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提升通村公路標準化建設的建議

2022-08-15 09:48張亞龍
北方交通 2022年8期
關鍵詞:路基路面公路

張亞龍

(秦漢新城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 咸陽市 712000)

隨著農村社會經濟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特別是國家提出“四好農村路”建設及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后,進一步明確了農村公路建設的重要意義,對通村公路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解決好通村公路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升通村公路標準化建設水平,是發展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也是創建“四好農村路”的關鍵。

1 存在問題

(1)概念易模糊

農村公路按行政等級劃分為縣道、鄉道和村道(即通村公路),通村公路是指連接建制村與建制村、建制村與自然村、建制村與外部的公路,不包括村內街道和農田間的生產路[1]。通村公路的建設與養護應與縣鄉公路區別對待,而大多文章都將通村公路并入縣鄉公路的概念進行籠統的分析。村組道路(主要為村內街道)和生產路(主要指通往田間的道路)目前仍不屬于交通部門管理,村組道路的行業管理部門一般為住建部門,生產路為農業農村部門,而部分基層管理人員經常錯誤地認為所有農村道路均屬于交通部門管理,形成了只要出現問題都上報交通部門解決的現象。

(2)發展不平衡

近年來,交通脫貧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我國已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車(簡稱“兩通”)。但由于地形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建設標準和政策不同,各地區通村公路建設有明顯差異,一些發達地區農村公路都已改造成較高等級,而落后地區卻因配套資金短缺、地形復雜,部分通村公路仍存在路面較窄、路況較差的現象[2]。

(3)相關制度仍不完善

通村公路相關法規制度仍不夠完善,部分地區管理方式和手段比較落后,已有的關于農村公路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辦法有相當一部分對通村公路沒有明確詳細的規定或說明[3]。有些地區使用的相關條例和辦法是2005年出臺的,較長時間沒有修訂更新,在建設程序、設計要求、施工管理等方面存在較多滯后的內容,已難以適應當前農村交通發展需要。

(4)政策整合度不高

通村公路是村集體所有財產,不具有“普遍服務”義務,建設中使用的應是村集體所有土地,故通村公路的建設沒有征地拆遷費用,占地問題一般采用集體土地置換辦法解決,但現實中協調解決難度極大。為提升農村的發展,政府各部門每年都有多項政策傾斜農村,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開發、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均會涉及通村公路的建設,并有上級專項補助資金支持。當地政府要充分整合各項政策及資金,交通、住建、旅游和農業農村等行業管理部門應加強聯動溝通,合理規劃、有效利用土地,整體實施,提升通村公路的綜合性、合作性、服務性,建設結構合理、外聯內暢、互聯互通、相互支撐的農村公路網,杜絕因政策不對等,造成斷頭路、梗阻路[2]。

2 建議措施

2.1 提升設計的實用性和經濟性

(1)詳細的調查研究

因通村公路設計技術比較簡單,總投資受限,設計費用較少,設計單位一般不夠重視,為追求短期完成設計任務,只考慮建設項目需求,前期調查研究不深入不詳細,往往忽略項目的成本和施工外部環境問題。在設計中通常欠考慮或不考慮路側原有水渠不容許利用、路面雨水的匯集處、果樹苗木無法移除、遷移電力或通信電桿造價太大、封閉施工時群眾無法出行、村民耕地是否便捷、過路管涵增設位置及數量、原土路基下有自來水管道、路面與兩側宅基地高差等多種因素。若在設計前沒有向村委會和當地村民進行詢問溝通,對這些不利因素沒有充分調查研究,只是簡單按照規范出圖紙,造成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增多,工程量無謂增加,造價遠超預算,甚至施工受阻無法按照設計圖紙繼續實施。雖然設計費用占工程總造價不足2%,但往往決定著工程造價的80%以上,詳細可行的設計可大大降低工程造價、縮短工期,通村公路的設計應更加謹慎[4]。

(2)適宜的技術指標

通村公路應優先解決村莊對外出行的難題,即先通后暢,建設應遵循“實用為先、量力而行、節約土地、注重安全、保護環境”的原則,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技術指標[5]。通村公路一般采用《小交通量農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6](JTG 2111—2019)中的四級公路(Ⅱ類),但按照規范中單車道(路面寬度3.5m)的標準建設已不能滿足農村交通發展需求,而要建設路面寬度達到6.0m的雙車道通常因土地等客觀條件受限無法實現。通村公路建設為了節約資金、保護耕地、少動遷公用管線、避免大填大挖,盡量利用老路,原有橋涵,建議路基寬度選擇5.5m/6m比較經濟適用,路面寬度5m,條件允許時路面增加至6m[6]。在平原地區,同一村莊不應只有一條對外聯通的道路,沒有必要將每條通村路都建得很寬,而更應注重路網密度,認識到形成聯網路的重要性。因村民的護路養路意識還比較淡薄,通村公路太寬,村民會將秸稈、雜草、雜物等堆放道路兩側,造成路面實際行車道并不寬,不僅造成功能浪費,反而易形成安全隱患。

