper lobe bronchus

當計劃S2 或S3 節段切除術時,辨識B2 和B3 尤其重要,手術中應將肺葉牽向腹側,尋找V2a+b,可以觀察到B2 走形于V2a+b 前,而B3 走形于V2a+b 后,這有助于暴露B2和B3。段間靜脈源于尖段V1和中央靜脈V.cent。V1b(S1和S3的段間靜脈)和V2a(S1和S2的段間靜脈)走行于S3和S2段。事實上現階段的膨脹萎陷是基于靜脈回流,而非支氣管邊界。右上肺段切除中,多采用肺門靜脈入路,SHIMIZU[12]曾總結了右上肺靜脈分支走行歸納為四類(見圖3):前干合并中心靜脈型(Anterior with Central)約占80%,而前干合并中心靜脈型(Anterior with Central)根據前干組成可分成Iab 和Ib兩種亞型;單純前干型(V1-2匯入V.ant)約占12%;單純中心靜脈型(V1-2匯入V.cent)約占7%。

圖3 右上肺靜脈各支走行模式圖[12]Figure 3 Types of branching of right upper lobe veins

Iab 亞型:前干收納V1a 和V1b,V2c(S2 和S3 的段間靜脈)匯入中心靜脈,V1b(S1和S3的段間靜脈)流入V.ant。Ib 亞型:前干僅收納V1b,V2c(S2 和S3 的段間靜脈)匯入中心靜脈,V1b(S1和S3的段間靜脈)流入V.ant。當計劃S1或S3節段切除術時,有必要肺門向遠端游離,以確定V1b。在中央型中,VX1b(S1和S3的段間靜脈)流入V.cent,經葉間裂顯露中心靜脈就顯得十分重要,尤其對于S1和S2切除,VX1b在V2c外側流入V.cent,還是在V2c中央側流入V.cent。當S1或S2節段切除計劃用于此型時,如果V2c 被錯誤地識別為V.cent,則無法識別V2a(實際上是VX2a),因為V2a 流入V.ant。V1b(S1 和S3 的段間靜脈)流入V.ant,當計劃S1或S3 節段切除術時,有必要肺門向遠端游離,以確定V1b。V3a和V2c術中容易辨識錯誤,一般根據其與V.cent的匯入角度加以輔助鑒別。V2c位于斜裂后上側,走行常與V2a+b 伴行,V3a 起源于V.cent,走行垂直進入肺裂中央。

3 討論

解剖性肺段及肺葉切除術研究方面,單孔胸腔鏡肺段切除過程中,解剖變異度大是手術難點[13-14]。手術切除流程可結合傳統開胸和VATS經驗,首先從肺裂入路,建立隧道離端葉間裂,解剖靶段血管[15-16]。難點在肺裂融合的處理,牛玲莉等[17]介紹單向式切除的理念可供學習。

AL-AMERI等[18]回顧分析了瑞典卡羅琳斯卡大學醫院2016年至2018年肺癌病人資料,發現單孔淋巴結清掃的陽性率和多孔沒有差別(0.8% VS 1.4%)。MATSUURA 等[19]通過PSM 分析2017 年至2020 年胸腔鏡資料,發現單孔淋巴結清掃數量不低于多孔。本團隊總結發現手術過程中應充分松解肺門、縱隔結締組織;在離端支氣管前,肺葉牽拉便于顯露7、10 組淋巴結,尤其對于7組淋巴結,助手應牽拉肺葉朝向前縱隔使隆突區域擴大、變淺,同時用彎頭吸引器適當推擋周圍血管、食管;而對于2R、4R 組淋巴結,首先從奇靜脈弓下方緊貼腔靜脈后氣管表面解剖,彎頭吸引器則將奇靜脈弓挑起,直至解剖至弓上再打開上縱隔胸膜,再用吸引器弧面將大塊淋巴結結締組織推擋至后縱隔,逐步顯露切除2R、4R組淋巴結。

單孔胸腔鏡對血管的解剖離端是手術成敗的關鍵。軟質束帶穿過血管間隙或段支氣管后牽拉束帶后置入切割縫合器,可以解決單孔角度受限的問題[20]。我們體會:血管牽引與切割器的放置呈反向作用,極易撕裂出現術中出血,應極為謹慎。而對于大血管離端,切割路徑遠端充分解剖極為重要,同時切割器頭端安裝鷹嘴可以降低難度。估計出血可能或段門粘連的情況,可預先阻斷肺動脈后進行解剖。肺段術后漏氣是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劉磊等[21]報道了銩激光處理肺組織切割,這說明銩激光技術在防止肺斷端漏氣方面具有足夠的安全性。我們體會肺段裁剪過程中,對段門的充分松解,實現段裂降維切割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肺漏氣的發生。胸腔鏡術后疼痛是術后常見的并發癥。TOSI[22]利用意大利VATS數據庫資料,回顧分析了臨床I-II期NSCLC肺葉切除術病人單孔VATS和三孔VATS的臨床資料,發現單孔VATS肺葉切除術在術后第2、3 d具有較高的(中度/重度)疼痛風險。PERNA等[23]開展了一項比較單孔VATS 和多孔VATS 肺葉切除術的隨機單中心研究,結果發現前3 d的視覺模擬疼痛評分中位數沒有顯示出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分別為P=0.58、P=0.64、P=0.85);同樣,前3 d嗎啡使用的中位數也沒有顯示出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分別為P=0.72、P=0.81、P=0.64)。以上研究結果提示單孔VATS 并沒有在減少術后疼痛方面體現優勢。本研究團隊術中使用切口保護套,器械也多以垂直位進入胸腔操作,術畢采取肋間神經直視下神經阻滯,術后采用靜脈、口服以及外用止痛貼等進行鎮痛。我們認為不應當簡單以切口數目來預測術后疼痛程度,單孔微創下多模式鎮痛才是病人獲益途徑。周健等[24]對2 112 例圍術期單孔與三孔胸腔鏡肺葉臨床資料進行匹配分析發現,兩者在圍術期效果方面并沒有顯著差異。MAGOULIOTIS等[25]開展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單孔VATS 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OR=0.76(95%CI:0.62~0.93),P=0.008],胸管持續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縮短,但術后疼痛程度未發現顯著差異。

4 結論

通過對國內外經驗以及本團隊的實踐總結,我們認為單孔VATS 是安全、可行的,但仍缺乏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手術處理上,支氣管變異度較大,切除前應做三維規劃,術中標準操作流程仍有待進一步規范。入路根據肺裂發育,靜脈優勢特點來選擇。段間靜脈變異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難度。

(利益沖突:無)

猜你喜歡
肺葉單孔胸腔鏡
肺葉間裂發育變異及其影像學評價進展
氯化鉀與蘿卜湯促進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卵巢良性腫瘤術后排氣的臨床分析
胸腔鏡下交感神經鏈切斷術治療手汗癥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
不同肺復張方法應用于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中的臨床效果比較
胸腔鏡下胸膜活檢術對胸膜間皮瘤診治的臨床價值
婦科單孔腹腔鏡手術護理中快速康復理念的實施效果探究
體位護理對胸腔鏡手術術后快速康復的應用
雪后
幽靈
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與三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肺癌的臨床療效對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