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蔡元培研究熱點與可視化分析

2022-09-08 10:21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蔡元培發文圖譜

冉 鑫

(內蒙古工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蔡元培是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民國初期中國文化人當中最有個性,最具有獨特性,最不可歸類的人物,他的許多思想都對后世產生了重大影響。學術界圍繞蔡元培開展大量研究,產生了豐碩成果,因此,全面梳理20多年來蔡元培研究脈絡、開展熱點分析,對于未來蔡元培研究多有助益。

一、研究流程

文章研究思路緊緊圍繞20余年蔡元培研究的文獻研究現狀與熱點展開。首先借助中國知網平臺對蔡元培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收集,對所有樣本數據進行清洗,剔除無效樣本,整理后得到有效樣本。接著對期刊收錄情況、文獻發文量進行計量統計。同時將有效樣本導入CiteSpace,得到包括作者共現圖譜、機構共現圖譜、關鍵詞共現圖譜等多個圖譜并對其逐一分析。最后在關鍵詞共現圖譜基礎上總結前沿熱點,展望蔡元培研究的未來發展動向。

二、研究方法

(一)數據獲取

本文選取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的文獻作為樣本數據,因文獻數量多且質量不一,故只選取CSSCI期刊為樣本文獻,通過主題檢索依次輸入“蔡元培”關鍵詞,共檢索出文獻798篇,發現1998年出現第一篇研究蔡元培的文章,因而本研究的時間跨度為1998—2021年。通過對文獻的篩選,剔除書評、會議綜述等無效文獻,最終得到有效樣本數據328篇。將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并命名為download-328.txt以便導入CiteSpace軟件進行可視化分析。

(二)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CiteSpace軟件進行計量和可視化分析,該軟件由美國華人學者陳超美教授研發,并于2007年引入中國,以其圖文清晰、操作便捷的特點深受研究者的青睞,主要用于分析文獻數據、科學演化展示等。目前,借助CiteSpace軟件產出的科研成果廣泛分布于醫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多個領域。本文采用的軟件版本為CiteSpace.v.5.6.R5(64.bit)。將1998-2021年關于蔡元培研究的文獻導入,運行軟件后,可得到一系列的知識圖譜。

三、蔡元培研究統計分析

(一)發文量回望

通過觀察蔡元培研究文獻發表時序圖(如圖1所示),1998年開始出現第一篇發表在核心期刊的研究蔡元培的文獻,此后許多年文獻發表量呈平穩增長的態勢。個別年份出現發文量小高峰,比如2008年、2010年、2018年等,這些年份恰逢蔡元培先生誕辰與逝世整周年紀念,學者們對蔡元培研究著墨較多。從二十余年來的發文量來看,平均每年發文14.9篇(除去2021年,檢索截止到6月),學術活躍度較強??偟膩砜?,目前學界對于蔡元培研究相當重視,他的思想豐富而具有現實意義,預測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學者關注,不斷地豐富該領域的研究。

圖1 文獻發表時序圖

(二)期刊收錄情況

學術期刊是研究成果的重要載體,是對文章內容的檢驗。通過對文獻來源期刊進行統計,328篇文獻收錄在177種期刊上,期刊所屬類別多樣,包括綜合類、歷史類、藝術類、文學類、教育類、政治類等多種專業期刊,說明蔡元培領域研究受到多學科的廣泛關注。借助文獻計量學里的布拉德福定律來測評核心區域期刊的種數,計算公式為:M=2ln(e0.5772×Nmax)。

計算過程如下:M=2ln(e0.5772×Nmax)

=2×ln(e0.5772×14)

=2×ln(1.7810445179×14)

=6.4325146592

(其中M表示核心區域期刊數量,Nmax表示刊文最多期刊的刊文量)

如表1所示的部分期刊排列結果,根據取整原則,判定前7本期刊為核心區域期刊,核心區域期刊共發文54篇,占總文獻量的30.5%,其中《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刊文最多,達14篇,占比7.91%。

表1 蔡元培研究期刊發文情況

(三)作者共現分析

蔡元培的研究能取得今天的進展離不開有關學者在該領域的深耕,文章將已經篩選過的CNKI數據庫中的328篇文獻導入CiteSpace中,將網絡節點選為“Author”,將切片長度(SliceLength)設為1,運行得到包含305個網絡節點,47條網絡連線,0.001網絡密度的蔡元培研究作者共現圖譜(見圖2)。圖中作者名字的大小代表發表文章的多少,作者間的連線代表他們之間的合作網絡關聯。由圖2可知,幾大核心作者群合作研究并不明顯,獨立研究較多,而發文量小于3篇的作者,合作網絡更加明顯。

