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黨校建筑創作路徑初探

2022-10-25 03:42景文娟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與文化 2022年10期
關鍵詞:黨校特色校園

文/景文娟 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孫友波 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訊作者)

引言

中共黨校(行政學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培養黨員干部的學校[1]。近年來,全國各地黨委政府貫徹相關文件[2]要求,大力改善黨校辦學條件,許多黨校進行原址改建或易地新建,為保障黨校培訓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撐。

1 黨校培訓歷史與規劃設計變遷

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波瀾壯闊,可劃分為以下四個重要時期。

1.1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1.07—1949.10)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干部培訓工作分為初創時期和延安時期。1925 年4 月,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黨?!苍袋h校成立。此后,黨校培訓工作如星火燎原,蓬勃發展。這一時期的黨校,沒有校園特征,租用已有建筑作為臨時教學場所,功能以教學會議為主。

1935 年10 月19 日,中共中央長征到達陜北吳起鎮后,對“馬克思共產主義學?!边M行恢復辦學,合并當時延安創辦的馬列學院,正式更名為“中共中央黨?!?。至此,中央黨校成為中國共產黨最高學府。這期間黨校有了較為穩定的校址。這一時期的黨校初具當代黨校雛形,建立了初步校園空間,可滿足教學、餐飲和住宿功能,此外也注重室外空間環境利用,滿足黨員干部的室外交流活動需求。

1.2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0—1978.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中央十分重視提高干部的理論水平和黨校的教育工作。培訓重心從培養理論干部變為分層、分類輪訓干部。20 世紀50 年代中期,形成高級、中級、初級的全國性黨校教育網。

該時期的黨校建設開始有完善的校園規劃,注重黨校精神、校園氛圍、生態環境塑造。1949 年中央黨校南院(馬列學院)正式搬遷至自得園,利用原有生態環境,環繞中央池塘而建。1955 年到1963 年,中央黨校北院建成。校園占地約1200 畝,總建筑面積16 萬平方米,規劃布局中軸對稱,校園形成經五、緯六的道路網結構。中軸線長1100多米,串連禮儀入口、主樓、禮堂等,圖書、宿舍、體育等建筑位于中軸兩側,校園呈現出莊嚴的黨??臻g氛圍。

1.3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12—2012.11)

1978 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課程設置自延安時期一直采用分學科模式。從這一時期開始,理論教育不再按照學科組織實施,而在“三基本”的基礎上,安排“五當代”課程[3],拓寬學員國際視野。

這一時期的校園規劃,在滿足功能分區和布局結構合理性基礎上,注重空間規劃系統和整體性,注重自然環境和校園特色形象的塑造。針對“三基本”“五當代”的課程組織,演變出不同規模大小的教學空間、討論空間。這一時期的黨校建筑以傳統經典三段式為主,坡屋面、墻身、基座,共同構成了莊重典雅的黨校建筑形象。

1.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2.11至今)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教學內容從“三基本”豐富為“四基本”,其中理論教育課和黨性教育課共同構成了主業主課,同時開設特色實訓單元(如新聞發布、應急實訓、心理實訓、情景模擬等),抓好專業能力培訓。此外,設置各類型短期培訓課程,課堂教學結合周邊地區紅色資源,將課程由課堂延展至課外,課程模式及設置豐富多彩。

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對干部培訓事業的要求,這一時期校園規劃更加多元,功能和設施更加豐富,校園更加注重自身精神意象表達。建筑外觀突破傳統經典三段式形象,注重自身地域性、文化性表達,出現了形式多樣的黨校校園建筑。

2 黨校與普通高等院校建設的差異性

目前國家暫時無專門針對黨校建筑的建設標準,在實際設計工作中,一般參照《普通高等學校建筑面積指標(建標191-2018)》,結合黨校辦學特點和項目具體特點進行適當調整。筆者從以下這五個維度與普通高等院校進行對比,從而歸納出黨校建設的一般性標準[4]。

2.1 五維度對比

2.1.1 教學對象

黨校的教學對象為領導干部及面向社會招收的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碩士、博士研究生多為20多歲,領導干部以中年為主,部分是具有多年工作經驗、職位級別較高的領導干部,年齡較大。普通高校學生較黨校干部更加年輕,大多數沒有工作經驗及職位級別。

2.1.2 教學內容

黨校教學內容以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為主,上課一般按班次劃分,各班次分大中小不同規模,因此需要可滿足不同人數班次的教學空間。黨校與普通高校不同,設置公共教學樓即可,普通高等院校則需根據專業特色進行劃分,設有公共教學樓及院系、系科樓。

2.1.3 教學模式

黨校教學模式多為研究式,注重研討與交流,因此黨校需設置不同規模的討論室,并與教室位置相鄰,方便學員交流學習。普通高校以教師授課為主,對討論室的設置沒有嚴格要求。

2.1.4 教學周期

普通高校教學周期較為固定且時間較長,一般本科4 ~5 年,研究生、博士生3 年及以上。黨校教學周期不固定,短期培訓班次一般為1 ~4個月,長期學歷教育為3 ~4 年。

