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土司文獻的關聯性分析及其價值意義
——以永順土司文獻為例

2022-08-20 03:10李鴻雁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永順土司關聯

李鴻雁

(吉首大學 圖書館,湖南 吉首 416000)

古代土司文獻是指民國以前記載和反映土司制度形成、發展、消亡以及生產、生活等過程的所有文獻。因其年代久遠,卷帙浩繁,版本復雜,載體不一,檢索和利用的難度遠遠大于現代文獻。然而古代土司文獻又是研究土司最原始、最基本的資料,沒有這些資料做基礎,土司研究如同空中樓閣,其真實性、科學性等都值得商榷。筆者在《土司世界文化遺產文獻資源體系建設研究》課題研究過程中,通過檢索世界文化遺產湖南永順老司城、湖北唐崖、貴州海龍囤三地土司文獻,發現古代土司文獻之間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即其關聯性特征。只要把握其中重要的關聯點,那么文獻檢索的難度就會相應降低,文獻的查全率和查準率就會大大提高。本文以永順土司文獻為例,就其關聯性進行分析,就關聯性分析的價值意義進行探討,希望能對土司研究人員提供些許幫助。

一、古代土司文獻關聯性分析

關聯,意為互相貫連,指事物相互之間發生牽連和影響。關聯規則技術,又被形象地稱為購物籃分析,由Agrawal等人提出,其目的是為了從大量的數據中發現項之間有趣的關聯和相關聯系[1],是一種經典的數據挖掘方法。筆者借用這一方法思路,在大量檢索和閱讀古代土司文獻的前提下,擇取古代永順土司文獻進行關聯性分析,進而為知識發現和知識創新提供方便。

(一)時代關聯

永順土司制度始于后晉天福五年(910年)彭士愁與馬希范的溪州之盟,終于雍正六年(1728年)彭肇槐獻土歸流,歷經宋、元、明、清四朝,歷時818年。與此相對應,打上時代標簽的官修史書必有相關記載。紀傳體史書有(宋)薛居正撰《舊五代史》、(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元)脫脫撰《宋史》、(清)張廷玉撰《明史》、(民國)趙爾巽撰《清史稿》;編年體史書有《明實錄》《清實錄》。此外,萬斯同撰《明一統志》、《明史》、《明紀》、《明書》、《明通鑒》、《明會要》、《大明會典》、《明史擬稿》、《明史考證攗逸》、《明史紀事本末補遺》、《明史紀事本末》、《明史鈔略不分卷》、《大清一統志》、《清通志》、《清通典》、《清文獻通考》等這些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文獻都是包含有永順土司內容記載文獻。例如,《明史》對永順土司有如下較為全面的記載:

永順,漢武陵,隋辰州,唐溪州地也。宋初為永順州。嘉佑中,溪州刺史彭仕羲叛,臨以大兵,仕羲降。熙寧中,筑下溪州城賜名會溪。元時,彭萬潛自改為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洪武五年,永順宣慰使順德汪倫、堂厓安撫使月直遣人上其所受偽夏印,詔賜文綺襲衣,遂置永順等處軍民宣慰使司,隸湖廣都指揮使司…[2]

其它文獻,如《宋史》卷四九三列傳第二五二之《蠻夷傳一·西南溪峒諸蠻傳上》、《清史稿》卷五一二列傳第二九九之《土司傳一.湖廣傳》都有永順土司的專屬記載。明代十四世皇帝,12位皇帝的實錄中有永順土司記載,[3]內容涉及土司朝貢、朝廷封賞、司位升遷襲替、土司間的仇殺、出兵抗倭、除苗徭患等;清朝十一帝中世祖、圣祖、世宗三位皇帝實錄中也有永順土司記載[4],主要內容包括司位襲替、授職賞銀、秋糧征繳、改土歸流以及流官與土民的關系等??偟膩碚f,在找準時代關聯點的基礎上,再把握這些文獻的類別、內容和形式特征,以此為線索,查找土司文獻相對較為簡單。