圖2 作者共現圖譜

為進一步探求核心作者,文章引入科技情報學中的普賴斯定律,通過公式Mp=0.749*(其中Mp是核心作者的最低發文量,Npmax是發文最多的作者論文數)來計算核心作者發文量。分析文獻數據可知,Npmax=8計算得到Mp=1.498,根據計算結果認定作者文章發表數量大于等于2篇的為該領域的核心作者(取整原則)。通過統計得知發表2篇及以上論文的作者有43位,這些作者發文量共113篇,占總文獻量的34.45%,表明核心作者的學科貢獻度較大。由于計算得出的核心作者數量較多,表2只顯示發表數量大于等于3篇的作者。由表2可以看出發文最多的為梁柱,達到8篇,其次是錢斌、黃旭東,三位作者發文量突出,是該領域的強核心作者。

表2 蔡元培研究核心作者與首發年份

(四)機構共現分析

科研機構作為成果的主要依托,是學科發展的支撐力量。將CiteSpace的網絡節點選為“Institution”,設置時間切片為1,得到262個網絡節點,30條網絡連線,網絡密度為0.0009的蔡元培研究的機構共現圖譜(見圖3)從圖3中可以發現,共現圖譜中字體越大,說明該機構發文量越多,各個機構間的連線粗細程度代表學術合作的緊密程度。導出部分數據情況表(見表3),其中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發文量為4篇,以上科研機構對蔡元培研究較為重視。同樣利用普賴斯定律進行公式測算,得出該研究的核心機構為發文量大于等于2篇的機構,可見從全國范圍來看,蔡元培研究的機構較為集中,耦合性較強,有利于進行深入探索。但圖3的網絡密度僅為0.0009,遠遠小于0.02,也進一步說明,除了個別機構外,關于蔡元培研究的力量依然分散,發文量小于3篇的機構與其他機構合作不明顯,許多機構仍處于獨立研究狀態。

圖3 機構共現圖譜

表3 蔡元培研究的主要科研機構

四、蔡元培研究共現詞分析

(一)關鍵詞圖譜共現與分析

1.關鍵詞共現分析

關鍵詞能夠代表研究領域的研究方向,是文章主題的凝練。文章將Citepace的網絡節點選為“Keyword”,設置時間切片為1,經過運行得到圖4即蔡元培研究關鍵詞共現圖譜,得到包括556個網絡節點和880條網絡連線,網絡密度為0.0057,圖中節點字號大小表示關鍵詞頻次的多少,節點十字表示年輪。其中,“蔡元培”為主要核心,“北京大學”、“美育”、“教育思想”、“五四運動”等為次核心,關鍵詞間耦合性較強,研究分支較多。

圖4 關鍵詞共現圖譜

在后臺導出關鍵詞表,進一步對詞頻與中介中心性進行排名得到表4即蔡元培研究高頻關鍵詞(前10)。如表4所示,關鍵詞以北京大學(28)、美育(21)、教育思想(12)、美育思想(10)、大學理念(9)、五四運動(8)等為主,初步判定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表4 蔡元培研究的高頻關鍵詞

2.關鍵詞聚類圖譜

關鍵詞聚類分析是一種處理矩陣結構的多元統計分析法,能夠揭示各關鍵詞的演變趨勢[1]。在關鍵詞共現圖譜基礎上繪制生成蔡元培研究的聚類圖譜(如圖5所示),其中Node(節點)556個、Edges(連線)880條,不同顏色框代表不同的聚類,Density(密度)指數為0.0057,Modularity(模塊化)指數為0.8928。經過篩選關鍵詞聚類,圖譜最終只顯示前十類聚類。分別是蔡元培、北大之父蔡元培、美育、北京大學、勞動念、教育思想、教育獨立、五育并舉、文化品格、中國美術教育。

圖5 關鍵詞聚類圖譜

(二)蔡元培研究熱點

依據關鍵詞共現圖譜、關鍵詞聚類圖譜及相關文獻閱讀等總結當前蔡元培研究的典型聚類:蔡元培個人經歷研究、蔡元培與北京大學研究、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蔡元培勞動思想研究。

1.聚類一:蔡元培個人經歷研究

蔡元培生于同治七年(1868),光緒十年(1884)考取秀才,后進京得中貢士,25歲中進士,27歲授翰林院編修,35歲創辦中國教育會,40歲入萊比錫大學研究心理學、美學、哲學,后任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等,其一生經歷豐富,對于近代中國教育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段懷清思考蔡元培文章內容的轉變,進而思考其知識體系、價值信仰、思維方式的重構,以期理解蔡元培[2]。韓水法認為蔡元培當時提出的中國現代大學的三項基本原則,現在看來依然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3]。劉長偉認為蔡元培洞明世事,對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做出了準確判斷。比如他認為維新變法失敗,在辛亥革命時期,又揭露了袁世凱的獨裁專制,五四運動時期,他既同情被捕學生,也反對罷課等[4]。王東梅研究蔡元培主持中央研究院12年以來,團結學術界人士艱苦創業、深入社會斗爭實踐,結束了近百年來中國缺少近代科學和全國最高綜合研究機構的歷史[5]。