(3)建筑垃圾再利用

近年來,普遍使用的灰土、二灰石等道路建筑材料因污染環境而逐漸被淘汰。建筑垃圾再生料具有造價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特點,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前景廣泛,設計中應優先考慮,建議在條件容許的地區應強制推行使用再生材料作為通村公路建設材料。目前我國對公路工程中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還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和規范,有部分地區制定了地方標準,各有差異。設計人員不敢大膽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料或其它新材料的原因是規范中沒有明確的指標參數,擔心在技術評審時不被認可。陜西省出臺的《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路基施工技術規范》《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細集料技術規范》等多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系列標準,為當地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進行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提供依據。

(4)路面類型比較

目前通村公路路面類型主要有水泥混凝土和瀝青兩種,對比分析見表1。

表1 通村公路路面類型對比分析

通過綜合對比分析,對于沒有重交通和缺少日常養護的通村公路來說應優先采用耐久性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2 優化施工突出要點

(1)路基拓寬

通村公路等級較低,一般都是利用原有土路基,而原路基寬度通常只有2~3m,路基拓寬是此類工程建設中必然會面對的問題。路基拓寬時要盡量用簡單有效的工程措施,建議采用挖臺階、增強補壓等控制新舊路基之間的差異沉降,保證拓寬后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7]。

(2)軟基處理

路基沉陷是通村公路使用階段出現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時對軟基沒有處理或處理得不到位。建議通村公路軟基優先采用換填方法處理,換填材料可選擇成本較低的建筑垃圾再生料、水穩材料及磚渣等,必須分層壓實。

(3)無法封閉交通施工

通村公路通常緊鄰耕地、住戶、學校等,施工路段作為村民唯一通道的,必須考慮施工對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在無法封閉交通的情況下,施工環境比較復雜,如何進行有效施工、對路基路面進行養護一直是施工單位面臨的難題。建議在施工前要與村委會協商溝通,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方案,提前告知村民相關情況,充分征求群眾意見,采用分時段實施等措施避免不必要損失,切忌冒然阻斷交通進行施工。

2.3 加強項目專業化管理

在傳統的設計-招標-施工模式下,項目前期工作時間跨度較大,當開工建設時現場環境往往發生了變化,設計單位的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等與現場實際不符,施工單位千方百計通多現場簽證“多做”工程,造成造價增大。而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下,施工單位可以提前介入,提供經驗、使用新工藝、新材料等合理化建議,從而保證方案、措施更適合施工單位的實際情況,更具有可行性[4]。在后期施工有效減少工程變更,從而達到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積極推行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加強通村公路建設項目專業化管理,建議采用通村公路設計、施工和驗收后3年養護工作合并實施的模式,加強通村公路全壽命周期質量管理。為簡化通村公路建設程序,節約項目招標時間,建設單位可一次性與施工單位簽訂完成2年或3年建設任務的施工合同,即每兩年或三年進行一次招標工作。

2.4 推行現代化信息化監管

通村公路點多、線長、面廣、管理難度大,農村已從通路通車的“硬需求”轉向綜合服務高質量的“新時代”,迫切需要科學化、智慧化、信息化管理手段。部分發達地區已通過智慧城市管理平臺建成了農村交通大數據資源體系,通過手機APP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高效工作機制,實現通村公路建、養、管、運智能化全過程監管。依托智慧平臺實現通村公路審批、招投標、隱蔽工程驗收、交竣工等項目全鏈條監管,推行集約化建設、標準化施工、工廠化生產、信息化建設,促進項目精細化現代化管理。

3 結語

在全面建設“四好農村路”的背景下,通村公路標準化建設水平急需進一步優化提升。反思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建議在設計的實用性和經濟性、施工關鍵環節、項目管理的專業化和信息化等方面進行加強及創新,真正實現“暢、安、潔、綠、美”的現代化農村交通環境,也有利于更好更快地推進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猜你喜歡
路基路面公路
我國建成第三條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
公路工程項目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術探討
公路自行車:追風赤子心
公路自行車:追風赤子心
市政道路路基質檢與控制探析
公路與橋梁中的路基工程特殊路基水泥攪拌樁施工技術
淺層換填技術在深厚軟土路基中的應用
微裂均質化處治再生技術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應用
路面上的新科技
中國十大壯美公路(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