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姆雷特》中小丑形象的戲劇功能

2022-10-21 16:04王凱馳
散文百家 2022年1期
關鍵詞:愚人哈姆雷特小丑

王凱馳

上海大學

伏爾泰以西方古典主義為基礎,批評《哈姆雷特》劇本粗俗、野蠻、荒誕,描述了一個虛假的時代,特別是描述了兩個小丑埋葬奧菲莉亞身體的場景。他在《塞米拉米斯》的序言中進一步指出了《哈姆雷特》中的一些粗俗情節:哈姆雷特在第二幕中發瘋了,奧菲莉亞也發瘋了;丹麥王子在第三幕中輕而易舉地殺死了奧菲莉亞的父親,就像在第三幕殺老鼠一樣;特別是在第五幕中,兩個小丑用手拿著死者的骨頭把奧菲莉亞的墳墓弄直了,同時說了一些與他們的身份相符的粗魯的話。有趣的是,伏爾泰的評價恰恰反映了文學狂歡化的基本文本特征。正是在狂歡的世界里,《哈姆雷特》對官方文化和意識形態進行了消解和顛覆,展現了莎士比亞的“完全非教條主義”和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解放的意識?!肮防滋亍敝械男〕笮蜗笫强駳g化的典型代表。在狂歡化的基礎上,小丑形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小丑的形象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他們地位卑微,角色不起眼。在第三幕第二場中,《哈姆雷特》(2010)告誡小丑的演員們:“扮演你的小丑的人不要說太多的話;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自己會笑,也會讓一些沒有營養的觀眾也笑;不過,與此同時,這部劇也需要考慮一些必要的問題?!边@意味著莎士比亞小丑的言行都經過了作者的深思熟慮。它們是作者刻意安排的。它們具有一定的戲劇功能,以使故事結構完整,內容生動。由于意大利悲喜劇的深刻影響,這些小丑是戲劇舞臺上最活躍的角色。小丑作為貴族或富商的仆人,是連接上層和下層的紐帶和中介,具有兩者混合的文化特征,產生了矛盾而又具有諷刺意味的戲劇效果。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小丑既不缺乏激情和理性,也不缺乏見證者,這有利于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因此,研究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小丑形象,尤其是很少有人研究的“哈姆雷特”中的小丑形象,是很有價值的。

一、文獻綜述

雖然相當多的論文側重于莎士比亞作品的研究,但對某一類人物的研究還存在不足,尤其是對小丑角色的系統研究。國內在這一領域的代表性研究有以下幾個方面:就戲劇小丑形象的文學理論而言,在孫白的《小丑的復興--西方戲劇文化的重估》中,作者認為小丑或其原型源于人與神的二元對立。值得一提的是,《哈姆雷特》這個人物是通過塑造角色小丑來分析的,孫白認為這是一種拒絕普通劇本的行為,對三種類型的“小丑”進行了討論。首先,愚人與流行的“愚人文化”密切相關。莎士比亞戲劇中有兩種拼寫形式:愚人和愚人。各種各樣的詞形變化(愚弄、愚蠢)已經被使用了600多次。在論文方面,有一篇名為《小丑的力量與美麗:李艷梅莎士比亞歷史劇中的小丑形象》的論文,作者(李艷梅,2006)在這篇論文中分析了莎士比亞歷史劇中的每個角色,對不同類型的小丑進行了界定和分類。最后,他們的整體作用是指下層人民反對上層人民。上下層的沖突形成了一種強調歷史劇民主化的“復調”戲劇結構。在“西方文學中的愚人研究”一書(云淑貞,2007)中,作者探討了愚人文學的相關概念和理論,構建了愚人文學的理論框架,追溯了愚人文學的淵源,分析了15-19世紀愚人文學的內在文化意蘊。Anton C.Zijderveld(1982)的著作“鏡子中的現實:通過分析傳統愚昧的理性”將小丑置于人與動物的邊緣,認為他們是愚蠢與機智的矛盾的統一體。

二、《哈姆雷特》中小丑形象的戲劇功能

雖然主人公是該劇的核心,是該劇長久的生命力所在,但如果一部劇缺少作為主人公陪襯的扁平人物,就不可能成為一部完整的作品。這就好像非無葉花的美麗總是有一點瑕疵。小丑形象被認為是扁平的人物。更重要的是,扁平人物的塑造體現了莎士比亞偉大的藝術創造力。

