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族傳統體育的功能及傳承研究
——基于農牧區“吾爾多”的田野調查

2022-09-23 09:42耿獻偉
武術研究 2022年9期
關鍵詞:爾多牧民民族

牛 歡 耿獻偉 陳 喆

西藏民族大學西藏民族體育文化研究中心,陜西 咸陽 712082

十九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亦是新時代開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藏民族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要挖掘、整理、宣傳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因此挖掘藏民族文化內涵,探索藏漢文化交流交融的歷史沉積,是開展藏民族工作的緊迫任務。在特定的高原生態環境下孕育和創造的藏民族傳統體育,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拔釥柖唷保ú卣Z)是藏區牧民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是藏民族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表現形式,是藏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過田野調查了解到“吾爾多”的制作工藝與競賽規則,并探究“吾爾多”在促進民族交流交融中的作用,解決“吾爾多”在傳承與發展中的難題。同時“吾爾多”也是藏民族天然的文化符號,象征著藏族人民的勇敢、健壯、樸實的民族性格。因此挖掘藏民族傳統體育“吾爾多”的功能價值,探尋傳承與保護的有效途徑,是時代必然的選擇。

1 吾爾多的淵源

1.1 起源

吾爾多,又稱俄而多、古爾多等,均為藏語音譯。吾爾多是藏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挖掘和整理關于吾爾多的歷史脈絡有助于加強民族認同,提高民族凝聚力。筆者通過查閱資料,將吾爾多的起源大致簡單分為兩種:軍事戰爭起源說和生產勞動起源說。

軍事戰爭起源說:該說法主要集中于聶赤贊普和格薩爾王兩位英雄人物的事例中。吾爾多的歷史可追溯到聶赤贊普時代,距今約有3200年歷史。聶赤贊普本身是天神的兒子,后降臨人間,統一了吐蕃成為西藏第一位藏王,為抵御其他部落及野牦牛的入侵,學會了使用拋石塊來增加力的延伸,相傳這便是吾爾多項目的雛形。在《格薩爾王全傳》中吾爾多作為戰爭時期的拋石器被多次提及,文中寫道:“覺如(格薩爾)知道,消滅這些地鼠惡魔的時機已到,遂在拋石器里放上三個羊腰子大的石子,口中念誦咒語,將石子打出去?!蔽釥柖嗍歉袼_爾王時代的重要防御武器,在長期傳唱過程中吾爾多的作用及其價值也在不斷完善和發展。

生產勞動起源說:吾爾多最早是遠古人類的狩獵工具,《賢者喜宴》有載,第五瑪嘉庫杰為王時, 產生鎖鏈等武器。第六周周魔鬼為王時, 出現甩動的拋石繩。隨著生產生活的進一步發展,藏民族人民充分利用自身環境優勢,充分發展畜牧業,吾爾多就成為了主要的放牧工具。藏民族牧民放牧的三大法寶即杖、竿和吾爾多,前兩者是對牲畜近距離地驅趕,而吾爾多則能進行遠距離的拋投,提鞭揮掄,石子能飛出二百米遠,能精準打擊領頭畜,使其改變行動方向,提高牧民放牧的效率。除此外,吾爾多還可以對牲畜進行簡易的捆綁,對牲畜的行動進行束縛。因此,吾爾多這項傳統體育起源于牧民的生產勞動,是藏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1.2 制作工藝及競賽規則

藏民族牧民使用的吾爾多類似于起源于中亞的飛石索,但吾爾多則都是用8股或12股的牦牛毛或羊毛編織成長約2m的拋石繩,一共由正繩、古底、付繩、加呷四部分構成(見圖1)。正繩其上端有約為三寸的套環,使用時將套環扣于手腕處,正繩往下約1m左右,有一長約10-15cm,寬5-7cm的橢圓或菱形的“古底”“古底”多為牛皮包縫,甚至有的為了增加空氣流通,提高遠度和精度設計出了鏤空的“古底”,一般古底上常刺繡一些日月等寓意吉祥美好的圖案。從“古底”到末端為“付繩”,長度略短于正繩,吾爾多最后一節為“加呷”,與“付繩”末端相連,它是吾爾多的主要發力部位,同時也是磨損度最大部位,為了延長吾爾多的使用年限,“加呷”需另外編制,必備隨時更換。使用不同的編織材料和編制工藝做出來的“吾爾多”作用也不同。用黑色粗牦牛毛編制的吾爾多,一般具備經久耐用的特點;使用粗山羊毛編制的吾爾多在牧民眼中認為是不吉利的,所以很少有人使用;使用白色羊毛編制的吾爾多,揮舞起來聲音更清脆響亮;使用黑白羊絨毛編制的吾爾多,材質更加柔軟,觀賞度更高,一般多為飾品或懸掛在房門前驅災辟邪保佑平安。