(二)地域關聯

地域關聯也是古代土司文獻分布的重要特征。通過了解某土司存在或活動的區域,找到地域關鍵詞,再用這些關鍵詞去關聯相關地域文獻,便可以厘清該類文獻的線索,從而獲得自己需要的文獻。要檢索某地土司文獻,最直接的方法是查閱當地的古代縣志、府志。首先是查看縣志、府志的目錄,查看目錄可以找到關于當地土司的核心資料。以永順土司文獻為例,通過查閱目錄可以發現《(乾隆)永順縣志》有永順土司沿革、土司世職、土司祠廟寺觀、彭氏勛勞等記載;《(同治)永順縣志》卷八的“土司輯略”和《(民國)永順縣志》卷十五職官二則按時間順序對永順土司進行逐一介紹。

其次是閱讀序言。閱讀序言可以很快地捕捉一些重要信息。如乾隆九年湖南督學使者阮學浩在《永順縣志·序》中有:

永順,漢地理志屬武陵郡,兩晉迄隋隸辰州刺史,唐曰溪州,統系內地。梁開平時彭瑊任溪州刺史,竟為永順土司之祖。暨宋元明據竊八百余年,以彼大姓遞傳。[5]

戴求仁《重修永順縣志序》:

溪州,黔中一隅地也。漢晉以來隸屬不恒,自宋始有永順之目。在元為路,置安撫司治之,前明則有軍民宣慰司之設。領州三長官司六…土司彭氏世襲其職。[5]

從以上摘錄的兩則序言文字可以捕捉到關于永順土司的始祖、歷時、職級、襲職、地域及變遷等信息,其中重要的地域信息有:武陵、辰州、黔中、溪州、永順。武陵、辰州、黔中是永順古之所屬,溪州、永順則是永順古之稱謂。通過這些地域關聯詞,進一步去檢索相關地方志書,如《辰州府志》《湖南通志》《貴州通志》以及相鄰地區的縣志如《保靖縣志》《古丈縣志》《龍山縣志》等,可以獲得更為豐富的土司文獻。

(三)人物關聯

土司人物是土司歷史的創造者、是土司文化的建設者和見證者,更是土司制度的直接執行者,他們的生平事跡、司治思想、活動軌跡等在古代文獻中或多或少有所記載,因而,以土司人物為線索檢索和獲取土司文獻,無疑是一種直接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同時,土司統治時期,有不少與土司人物交往甚密或對土司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生產生活有一定影響的人物,以記載這些人物的文獻為線索也可以間接檢索和獲得不少的土司文獻。

1.土司人物關聯

永順土司歷經32代,土司的姓名自然是其中的關聯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土司人物有彭士愁、彭世麒、彭明輔、彭翼南、彭元錦、彭肇槐。檢索這類土司文獻資料一般通過官方正史、地方志書、土司族譜、土司碑刻、墓志銘可以獲得。如(清)劉繼先的《歷代稽勛錄》“博考群史,載敘彭氏功績源流”,對永順彭氏世家列祖稽勛依次通列,較為集中的反映了永順彭氏土司人物的全貌;《明史·永順州軍民宣慰使司傳》對彭世麒、彭明輔、彭翼南、彭元錦等諸土司均有提及;《(民國)永順縣志》對永順歷代土司進行逐一介紹;《永順宣慰使司祠堂碑》對彭世麒、彭明輔、彭宗舜、彭翼南、彭世雄、彭元錦諸土司的功績進行了介紹,對修祠堂的目的進行了說明。這類文獻是永順土司文獻的主體和核心。

2.非土司人物關聯

永順土司在存續期間,與歷史上許多知名的或不知名的人物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其中,影響較大的人物有指揮溪州之戰、鑄造溪州銅柱、代表朝廷與彭士愁結“溪州之盟”的馬希范,指揮永順、保靖土兵抗倭,取得“王江涇大捷”的張經、俞大遒;有調解永順土司與周邊土司仇殺紛爭的朝廷命官瞿汝稷、汪玉、魏英、王信,有調永順保靖土兵攻打田州土司姚鏌,有指揮永保土司撫苗剿苗的鄂爾泰、理學大師王陽明等等。利用這些人物與永順土司的關聯關系,通過檢索記載這些人物的文獻,進而可以獲得到很多永順土司文獻。例如永順土司的重要關聯人物、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先生,記載他的古文獻很多,其中與永順土司有關的就有二十余種。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貌似與永順土司毫無關聯的省、州、縣志對永順土司都有記載。如《(乾隆)貴州通志》《(雍正)廣西通志》《(光緒)百色廳志》《(光緒)余姚縣志》《(民國)桂平縣志》《(嘉慶)山陰縣志》《(民國)隆安縣志》等,此外,(明)錢德洪編《陽明先生年譜》、(明)湛若水撰《湛甘泉先生文集》、(明)王世貞撰《弇州史料》以及王守仁撰《陽明先生道學鈔》等都有關于永順土司的記載。這類非土司人物關聯記載,屬于間接土司文獻,是永順土司文獻的有效補充。

