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西市飼草型小黑麥引種試驗

2022-10-11 09:14侯云鵬王會蓉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2年18期
關鍵詞:小黑麥定西市抗逆性

侯云鵬,張 明,王會蓉,張 健

(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甘肅 定西 743000)

小黑麥是由小麥和黑麥經過屬間有性雜交以及染色體加倍技術人工選育而成的新物種。小黑麥同時具備小麥和黑麥的優良特性,具有產量高、豐產好、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種類豐富、抗寒性強、抗逆性強、耐貧瘠、適應性廣、飼草加工形式靈活多樣等特點[1-2]。小黑麥在調整作物種植結構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前景,已成為促進甘肅畜牧業發展的一種新型飼料作物[3]。有關小黑麥的相關研究報道,主要在河北省、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河南省等?。▍^)[4],由于不同地區氣候、生態類型、土壤環境差異明顯,小黑麥品種的遺傳特性、穩產性、適應性等都有較大差異。因此,需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引進飼草型小黑麥品種進行篩選,鑒定出適宜于定西市推廣種植的飼草型小黑麥,可有效緩解當地畜牧業發展過程中草畜不平衡的難題,對促進定西市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于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試驗基地,地理位置位于35°32′N、104°37′E,海拔1920 m。試驗地年平均氣溫6.7℃,年平均日照2500 h,年降水量350 mm,無霜期140~165 d。試驗地地勢平坦、肥力較好,土壤有機質含量38.6 g/kg,有效氮含量2.25 g/kg,有效磷含量1.78 g/kg,有效鉀含量18.57 g/kg,土壤類型為黃綿土,呈微堿性。

1.2 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均由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提供,分別為NH3247、NH3476、NH3249、NH3519、NH3407、NH3468、NH3514、NH3582、NH3625和中飼3241,其中中飼3241為對照品種。

1.3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20年9月播種,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設置3次重復,小區標準面積為8 m2(長4 m、寬2 m),行距為20 cm,每個小區種植10行,播種密度525萬粒/hm2,采用人工手鋤開溝條播種植。田間記載主要觀察記錄小黑麥的不同生育期、抗病性、抗逆性等。

1.4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采用Excel軟件處理,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小黑麥生育期

由表1可知,各供試品種均于9月25日播種,11~14 d相繼出苗,NH3407、NH3514和對照品種中飼3241出苗最早,NH3247出苗最遲;分蘗盛期集中在10月21—23日,各品種之間無顯著差異。第二年3月中旬各品種均返青,4月中旬各品種均開始拔節,5月中旬各品種均開始抽穗,NH3468抽穗最早,NH3247和NH3407最遲;5月24—30日各品種均開始開花,各品種7月14—17日均達到成熟期,生育期為282~285 d,各品種之間無顯著差異。

表1 供試小黑麥品種的主要生育期

2.2 小黑麥農藝性狀及產量構成因素

由表2可知,各品種基本苗為477.15萬~517.50萬株/hm2,NH3476基本苗最低,NH3625最高;最高總莖數為571.50萬~619.80萬個/hm2,NH3249最低,NH3468最高;有效穗數為519.30萬~612.15萬穗/hm2,NH3249最低,NH3625最高;有效分蘗率為90.87%~97.56%,NH3249最低,對照品種中飼3241最高;株高和穗長分別為138~170 cm和9.5~11.5 cm,其中NH3407的株高最高,穗長最長;千粒重為45.3~55.3 g;籽粒產量為3852.60~4903.05 kg/hm2,其中NH3582產量4903.05 kg/hm2,較對照品種中飼3241增產3.88%,位于第一位,NH3247產量3852.60 kg/hm2,較對照品種中飼3241減產18.37%,位于第十位。

表2 供試小黑麥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及產量構成因素

2.3 小黑麥抗病性和抗逆性

由表3可知,各品種在拔節期、抽穗期、開花期和灌漿期等生育時期的黃矮病、葉銹病、葉枯病發病嚴重程度分別為1級、2級和2級,說明各供試小黑麥品種在田間無黃矮病、高抗葉銹病和葉枯病,品種之間無顯著差異;在越冬期和返青期時,NH3247的抗寒性弱,其他品種田間表現均為抗寒性強,品種之間無顯著差異;在整個生育期內,各品種抗旱性和抗倒伏性表現均為1級,說明小黑麥品種的抗旱性強、抗倒伏。

表3 供試小黑麥品種的田間抗病性和抗逆性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引進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飼草型小黑麥在定西市進行引種試驗研究,結果表明:不同飼草型小黑麥品種均完成了全生育期,生育期為282~285 d,各品種之間沒有顯著差異。籽粒產量為3852.60~4903.05 kg/hm2,其中NH3582產量4903.05 kg/hm2,較對照品種中飼3241增產3.88%,位于第一位;NH3514產量4868.10 kg/hm2,較對照品種中飼3241增產3.14%,位于第二位;NH3625產量4826.40 kg/hm2,較對照品種中飼3241增產2.26%,位于第三位;NH3468產量4780.35 kg/hm2,較對照品種中飼3241增產1.28%,位于第四位;其他小黑麥品種較對照品種中飼3241均減產,其中NH3247產量3852.60 kg/hm2,較對照品種中飼3241減產18.37%,減產幅度最嚴重。通過田間抗病性和抗逆性鑒定分析發現,小黑麥品種在整個生育期內無黃矮病植株,高抗葉枯病和葉銹病,抗旱性強、抗倒伏,除NH3247外,其他品種抗寒性強。

隨著農業種植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飼草型小黑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6]。小黑麥種植簡易,對土壤肥力要求低,抗旱耐瘠薄,適應性好[7]。不同小黑麥品種在不同區域由于受氣候和外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飼草產量和品質具有較大的差異。本研究通過對引進的小黑麥生育期、農藝性狀、籽粒產量構成因素、抗病性和抗逆性等進行研究分析,發現飼草型小黑麥適宜在定西半干旱區域種植[8]。但是本研究沒有對飼草型小黑麥的鮮草產量、干草產量、飼草品質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后續在基礎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全方位的試驗研究,期望為定西市飼草型小黑麥的育種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猜你喜歡
小黑麥定西市抗逆性
甘肅 定西市首家勞模(工匠)長廊建成
飼草小黑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亢蕾作品精選
高溫脅迫對小黑麥光合作用影響
定西市安定區鳳翔幼兒園
2018年貴州省玉米區域試驗L組六枝點總結
混播方式對小黑麥產量與品質的影響
體育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資本干預研究
2004~2013年定西市馬鈴薯生產狀況統計分析
甲殼素對蔬菜抗逆性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