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T管超聲膽管造影評估肝移植術后早期肝內外膽管

2022-08-25 14:15吳曉冬蔡金貞王建紅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22年8期
關鍵詞:肝移植造影劑膽道

吳曉冬,劉 松,王 峰,張 勇,蔡金貞,王建紅*

(1.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器官移植中心,2.放射科,山東 青島 266000)

膽道并發癥是肝移植術后主要并發癥之一,目前以X線膽管造影為金標準,可診斷膽管器質性病變及部分功能性疾病[1],但用于術后早期、尤其是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的重癥患者極為不便。既往[2-3]研究顯示,三維超聲膽管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ic cholangiography, CEUSC)可替代X線膽管造影,用于移植手術中評估供體膽管解剖變異,但對其是否適用于移植術后尚不明確。本研究探討以CEUSC于肝移植術后早期顯示肝內外膽管及評價膽道并發癥的可行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0年9月—2021年9月17例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接受肝移植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齡22~69歲、平均(53.7±13.2)歲;術前診斷肝硬化7例、肝癌合并肝硬化10例。納入標準:①肝移植術中以6-0 PDS線端端縫合供體膽總管,縫合后壁后于吻合口下方放置1條特制橡膠T管(直徑2.5 mm),使其末端穿過腹壁,連接引流液收集袋;②因肝移植術后22~35天(中位時間28天)血清學檢查異常而接受CEUSC及X線膽管造影,以排除膽道并發癥。排除標準:①年齡<18歲;②親體或劈離式肝移植左/右半肝受者;③存在超聲造影劑或X線對比劑禁忌證;④移植術中未放置T管。本研究經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檢查前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儀器與方法

1.2.1 CEUSC 采用Philips iU Elite超聲儀、頻率2~6 MHz C5-1探頭,或Philips EPIQ7超聲儀、頻率2~6 MHz X6-1探頭,于暫時阻斷體外T管下端后經T管注入造影劑SonoVue。首先行三維CEUSC,使聲束方向朝向第一肝門,調節參數,在滿足組織抑制適宜的同時保持足夠超聲穿透力,即灰階模式不顯示肝實質而隱約可見主要大血管或部分解剖標志;開啟實時三維模式,經T管連續注入20 ml造影劑,固定探頭至掃查結束;保存圖像后開放體外T管下端,使造影劑及膽汁排出;回放圖像,調節參數,以突出顯示膽管輪廓并抑制背景組織,多平面、多角度觀察肝內外膽管。再行二維CEUSC,以灰階超聲確定肝外膽管后,開啟二維造影模式,經T管注入造影劑20 ml后即刻存儲動態圖像,觀察體內腹腔段T管、肝外膽管(尤其是吻合口),左、右肝管、各肝段膽管及其分支,以及造影劑流入十二指腸情況;共掃查約3 min,必要時延長至6 min;掃查結束后開放體外T管下端,使造影劑及膽汁排出。

1.2.2 X線膽管造影 采用Hitachi TU-130數字胃腸機,對比劑為優維顯(碘普羅胺注射劑,300 mgI/ml)。確定肝臟區域后,在透視下經T管注入優維顯,評估肝內外膽管(尤其是吻合口區域),觀察對比劑通過法特(Vater)壺腹部乳頭進入十二指腸情況。

1.3 圖像分析 由1名放射科副主任醫師評估X線膽管造影圖像質量。由超聲科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各1名對CEUSC圖像及其參數進行評估,意見存在分歧時經協商達成共識。

以肝外膽管為參照對肝內膽管分級:左、右肝管為1級分支,葉級膽管為2級分支,段級膽管為3級分支,3級膽管分支為4級膽管,4級膽管分支為5級膽管[2]。

以清晰顯示1、2級肝內膽管為圖像具有診斷意義。記錄X線膽管造影和CEUSC所顯示最遠端膽管級別,并按顯示情況賦值:3分,完整顯示該級別膽管全程及遠端分叉;2分,顯示該級別膽管長度≥50%,但未能顯示遠端分叉;1分,顯示該級別膽管長度<50%;0分,完全無法顯示該級別膽管。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R x64 4.1.3統計分析軟件。以中位數(上下四分位數)表示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Wilcoxon檢驗或Kruskal-WallisH檢驗進行比較;兩兩比較采用Nemenyi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7例中,3例發生膽道并發癥,包括T管脫出2例、膽管結石1例(圖1)。二維、三維CEUSC清晰顯示并診斷3例并發癥;X線膽管造影僅顯示2例T管脫出,未能顯示膽管結石。

