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尿酸、轉化生長因子β1、糖類抗原12-5的表達水平及其聯合預測新發房顫的價值▲

2022-10-13 00:55劉曉晨
廣西醫學 2022年16期
關鍵詞:心房房顫尿酸

劉曉晨 楊 威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50001)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升[1]。急性心肌梗死多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的血栓引起,血栓栓塞血管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壞死[2]。有研究顯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會增加心力衰竭、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和預后,因此,早期預測新發房顫的發生風險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義[3]。研究表明,心房重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生新發房顫的主要原因,而心房纖維化是心房重構的主要病理基礎,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是引起心肌纖維化的重要因子,尿酸可以通過促進炎癥反應影響心房結構重構和電重構,二者均與心房重構密切相關,可能參與房顫的發生[4-6]。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是評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早期標志物,其水平的高低與心室功能受損、炎癥刺激、血流動力學改變有關[7]。因此,本研究探討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聯合預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價值,以期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3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8]。排除標準:(1)既往有房顫史的患者;(2)合并心臟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臟疾病的患者;(3)合并嚴重感染者;(4)合并惡性腫瘤及肝、腎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5)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觀察組中男性209例、女性155例,年齡48~75(61.23±6.23)歲,體質指數19.11~26.37(21.98±2.14)kg/m2;合并糖尿病95例,合并高血壓212例,合并高脂血癥77例;ST段抬高者165例,非ST段抬高者199例;Killip分級:Ⅰ級250例、Ⅱ級71例、Ⅲ級31例、Ⅳ級12例;梗死部位:前壁177例、下壁117例、下壁+后壁39例、下壁+后壁+右室31例。另選取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者350例作為對照組,排除合并精神疾病及處于妊娠期、哺乳期的體檢者。對照組中男性185例、女性165例,年齡45~73(60.78±4.33)歲,體質指數18.33~25.33(22.16±2.56)kg/m2。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體質指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編號:201804002)。

1.2 研究方法與觀察指標 (1)于觀察組患者入院后第1天、對照組研究對象體檢時,抽取其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以4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比色法檢測血清尿酸水平,采用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CA12-5水平,采用ELISA檢測血清TGF-β1水平,所用檢測試劑盒均購自R&D Systems公司(批號:750150006、894559、898918)。(2)根據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新發房顫的發生情況(參照《診斷學》[9]中的心電圖定義判斷有無房顫發生),將觀察組患者分為發生組和未發生組,收集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體質指數、吸煙史(每天至少吸1根煙,并持續或累積吸煙1年以上)、飲酒史(飲用任何含有酒精的飲料,包括啤酒、白酒、葡萄酒等,并連續或累積飲酒1年以上,每周飲酒量男性>280 g、女性>140 g)、糖尿病史、高血壓史、高脂血癥病史、心電圖(ST段是否抬高)、Killip分級、梗死部位、左心室射血分數]及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Q1,Q3)]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U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影響因素;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分析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聯合預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價值。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的比較 觀察組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的比較[M(Q1,Q3)]

2.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觀察組中,在住院期間共有38例患者新發房顫,發生率為10.44%。發生組與未發生組患者的年齡、Killip分級、左心室射血分數及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相比于未發生組,發生組患者年齡≥65歲的比例、Killip分級≥Ⅱ級的比例,以及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均更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數更低。見表2。

表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結果

2.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將上述單因素分析中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將有無發生新發房顫作為因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5歲、Killip分級≥Ⅱ 級及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升高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危險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數升高則是其保護因素(均P<0.05),見表4。

表3 變量賦值情況

表4 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2.4 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單獨及聯合預測急性心肌梗死新發房顫的價值 聯合預測因子回歸方程為:P=-4.365+1.578×尿酸+1.524×TGF-β1+1.765×CA12-5。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聯合預測急性心肌梗死新發房顫的靈敏度均高于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單獨預測的靈敏度(χ2=8.610,P=0.003;χ2=5.029,P=0.025;χ2=3.934,P=0.047),其曲線下面積均高于任單一指標的曲線下面積(z=2.314,P=0.021;z=3.895,P<0.001;z=2.104,P=0.035),其特異度與單一指標的特異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3.390,P=0.066;χ2=0.676,P=0.411;χ2=0.053,P=0.819),見表5、圖1

表5 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單獨及聯合預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價值

圖1 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單獨及聯合預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ROC曲線

3 結 論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心律失常、休克、突發性的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上腹部疼痛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以及神志障礙、發熱等[10]。房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見并發癥之一,會增加患者心力衰竭、腦卒中等發生風險,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發生率為10.44%,與王玲霞等[11]報告的11.2%接近,說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風險較高。因此,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新發房顫進行有效預測并提前干預,對降低房顫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說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高于正常人群。血清尿酸屬于最終代謝產物,對血管內皮結構和功能具有一定影響,是引發患者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伴炎癥反應,其細胞外的CA12-5與間皮細胞分離釋放入血,使體內血清CA12-5水平升高,并通過上調多種蛋白激酶信號途徑促進TGF-β1的表達,進而參與心肌的纖維化[13-14]。本研究中,房顫發生組患者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均高于未發生組,且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高水平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危險因素(均P<0.05)。血清尿酸通過免疫反應介導心房肌內皮細胞的直接損傷,加重炎性反應,增加心房心肌細胞跨膜電位的不穩定性,同時血清尿酸水平可引起心房結構重構,導致房顫的發生[15]。急性心肌梗死后機體TGF-β1水平上調,細胞外膠原纖維增加,促使心房間質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轉化,最終導致心房進行性纖維化,誘導心臟重構,增加房顫的發生風險[16]。另有研究報告,炎性小體是房顫發生的關鍵機制,其能促進CA12-5等炎癥因子的釋放,進而參與心肌纖維化、心房重構、心房擴大、心房壓力升高等的發生,增加房顫的發生率[17]。上述研究均佐證了本研究結果,即血清尿酸、TGF-β1、CA12-5升高均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發生風險。本研究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聯合預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的靈敏度和曲線下面積高于或大于任一單一指標預測(均P<0.05),特異度則無差異(P>0.05),表示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聯合對急性心肌梗死新發房顫具有較好的預測價值,三者聯合預測能在不降低特異度的前提下提高預測靈敏度,顯著提升預測效能。

綜上所述,血清尿酸、TGF-β1、CA12-5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新發房顫患者中異常升高,三者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發房顫具有一定預測價值,且三者聯合預測價值更高。臨床上可通過早期監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TGF-β1、CA12-5表達水平預測房顫的發生,以指導臨床制訂干預方案,從而改善患者預后。

猜你喜歡
心房房顫尿酸
喝茶能降尿酸嗎?
尿酸值越低越好嗎?
在遠方
房顫別不當回事兒
尿酸并非越低越好
左心房
房顫6誤區
預防房顫有九“招”
心房
尿酸高有哪些危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