3.事件關聯

永順土司驍勇善戰,是有“湖廣土兵,永順為上,保靖次之,其兵天下莫強焉”之說[6]。永順土兵之強不僅體現在維護土司區自身統治上,而且在平定地方叛亂,抵御外來侵略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明清穩定和鞏固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永順土兵在征戰過程中,許多戰事載入史冊。如彭世麒平廣西思恩府逆賊岑睿叛、討貴州苗賊米魯、平郴桂寇,彭世麟計擒四川亂賊藍廷瑞、鄢本恕,彭明輔、彭翼南祖孫統兵于蘇、松協剿倭賊、彭元錦援遼平播等,這些事件在《明史》都有記載。以這些事件為關聯點,進而推及事件的發生地及朝廷和地方派出的參與者,就會發現很多記載這些事件的關聯文獻。以抗倭為例,永順土司參與的著名的王江涇之戰,當時永順土司統兵抗倭的是彭翼南、彭明輔,與永順土兵同時征調的是彭藎臣統領保靖土兵。在這場戰事中,永保土兵互為犄角,斬獲倭寇一千九百余級,獲“東南戰功第一”之美譽。[7]由這一史實,我們可以把握如下幾個重要的關聯點:首先就抗倭這一歷史事件而言,是當時明廷之大事,《明史》《明實錄》等文獻肯定會有記載;一些專門的反映邊防和抗倭的文獻更不可能不記載,這類文獻有(明)采九德撰的《倭變事略》、(明)佚名《嘉靖倭亂備鈔不分卷》、(明)王士騏撰《皇明馭倭錄》、(明)王在晉《海防纂要》、(明)方孔照輯《全邊略記》、(明)徐日久撰《五邊典則》;其次,戰事的發生地和主要參與者也是重要的關聯點,如永順土司、保靖土司、胡宗憲、張經、俞大猷等,這些參與者的出生地、為官所在地以及戰事發生地的省通志、府州志以及縣志等文獻都會記錄。該類文獻有《(雍正)浙江通志》《(民國)杭州府志》《(光緒)嘉興府志》《(光緒)嘉興縣志》《(萬歷)泉州府志》《(天啟)平湖縣志》《(光緒)平湖縣志》《(光緒)金山縣志》《(光緒)湖南通志》《永順府志》《保靖縣志》等。此外,一些雜史、雜記也會有相關記載。如(明)《西湖二集》、(清)《石匱書》、(清)《西湖拾遺》等。

除戰事外,還可以通過永順土司獻木、貢馬、朝廷的嘉獎和賜賞等事件也可以關聯出許多土司文獻。

4.文物關聯

土司文物是指土司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東西。永順土司遺留下來的文物很多,類型多樣,有金石、遺址、墓葬、匾額、牌坊、祠堂、器具等,其中進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名錄的就有3項,即溪州銅柱(國家級第一批)、老司城遺址(國家級第五批)、羊峰古城遺址(國家級第七批)。以土司文物名稱作為基本關聯點,可以衍生出更多更具體的關聯點,進而多層次、多維度地去發現土司文獻。以溪州銅柱為代表:

首先,溪州銅柱作為文物,記載其來源文獻及柱上的銘文理應受到重點關注,這類文獻有《舊五代史》《五代史記注》《宋史》《十國春秋》等。如“溪州刺史彭士愁等以溪錦獎州歸馬氏立銅柱為界”[8]、“夏四月庚寅朔湖南奏溪州刺史彭士愁五溪酋長等乞降已立銅柱于溪州鑄誓狀于其上以五溪銅柱圖上之”[9]這類文獻及銅柱上的銘文是關于溪州銅柱的原始文獻或基礎文獻。

