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背景下課程資源建設的研究*
——以速運實務課程為例

2022-10-17 09:36翟樹芹易丹華陳松燔汪春霞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22年9期
關鍵詞:產教資源融合

□ 翟樹芹,易丹華,陳松燔,汪春霞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3)

1 研究背景

2017年12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應推動學科專業建設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大力發展現代交通運輸、高效物流等產業急需緊缺學科專業,鼓勵教育培訓機構、行業企業聯合開發優質教育資源,大力支持“互聯網+教育培訓”發展。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學生才能與產業鏈緊密對接、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又如何與產業企業協同開發教育資源,支持“互聯網+教育培訓”的發展,這都是學校需要深入思考并研究的問題與難題。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提出: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健全專業教學資源庫;遴選認定一大批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建設一大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國家規劃教材,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1+X證書制度的實施,高質量的職業培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信息化資源的開發,這些都離不開實施過程中的要素——課程,課程是職業教育深化改革的關鍵抓手,課程資源是打造職業教育優質課堂的重要保障。

2021年2月4日,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點中提出:提升繼續教育優質資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水平,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終身教育是全民的教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的建設是實現終身教育的重要手段,國家學分銀行落地過程中需要學員完成獲取相應級別模塊內容的學習,學習的重要媒介就是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這決定著學習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物流作為生產性服務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支撐性產業,是吸納就業人數最多的產業。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中的快遞行業發展迅猛,“十三五”以來,我國快遞包裹量以每年新增100億件的速度邁進,已連續6年超過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使勞動密集型特點非常鮮明的快遞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快遞從業人才需求量劇增,服務質量的提升也被提上日程。如何培養出適合快遞業快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尤為重要,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的建設與實施是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要素,而課程實施過程中課程資源有哪些?怎么建?建成什么樣?建完如何有效使用?是否符合學員的認知特點?能否有效促進學員的學習?這些都是需要教師深入研究的問題。

2 研究現狀

國外關于課程資源建設均有可借鑒的做法和模式,比如英國BTEC模式下根據社會和實際崗位需要開發課程,按照雇主協會制定的職業資格標準,把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能力組成若干課程標準,編寫出課程大綱,制定三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文件:《教師手冊》《學生手冊》《內審手冊》,這些課程資源將作為教學的必備材料[1]。英國政府推出全新的技術教育考試T level 課程,即由雇主和企業合作開發的兩年制課程[2],課程實施過程中使用的課程資源來自行業企業。美國社區學院是職業教育比較成功的模式,學校會和企業聯手制定教學計劃、設計課程,甚至安排課程進度;會派自己的教師到企業進修、鍛煉,使教師掌握本專業生產一線的情況。企業則向校方提供人才需求信息,選派人員擔任學校咨詢委員會成員,參與各級教育委員會組織的職業學校教學評價檢查[3]。德國雙元制的模式在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有著先天優勢,德國職業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是工作過程導向的綜合性學習輔助系統[4]。國內研究者從課程資源平臺建設、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課程資源建設路徑等方面進行研究,具體如下:①互聯網+教育課程資源建設,基于智慧教育生態的課程資源建設;②產教融合背景下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研究;③產教融合背景下課程資源建設思路;④課程資源建設與混合制教學研究等。產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課程資源建設方法及思路[5]。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資源開發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和職業技能提升有重大作用,從校企多元參與的共建共享機制、滿足學習者需求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提高課程資源的利用率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探討[6]。對課程資源共享流動性和學生群體針對性不足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基于智慧教育生態培育研究在線課程資源建設[7]。

這些研究者的初衷都是想通過對國內外課程資源的研究,找出課程資源建設的思維、類型、內容、路徑、方法等,但是在落地實施層面不足,沒有解決課程資源到底應該怎么基于產教融合去建設、有效應用的問題,可以推廣和借鑒的比較有限。其原因在于沒有理清產教融合背景下到底該如何找出課程資源建設的通用路徑?課程資源是什么?有哪些類型?如何構建?建完后如何去用?這些都是系統化的問題,需要結合我國的產教特點去研究并探索實踐。

3 研究意義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從學習者認知特點出發,結合企業崗位需求,分析應該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哪些學習資料,結合工作系統過程理念,發現至少開發三類以上的課程資源更有利于學生進行意義建構;以工作過程為主線,校企師資互聘互兼,搭建校內外產教融合基地,從快遞相關的崗位需求出發,以快遞員職業標準和企業崗位工作標準為依據,以方便學習者有效學習為出發點,進行速運課程資源的類型劃分和梳理,并融入互聯網+教育的思維,開展課程資源建設的研究。課程資源建設后進行實施,根據實施的情況,進行反向診斷和有效性的檢驗,根據診斷和檢驗反饋情況,再次優化完善課程資源。

本論文擬探索產教融合背景下速運實務課程資源建設路徑、課程資源的有效性等,希望借鑒國內外的經驗和做法,結合我國快遞行業的實際情況和職業院校的特點,通過研究形成一種模式,為同類專業特別是管理類專業課程資源建設提供重要的借鑒和推廣意義。

