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小斑病抗病QTL的鑒定與效應分析

2022-08-06 00:54李志敏杜文杰李政李雪迎趙蕭笛賈琳
信陽農林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親本斑病抗病

李志敏,杜文杰,李政,李雪迎,趙蕭笛,賈琳

(河南農業大學 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玉米小斑病是由長蠕孢菌(Cochliobolusheterostrophus)侵染、主要為害玉米葉片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在玉米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在抽雄和灌漿期發病比較嚴重,是中國玉米產區重要病害之一。受耕作傳統、品種和氣候的影響,在我國玉米主產區的黃淮海地區,玉米小斑病的發生逐年加重。據統計,在發病嚴重的區域,一般年份減產15%~20%,嚴重的達50%以上[1]。選育和推廣抗病品種是防治玉米小斑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而開展抗病遺傳規律研究,鑒定主效抗病QTL,可以為玉米小斑病的解析與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已有研究表明,玉米小斑病的抗性是一個復雜的數量性狀,由多個微效基因或數量性狀位點共同控制,不同基因或位點之間多表現為加性效應、顯性效應和上位性效應[2-4]。其中,在玉米第6染色體短臂上存在一個隱性抗病位點rhm,與標記UMC85和p144相連鎖[5-7]。隨后,Zhao等利用近等基因系(H95rhm和H95)組配的分離群體,對rhm進行了精細定位,將抗病基因限定在8.56Kb的區間內,并鑒定到一個編碼賴氨酸組氨酸轉運子的基因LHT1(lysine histidine transporter 1),可以作為rhm的候選基因。推測其抗病分子機制,可能與LHT1外顯子中354bp片段的插入而導致蛋白合成提前終止有關[8]。然而,由于rhm僅在玉米散粉前表現出抗病的特性,散粉后抗性迅速下降,極大地限制了其在玉米生產上的應用[9]。Balint-Kurti等發現玉米成株期和苗期小斑病抗性位點存在一定的差異,利用Mo17(抗)×B73(感)組配的RIL群體,鑒定到3個成株期主效抗病位點,分別位于玉米第1染色體(1.10區)、第3染色體(3.04區)和第8染色體(8.02/03區)上[10-11];利用相同的作圖群體,又對苗期抗性進行了分析,共鑒定到6個抗病位點,分別位于第1、2、3、6、7和8染色體上,其中在第1和第3染色體上鑒定到的抗病位點,與成株期抗病位點的位置比較接近[12]。此外,Balint-Kurti等還利用熱帶抗病材料NC300與感病自交系B104組配的RIL群體,在玉米第3染色體(3.03/04區)和第9染色體(9.03/04區)檢測到主效的小斑病抗病位點[13-14]。通過不同親本組建的不同群體的抗病遺傳機制報道可以看出,玉米小斑病抗病位點幾乎遍布整個玉米基因組,同時存在抗病熱點區域[15-17],這些抗病熱點區域分別位于玉米第3染色體(3.03/04區)、第6染色體(6.00/01區)和第9染色體(9.02/03區)上。

為進一步研究玉米小斑病的抗病遺傳機制,為抗小斑病育種提供更好的理論支撐,本研究選用1份來自CIMMYT的含有熱帶血緣的優良抗病自交系CIMBL29和感病自交系GEMS41組配了連鎖群體,并利用高密度SNP標記構建的連鎖圖譜,鑒定抗病基因位點,對其抗病的遺傳效應進行分析,為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材料包括來自含有熱帶血緣的抗病親本CIMBL29、感病親本GEMS41、以及以GEMS41為輪回親本,發展的包含179個家系的BC2F4群體。

1.2 田間試驗設計

2017年在河南長葛、2018年在河南西平分別種植試驗群體,包括親本和179個BC2F4群體家系。田間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單行區,行長4米,行距0.66米,株距0.25米,2次重復。田間管理與常規生產管理相同。

