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城石質山地植被恢復關鍵技術

2022-08-10 07:53趙曉娥劉少波馮雨星程敏黃昱董亞飛
科技資訊 2022年16期
關鍵詞:蒲城石質山地

趙曉娥 劉少波* 馮雨星 程敏 黃昱 董亞飛

(1.陜西省林業科學院 陜西西安 710082;2.乾縣乾陵風景林場 陜西咸陽 713300)

蒲城石質山地區的土地條件相對較差,土層薄瘠、石多、土壤含水量低、保水能力低下。由于地質情況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存在造林上的困難,并且要投資較多的成本,這也成為該區域植被恢復工作有效展開的最大障礙[1]。為改變苗木生長的環境,并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最大限度進行坡面截流,提高栽植穴土壤含水量,改善樹坑區域栽植環境,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植樹造林的時候必須要打破傳統造林方式,充分利用現有的營養土配方、樹木栽培原則、整地技術、種植方法,建立科學、有效且因地制宜的植樹造林方式,大力開展攻堅造林,改善自然生態環境,有效加快蒲城石質陽坡和瘠薄裸露石質山地的造林綠化速度,對于構建陜西省渭北地區和諧的空間,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城石質山地區特點

蒲城位于陜西省東部,處于關中平原與陜北黃土高原的過渡帶,地處東經109°20'17''~09°84'48'',北緯34°44'50''~35°10'30'',地形以臺原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原山地;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全年多東北風,次為西南風,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年平均氣溫14.7 ℃,降水量519.9 mm,日照2 277.5 h,無霜期218 d。全縣有5 萬畝未綠化的石質山地,且土地條件差、土層薄瘠,造林難度大、成本高、植被恢復慢,是蒲城縣造林綠化的難點、生態建設的瓶頸,具有渭北旱腰帶的代表性[1]。

2 石質山地立地類型調查及劃分方法

對石質山地立地類型、石質類型、巖石裸露、土層厚度及土壤養分情況進行細致的調查及劃分歸類,為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選擇林種進行造林植被恢復,石質山降水少,難以保存,必須先找水源、建蓄水池、架設管道,為后期管護奠定基礎。

3 石質山地植被修復技術原則

由于蒲城本身石質山占地面積比較大,加之在過去長期無計劃的砍伐,造成植被破壞現象比較突出。蒲城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在該地區石質山地植被修復中需要重視以下原則,確保植被恢復效率[2]。

3.1 植被劃分原則

眾所周知,什么樣的地方適合種植什么樣的樹木,只有這樣才能符合自然規律,才能保證樹木生長率、存活率。為了更好地保證蒲城石質山植被修復效率,現針對地區天然植被進行總結和分析,通過分析天然植被溫度、水文條件以及生長規律,有計劃、有目的地設定造林片區,選擇適合區域環境要求的植物種類,進而保證植被恢復效率和進程,這更是保證蒲城石質山地植被快速、低成本、高效恢復的根本原則[3]。

3.2 選擇合適的樹種

古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植物生長方面也是如此。不少植被在成長中存在良好的區域生長優勢和伴生種成長特征,這兩個因素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配合的過程,由此形成了穩定、科學、健康、高效的植被混合成長結構??梢哉f,良好的樹種搭配結構不僅能夠彼此提供生長助力,還能創造出良好的生態環境,形成氣候適宜、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區域小環境。另外,在多年的植樹造林工程中,越來越多的業界工作人員認識到地帶性植被所的重要性,越來越關注地帶性植被反映出的當地氣候小環境。在植被修復方面對不同地形環境、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植物成長做了統計和分析,結合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熱、水等條件選擇了科學的植物種類,確保了植物生長效率[4]。因此,蒲城石質山植被恢復中也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樹種,在符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基礎上提高樹木成活率,在充分保證樹木成活的條件下降低營林成本、提高營林效益,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穩步發展。