4 研究目標與內容

4.1 研究目標

以崗位需求分析為起點,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為要求,以企業和快遞員職業標準為依據,聯合企業共建產教融合基地,共同開發并建設課程資源,為立體化課程資源的建設、課程混合式教學的實施、1+X證書制度的實施以及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教育和未來快遞業能力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奠定基礎,以對接快遞業,助力培養適合行業企業發展需要的實操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業務與管理人才。

4.2 研究內容

4.2.1 課程資源開發及建設的依據

對速運相關崗位進行調研,確定崗位需求;分析企業和快遞員職業標準;對課程資源進行分類梳理與建設并應用于教學或職業培訓中??爝f業的崗位主要有管理類、技術類、操作類,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主要面向操作類和基層管理崗培養人才,如操作類中的倉管員、業務員、客戶服務等;管理崗位中的職能管理比如文員,指揮管理類如部門經理(點部經理)、主管及經理助理等,營銷類管理如銷售區域總監、銷售經理、市場主管、客戶主管等。通過崗位分析,明確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在專業層面主要體現在熟悉快遞業務操作、懂流程管理、會培訓與管理團隊三大方面。對接企業崗位需求,在開展速運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應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梳理課程資源。

4.2.2 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

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是核心要素?;ヂ摼W+教育中,在線教育是趨勢,在校學習中混合式教學是主流,新型教學方式的實施離不開課程資源的建設,課程資源是課程建設的關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找到適合學生使用的課程學習資源,這既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又能有效起到促進學生學會并能遷移應用的作用。

《速運實務》課程中的課程資源,根據校內產教融合基地情況,以工作過程為主線開發與建設課程資源,崗課融合,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融合,學習即生產,生產即學習,學前即崗前,崗前即預習和培訓。根據該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課程資源既要符合學生學習規律,又要即時有效,便于學生更好地參與生產,這對課程資源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該課程實踐的情況,將課程資源融入生產和學習過程,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邊學邊用邊實踐,讓課程資源活起來。根據這些理念,本課程以工作過程和學習過程融合為思路,對貫穿于工作/教學過程每個環節的課程資源進行了梳理,具體如表1所示。

課程資源從內容上看,主要包括表1中的教學文件(課件、微課、課程標準、單元設計、課程質量分析報告等)、行業法律法規、各類標準、行業報告、指導手冊、視頻文件、文獻資料等。開發和建設團隊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建設。結合學生對短平快資源的需求,以上資源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對內容進行提煉,形式為短視頻方式,建議使用數字化學習平臺,將課程資源建設到在線教學平臺上(可以是學校自建,也可以使用國家公共教學平臺),實現學生時時、處處的泛在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4.2.3 課程學習效果調研

圍繞專業技能教學效果情況和綜合素質素養教育成效,對19級物流管理專業3個班的學生進行學習效果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快件分類管理的掌握情況最好,比例達80.6%,掌握情況較差的是庫區規劃設計,比例為49.25%。其它幾項專業知識掌握的比例在60%至70%之間??旒謷僮骷寄艿恼莆涨闆r最好,比例達80.6%,掌握情況較差的是客服管理技能,比例為40.3%。其它幾項專業技能掌握的比例在40%至70%之間。近87%的同學表示綜合素質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單項能力中提高最顯著的是抗壓能力,有26%的同學表示此項能力提高顯著。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發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技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意識等明顯得到加強。課程資源在不同環節的融入對于學生專業能力、職業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均有促進作用。

4.3 研究的關鍵點

①產教融合:由現有的職業教育中的校企并行轉為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如何深度合作,如何兼顧企業的發展和學校人才培養,打破壁壘,創新合作方式,共同開發并建設課程以及課程資源,需要深思熟慮并努力探索與不斷嘗試。

②課程資源屬性:既要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又要兼顧課程資源、未來職業培訓、1+X證以及終身教育等的訴求,根據當前背景深入分析課程資源的類型、劃分依據、具體的形式、粒度等。

表1

③課程資源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建設如何有效應用于混合教學過程中、職業培訓中,有效性如何,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作用到底怎么樣,這些都需要進行驗證分析。

5 結論

本文應用工作過程系統化開發課程的理論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結合產教融合背景,研究課程資源建設,并進行實踐,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均有一定的特色與創新。

5.1 理論創新

將工作系統化理念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遷移至課程資源建設的研究,探索出課程資源建設的路徑,并進行課程資源的分類建設,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又體現出職業教育的“職業”特色,有一定的創新性。

5.2 實踐創新

為了探究建成的課程資源有效性如何,在育人過程中能否起作用,能否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本研究采用構建評價指標,對學生或其他學員以及教師進行調研,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得出哪些課程資源、課程資源要建到什么程度,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使其學會、學通并會用。

對課程資源建設的研究思路和做法對同類課程資源建設有一定的推廣和借鑒意義,這種對課程資源有效性的實踐有一定的特色和創新。但是,研究中也存在不足,比如對課程資源有效性的驗證還需要進一步深化,今后將在現有的研究基礎上,繼續進行實證性探索與實踐,以提高實用性,助力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猜你喜歡
產教資源融合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高職教育“四實一體”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產教融合的 OBE 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我給資源分分類
資源回收
做好綠色資源保護和開發
激活村莊內部治理資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