1.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

在巴赫金的對話論中,巴赫金(1998)明確指出,只有在對話中,我們才能與其他人和事物接觸。只有通過接觸,我們才能證明自己。小丑是其中一個扁平的人物,由于他們的特殊身份,他們可以揭開劇情中主要人物的面具。

他們在主人公和觀眾之間創造相互理解的過程中扮演著配角的角色,釋放出在觀眾心中產生共鳴的情感。在《哈姆雷特》中,兩個小丑作為第五幕第一幕的開場白,介紹了哈姆雷特、克勞迪斯和格特魯德女王等主要人物的出現。這一切都可以為以下幾個地塊的發展做好鋪墊。在挖墓的過程中,兩個小丑邊挖墓邊唱歌,還隨手扔出宮廷小丑“約克”的骨架。他們甚至還大膽地罵他是“混蛋瘋子”。

在小丑眼里,尊嚴和崇高是不存在的,一個人無論死得多么高尚,他的身體都會腐爛,變成一具骷髏。這樣,展覽就鋪平了道路。小丑挖了他的墳墓,唱著歌,隨手把國王的小丑約克的骨架扔了出去,還大膽地咒罵他是“私生子瘋子”。在他眼里,尊嚴和崇高是不存在的,一個人無論死得多么高尚,身體都會腐爛,變成骷髏。正因為如此,哈姆雷特突然意識到,死亡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是人類生命不可避免的終結,但生命是短暫的、脆弱的。在墓地里,所有男性和女性的骨骼,無論他們前世的身份和地位如何,都是平等的。這部劇中對死亡的思考進一步得到了重申。因此,這就是為什么哈姆雷特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在接下來的場景中勇敢地接受了里爾蒂斯的挑戰。更重要的是,正是受到小丑營造的狂歡氛圍的感染,哈姆雷特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展現出狂歡的瘋狂。

2.幫助故事氛圍的替換。

在《哈姆雷特》第五幕中,奧菲莉亞墜落死亡后,兩個掘墓人(小丑)現身,評論了奧菲莉亞葬禮上的基督教儀式:“第一個小丑如果我故意淹死自己,那就是一種行為;阿爾蓋爾,她是故意溺水身亡的。首先是小丑,但如果水涌向他并淹死了他,他就不會淹死自己:阿蓋爾,沒有對自己的死亡負責的人不會縮短自己的生命?!背靶σ粋€死后充滿邪惡的壞人似乎是合理的,但讓奧菲莉亞這個如此富有同情心的形象成為兩個小丑取笑的對象是不合理的。在一個積極角色的悲慘處境之后安排一場滑稽的場面似乎很奇怪。事實上,莎士比亞完全展現了一個悲歡離合的真實世界。按照戲劇劃分的標準,莎士比亞的戲劇既不是悲劇,也不是喜劇。它們總是夾雜著悲喜交加、雅俗共賞,避免了整部劇的單調氣氛??梢哉J為,《哈姆雷特》是一個關于謀殺和復仇的故事。人物死亡的情節反復出現。墓地的場景本來是一個充滿恐怖和怪異氣氛的形象,然而小丑的出現卻給這個可怕的墓地增添了一種狂歡的氣氛。小丑們對奧菲莉亞之死的批評能引起讀者的哀嘆和同情,也能讓他們對生活產生敬畏之情。悲劇事件和搞笑場面的結合突顯了現實世界的殘酷和荒謬。此外,兩個小丑的唱歌,謎語,文字游戲,可以緩解沉重的生死壓抑氣氛。在這種情況下,席勒(Xi,1987)做出了一句經典的評論:“分散在不同場景的喜劇可以防止娛樂變得嚴肅起來。它讓頭腦保持安靜,避免無聊的嚴肅,這應該沉浸在感傷的戲劇中,而不是悲劇性的戲劇中?!币恍┪膶W評論家認為,莎士比亞善于將喜劇場面融入悲劇,作為對比,使悲劇基調更加突出。他們以第五幕為例:哈姆雷特和小丑們在不知道這是奧菲莉亞的墓地的情況下在墓地開玩笑,這增加了哈姆雷特后來得知這一點時所遭受的痛苦。這種觀點并不完全正確?!肮防滋亍焙汀靶〕蟆钡恼Z言并不是簡單的喜劇性,而是指喜劇元素和悲劇元素是相互分離的,屬于不同的情節。事實上,在同一個情節中,莊嚴的場面和幽默的場面并存,喜劇氛圍和悲劇氛圍也是如此。卞之琳(1989)批評了這一觀點,并指出這不是純粹的喜劇安排。

