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瘦金體的淵源及其美學韻味

2022-09-06 11:30郭弦麟
書畫世界 2022年7期
關鍵詞:瘦金體書法史宋徽宗

文_郭弦麟

渤海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內容提要:瘦金體是宋徽宗所創的一種字體,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極具個性和美學意味,是書法史上的獨創。本文對瘦金體的歷史淵源進行了梳理,在此基礎上,對瘦金體所蘊含的美學韻味進行了分析,最后探討了瘦金體書法的歷史地位及影響??偟膩碚f,雖然人們對瘦金體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瘦金體極高的藝術價值,以及在我國書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后世的學習者在學習瘦金體時,不應僅追求其外在特征,更應把握其內在韻味和精神內涵。

宋朝是中國傳統藝術和文化發展的黃金期,其中宋徽宗的瘦金體極具個性與張力,與傳統的書法字體有很大的不同。其特點鮮明,金鉤銀畫,游絲不絕,瘦不見肉,細極露骨,運筆轉折柔韌,風姿綽約,可謂中國書法史上的一朵奇葩。宋徽宗的瘦金體代表作有《楷書千字文》《秾芳詩帖》《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等,無論是對當時還是對后世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積極探討瘦金體的淵源及其美學韻味,對瘦金體的傳承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瘦金體的歷史淵源

宋朝是我國文化藝術發展的新階段,流派眾多,產生了諸多中國書畫名作。宋朝的文人在藝術創作上多注重對意境的表達,探究文化的內在韻味和精神氣息,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書法家和繪畫代表人物,如宋徽宗、黃庭堅、蘇軾等。宋徽宗融合了楷書、草書、行書等多種書法風格,集百家之所長,并在不斷的臨摹和學習之中創造了神采剛勁、氣勢如虹、清新脫俗的瘦金體。此外,宋徽宗具有極高的繪畫天賦和較高的控筆能力,使瘦金體在形態上更為纖細、秀麗、挺拔,頗具美學意味。宋朝書畫佳作眾多,宋徽宗能夠縱覽歷代書畫佳作,藝術素養較高,在藝術環境的熏陶下自成一派,創造了別具一格、個性強烈的瘦金體。此外,宋徽宗在位期間,將繪畫作為科舉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辦了宮廷畫院,培養繪畫人才。他對繪畫的喜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瘦金體的產生與發展。

北宋 趙佶 牡丹詩帖34.8cm×53.3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趙佶 秾芳詩帖27.2cm×265.9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二、瘦金體的美學韻味

(一)字形賞析

雖然瘦金體在字形、結構等方面與大眾以往的審美習慣有所出入,但其所擁有的獨特的美感毋庸置疑。首先,在字形上,瘦金體的字形特別注重疏與密的關系,具有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的特點,看似奔放不羈,但是不失法度,耐人品味。其次,在結構上,瘦金體的結構表現為中宮緊縮,四面張開。中宮緊縮使得瘦金體的字體內部緊湊,四面張開又讓瘦金體顯得奔放飄逸,二者相結合使得瘦金體顯得張弛有度,結構巧妙而合理。最后,在筆法上,瘦金體不同于以往字形圓潤、端正的樣式,其結構更為緊實,起筆時筆鋒明顯,顯得清新脫俗。以“翠”字為例,在收筆時,宋徽宗喜頓筆,筆畫形態也獨具特色。以往的字體偏向于行筆流暢、粗細自然過渡,但瘦金體卻經常在字的撇捺上突然加粗,讓字體多了一種支撐感和重量感,也讓字體顯得更加舒展有力。

(二)意境賞析

瘦金體具有濃厚的藝術氛圍和強烈的意境特征。用心體悟瘦金體,可以感受到一種飄逸灑脫、不落凡塵的超然意境。這與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宋徽宗本人的情感體驗息息相關。首先,當時宋朝的社會情況與唐朝的盛世有所不同。唐朝政治開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力十分強盛,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全能王者,而宋代在徽宗時期已呈現出由盛轉衰的跡象,整體上更像個風度翩翩的文弱書生。在宗教上,宋朝十分推崇道教,受道教的影響,人們的文化藝術活動也偏向于追求超脫、飄逸、自在的人生價值。而瘦金體剛勁有力、筆鋒利落、清新飄逸的骨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宋徽宗的精神狀態和人生追求。其次,宋徽宗十分喜歡仙鶴,仙鶴在古代被視為祥瑞之物,地位僅次于鳳凰,象征著長壽與福壽綿延。同時,仙鶴性情隨和,舉止高貴優美,仿佛自帶仙氣,給人一種超脫自然、不落凡塵、高貴典雅之感,深受人們的喜愛。瘦金體深受其影響,筆畫細勁尖峭、剛勁挺拔,讓人不禁聯想到一種仙氣飄飄、居高臨下的整體形象,讓人感受到一種仙風道骨、不落凡塵的超然與灑脫,也更加能夠體會到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及作者的心境。