2.聚類二:蔡元培與北京大學研究

蔡元培1916年底任北京大學校長,實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對北大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為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策源地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地創造了條件。馬坤、梁國利認為,蔡元培重視大學教育的一大原因就是受德國大學的影響,好的大學可以讓科學研究處于領先地位,國力也隨之增強[6]。邢歡認為蔡元培的學術觀在他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發生了重要的轉變。這一轉變具體表現在他對“學”的范圍和“學”的內部關系的認識上,而這些表象的背后是他對于“學”的觀念的根本轉變——蔡元培的“學”從近代分科之學的“學”轉變為現代科學之“學”[7]。張禮永認為蔡元培在北京大學的師資改造上花了大力氣,他整頓教師隊伍,構建了順應時代的新的為師之道,使北京大學煥然一新[8]。馬建標思考蔡元培在北大期間喚起了青年的政治參與意識,但后期已經無法扭轉北大政治參與的趨勢,提出一個折中的口號“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9]。

3.聚類三: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面對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發出了屬于那個時代的聲音,立足中國的妙悟之思,也吸收了西方的感性啟蒙之維,并具有面向未來的理論可能性。黃旭東認為蔡元培的藝術觀可以概括為強調藝術的理性內容、能聊藝術的創造性、強調藝術的個性因素[10]。馬軍紅認為蔡元培在音樂教育方面有許多作為,創辦《音樂雜志》、組建音樂傳習所、創建國立音樂院等都為中國近代音樂教育事業做出不可低估的貢獻[11]。劉芳認為,美術教育在近代以來的社會語境中,呈現出了曲折的發展歷程,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他不僅體現在對于美術之于文化身份的刑訴上,而且構建出了審美功能,使美術教育更為接近美術的本質[12]。韋歐陽認為蔡元培主張的“完全人格首在體育”使體育鍛煉對學生的思想、人格培養、德育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13]。

4.聚類四:蔡元培勞動思想研究

蔡元培1918年發表題為《勞工神圣》的講演,推動了近代“勞動”觀念的轉變和實踐。徐輝認為蔡元培高度重視勞動教育在學生和青年知識分子成長發展中的作用,有著鮮明的價值導向[14]。馮慶認為蔡元培在1918就認為主要的問題意識是通過貫徹西方的啟蒙教育理念改造中國勞動者素養,使之脫離“游民政治”,成長為現代民族國家的主權擔當者[15]。李雙、楊聯芬認為蔡元培“勞工神圣”的獨特思想意義,揭示“勞工神圣”這一命題如何以傳統倫理文化為底蘊,吸納整合西方理論,形成五四時期極具影響的思潮,從而呈現由無政府社會主義概念嬗變為馬克思主義話語的思想史軌跡[16]。

五、結論

利用CiteSpace軟件對1998年-2021年間我國蔡元培研究領域重要文獻進行梳理。從作者共現,機構共現,關鍵詞共現,聚類圖譜等多方面進行知識圖譜分析,期待為我國蔡元培研究進一步發展拓寬思路。主要結論如下:

首先,梁柱、錢斌、黃旭東是該領域的核心作者,發文量較大,學術影響力強。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已經初步形成了蔡元培研究的學術高地。

其次,根據關鍵詞共現圖譜、關鍵詞聚類圖譜、關鍵詞時間線圖譜的分析結果,將研究熱點歸結為四大類,分別是蔡元培個人經歷研究、蔡元培與北京大學研究、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蔡元培勞動思想研究。在二十余年的時間跨度里,研究成果豐碩,這些研究極大地豐富了蔡元培研究的內涵,是一個時期新聞實踐的生動寫照,對于未來研究有借鑒意義。

最后,基于當前的研究現狀,我們也應該注意到20余年間的研究成果在話題上較為局限,教育思想、美育思想研究較為集中,要加強外延式拓展,回到歷史文獻當中去,進一步深挖蔡元培思想背后的邏輯,鼓勵進行探索性研究,推動蔡元培研究領域的繁榮,更好的指導當代教育、藝術等的發展。

本研究依然存在不足之處,由于只選取了CSSCI收錄的期刊,未考慮書籍、報紙文章等,因此研究起點定在了1998年第一篇核心期刊發表開始,而關于蔡元培的研究遠早于此,因此本文只是某一段時間的蔡元培研究探究,加之Citespace軟件本身具有的機械性,在分析數據的時候不能面面俱到,希望在固有條件下能夠對蔡元培研究有一些思考。

猜你喜歡
蔡元培發文圖譜
繪一張成長圖譜
10條具體舉措! 山東發文做好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見
蔡元培的氣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補腎強身片UPLC指紋圖譜
主動對接你思維的知識圖譜
雜草圖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