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真”為美
——李煜詞分析

2022-10-21 16:04
散文百家 2022年1期
關鍵詞:亡國李煜詞作

張 安

香港浸會大學

縱觀李煜的一生,作為帝王,在政治上是一出荒誕的悲喜劇,其本無心政治,只想做一名風流才子,但陰差陰錯成為了一位君主,而這時南唐國勢已敗,最終導致國破家亡的悲劇。作為男人,在愛情婚姻生活上也是一出悲喜劇,李煜一生中度過了一段夜夜笙歌、暖玉溫香的快活日子,但先后經歷了喪子、喪妻之痛,加上降宋后,自己的妻子多次受辱,自己最后也被毒死。李煜的詞貫穿了他的一生,不論是前期快活的宮廷生活,還是后期兵敗被俘的生活,都通過他的詞真實地展現出來,也反映出了李煜的赤子之心。

一、李煜的詞

李煜的詞中貫徹了他一生所經歷的悲歡離合,通過李煜的作品,能夠看到其在降宋前身處順境的歡愉情感,也能夠看到降宋后身處逆境受辱的悲痛情感??梢?,李煜詞最大的特點在于:表達真情實感,反映真實生活。有調查考證:現存李煜本人所創作的詞作共有37首。李煜的詞以國破為節點,分為前后期,其中前期作品具體反映的是避世隱居的快活意趣、奢靡風光的宮廷生活、美人相伴的風流韻事,包括:《漁父》、《一斛珠》、《浣溪沙》等,這些詞作中無一不透露出愉悅、輕松、歡鬧之感。后期作品具體反映的是李煜降宋被俘后的痛苦悔恨和懷念故土的真切情感,包括:《浪淘沙》、《望江南》、《虞美人》等,這些詞作中真實反映出了李煜內心的無奈、苦悶和寂寞。李煜創作的靈感主要源于生活,每一句詩詞如同一顆顆明亮的星星,在我國詞壇的廣袤的夜空中熠熠生輝。在晚唐五代時期,詞人們的作品主要是對男女之間的愛情進行描寫,這也是當時詞壇創作的主流,以溫庭筠為代表的詞人們用自己的筆來描寫他人的故事。而李煜與這些詞人不同,他主要是講自己的經歷,描寫自己的故事,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關注自己,通過自己的詞作來抒發自己的感情,這就讓其作品更加生動,極具真實感。

二、李煜詞的以“真”為美

1.為人處世中體現出的“真”之美。

李煜雖然被稱為亡國之君,在未亡國前也享受過一段時間的夜夜笙歌、暖玉溫香的快活日子,但南唐亡國的主要原因是:李煜繼位時,宋朝滅南唐的形勢已定,即使其有能力也無力回天。但是,李煜也在如此困境下維持政權長達15年,相關記載中:趙光義曾問南唐舊臣潘慎修:“李煜真的是一個暗懦無能的人嗎?”答曰:“若真是無能無識的人,怎么能夠守國十余年?”。經濟上,李煜在國庫空虛、常年征戰的局勢下,免除百姓的徭役,減免稅收。軍事上,李煜采用得當的軍事戰略,對宋軍的力量進行了牽制。

(1)愛情中的真情至性。李煜的大周后是大司徒周宗的長女,名薔,小名娥皇,她通曉歷史,尤其擅長譜曲吟唱,可謂是鮮艷有才的奇女子。李煜和娥皇一同改編了《霓裳羽衣曲》,而李煜還創作了《玉樓春》來對這首曲子中盛大輝煌的場面進行描繪。從古至今,皇帝們幾乎不會詳細描寫自己奢靡的宮廷生活,希望在后世留下勤政愛民的美名,但李煜卻反其道行之,毫無顧忌地描寫自己奢靡腐化、紙醉金迷的宮廷享樂生活,充分反映出了李煜為人之“真”,活得肆意,不在乎世俗眼光。在大周后臥病在床時,李煜貼身伺候湯藥,但卻同時與大周后的親妹妹小周后秘密通好、暗度陳倉,還專門創作了《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這首詞中對兩人私通的場景進行了繪聲繪色地描寫,用飽滿的感情打破了世俗禮教的束縛,充分反映出了李煜為人的“真”。然而在大周后死后葬禮上,李煜因為極度悲痛而骨瘦如柴,只能拄著拐杖有人攙扶才能行走,并寫下了感人肺腑的長篇誄文《衣昭惠周后誄》,自稱“鰥夫煜”??梢娎铎鲜嵌嗲榈?,對他的每一位愛人都是真情,而這些都源自他的“真”。