3.戲謔地揭示社會背景和生活本質。

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是莎士比亞作品的典型特征?;诖?,人物不能使用與其身份不符的語言?!豆防滋亍分械闹饕宋飦碜再F族家庭,他們不能用粗俗的語言攻擊社會的腐敗和不平等??梢哉f,小丑的出現可以代替主要人物來表達他們想說的話。莎士比亞可以利用這個角色來批評腐敗和不平等的社會,而不用擔心公眾的指責。小丑可以被排除在劇情發展的爭議之外,幾乎不參與任何重大事件的選擇。他們的行動對故事的結局影響不大,但他們的言行為觀眾提供了觀察和理解世界的新視角。在《哈姆雷特》的第五幕中,小丑用滑稽的方式揭示了死亡的真相:即使宮廷小丑死后也只是一具骷髏。在他們看來,由造墓人建造的房子比泥瓦匠、造船工人和木匠建造的東西更堅固,因為這些房子可以持續到世界末日。死亡是不可抗拒的,比生命持續的時間更長。他們指出,葬禮儀式并不取決于基督教的教義,而是取決于死者的地位。在挖墓的過程中,小丑與哈姆雷特的對話揭露了社會上的種種不公,抨擊了政客、朝臣和地主的腐敗。此外,莎士比亞將小丑形象與陌生化結合起來,幫助觀眾從悲傷的氣氛中解脫出來,了解僵化的等級制度。在《哈姆雷特》的第五幕中,根據當時的法律,如果有人自殺,他應該被埋葬在荒野中,上面堆滿了石頭和瓦礫,而不是埋葬在教堂墓地。一般來說,讀者沉浸在對奧菲莉亞逝世的悲痛之中,忽視了她貴族身份的特權。兩個小丑之間的辯論可以通過告訴讀者一個真相來喚醒讀者:一個跳入水中并將自己吊在橫梁上自殺的偉人比其他基督徒得到更多的贊揚。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小丑在批評世界時總是冷靜而清醒的。它們將觀眾從具體的人物和事件中解脫出來,幫助他們更客觀地了解世界。

4.莎士比亞借助小丑發言。

莎士比亞有兩種不同的一面:一種是理想主義者,另一種是現實主義者。前者充滿浪漫激情,享受生活的樂趣。后者沉默寡言,冷漠無情,經常嘲笑愚弄人性。

因此,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傾向:一種是積極地刻畫一個充滿激情的人物;另一種是通過側面揭示人物的內心來分析人物。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小丑在批評世界時總是冷靜而清醒的。它們將觀眾從具體的人物和事件中解脫出來,幫助他們更客觀地了解世界。在這些安排的基礎上,莎士比亞通過小丑形象向世界表達了他的觀點。在“哈姆雷特”第五幕中,兩個小丑中的一個說,沒有古代紳士,只有園丁、挖溝工和造墓人,他們支撐著亞當的職業,但莎士比亞沒有權利說這些話。莎士比亞出身于處于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他的作品也深深植根于民間文化。他利用小丑形象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上與皇室貴族作斗爭。

小丑角色的塑造充分體現了莎士比亞所支持的人文主義。他強調勞動人民素質的重要性,呼吁觀眾珍視民俗文化,這也是《哈姆雷特》長盛不衰的原因。

三、結論

與莎士比亞其他作品中使用的小丑形象相比,《哈姆雷特》中的小丑鮮有受到關注。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小丑的一舉一動不重要。莎士比亞小丑的言行被作者仔細考慮過。它們是作者刻意安排的。

猜你喜歡
愚人哈姆雷特小丑
表演哈姆雷特的經歷
對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問題再思考
幽默的小丑
論《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誰是愚人?
小丑
愚人食鹽
愚人=娛人?
勇敢的小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