再次,銅柱相關人物而產生的土司文獻。即以溪州銅柱所刻的交戰雙方的代表人物彭士愁、馬希范等以及溪州銅柱銘文作者李宏皋作為關聯點。如《續黔書》《養素堂文集》《陔余叢考》在對伏波將軍馬援及其后人和馬氏銅柱的考證中,對溪州銅柱都有提及。

此外,溪州銅柱作為金石文物,一些專門記載金石的文獻自然會輯錄之,如《金石萃編》《授堂金石文字續跋》《金石錄補》等。

總之,土司文獻的關聯性特征不止上述這些,限于篇幅,文中不再一一例舉。在文獻查閱過程中只要善于分析、找到文獻重要的關聯點,然后剝繭抽絲、順藤摸瓜,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古代土司文獻關聯性分析的價值意義

(一)為古代土司文獻的檢索和利用打開思路,克服土司研究的“碎片化”

隨著土司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申報及2015年7月4日永順、唐崖、海龍屯3處土司遺址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土司遺址保護開發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重視,土司研究也一度掀起了新的熱潮。據筆者統計,20世紀80年代以來,土司研究的期刊論文共計3336篇,其中前三十年(1981—2010年)共計1113篇,2011—2020年共計2169篇。從統計數據來看,后十年相當于前30年的兩倍。再進一步觀察,我們發現后十年中特別是土司申遺前后五年(2014—2018年)發表的論文有1400多篇,占了三分之二以上。研究內容涉及土司學基本理論與方法、中國土司制度、改土歸流、中國土司文化、中國土司個案、土司遺址申遺地以及土司人物等七個方面[10],除“土司學基本理論與方法”之外,其余6個方面的研究都離不開古代土司文獻的支撐。古代土司文獻年代久遠,內容繁雜,涉及了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諸多領域,時間上斷裂和內容的碎片化特征十分明顯,檢索和利用的難度較高。但是,研究者如果善于對土司文獻進行關聯性分析,把握其中的關聯點,然后靈活運用,舉一反三,既可以為檢索和利用文獻打開思路,還可以使土司研究克服“碎片化”傾向,更加系統客觀。正如土司研究專家瞿州蓮教授所說:“研究者要善于從這些斷裂的零碎史料片段背后找到其間的關聯,然后從中探討土司整體形態和意義,賦予死的零星史事以生命?!薄霸诰唧w土司研究中只要堅持系統性和總體史的研究思維,將研究對象置于歷史錯綜復雜的整體聯系脈絡之中,在系統地梳理史料基礎上,將‘碎片’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注重史事內容之間的聯系,探索土司發展演變軌跡,方可得出客觀的結論,便不會走向割裂的‘碎片化’研究?!盵11]

(二)便于把握同一主題文獻的總體概貌,進行對比、考證和勘誤研究

利用土司文獻的關聯性特征,以上述關聯點作為突破口,進行主題文獻檢索,可以全面把握同一主題文獻的總體概貌,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對比、考證和勘誤研究。比如著名的溪州之戰、永順土司的代表人物彭士愁,關于其姓名就有多種文獻記載和討論:

《新五代史》:溪州刺史彭士然率錦獎諸蠻攻澧州,希范遣劉勍、劉全眀等以步卒五千擊之,士然大敗,勍等攻溪州,士然走獎州,遣其子師暠率諸蠻酋降于勍。[12]

《十國春秋》:秋八月,黔南巡內溪州刺史彭仕然,《通鑒》作彭仕愁,歐陽史作彭士然,今按李宏皋銅柱銘作彭仕然。[13]

《(乾隆)永順縣志》:歐陽文忠公著《五代史》謂溪州刺史彭士然率諸蠻攻澧州,馬希范遣劉勍等擊之,敗走獎州遣,其子師暠率諸蠻酋降。希范乃立銅柱為表,命學士李皋銘云云,宋馬端臨著《文獻通考》亦以為彭士然。今按銅柱鐫彭士愁,而土司宗圖亦載士愁而非士然,及閱土司舊志乃知,知士愁改名士然,歐馬二公非無據,也或以為士愁則訛矣。[14]

《彭氏通譜源流》:吾彭之居湖廣永順保靖一泒,系太尉弟瑊公之嫡脈……生子彥晞,字士然,從戎。楚王馬希范銅柱誓封靜邊都指揮使金紫光祿大夫……。[15]