3.3 樹木結合原則

無論種植什么樹種,也不管在什么地方造林,都是以生態為基礎展開的植被恢復技術。石質山地造林也是如此,在林木種植中需要高度重視生態性原則,同時要嚴格遵守大自然自身的規律,圍繞植物天然成長習性因地制宜地進行造林,通過樹木結合、生態搭配的原則塑造良好的植物生長環境,進而提高植物成活率。但是在過去石質山植被恢復之中,大部分林區的人工造林僅局限于喬木栽培,對于灌木、草叢并不是特別的重視,以至于大部分人工林存在著樹木種類單一、苗木結構簡單、林下生物稀少、枯葉枯枝得不到及時的清除,不僅達不到蓄養水源、降低水土流失的目的,甚至因此造成地面裸露,給火災以及水土流失提供了方便。因此,在蒲城石質山地植被恢復方面,要嚴格遵循樹木結合原則,確保林區樹木成活率和成長速度[5]。

3.4 生物多樣性原則

生物多樣性原則是維持生態平衡、實現環境保護的重要基礎。在石質山植被恢復環節,要盡可能地選擇與蒲城地區氣候相適應的植物種類,并且采用針葉林、闊葉林混搭,喬木、灌木以及草叢相互配合,形成層次復雜、樹種豐富的林區,給動植物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4 蒲城石質山植被恢復關鍵技術

4.1 石質山地營養土配方技術

針對石質山地土壤瘠薄、土層薄、山高坡陡、石渣多、土壤養分缺乏及石質類型,為樹木生長提供合適的營養基質,維持其較長時期吸收足夠的養分,避免后期小老樹的形成。營養土配置的原則,就是N、P、K含量高、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結構合理,保水性好,透氣性好,土壤營養持續時間長[3-4]??屯烈欢ㄒc機質、有機肥按照7∶3的比例充分混勻,增加客土肥力,提高苗木成活率[6]。

4.2 石質山地造林整地技術

整地以減少對原生態的破壞、保護生物多樣性、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為標準[5],采用機械挖坑和人工挖坑,坑穴和魚鱗坑分析對比,結合根系的分布規律,形成適宜渭北石質山的整地技術。主要技術確定為鑿石挖坑、圍筑魚鱗坑,坑間距2 m,并呈品字布局,魚鱗坑下寬上窄,深0.8~1.2 m,利用破出的石塊或周邊的石塊壘筑圍堰,用砂漿水泥切成高30~40 cm的魚鱗坑,圍成環狀高10~20 cm 的圍堰或雨洪截留坡,以便苗木蓄水,具體如圖1 所示。特別要注意在坑穴底部預留必要地縫隙,或者順石層走向打洞,以利于根系生長。

圖1 魚鱗坑

4.3 石質山地造林模型及樹種搭配方式

蒲城縣位于陜西省東南,當地石質山地普遍存在距離水源遠、土層淺薄、養分欠缺的特征,因此在造林工程中要盡可能地選擇耐干旱、抓土能力強、根系發達的樹種。另外,在樹木栽培的時候,還要注重生態學理念及經濟性、美觀性為一體。比如:在山頂極困難區域選擇黃刺玫、沙棘、野蓄薇、迎春花、金銀花、棣棠、連翹等花灌木,中部巖石裸露區域選擇側柏、油松、白皮松、山杏等,在山腳以及土層比較厚的地區則選擇栽種核桃、柿子、紅棗、金銀花、花椒等經濟林,形成“花冠戴帽、綠帶纏腰、經濟林作裙”的格局,兼顧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4.4 石質山造林苗木及根系處理技術

眾所周知,選苗、起苗和運輸是樹木成長的關鍵環節,在這些環節中必須要以國家現行標準為基礎,采用科學的操作方式。在苗木選擇方面,要選擇無病蟲害、長勢良好且規格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的樹木。常綠喬木樹種應是2~3 年生以上的容器苗,裸根大苗一定要帶土球30 cm以上,闊葉樹要用GGR蘸根。

4.5 石質山地造林灌溉技術

苗木栽培完成之后,要及時地進行澆水,澆水量與植物坑穴大小相關,要注意澆水足夠且澆頭。這個時候,在距離水源比較近的地方直接就近取水灌溉,距離水源比較遠的地方則要提前構建蓄水池,根據水源距離采用不同的澆水方式。目前,在造林工程中普遍采用多級取水和灌溉方式,這個過程中要注重水流流速,確保水流均勻流入樹穴中,待完全浸濕土壤之后再表層覆蓋一層細土保濕。結合不同時期樹穴土壤水分變化規律,制定石質山地造林灌溉指南,達到高效、節水目的。