(三)繪畫與書法融合之韻味

瘦金體書法和繪畫結合,無論是對書法史還是對繪畫史,都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宋徽宗一生精于書畫,創作了大量杰出的書畫作品,并大力推動官方畫院的形成與發展,還建立了相關的考試制度,把天下最優秀的人才吸收至畫院,培養了一大批丹青之才(如王希孟、張擇端等),極大促進了繪畫與書法的融合。宋徽宗本人精通工筆花鳥畫,擅長工筆畫的勾線技術。他的心中仿佛有一種鐵線般的力道,讓力量在筆畫上顯露出來,將繪畫與書法巧妙結合,形成了不同以往的清新姿態,其獨創的瘦金體的美學意義也在于此。

三、瘦金體的歷史地位及影響

(一)瘦金體的歷史地位

宋徽宗所開創的瘦金體雖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美學意味,但人們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首先,有人認為瘦金體字體纖細,容易給人以疏散之感,不夠圓潤飽滿,缺乏端莊大氣,并將瘦金體視為輕浮之字體。因此,很多人將瘦金體納入“美術字”的范疇。很少有人將瘦金體用于對聯、書信書寫中。其次,人們學習瘦金體時,缺乏系統性的指導和專門的理論書籍,杰出的瘦金體作品較少。且瘦金體當時屬于御筆,平民百姓接觸和學習的機會較少,學習時往往較為困難。瘦金體學習難度較大,很多人在臨摹時往往只得其形,而未得其風骨,導致作品貌合而神離,缺乏美學韻味,制約了瘦金體在民間的廣泛傳播。最后,作為帝王的宋徽宗雖然在書畫藝術上頗具藝術造詣,但在政治上卻難有突破、碌碌無為,經常忽略治國理政,因而遭到了人們的反感,且瘦金體“尖”“薄”“硬”“瘦”的特點均與國人所秉承的“溫”“厚”“柔”“敦”相背離。而過于纖細的線條會給人一種柔弱之感,讓人覺得缺乏內涵、底蘊不足。線條過于鋒利,有一種刻薄之感;線條過硬則易折,難以長久。這一切均不符合當時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很少有人主動學習瘦金體,甚至有人稱瘦金體為“亡國體”。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瘦金體的傳播與發展。

(二)瘦金體對后世的影響

宋徽宗利用皇權,創辦宮廷畫院,使宋朝的繪畫得到了蓬勃發展,并創造了個性鮮明的瘦金體。瘦金體雖然筆畫纖細,但有金石之感,看似無肉,卻骨中帶肉,看似鮮有變化,卻字字妙趣橫生。每一個字都有其獨特的韻味。字與字之間,畫與畫之間,看似獨立,卻皆有牽連,給人一種干脆利索、輕巧有力的感覺。而且瘦金體十分難寫,后世很多書法大家都很難寫好瘦金體,僅僅是得其形,而難得其意。從當代書法家啟功老先生自創的“啟功體”上也能夠看到瘦金體的影子:干凈、清秀,筋骨分明。此外,后世的許多工筆畫家,為了讓自己的作品看起來清新脫俗,也常用瘦金體來題畫,為作品增光添彩。著名書法家張大千也對瘦金體有所傳承和發展。瘦金體流傳了近千年,一直為世人所喜愛,不管是懂書法的,還是普通人,都能欣賞得來瘦金體。

結語

瘦金體作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朵奇葩,雖然流傳下來的杰出作品不多,學習者也較少,但它仍然給廣大的書法愛好者提供了參考的范本。在學習和臨摹瘦金體時,應注重培養扎實的基本功,注意線條的流暢性,體現字體的精、氣、神,突出其人文底蘊和深厚內涵。綜合來看,瘦金體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后世,都有著極高的審美價值及深遠的影響,值得后世學習臨摹及發展。

猜你喜歡
瘦金體書法史宋徽宗
宋徽宗:“天下一人”還是“斜杠青年”
宋徽宗:“天下第一”還是“斜杠青年”
淺談宋徽宗之“瘦金體”
《清明上河圖》:皇帝的小禮物
趙佶書法
從書法典籍談臨摹與仿書的區別
皇帝的小禮物
天骨遒美,逸趣靄然
書法史上的養生名帖研究
淺談宋徽宗趙佶的書畫藝術成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