(2)亡國前后的“真”。在南唐亡國前,李煜的詞主要描繪宮廷享樂生活的奢靡。在南唐亡國后,李煜的詞主要描繪國家覆滅、山河破碎的哀痛。但在兩個時期李煜的詞都始終滲透著一個“真”字。如:在《浣溪沙》中,李煜細致地描繪了歌舞升平的皇家生活,他完全不在乎在后世可能會留下奢靡無度的罵名,不惜用筆墨描繪尋歡作樂、花天酒地的享樂場面,充分反映出了李煜“真”。在《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園》,李煜先是描述了南唐曾經的富麗繁華,然后描寫了亡國后自己不曾識干戈的悔恨自責和內心的愁苦凄楚,寫自己面對亡國只能默默垂淚,無力改變。在《相見歡》,李煜描寫自己孤身一人登高樓,與明月相對無言,并通過寂寥的秋日、幽深的庭院、殘落的梧桐來表達自己亡國后的孤寂苦楚;同時,面對此時此景,心里始終無法忘記亡國之恨,內心都是背井離鄉的愁苦。

李煜亡國前創作的詞,毫不掩飾地描繪紙醉金迷、奢侈靡費的宮廷生活,亡國后創作的詞則真實的表達自己對亡國的自責、悔恨、悲痛、愧疚,由此可見,李煜短短41年的人生并無缺憾。

2.詞內容中體現出的“真”之美

(1)景物真。自古以來,詞人們總會用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式來描寫景物,從而委婉表達心中的情感。李煜詞中的“景物真”既體現在真實存在的景物方面,還體現在包含創作者真情實感的景物方面。李煜將自己親眼所見、親身感受的景物以最為合適的語言進行描繪,如:在《虞美人》中,李煜就是通過比較淺顯有致的語言對一派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進行細致地描繪,該詞作的上闋寫的是又到一年早春時節,院子里的草開始綠了,柳枝發出了新芽,如同美人睡醒剛睜開的眼睛一般細長溫柔;下闋寫的是明滅不定的燭光和幽深的畫堂,上下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春天來年還會再來,月亮永遠不會變,但是過去的時光一去不復返,自己也無法再回到故國。通過該詞作,讀者仿佛能夠看到當時李煜看到的景象,也能夠看到其當時的內心情感。

李煜詞不僅描寫了客觀實景,還描寫了“夢”這一意象。如:在《烏夜啼》,他通過描寫“夢”這一意象,表達出往事隨流水東去不復回,人生好似一場大夢,只能夠通過酩酊大醉方可暫時疏解自己的愁緒和悲傷,夢是短暫易變的,也是無法把控的,從而抒發出面對國破家亡,自己無能為力的痛苦。

(2)情感真。李煜詞作中都是對作者自己親身體驗和切身感受的描繪,這些都為詞注入了飽滿的氣力,更加生動、真實。如:在《清平樂》中,該詞作創作于開寶四年,這時李煜派遣弟弟從善入宋朝貢,然而弟弟卻被宋太祖扣下,多次請求放了弟弟,依然被拒絕,在這樣的背景下李煜創作出了《清平樂》,描寫了一幅悲情暮春圖,表達自己對弟弟的思念之情,整首詞雖然沒有直接寫人,但每一個字都在訴說一個思念故鄉、難以歸鄉的游子;可見,李煜的詞以外體物情、內抒心象,不加雕飾,充分體現出了作者的情感真。在《破陣子》中,上闋寫的是南唐的千里江山、亭臺樓閣、名貴花草,這時的國家尚沒有發生戰爭,自己的生活還是一片滋潤之景;下闋寫的是自己身為帝王卻淪為俘虜,屈辱痛心,整首詞都充分表達出了作者面對國破家破的徹骨之痛和家國之情。在《相見歡》中,李煜用“無”“獨”表達出了亡國之后孤獨寂寥的情感,用“寂寞梧桐”“深院”來烘托出當下孤寂悲涼的心境,用“鎖”字表達了自己心中始終無法散去的憂愁,整首詞都在表達自己說不清、道不明的“愁緒”和“憂傷”。

(3)語言真。李煜詞中大量運用了南唐方言俗語,更加傾向于民歌化,雖然平淡淺直,但卻透出幾許韻味。如:《浣溪沙》中的“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奏”,其中“惡”是當時的金陵方言,意思是喝酒至醉;“酒惡”二字非常的生動,可謂是“神來之筆”;李煜貴為帝王,在詞作中運用了方言,這里就能夠看到李煜的真誠樸實?!兑货椤分械摹俺撂摧p注些兒箇”,其中“些兒箇”是當時的口語,意思是一些、一點點兒。在客觀上,李煜作為南唐人,方言的使用是符合其身份的;而在詞的意境上,這句方言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了歌女輕注沉檀的細膩、溫柔表現。