除2例T管脫出外,超聲和X線膽管造影均能顯示其余15例的肝外膽管及肝內1、2級膽管,符合診斷要求,見圖2。

X線膽管造影、二維CEUSC和三維CEUSC所示肝右葉最遠端膽管級別均高于肝左葉(P均<0.05),其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X線和三維CEUSC顯示肝右葉最遠端膽管級別的中位數為4級,二維CEUSC的中位數達5級;而3種方法所示肝左葉最遠端級別膽管的中位數僅為3級。見表1、圖2。

表1 X線膽管造影及CEUSC所示肝左、右葉最遠端膽管級別比較(n=15)

3種方法對1~4級肝內膽管的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對5級肝內膽管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二維CEUSC評分高于X線膽管造影(P=0.02)和三維CEUSC(P=0.04),二維CEUSC與X線膽管造影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96),見表2。

表2 X線膽管造影及CEUSC對各級別肝內膽管的評分比較(n=15)

3 討論

膽道并發癥是肝移植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病率約30%[4-7];早診斷、早干預對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和受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業界對于肝移植術中放置T管尚存爭議[8-9]。有學者[10-11]主張對部分高風險患者術中放置T管,作為術后早期直接對膽管系統進行診斷和治療的通路。X線膽管造影是肝移植術后早期評估膽管的主要手段,但存在一定局限性。既往文獻[12]報道,術中三維CEUSC可用于評估膽管解剖變異,但對其是否適用于移植術后患者目前尚不明確。

ZHENG等[2]報道,X線膽管造影與CEUSC所能顯示的肝左、右葉內最遠端膽管級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顯示肝右葉最遠端膽管級別均高于肝左葉;本研究結果與之相符,可能與左肝管及其分支較長、超聲掃查區不足以覆蓋其全長有關。本研究發現二維CEUSC所能顯示的最遠端膽管級別為5級,而三維CEUSC及X線膽管造影均為4級,即CEUSC顯示肝內膽管不亞于X線膽管造影。進一步比較不同級別肝內膽管評分,3種方法均能清晰顯示1、2級肝內膽管,其間無明顯差異;二維CEUSC、X線膽管造影顯示3級肝內膽管,略優于三維CEUSC,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4級肝內膽管,二維CEUSC顯示效果優于其余2種檢查,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樣本量小有關;二維CEUSC可顯示5級肝內膽管,而三維CEUSC及X線膽管造影幾乎無法顯示。上述結果提示,CEUSC用于顯示1~3級肝內膽管在穩定性和圖像質量方面與X線膽管造影并無明顯差異;對3級以上、尤其5級肝內膽管,二維CEUSC優于三維CEUSC及X線膽管造影。

肝移植術后早期膽道并發癥主要包括吻合口狹窄、膽漏、膽泥、膽管結石及T管相關并發癥,多數發生于肝外膽管及1~3級肝內膽管,極少見于3級以上膽管[13-14]。作為一種實時動態成像方法,CEUSC可通過觀察造影劑微氣泡經T管到達肝內外膽管樹的過程及其分布而有效評價上述并發癥,并具有以下優勢:靈活便捷,尤其適用于對危重癥患者進行床旁檢查;安全性高,可用于碘造影劑過敏者;三維CEUSC可提供更多觀察角度,客觀評價膽管結構;結合二維和CDFI有助于全面評估,實現一站式影像學診斷。本組CEUSC于2例T管脫出患者均見造影劑微泡出現在T管腹腔段周圍腹腔或竇道內,而肝內外膽管均無顯影;1例肝外膽管結石二維超聲表現為肝外膽管腔內邊界清晰的高回聲,后方不伴聲影,上方膽管不擴張,二維、三維CEUSC均見膽外膽管腔內充盈缺損,而X線膽管造影檢未能明確顯示,原因可能是結石內的平均鈣濃度明顯低于膽汁[15]。

綜上所述,CEUSC(二維、三維)能穩定、清晰地顯示肝外膽管及1~3級肝內膽管并診斷部分膽道并發癥,于肝移植術后早期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X線膽管造影用于影像學評估膽管。但本組為回顧性研究,且樣本量小,有待積累病例繼續觀察。

猜你喜歡
肝移植造影劑膽道
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肝移植術后HCV感染復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循證護理在增強CT檢查中減少造影劑外漏發生的作用
膽道出血6例臨床分析及文獻復習
加速康復外科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在肝移植術后早期的臨床應用
滇南小耳豬膽道成纖維細胞的培養鑒定
讓活體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造影劑腎病的研究進展
膽道癌如何早發現
“造影劑腎病”你了解嗎
靶向超聲造影劑在冠心病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