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斷層掃描動態增強掃描在腎嫌色細胞癌與腎嗜酸細胞瘤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2022-09-07 04:06王厚均陳殿森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科河南洛陽4700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外聯部河南洛陽47003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22年4期
關鍵詞:影像學病灶動態

韓 舒,王厚均,陳殿森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科,河南 洛陽 4700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外聯部,河南 洛陽 47003)

腎嫌色細胞癌是腎癌的一種,惡性程度較低,在腎癌中約占5%,通過手術切除,預后良好。腎嗜酸細胞瘤是良性上皮性腫瘤,在腎實質腫瘤中約占4%~8%,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發病年齡無限定,多為散發性發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大部分患者無臨床癥狀,幾乎都是在檢查其他疾病時發現[1]。兩者在影像學上相似率極高,往往導致誤診,但兩者的治療方法差異較大。因此,準確的鑒別診斷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動態增強掃描對2種疾病進行鑒別診斷的價值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腎癌患者,其中腎嫌色細胞癌組25例、腎嗜酸細胞瘤組25例。腎嫌色細胞癌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齡20~76(46.81±10.55)歲;腎嗜酸細胞瘤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齡19~80(48.24±10.83)歲。2組患者性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333,P=0.004),而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73,P=0.638)。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德國Siemens公司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128層CT進行平掃和動態增強掃描,患者仰臥躺于掃描床上,掃描范圍是根據每例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常規平掃第11肋下緣至髂棘范圍。再把1.5 mL/kg優維顯注射于患者肘前靜脈,注射速度為3 mL/s,延時30 s實施腎皮髓質期掃描,延時85 s進行實質期掃描。掃描參數設置為:電流為250 mA,電壓為120 kV層厚為3 mm,準直為14 mm×1.2 mm,層間距為3 mm,開啟實時的曝光調節[2]。圖像傳至工作站進行分析,在測量感興趣區測量病灶強化情況,病變增強皮髓質期、實質期的診斷、腫瘤病灶相對腎皮質的強化指數情況等。

2 結果

2.1 2組CT平掃影像學特征比較腎嫌色細胞癌組和腎嗜酸細胞瘤組腫瘤最大徑、病灶密度、囊變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020,P=0.005;χ2=11.688,P=0.001;χ2=9.441,P=0.002)。見表1。

表1 2組CT平掃影像學特征比較 n(%)

2.2 2組CT動態增強掃描強化情況比較腎嫌色細胞癌組和腎嗜酸細胞瘤組皮髓質期、實質期腫瘤-腎皮質強化指數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4.687,P<0.001;t=5.624,P<0.001)。腎嫌色細胞癌組和腎嗜酸細胞瘤組皮髓質期、實質期病灶強化百分比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663,P=0.001;t=5.369,P<0.001)。見表2。

表2 2組CT動態增強掃描強化情況比較

3 討論

腎嗜酸細胞瘤具有良性生物學特征,腎嫌色細胞癌在20世紀90年代被當作腎細胞癌的獨立亞型進行治療,兩者的影像學檢查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但治療方法不同,預后效果存在明顯差異,因此,要加強鑒別診斷,才能準確制定治療方案,提高預后效果[3-4]。CT動態增強掃描能夠準確顯示病灶在不同時期的特點,本研究行CT動態增強掃描發現,在不同時期,腎嗜酸細胞瘤病灶強化及強化指數均明顯比腎嫌色細胞癌高,說明了前者屬于富血供腫瘤,后者屬于中等血供腫瘤,證實腎嗜酸細胞瘤比腎嫌色細胞癌血供豐富[5]。

影像學分析發現,腎嗜酸細胞瘤瘤體小也會出現星芒狀瘢痕,腎嫌色細胞癌大瘤體才會出現星芒狀瘢痕,瘢痕形成是腫瘤在生長過程中長期缺血形成,這特征并不能準確鑒別兩種疾病[6-7]。本研究中,腎嫌色細胞癌的腫瘤最大徑比腎嗜酸細胞瘤大,說明前者多為大瘤體,而后者多為小瘤體,還發現腎嗜酸細胞瘤星芒狀瘢痕的出現率稍高于腎嫌色細胞癌,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腎嫌色細胞癌常見于腎集合管上皮,腫瘤邊界較為清晰,但病灶密度不均勻,腫瘤有小部分會發生鈣化、囊變、壞死等。而腎嗜酸細胞瘤起常見于腎皮質,主要是皮層部發生病變,往往表現為腎輪廓隆起,外形光整,病灶密度均勻,少有囊變、鈣化、壞死[8-10]。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結果提示,腎嫌色細胞癌組病灶密度多為不均勻,囊變率也均高于腎嗜酸細胞瘤組,而腎嗜酸細胞瘤組病灶密度均勻。但2組的腫瘤位置(左腎、右腎)分布情況并沒有明顯差異。另外,本研究還發現腎嫌色細胞癌組和腎嗜酸細胞瘤組皮髓質期、實質期腫瘤-腎皮質強化指數、病灶強化百分比差異顯著。

綜上所述,腎嫌色細胞癌、腎嗜酸細胞瘤的影像學特征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且均屬于腎上皮性腫瘤,但實施CT平掃和動態增強掃描能夠有效鑒別出兩者的區別,根據兩者的不同特征,綜合分析其影像學資料,則可有效提高鑒別準確率,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有效提高療效及預后,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猜你喜歡
影像學病灶動態
2022 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專題介紹
國內動態
剪切波彈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變中的可重復性評價
能譜CT 在肺癌淋巴結轉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國內動態
觀察肺結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學特征及診斷價值
國內動態
卵巢甲狀腺腫影像學分析1例
動態
AP—4、EZH2基因表達量與子宮內膜癌病灶中細胞凋亡、上皮間質轉化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