以上是關于彭士愁名字記載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獻。如果只看《新五代史》,那么所了解到的溪州之戰土司一方的統領是溪州刺史“彭士然”;看了《十國春秋》進一步了解到彭仕愁在溪州銅柱銘文中為“彭士然”,在《資治通鑒》為“彭仕愁”;再讀《(乾隆)永順縣志》和《彭氏通譜源流》,便可知道彭士愁這一土司人物名字的來龍去脈。既不會吧“彭士然”“彭士愁”當成兩個人,也不會認為“歐馬二公非無據也或以為士愁則訛矣”。

(三)便于立體的反映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全貌

文獻是史實的載體和考證的依據,利用文獻的關聯性特征可以追溯到更多的歷史文獻,從而為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研究提供重要線索。比如永順土司人物彭元錦,《彭氏通譜源流》記載了他采獻大木助修清寧宮,征剿干溪、苦菜園等關,進攻海龍屯平播功績以及獻木、平播加封受賞情況[15],《明史·土司列傳》僅對其援遼受賞、遭彈劾情況作了記載:

萬歷二十五年,東事棘,調永順兵萬人赴援。宣慰彭元錦請自備衣糧聽調,既而支吾,有要挾之跡,命罷之。三十八年賜元錦都指揮銜,給蟒衣一襲,妻汪氏封夫人。四十七年,永順貢馬后期,減賞。兵部言:“前調宣慰元錦兵三千人援遼,已半載,到關者僅七百余人?!泵恐鞅?。四十八年進元錦都督僉事。先是,元錦以調兵三千為不足立功,愿以萬兵往。朝廷嘉其忠,加恩優渥。既而檄調八千,僅以三千塞責,又上疏稱病,為巡撫所劾,得旨切責。元錦不得已行,兵抵通州北,聞三路敗衂,遂大潰。[2]

《籌遼碩畫》則用大量的篇幅記載了援遼的全過程[16],其它史料如《苗防備覽不分卷》[17]、《蒼霞續草》[18]等多種文獻則記載了其助立保靖土司彭象坤驅逐彭象乾的史實?!度f歷野獲編》則云:“彭元錦為政酷忍不忍聞”、“湖廣永順宣慰使彭元錦者淫惡多狡計徧”等[19]。如果要對彭元錦進行研究,單從上述的某一種文獻的記載去考慮都是片面的。只有通過人物關聯、事件關聯,在掌握大量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進行閱讀領會、分析判斷,才能立體把握彭元錦性格的多面性和歷史功過,從而作出客觀公正地評價。

(四)有利于搭建土司文獻資源平臺,構建土司文獻資源體系

文獻資源體系建設講究的是內容全面,結構科學清晰,系統性強,使用方便,查全率和查準率高。古代土司文獻是土司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難獲取的文獻資源。收集整理古代土司文獻,一方面要依托豐富的土司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還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而對古代土司文獻的關聯性分析則是基于土司歷史、文化知識和檢索技巧的綜合運用。把握土司文獻的關聯性特征,從時代、地域、人物、時間、歷史文物等重要關聯點出發,逐級檢索其基礎文獻、次生文獻、次生文獻之衍生文獻,這些文獻匯集起來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古代土司文獻資源集合。以此為基礎,再對文獻內容進行閱讀分析,進一步查找其下位關聯點,提煉關鍵詞。通過詞頻分析,提取出核心詞匯,再利用核心詞匯逆向追溯核心文獻、一般文獻。采用規范的資源描述標準和統一的分類體系對文獻進行精確描述、準確分類,科學架構。這樣,古代土司文獻資源體系就會初步呈現。

通過文獻古代土司文獻的關聯性分析,可以將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收藏地以及不同類型的文獻以一個或多個關聯點為線索總攬起來,使雜亂無章的文獻規?;腕w系化。同時,通過對文獻的系統梳理和研究,可以從海量信息中挖掘有價值知識信息,便于學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研究[20]。

猜你喜歡
永順土司關聯
不懼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數“關聯”題的剖析與拓展
戒煙
從土司軍事活動窺探土司文化
“土司文化圈”的內涵、特征與意義
馬永順永遠守護大自然
“一帶一路”遞進,關聯民生更緊
Fort Besieged
從土司到土司學:中國土司文化研究的新進展
——李良品《中國土司學導論》讀書札記
冬去春來
奇趣搭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