2.1.5 教學規模

黨校教學具有學員流動性較大的特征,在設計學習、就餐、住宿空間時,主要依據為同時期可容納的學員總人數。當代黨校一般在800 ~2000人之間,以1000 人規模居多;普通高等院校在讀學生規模大部分約2 萬~5 萬,兩者在規模上差異巨大。

2.2 建設標準小結

綜上所述,在現行無統一規范要求的現狀下,黨校規模設定建議在《普通高等學校建筑面積指標(建標191-2018)》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辦學特點和項目具體要求進行適當調整。

2.2.1 教學空間

針對黨校教學對象的特征,建議在規模測算時借鑒研究生補助指標的做法。教學空間包括教室、討論室、階梯教室、實訓室等,使用面積通常為2平方米/人。

2.2.2 行政辦公空間

辦公面積應嚴格參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如正處人均24平方米;副處人均18平方米;科級以下人均9 平方米標準執行。

2.2.3 會議空間

建議設置大中小不同規模會議空間,如800人、400 人、300 人、200 人等。會議空間較高校報告廳排距及座位寬度適當放大,建議配套設置長條桌或可折疊書寫板。大會議空間舞臺設備配置應滿足中等規模文藝演出要求,并在主席臺后方設置貴賓等候室,面積滿足小型討論需求。

2.2.4 食堂空間

就餐規模測算需考慮培訓學員、教職工等,并考慮一些臨時非編制員工如保安、后勤服務類工作人員的就餐需求,考慮少數民族就餐需求。就餐以大空間、自助式取餐為主,設置靈活隔斷。餐廳人均使用面積建議為2 平方米/人。

2.2.5 文體空間

文體空間參考《普通高等學校建筑面積指標(建標191-2018)》設置,考慮人員的年齡特征,在設計運動相關功能時,應更偏向競技性較弱的運動。

2.2.6 住宿空間

考慮人員的職級特征,住宿空間以單人間、雙人間為主,面積建議參照參考普通高校博士宿舍生人均指標,約20 ~25 平方米/人。針對黨校人員流動性大的特征,經常會有不同班次學員辦理入住手續,應當配置單獨報到廳及接待區域。

本建設標準根據黨校與大專院校建設的差異性,結合工程實踐及已建成案例,總結而成。各項目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應當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

3 黨校設計路徑初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城市建設工作要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化、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運用前沿技術手段。黨校作為黨員干部培訓的重要陣地,在滿足規劃功能合理性、校園風貌美觀性基礎上,應當總結出自身特色的設計路徑,起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示范、生態文明示范、新技術示范的作用。將黨校建設成為一個地區建設與發展的先行示范區,體現新時代背景下城市建設工作的高瞻遠矚與長遠布局。

本文利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層次分析法,將設計路徑層層分解,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校目標層下,分解為三個準則層及各自方案層,最終形成階梯層次的設計路徑(圖1)。

3.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示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反映了先進生產力發展規律及其成果[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內容在黨校設計中的體現主要概況為以下三點: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

3.1.1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受地理環境、社會制度以及宗教信仰等多種因素影響,在特定區域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設計工作要重視對地域文化的研究,將其融入建筑表達,使前來培訓的黨員干部產生文化認同感??偨Y地方特色材料及構造特點,利用現代建筑設計手法,將其融入校園設計,使黨校建筑成為地區社會的心理寄托和感情歸宿。

3.1.2 歷史文化

黨校作為一個地區的標志性建筑,需要體現城市的歷史文化,讓來此培訓的黨員干部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黨校校園規劃前,需要深入了解所在地區的特色歷史文化,歷史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將地區特色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體現在規劃、建筑、室內、景觀等方方面面。此外,多數黨校為原址改造與新建,在原址改造與新建工作中需要做到物質文化的保護,傳承歷史記憶;在校園文化塑造中,注重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3.1.3 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包括中國共產黨在歷史長河中發生的重要事件、產生的重要人物、形成的重要精神等,擁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如井岡山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長征精神等。設計實踐中還應當結合地區特色紅色文化,讓紅色真正成為黨校教育的底色。具體規劃設計工作應當在建筑造型、校園重要空間節點、景觀設計、室內設計中體現紅色文化,讓黨員干部在課堂內外均能夠沉浸式學習。

3.2 生態文明建設示范

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國也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力爭2030 年前達到碳達峰,2060 年實現碳中和。在這樣的生態環境建設背景下,黨校校園規劃應與生態文明建設完美結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校園建設全過程,實現校園場地、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在能源上使用上,盡可能使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在校園規劃中“保山、保水、保樹、保景觀”;注重創造積極開放的功能空間,充分利用遮陽、綠植、天光控制、屋頂通風等技術手段減少輻射熱;通過通風、拔風、導風、濾風創造良好的建筑自然環境;通過自然采光、分區用光、功能照明與藝術照明相結合,從而減少人工照明;使用耐久材料、可再生、易降解材料,節約用材;設計變單功能為多功能,變分散為集約,提高使用效率。