1.3 抗病性鑒定

在玉米13~14片葉時(播種后45天左右),采用人工噴霧接種的方法,接種玉米小斑病病原菌,病原菌由河南農業科學院植保所郝俊杰研究員提供,接種濃度為5×105孢子/毫升。在人工接種后4周對家系的小斑病發病情況進行調查,并采用1~9級的抗、感分級標準進行抗性級別劃分,其中,1級只在少數葉片有分散的小斑病病斑,發病面積占總葉片面積比例小于5%;3級只有植株下部葉片輕度發病,面積不超10%;5級植株下部葉片發病嚴重,葉片上病斑較多,中部葉片發病中等,上部葉片基本不發病,發病葉片面積占比31%~50%;7級植株中、下部葉片嚴重發病,上部葉片也少量發病,發病葉面積占比在51%~70%;9級植株葉片都嚴重發病,植株葉片大于70%有病斑,枯死或整株枯死。

1.4 遺傳連鎖圖譜構建和QTL作圖

在玉米出苗后8~10片葉時期,采集親本和群體內新鮮的家系葉片提取總DNA[18]。采用中玉金(北京)公司開發的9.4K SNP芯片對親本和群體家系的基因型進行檢測。獲得SNP標記的基因型信息后,篩選在親本CIMBL29和GEMS41間有多態性的SNP 標記,刪除缺失率高(>10%)、雜合度高(>10%)的標記。采用中國農科院王建康研究員課題組開發的完備區間作圖IciMapping軟件[19]構建遺傳連鎖圖譜。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抗病親本CIMBL29的帶型用“0”表示;感病親本GEMS41的帶型用“2”表示;雜合帶型用“1”表示;缺失帶型用“-1”表示。采用“group”命令(LOD=2.5)對每一個標記進行分組,標記分組后,采用“ripple”命令確定標記在玉米10條染色體上排列順序。采用完備區間作圖軟件IciMapping中的ICIM-ADD模型(加性效應模型),評估群體遺傳效應并判定其顯著性[20]。

1.5 數據統計分析

對調查群體家系和親本的表型數據,使用SPSS 2.0軟件計算病害表型數據的平均值和標準差;進行方差分析時,按變異來源,病害表型的總變異可分為家系變異和環境變異。廣義遺傳力計算公式:

H2=σ2g/(σ2g + σ2ge/n +σ2e/nr)

其中,σ2g為基因型方差,σ2ge為基因型與環境之間的互作方差,σ2e為誤差項方差,重復數為r,環境個數為n。

2 結果與分析

2.1 遺傳連鎖圖譜的構建

使用9.4K SNP芯片對群體家系和抗病親本CIMBL29及感病親本GEMS41的基因型進行檢測,共篩選出1044個在親本CIMBL29和GEMS41間表現出有多態性的SNP標記。采用完備區間作圖IciMapping軟件,利用這些親本間有多態性標記構建了包含179個家系的群體遺傳連鎖圖譜。采用LOD>2.5標準,將1044個標記分成10個連鎖群分別對應玉米基因組的10條染色體,遺傳連鎖圖譜總長2235.55 cm,SNP標記間平均距離為2.14 cm(表1),其中,在玉米第1染色體上的標記數目最多,有168個;第10染色體包括的標記數目最少,只有61個。構建的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為繼續開展抗病基因鑒定和QTL作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表1 SNP標記在玉米10條染色體上分布

2.2 玉米親本和作圖群體的小斑病抗性表型分析

在2017年和2018年,親本CIMBL29、GEMS41和作圖群體的179個家系在玉米小斑病抗性上呈現廣泛的變異(表2)。其中,親本CIMBL29表現為高抗玉米小斑病,2017和2018年兩個環境條件下的抗性級別分別為1.5和1.3級;而親本GEMS41則表現為高感玉米小斑病,2017和2018年兩個環境條件下的抗性級別分別是7.6和7.4級。對作圖群體在兩個環境的抗性表型的方差分析可知,基因型對BC2F4群體小斑病抗性的影響均達到極顯著水平,而環境間,以及基因型x環境互作不顯著,說明小斑病抗性變異主要受基因型控制;進一步分析表明,2017年和2018年小斑病抗性均表現出較高的遺傳力,遺傳力分別是0.85和0.84,兩個環境條件下的遺傳力為0.82,群體家系較高的遺傳力,說明遺傳變異主要由基因型決定。

