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江蘇就業創業高質量發展

2022-09-21 12:19黃在興
唯實 2022年9期
關鍵詞:勞動者江蘇高質量

黃在興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最大的民生。黨的十九大以來,江蘇省就業條線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就業創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創業。為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關于實現人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的新要求,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第41期縣處級干部進修班課題組組織開展了推動江蘇就業創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專題調研。

一、江蘇推動高質量就業創業取得的顯著成效

近五年來,全省就業條線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統籌推進穩就業、促生產、惠民生各項工作,城鎮新增就業年均達145萬人(占全國10%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登記失業率始終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取得新成效,江蘇三次被國務院通報表揚為促進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地區。

就業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密集出臺《江蘇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30多個具有較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全面落實減免失業保險費、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等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累計為企業直接減負超600億元,累計發放失業保險待遇超300億元。

重點群體幫扶更加有效。全省累計幫扶各類重點群體實現就業520余萬人次,全省高校畢業生年末總體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2.31萬名去產能職工和4.19萬名退捕漁民均得到妥善安置。

創業帶動就業更加顯著。實施全民創業行動計劃,設立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全面強化創業載體建設和創業培訓供給,累計扶持96.4萬人成功創業,建成4個國家級創業示范基地,南京等6個城市被評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

人力資源素質明顯提高。大規模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開展城鄉勞動者技能、崗位技能提升等補貼類培訓,累計培訓城鄉勞動者和企業職工3000萬人次,累計發放職業資格證書596.56萬人次。

就業創業服務更加優化。建立健全城鄉統一公共就業服務制度,“15分鐘人社公共服務圈”基本形成。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并提供就業服務,全省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已達7889家,年營業收入近1500億元,分別位居全國第一和第二。

二、江蘇高質量就業創業面臨的嚴峻形勢

全省就業創業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與率先建設現代化強省的要求相比,江蘇就業創業工作尚存在一些短板。

從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看,就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加凸顯。不平衡主要表現為“人崗不匹配”的就業結構性矛盾。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高新技術運用能力不斷提升,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長,但目前全省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明顯不足。部分傳統產業職工技能水平低、職業轉換能力差,短時間內難以適應新產業需要,“招工難”與“就業難”現象并存。不充分主要體現為就業崗位供給還難以滿足就業總量需求。江蘇是人口大省,預計每年需在城鎮就業的勞動力有220萬人左右,每年新增約170萬個就業崗位,供求缺口約50萬個。每年還要解決高校畢業生、軍隊退役人員、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就業問題,任務十分艱巨。

從高質量發展要求看,人民群眾對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充滿期盼。從全省就業現狀看,一些企業用工短期化問題較為突出,致使就業穩定性差。生態環境整治力度加大,企業退城進園、改造搬遷增多,對部分勞動者穩定就業帶來不利影響。在體面就業方面,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新生代勞動者更加關注職業生涯發展、工作生活環境和勞動權益保障,更愿意到國企、外企從事共享經濟、電子商務等新興行業。在公平就業方面,就業歧視現象在一些領域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別是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有時會遇到性別歧視、學校歧視等不公平對待,農民工和城鎮職工就業存在同工不同酬現象,一些小微企業從業人員還游離于社會保障體系之外。

從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看,就業工作還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擴散蔓延,疫情影響下的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深度調整。如2021年7—8月,受南京、揚州等地突發疫情影響,全省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同比下降20.45%,批發零售、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接觸性服務業企業用工同比分別下降5.65%、2.7%和2.69%。另一方面,國際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溫,與他國發生貿易摩擦的風險呈上升趨勢。在此背景下,全省經濟運行不確定性增多,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更為突出,部分行業企業用工將更為謹慎,就業市場短期波動增大,階段性、行業性、區域性風險將長期存在。

從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看,就業創業工作仍存在短板和不足。與兄弟省份相比,江蘇就業創業部分單項工作存在有“高原”無“高峰”現象,叫得響、有影響的就業創業品牌較少。在就業政策落實方面,尚未完全建立如河北省“省集中、點申請、快受理、秒審核、廣公示、速發放”那樣的網上智能經辦系統;在公共就業服務方面,沒有推出如山東省“微笑服務”那樣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可并在全國推廣的公共就業服務品牌;在職業技能培訓方面,沒有建立如廣東等省那樣的財政投入機制;在創業帶動就業方面,尚未形成如上海市“海納百創”那樣的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高端創業品牌。