圖 1 吾爾多

圖 2 古底

打“吾爾多”時先將手腕置于正繩上方的環套中,手握“加呷”,使吾爾多以“古底”為中軸均勻對折。石子則放在“古底”處,瞄準目標提鞭揮掄,當獲得一定的初速度時松開“加呷”,石子即可飛往一二百米遠的目標。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吾爾多逐漸演變成為一項傳統競技活動,據文獻記載,牧民的競技形式主要有兩種:其一為在距離十幾米的地方疊放四五個牛角,牛角上面放一石塊,牧民使用“吾爾多”打掉牛角上的石塊且疊放的牛角不散落則視為勝利;其二則是使用“吾爾多”擊中特定的牛尾巴,最高命中率者為勝利方。

2 “吾爾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功能

2.1 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更新,藏區旅游業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旅游業已成為藏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增長點和支撐力量。伴隨著旅游業在西部地區的快速跟進,吾爾多又賦予了新的價值,即作為消費品在市場流通。牧民們充分挖掘吾爾多的經濟價值,將吾爾多進行完美的包裝,使其商品化。牧民的售賣點遍布西藏的各景區,根據大小與制作工藝分別對應不同的受眾群體,使用彩色毛線編制的小型吾爾多,小巧精致可作裝飾品,也可以供小朋友玩樂;使用黑白編織的“九眼”吾爾多,大多用來驅災辟邪,可當作護身符;還有一種極小的吾爾多掛件,編織的材料更加多樣,一般作為鑰匙掛件或手機掛飾,這類商品因價格實惠,形式多樣,深受游客的喜愛。此外隨著當前體育消費水平的升級,觀賞性旅游已經滿足不了游客的需求,體驗式旅游逐漸成為主流。與其他旅游方式相比,吾爾多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互動性,能夠從千篇一律的旅游風格中脫穎而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增加藏區的就業,提高藏民族居民的經濟收入。這將有利于藏民族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帶動藏民族農牧區和經濟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

2.2 促進社會的穩定

《體育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強調,體育有助于減少各種安全隱患,實現維護和平的目的。體育是無比強大的平臺,可以接納所有參與者,不分高低貴賤,可以沖破世俗的桎梏,維護地區和平的根基,建設健康的社會。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直接關系到中國社會的長治久安,吾爾多與其他體育項目一樣是各民族通用的語言,可以跨越民族、文化、宗教等差異,為不同的個體提供交流的平臺,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吾爾多的操作簡單,對受眾的要求不高,人民可以通過拋投吾爾多來釋放壓力與不滿,具有宣泄情緒的功能。通過個體直接參與,喚醒潛在的和平意識,進而可以預防沖突的產生,促進社會的穩定。

2.3 加強民族認同

民族認同指本民族各成員對自身民族心理上的認知及身份上的歸屬?!拔釥柖唷笔遣孛褡鍌鹘y體育的一部分,是“土生土長”的藏民族傳統體育,在歷史的長河中,吾爾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藏民族的神話傳說中,吾爾多是驅災辟邪的工具;在江孜抗英戰役中,吾爾多是人們抵御侵略的武器;在放牧時,吾爾多又成為了牧民必不可少的放牧工具。因此“吾爾多”貫穿在藏民族的歷史與文化中,有著聚集、吸引、團結和組織藏民族與其他民族成員的能力,能夠增強民族凝聚力。此外大部分藏民族同胞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廣闊的土地使吾爾多的開展極具優勢,同時世代遵守的民族禮俗儀式,使得人民始終牢記本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概言之,在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歷史底蘊的孕育下,促使吾爾多帶有極強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性,對加強民族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4 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習近平指出:“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要實現體育強國的偉大目標,就亟需培養大批體育后備人才,而后備人才不僅需要較高技能水平,同時也必須要有正確的道德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是立德樹人的重要核心?!拔釥柖唷弊鳛槊褡鍌鹘y體育精神文化,具有能動意識,是“吾爾多”發展的力量源泉。對于國家來說,各族人民通過吾爾多的游戲向世界展示祖國的富強、民主與和諧;對于社會而言,開展吾爾多等競技比賽向社會呈現出自由、平等、公正的體育精神面貌;對于個人來說,吾爾多更能反映出個人的頑強拼搏,積極進取的意志品質。通過吾爾多運動,克服自身惰性,追求身體、精神的全面發展,并通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逐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5 增進民族交流交融

伴隨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的保護,吾爾多作為一種促進民族交往交流的一種重要的溝通工具,逐漸活躍在人們的眼前。這類富有趣味性的比賽項目,不在僅僅局限于牧民同胞,而是逐漸成為了普通大眾的娛樂項目。在少數民族運動會,以及藏民族各地區舉辦的農運會中,都可見到吾爾多的身影。梁啟超先生有言:“與異系相接觸, 則對他而自覺為我”,吾爾多這類民族項目的開展能促使各族人們聚集在一起,使參賽人員因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而成為朋友,對民族間的交融貢獻了極大的推動力。同時,吾爾多比賽具有豐富的觀賞性,使觀眾的感官受到沖擊的同時也能與現場氛圍產生通感,從而形成跨越民族的感知認同,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尊重與欣賞,有利于增進各民族的交流交融。