為灌溉苗木,采取三級揚水的辦法,建設大容量的蓄水池,再經管道灌溉,確保苗木的成活。苗木栽植后,應立即進行澆水,在樹木種植好后,要立即澆水,澆水時不可太急,要多次澆,直至澆透,并培土扶正,防止樹木位移、倒伏。

4.6 石質山地造林覆蓋技術

在樣方中,對樹穴分別進行地膜、黑色地布、白色地布、雜草和石塊覆蓋,調查土壤溫度、不同深度土壤濕度,結合降雨和蒸騰,與對照進行不同覆蓋物樹木生長情況調查分析,分析樹木生長情況,選擇最佳的覆蓋措施,以便保水、集水。

4.7 石質山地造林撫育管護技術

由于蒲城當地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在樹木栽培中以春季3、4 月最佳,當樹木成活之后在當年10 月份進行松土、除草。在松土的時候,圍繞樹木周圍90 cm進行松土,采用里淺外深的松土方式,避免松土引起樹根損傷。在樹木栽培自后,當發生暴風雨之后,要及時地檢查樹木生長情況,對出現傾倒的樹木及時扶正。以后每年定期進入林區檢查和撫育,直到成林為止。另外,要做好鼠害、兔害、蟲害的防治工作。

4.8 容器造林技術

由于石質山本身存在土質少、抗風以及抗干旱能力差的特點,傳統的造林技術在應用中效果并不是特別的明顯,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樹木成活率。在具體樹木種植的時候,從容器中提取樹苗的時候要依托土坨,從容器內到處帶土坨的樹木放置在樹穴中,如果發現容器內苗木次存在不易倒出的現象,則可直接將容器破碎處理,然后種植。在栽植的時候要注意栽培方法和動作的應用,要保持動作輕柔,避免栽培中出現根部損傷、樹木種植不豎直以及根部扭曲等問題的發生。

5 蒲城石質山植被恢復關鍵技術的意義

蒲城石質山作為石質山地形中的典型區域,雖然土地條件差、土層薄瘠,造林難度大、成本高、植被恢復慢,但工作人員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造林技術,開展造林工作,必將產生一定的直接經濟效益,比較大的生態和社會效益。一是實現一次成林,減少造林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當地農民就業,促進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帶動鄉村休閑旅游??梢杂行ЬG化、美化唐代帝王陵慕,帶動鄉村休閑旅游和困難山地經濟林產業的發展,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有效的途徑和渠道,也為鞏固當地精準脫貧成果提供較好的保障。二是綠化裸露的石質山,提高了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凈化空氣,為當地百姓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從而提高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三是破解了制約渭北旱腰帶生態恢復、生態重建、生態服務、生態安全的技術瓶頸;解決了渭北旱腰帶唐嶺(唐帝嶺)治理保護、景區、礦產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突出問題與薄弱環節;對改善渭北地區生態環境、自然景觀,提高當地空氣質量,減少水土流失,做好黃河流域的綜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四是蒲城石質山地區造林成功,給其他石質山地區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有利于促進石質山地形區的環境保護。

6 結語

蒲城石質山與其他地區的石質山相似,都存在土地條件差、土壤養分少、土質稀薄、造林難度大、成本高、植被恢復慢等特點,給造林工程的開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這一區域的植被恢復技術和造林工程應當由專業技術人員開展,通過深入考察當地環境特點,將自身理論與當地實踐結合,運用科學的造林技術尋找突破點,從而選擇出最佳植被恢復方式。合理利用石質山地,形成“花冠戴帽、綠帶纏腰、經濟林作裙”的格局,有利于提高當地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了國家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蒲城石質山地區通過應用合理的技術造林成功,對于構建陜西省渭北地區和諧的空間,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蒲城縣綠化造林工作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增加了石質山地治理的信心,更是起到了石質山造林的示范作用,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發展。

猜你喜歡
蒲城石質山地
山地草甸
漆涂層對題刻類石質文物的影響研究
露天石質文物表面苔蘚的科學認知和防治技術研究進展
那年夏天和蒲城葡萄
穿越火線之山地作戰
陳卉麗:石質文物修復技驚世界
執紀監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補魯
人文圣地 魅力蒲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