三、推動江蘇就業創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對策與建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江蘇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更加扎實有效推進共同富裕新征程上,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數量質量并重、就業創業并舉、城鎮鄉村一體的核心要求,全力打造高質量就業先行區,確保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創業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準確把握更加積極的政策導向,突出保企業、穩就業、促創業、防失業,為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提供有力支撐。一是補貼政策要聚力增效。樹立就業優先導向,在現行穩崗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加大對穩崗、增崗效果好的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適時調整社保等補貼政策的覆蓋范圍和額度標準。突出初次創業和初始創業,圍繞創業各環節整合政策并加大扶持力度。統籌就業專項資金、失業保險基金、人才培訓資金和職工教育費附加,擴大政府購買培訓范圍。二是信貸政策要擴容增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財政普惠金融發展補償基金向提供高質量崗位多的企業傾斜扶持,推進形成多元化就業創業資金投入機制。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研究制定貸款對象資格審核、呆壞賬核銷、財政貼息分擔比例等具體辦法,建立創業擔保貸款信息化經辦平臺,進一步降低貸款門檻、縮短辦理時限、擴大發放規模。三是稅收政策重在優化提效。落實現行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建立健全聯合辦公、統一受理、即時辦結等制度,提升重點群體的政策申請便捷度。推動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稅收優惠政策長效化,適當提高抵扣額度。

增加人力資源供給。把保證勞動力供給作為首要目標,深入挖掘省內潛力,積極拓寬省外渠道,形成穩定、可靠、可持續的勞動力供給長效機制。一是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來江蘇就業創業。充分發揮江蘇作為教育大省的先天優勢,引導省內高校根據江蘇經濟發展需求和企業轉型升級需要,科學調整學科設置,適度擴大招生規模。健全高校畢業生留蘇就業創業政策體系,更大力度實施校園招引計劃,辦好“名校優生暑期行”“中國江蘇海外留學回國人員交流會”“百名海外博士江蘇行”等活動,引導更多海內外畢業生來江蘇就業創業。二是持續擴大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規模。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瞄準經濟薄弱地區和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建立健全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勞動維權“三位一體”機制,引導企業設立“扶貧車間”“愛心工廠”,幫助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深化東西部勞務合作,開拓更多省外勞務基地,定期組織企業赴省外舉辦勞務招聘活動,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經紀人等市場主體參與,不斷擴大省外農民工引進渠道。三是充分開發各類新成長勞動力資源。實施職業學校領航計劃,全面推行勞動預備制培訓,打造一批高水平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推動職業教育資源逐步向產業和人口集聚區集中。建設一批省重點技師學院、省級示范性技工院校,培育一批技術技能人才。深化職業學校、技工院校招生制度改革,擴大面向中西部地區的招生比例。鼓勵企業“走出去”,通過校企合作、委托招聘等方式有序引導省外新成長勞動力來江蘇就業。

培養更多技能人才。深入貫徹科教強省戰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和勞動者就業創業需要,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推動江蘇從人力資源大省向人力資源強省轉變。一是進一步健全終身教育體系。持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暢通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立交橋”,支持社會成員通過直接升學、先就業再升學、邊就業邊學習等多種方式接受高等教育,進一步辦好開放大學,大力發展在線教育和遠程教育。二是加快建立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健全與完善以公共職業培訓機構為基礎、以社會職業培訓機構為主體的職業培訓體系,加大就業專項資金、失業保險基金、人才培訓資金等補貼資金的統籌力度,大力開展就業前技能培訓、上崗前適應培訓、就業后提升培訓、失業時轉崗培訓,推廣“雙元制”“新型學徒制”等新模式,提升各類群體職業技能水平。三是加快職業培訓制度改革創新。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健全技能勞動者培養、評價、使用、激勵、表彰、流動等各項制度,暢通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雙向交流渠道,鼓勵更多勞動者愛技能、學技能、用技能。規范職工教育培訓經費提取使用,完善技術工人服務期和流動補償制度,鼓勵技術職業院校、用人單位、社會資本聯合舉辦職業培訓。

優化就業創業環境。進一步改進公共服務,強化執法維權,加強人文關懷,拓展發展空間,讓勞動者來得放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業工資分配、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完善企業工資指導線、企業薪酬調查、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等制度,指導企業完善加班管理制度,保障勞動者取得合理收入。加大擴面征繳工作力度,重點促進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和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群體之間的社會保障待遇差距。加快完善跨省轉移接續辦法,確保勞動者流動過程中的社會保障權益不受損。二是營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全面清理妨礙公平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限制性做法,規范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等行為,重點提高建筑行業、小微企業、農民工以及勞務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簽訂率,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標準、工時制度和特殊工時的管理規定,依法安排勞動者休息休假,引導企業打造企業文化、加強人文關懷,促進勞動者安全就業、穩定就業、體面就業。三是促進勞動力有序流動。構建全方位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打造“互聯網+就業創業”信息化平臺,全面推行“不見面服務”,組織開展“春風行動”等專項服務,完善就業信息發布機制。建立健全政府購買公共就業服務機制,研究制定全省購買就業服務目錄,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公共就業服務。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更好地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猜你喜歡
勞動者江蘇高質量
江蘇:讓非遺在生活中綻放光彩
致敬勞動者
對“高質量發展”的四個追問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RCEP對山東省高質量對外開放的影響
水韻江蘇
水韻江蘇
致敬最美勞動者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圖說江蘇制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