3 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吾爾多”的傳承研究

3.1 依托旅游資源,打造“吾爾多”品牌文化

在“體育+旅游”的背景下,傳統體育成為了休閑旅游的重要載體。西藏政府明確提出:“要推動優秀民間民俗文化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因此政府應從三方面著手打造“吾爾多”品牌文化,充分發揮其宏觀調控的功能。其一,抓住“體育+旅游”的紅利,隨著當前體育消費水平的升級,觀賞性旅游已經滿足不了游客的需求,體驗式旅游逐漸成為主流?!拔釥柖唷睉プ∮慰偷墨C奇心理,迅速拓展市場,讓游客直接參與其中,既能增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又能帶來一定經濟效益。其二,充分調動牧民的積極性,引導牧民與政府合作開發旅游品牌項目,推動鄉村旅游資源向旅游資本的轉變。其三,加大宣傳力度,一方面吸引更多游客到藏區旅游,另一方面,以“吾爾多”為載體,大力宣傳藏民族歷史文化,促進藏文化的傳播。

3.2 建立統一規則制度,助力“吾爾多”非遺申報

由于過去環境與經濟條件的限制,“吾爾多”的比賽大多比較隨意,且比賽距離的遠近,評判的標準更多依賴于主觀判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產生了嚴重的制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基礎標準的大致內容為“對保護工作中涉及的標識及符號的名稱、形式、用法做統一的規定”。要想加大對“吾爾多”的保護,加快“吾爾多”的非遺申請,首先應建立健全統一的基礎標準,這是促進“吾爾多”傳播與發展的基本要求。建立統一的規則制度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制定合理的評分標準與降低技術難度。制定統一評分標準的目的在于兼顧到牧區、農區、林區不同地區的利益,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降低技術難度目的在于傳承與推廣。只有將“吾爾多”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才是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

3.3 提高群眾文化自覺,積極培育后備人才

伴隨著西方體育與新興傳媒的沖擊,以“吾爾多”為代表的藏民族傳統文化中,處在弱勢的傳統文化,正瀕臨萎縮和消亡。主要原因在于群眾的文化認知失位和傳承主體的不足。對于廣大群眾而言,在多樣的文化面前,“本土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使人們在文化選擇上陷入兩難境地。當物質文化發生變遷時,精神需求也會隨之改變,尤其是生產力的提升,弱化了吾爾多在生活中的應用,且現代體育的沖擊又不斷降低人們對吾爾多的關注,因此使得大多數人不能對吾爾多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造成了文化認知上的失位。首先應從傳承主體出發,加大對年輕人主力軍的培養,同時也應提升傳承人的福利待遇,才能歷代傳承;其次應調動大眾自覺參與的積極性,自覺是一種態度,是努力傳承與保護本民族地區文化的一種覺悟;最后應加大“吾爾多”文化的普及與教育,使廣大藏民族群眾對吾爾多的傳承與保護有著更清楚的認識。

3.4 加大區域賽事力度,促進民族認同

民族認同可分為四個維度,既歸屬感、情感依附感、心理趨同性與行為卷入。區域比賽是行為卷入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民族認同具體的行動過程。吾爾多賽事具有悠久的歷史,在農牧時期,牧民一旦有了閑暇時間,便會三五成群進行“吾爾多”比賽,然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吾爾多反而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因此應加大區域賽事力度,借助區域比賽的平臺,提高群眾的集體意識,促使群眾在比賽中找到歸屬感,在情感上認識到自己是本民族的一份子,使群眾對自身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產生情感依附。此外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可以確定民族身份,能夠使本民族的人們明白“從哪里來”的問題。以“吾爾多”比賽為例,在比賽中吾爾多與石塊摩擦發出的清脆聲響與觀眾吶喊助威的喝彩聲,能喚起藏民族人民內心深處的記憶,達到自我的身份認知,場外觀眾可也在民族氛圍中產生于藏民族同胞共同的心理。因此,加大對區域賽事的舉辦不僅能加強本民族的向心力,而且還能增強各民族的向心力,更有利地區的進步。

3.5 挖掘文化符號價值功能,促進文化認同

習近平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罢J同”是人對他人或群體共同屬性的確認,不同學者依據不同的屬性進行了各種類型的分類,但不論是國家認同還是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始終是所有認同的核心,任何類型的認同都包涵著文化的成分。因此,體育作為特殊的文化現象,在社會中扮演者極為重要的角色,因其特有的超語言性,成為了傳遞文化,促進文化認同最好的媒介。吾爾多,作為一種物化的文化符號,其圖案的編織與材料的選擇往往向世人傳播吾爾多背后藏民族人民的文化底蘊。例如:吾爾多比賽時觀眾們吶喊助威,勝利者被人們敬獻哈達,來表示內心的仰慕,因此哈達就成為了尊敬與認可的符號,吾爾多充當了藏民族文化傳播的媒介,述說著藏民族人民勇敢、健壯、樸實的民族性格,使人民自覺的融入藏民族成員的角色中。因此,應充分拓展“吾爾多”文化符號的價值功能,加大民族間文化的交流溝通,促進文化認同。

猜你喜歡
爾多牧民民族
我們的民族
牧民歌唱冬奧會
甘南牧民 趙云雁
商人買馬
艾爾多安“秀”球
多元民族
蟬(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