表2 玉米小斑病作圖群體和親本的抗性級別和遺傳力

2.3 玉米小斑病抗性QTL定位及基因效應分析

對2017年和2018年的小斑病表型分別做QTL分析。由表3可知,兩個環境條件下共檢測到4個抗玉米小斑病QTL,分布在第1、5、6和8染色體上,單個QTL表型貢獻率為5.8%~10.9%,加性效應值為0.26~0.53。其中,在玉米第1和6染色體上檢測到兩個環境條件下一致的QTL(qSLB1和qSLB6)。qSLB1在2017年和2018年的加性效應值分別為0.53和0.50,分別可以解釋9.3%和10.9%的表型遺傳變異。qSLB6在2017年和2018年的加性效應值分別為0.32和0.26, 分別可以解釋6.6%和6.3%的表型遺傳變異。這2個共同檢測到的QTL可以認為是穩定的小斑病抗性QTL。此外,還在單個環境條件下檢測到2個QTL,分別位于第5和第8染色體上。

表3 作圖群體玉米小斑病抗性QTL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在構建高密度SNP分子標記遺傳連鎖圖譜的基礎上,采用QTL作圖,對由抗病自交系CIMBL29和感病自交系GEMS41組建的BC2F4群體的小斑病抗性進行了QTL定位。在玉米基因組中共檢測到了4個抗病QTL,可以解釋5.8%~10.9%的表型遺傳變異;2個環境都在第1和第6染色體檢測到抗病QTL (qSLB1和qSLB6),這2個共同檢測到的QTL可以認為是比較穩定的小斑病抗性QTL。

利用B73參考基因組數據庫( http://www.maizegdb.org) 對這兩個QTL 區間內的基因進行了初步分析,結果發現在qSLB6區域,已經分離了抗小斑病rhm的候選基因LHT1[8]。第1染色體的qSLB1區域存在一個抗玉米大斑病的熱點區域qNLB1.02,該區域有一個編碼植物抗病相關蛋白基因(ZmREM6.3)[21]。本研究在第8染色體bin8.06區檢測到qSLB8,在此區間存在一個抗大斑病基因Htn1[22],此外,該區間還存在另兩個抗大斑病基因Ht2和Htn1。通過比較已經報道的抗病基因與本研究的抗小斑病位點,初步認為,抗小斑病位點位于抗病基因的熱點區域。此外,在單個環境下,第5染色體上檢測到qSLB5,這個抗病位點與前人報道的抗病熱點區域不同,可能是新的抗小斑病位點,有待進一步驗證和研究。

玉米病害抗性通常是復雜的數量性狀,選擇適合的作圖群體是進行QTL作圖的前提。本研究在作圖群體選擇上,與常用的遺傳作圖群體(如重組自交系群體)相比較,本研究利用的作圖群體是選用感病親本GEMS41作為輪回親本,抗病親本CIMBL29為供體親本,通過1 次雜交、2 次回交和3次自交發展的BC2F4群體。該群體的一個突出的優點是群體家系的開花期變異小,相對比較一致的開花期有利于病原菌接種和表型鑒定,保證了抗性表型數據采集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奠定了QTL定位的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親本斑病抗病
甘蔗常用親本的田間自然耐寒性測定及評價
我國小麥基因組編輯抗病育種取得突破
多親本群體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2020.7.6 萊肯生物)
淺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點及防治技術
植物細胞內存在“自殺神器”
試論玉米大斑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治
玉米斑病綜合防治要點
1982—2011年江蘇大麥育成品種親本分析
2007年上海生物高考卷部分遺傳題解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