黨校生態文明示范有以下三個具體維度:生態生活、生態空間和生態教育推廣,結合《綠色校園評價標準GB/T57356-2019》的具體評價指標,從“三大維度、七大層面”指導校園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工作。

3.2.1 生態校園生活

在“生態校園生活”維度,從“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環境質量”三個層面進行控制。

3.2.2 生態校園空間

在“生態校園空間”維度從“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場地”“綠美化”“設備與室內環境”三個層面進行控制。

3.2.3 生態教育推廣

在“生態教育推廣”層面,從生態課堂、生態活動、生態傳播等角度[6],提升黨員干部環境保護、生態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提升生態技術和管理技能,并在工作中踐行生態發展理念。

3.3 前沿建筑技術示范

黨校校園規劃建設,需要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背景。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黨校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實現數字化黨校、智能化黨校、智慧化黨校的前進路線。

大力推廣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在黨校設計、施工、運行維護的全過程信息互聯和交互共享。BIM 技術通過建立虛擬的建筑工程三維模型信息庫,提高黨校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使校園建設在全過程中實現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

提升黨校校園建筑集成化,重視建筑工業化技術應用,注重建筑設計標準化、構配件生產工業化、施工機械化、組織管理科學化。建筑工業化為我國建筑業未來發展方向,可以大幅度提高勞動效率,提升建筑質量。黨校規劃與設計應當順應這一趨勢,并起到建筑工業化示范性作用。

4 工程實踐應用——中共金華市委黨校遷建項目

中共金華市委黨校遷建項目位于金華市多湖中央商務區,用地面積約6.3 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85 萬平方米,其中地上4.25 萬平方米,地下1.6萬平方米。該項目于2020年9月啟動設計,預計2023 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圖2)。中共金華市委黨校遷建項目在設計過程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示范為核心價值觀,以生態文明建設為設計策略,以前沿建筑技術為設計手段,遵循“文化示范、生態示范、新技術示范”設計路徑,為新時代黨校規劃設計提供寶貴經驗。

4.1 文化示范

金華具有“三面環山夾一川,盆地錯落涵三江”的地域地形特色,本項目在建筑外觀造型上,利用起伏的屋面模擬連綿的山脈,粉墻黛瓦匯成一幅具有金華山水風情的水墨畫卷(圖3)。金華“麗澤書院”為南宋四大書院之一,校園以院落組織各功能組團。利用本地紅色人物、紅色故事串聯景觀節點,陳望道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譯者,為紀念這一人物和事件,在景觀里設計“宣言鼎立廣場”;室內設計利用當地傳統工藝元素,如婺州窯、東陽木雕等,設計室內主題背景墻,展現金華地域文化特色。

4.2 生態示范

中共金華市委黨校遷建項目巧妙利用現狀高差,采取底層架空、覆土嵌入等方式設計地下停車庫,減少填挖方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利用可再生能源、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提供88.04%的生活熱水。通過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構建多樣化海綿系統。通過雨水花園、植草溝、下凹綠地等海綿技術,達到多種海綿技術的綜合應用示范目標。在校園景觀空間節點設置生態技術科普點,結合生態環境進行生態教育推廣。目前本項目設計已取得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

4.3 新技術示范

金華黨校項目運用裝配式技術,圍護墻和內隔墻采用蒸壓鋼筋陶?;炷翂Π?,實現管線三分離。公共部位采用全裝修及樓地面干式鋪裝,豎向構件現場采用高精度模板、成型鋼筋,預制構建采用疊合樓板、預制梁、預制樓梯等。金華黨校建設“智慧校園”系統,在實踐中,建設了一套標準規范(有黨校特色,符合市場主流要求)、1 個應用支撐平臺、15 個應用系統、3 大保障體系,充分實現教學人性化、管理智能化、服務個性化。為響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BIM 技術在建筑領域應用的指導意見》及項目施工的BIM應用需求,金華黨校積極推動BIM 技術在工程項目全專業、施工全過程的建設和管理,實現工程項目基于BIM標準的信息傳遞和信息共享,保證對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的有效掌控,實現工程項目管理效率的大幅提高。

結語

新時代賦予了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新的任務與使命,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宏偉的目標任務,黨校建筑創作工作也承擔著更光榮的使命、更艱巨的任務。本文對新時代背景下黨校校園規劃與建筑創作路徑進行初探,旨在為黨校建筑創作工作提供理論及實踐指導。

猜你喜歡
黨校特色校園
晉源區委黨校:歷經四年尋訪 賡續紅色血脈
特色種植促增收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完善黨校黨建工作激勵機制研究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中共黨校建設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實現黨??蒲泄ぷ鳌八膫€服務”目標的幾點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黨校為例
2009年熱門特色風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創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