對于語言的運用,縱觀李煜的詞可以看到:他并不注重字詞的雕琢,一切都隨自己的本心,他的作品中幾乎沒有用到生僻的字詞,很多都是口語化的表達,通過最為直接的話語來展現自己最為真實的想法,這也是李煜的魅力所在。如:《破陣子》中的“幾曾識干戈”,其中“幾曾”這一反問的語調,就充分體現出了一個懊惱的亡國之君形象,詞人有委屈,也有無奈,但更多的是悔恨;該詞作中的“最是倉皇辭廟日”,詞人用“最是”來加重語氣,感嘆自己成了亡國之君,面對國破家亡,只剩下無盡的悔恨和悲痛。

3.詞藝術特色中體現出的“真”之美。

(1)過去現在的強烈對比??v觀李煜的詞,可以發現他時常將過去與現在、時間與空間這兩種完全對立的事物結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個融洽的整體,兩者之間相互比較,又相互映襯,不論是景物還是人物均非常真實動人、形象鮮明,既體現出李煜亡國前后所創作的詞存在鮮明的對比,還呈現出每首詞作內部也存在強烈的對比。李煜的詞中采用了“以實入虛,以虛入實”、“實而虛之,虛而實之”的藝術表現手法。如:在《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中,上半闋運用了倒敘的手法,從實到虛,寓情于景,先寫夢醒的環境(自己身處陰寒的小院中,屋外飄著細雨,而身上穿著薄紗,無法抵御春寒料峭),再寫夢中的心境(忘卻自己是亡國之君、宋朝俘虜,忘卻自己現實中的孤寂悲涼,享受暫時的歡愉)。詞人只能獨自一人遠眺故國山河,離別容易但相見很難,時光一去不復返,韶華已逝、好景難再,過去是天上,現在是人間。詞人利用時間和空間的交錯對立,抒發出更加飽滿立體的情感,讓整首詞的詞境更加開闊悠遠。

(2)注重感性感知,少理性克制。在李煜的詞作中,能夠發現其對事物的感受主要源自感性感知,幾乎沒有涉及到理性克制。如:在《搗練子令》中,詞人通過描寫幽深寂靜的庭院里的風聲和搗練聲、寒砧聲等事物,來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亡國后離懷愁緒、悲痛懊悔的情感,展現出一個由于心情郁結聽到搗砧聲而整夜無法入眠的的詞人形象。在《虞美人》中,詞人用“春花秋月”來概括了季節更替和時光流逝,春秋的更迭,花朵的盛開凋零,月亮的陰晴圓缺,均是大自然的規律,可見,李煜在詞的創作中更加注重自己的主觀認知,而不是理性認識。在《相見歡》中,詞人主要寫的是自己面對亡國的悔恨、悲痛、愁苦??梢园l現,李煜的詞中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也不加節制的宣泄自己的情感,他全身心地感受快樂和悲愁,充分體現出了“真”之美。

(3)貼合真實生活體驗??v觀李煜的詞,不論是前期還是后期,他的詞作都始終圍繞自己真實地生活體驗和感受,詞作的內容、主旨均完全契合自己當時的經歷和情感,無論是前期的帝王生活,還是后期的宋朝俘虜歲月,不論是愛情故事的美好,還是亡國被俘的悲痛,均源自李煜對自己人生的真實體驗和感受。李煜前期的詞作主要是描寫自己的帝王生活,后期則描寫自己作為階下囚的悲慨,李煜對自己悲慘的命運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但自己沒有能力去做任何改變,只有通過筆墨來抒發自己的愁緒和悲痛,希望得到超脫和慰藉。

三、結語

李煜雖不能稱為一個好的帝王,但絕對是一個風流才子,他的詞作反映其真實、個性的情感,他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淚創作出了一篇篇華美詞章,在后世依然廣為流傳。而“真”正是李煜詞最為鮮明的特征,他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和情感進行創作,其詞作的內容、為人處世、藝術特色中均貫穿著“真”之美。

猜你喜歡
亡國李煜詞作
李煜
李煜作品
我們家的小“坑貨”
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陳后主亡國
李清照詞中“愁”的意和蘊
從譯介學角度試析玄采對《越南亡國史》的編譯
更 正
憑詞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詞作名家韋瀚章
論帝王詞作與尊體之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